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1总则..........................................................................................10
2术语和符号..............................................................................11
2.1术语.................................................................................................11
2.2符号.................................................................................................12
3建筑设计..................................................................................14
3.1一般规定.........................................................................................14
3.2平面与空间.....................................................................................14
3.3模数协调.........................................................................................15
3.4设计协同.........................................................................................16
3.5隔墙与顶棚.....................................................................................16
4设备与管线设计......................................................................18
4.1一般规定.........................................................................................18
4.2供暖与通风.....................................................................................18
4.3给水排水.........................................................................................19
4.4电气.................................................................................................19
5结构设计..................................................................................21
5.1一般规定.........................................................................................21
5.2结构计算分析.................................................................................22
5.3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设计.................................................................25
5.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设计.................................................................30
5.5钢骨混凝土梁的设计.....................................................................33
5.6节点连接设计.................................................................................35
5.7楼盖设计.........................................................................................40
5.8预制楼梯、阳台和空调板.............................................................44
6制作与安装..............................................................................46
6.1一般规定.........................................................................................46
6.2制作.................................................................................................47
6.3安装.................................................................................................48
7工程验收..................................................................................51
7.1一般规定.........................................................................................51
7.2主控项目.........................................................................................52
7.3一般项目.........................................................................................53
本规程用词说明............................................................................56
本规程引用标准名录....................................................................57
条文说明........................................................................................59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1Terms...................................................................................................
2.2Symbols...............................................................................................
3ArchitecturalDesign.....................................................................
3.1General.................................................................................................
3.2Planeandspace....................................................................................
3.3ModularCoordination..........................................................................
3.4DesignCoordination............................................................................
3.5PartitionandCeiling............................................................................
4FacilityandPipelineDesign.........................................................
4.1General.................................................................................................
4.2HeatingandVentilationSystems..........................................................
4.3WaterSupplyandDrainage.................................................................
4.4ElectricalSystem.................................................................................
5StructuralDesign..........................................................................
5.1General.................................................................................................
5.2Steel-reinforced....................................................................................
5.3DesignofShearWallStructure............................................................
5.4Designofsteel-reinforcedConcretewithSpeciallyShaped
ColumnsStructure...............................................................................
5.5DesignofSteel-reinforcedConcreteBeamsStructure.........................
5.6StructuralJointsDesign.......................................................................
5.7DesignofDiaphragmSystem..............................................................
5.8PrecastStairs,BalconyPanelsandAir-conditioningPanels................
6ProductionandInstallation...........................................................
6.1General.................................................................................................
6.2Production............................................................................................
6.3Installation...........................................................................................
7EngineeringAcceptance................................................................
7.1General.................................................................................................
7.2MasterProject......................................................................................
7.3GeneralProject....................................................................................
ExplanationofWorkinginThisCode................................................
Normativereferences..........................................................................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总则
1.0.1为在天津市住宅建造中合理应用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结
构,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特制定本规
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设防烈度7度(0.15g)和8度(0.20g)
地区的新建与扩建住宅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
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10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预制钢骨混凝土构件precastSteel-Reinforcedconcrete
component
在工厂预制的钢骨混凝土墙、梁或异形柱,预制单节高度为一
层,运至工地,在现场组装的构件。
2.1.2预制钢骨骨架precaststeel-Reinforcedcomponent
在工厂将钢骨及相关的钢筋组合成一体的骨架,单节高度不少
于二层。
2.1.3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precastSteel-Reinforced
concretecompositestructure
由预制钢骨混凝土构件或预制钢骨骨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
连接,形成整体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
2.1.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Steel-ReinforcedconcretewithSpecially
shapedcolumns
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内部沿柱肢中心线位置布置钢骨形成组
合柱构件。
2.1.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Steel-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
shearwallstructure
在混凝土剪力墙内部沿墙肢内布置钢骨形成组合墙构件。
2.1.6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shortlegSteel-Reinforcedconcrete
compositeshearwallstructure
钢骨混凝土墙的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5且不大于8的剪力
11
墙,在混凝土墙内配置钢板和端部型钢组合的连续实腹钢骨剪力
墙。
2.1.7长肢短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Longlegwithshortsteel-
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shearwallstructure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在两端配置
腹板长度不大于500mm型钢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2.1.8长肢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longlegwithlongsteel-
Reinforcedconcretecompositeshearwallstructure
钢骨混凝土墙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在两端配
置腹板长度在500mm~1000mm的型钢。
2.1.9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concretecompositeflexural
component
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
件,简称叠合梁、叠合板。
2.1.10住宅建筑填充体infillsystem
包括住宅建筑的内装部品体系和套内管线体系。
2.2符号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s—钢筋弹性模量;
Ea—型钢(钢管、钢板)弹性模量;
fa、fa'—型钢(钢管、钢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u—钢材的抗拉强度最小值;
fy、fy'—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2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o—结构重要性系数。
13
3建筑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平面宜规则,不宜采用局部突出或细腰收进等不规则平
面布置,并不宜采用转角窗。
3.1.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宜布置在前后檐墙和内部承重墙,截面形
式宜T形、十字形或L形,墙肢厚度不应小于250mm。
3.1.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肢厚不宜小于200mm,肢长与肢厚之
比不应大于4。
3.1.4钢骨混凝土结构住宅设计应采用全装修,并应做好建筑设计
与装修设计的衔接。
3.1.5厨房、卫生间宜采用建筑部品部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
部或整体装配,并应采用防水、防滑、耐久的材料。
3.1.6隔墙设计应满足装饰及家电安装等对墙面强度和刚度的要
求。
3.1.7结构的防火设计应遵循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的相关规定。
3.2平面与空间
3.2.1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结构规则性的要求。
3.2.2装配式住宅平面与空间设计应采用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
14
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型基本模块应符合标准化与系列化要求;
2套型基本模块应满足可变性要求;
3套型基本模块应具有部件部品的通用性;
4基本模块应具有组合的灵活性。
3.2.3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全寿命期的空间适应性要
求。平面宜简单规整,宜采用大空间布置方式。
3.2.4平面柱网和结构布置应遵循预制构件标准化,少规格多组
合,符合装配化和工业化的原则。
3.2.5装配式住宅平面设计宜将用水空间集中布置,并应结合功能
和管线要求合理确定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
3.2.6装配式住宅设备及管线应集中紧凑布置,宜设置在共用空间
部位。
3.3模数协调
3.3.1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的模数协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
式住宅建筑设计标准》JGJ/T398的相关规定,主体结构宜采用扩
大模数2nM、3nM模数系列,建筑内填充体宜采用基本模数或分
模数,分模数宜为M/2、M/5。
3.3.2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通过模数协调实现主体结构和填充
体之间的整体协调。
3.3.3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采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部件部品
的设计、生产和安装等应满足尺寸协调的要求。
3.3.4厨房空间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基
本参数》GB/T11228和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
JGJ/T262的有关规定。
15
3.3.5卫生间空间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卫生间功能及尺
寸系列》GB/T11977和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
JGJ/T263的有关规定。
3.4设计协同
3.4.1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采用设计协同的方法。
3.4.2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燃气、
供暖、通风与空调设施、强弱电和内装等各专业之间设计协同的要
求。
3.4.3装配式住宅应满足建筑设计、部件部品生产运输、装配施工、
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协同的要求。
3.4.4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并将设计信
息与部件部品的生产运输、装配施工和运营维护等环节衔接。
3.4.5装配式住宅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部件部品的生产施工
和安装要求,在建筑工程文件深度规定的基础上增加部件部品设计
图。
3.5隔墙与顶棚
3.5.1隔墙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隔墙应便于埋设各种管线;
2隔墙与主体结构应连接可靠,在地震时不应脱落;
3门框、窗框与墙体连接应可靠、牢固、安装方便;
4分户墙可采用加气混凝土条板或在双层隔墙板内加隔声材
料,也可采用轻质砌块,并应设置必要的构造柱、圈梁和拉结筋,
与主体结构牢固连结;
16
5分室墙可采用轻质墙板或轻钢龙骨石膏板墙。
3.5.2隔墙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理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隔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空气声
隔声评价量(RW+C)应大于45dB;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
的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RW+Ctr)应大于51dB。
2)楼梯间、分户墙耐火极限应满足2h;房间隔墙耐火极限
应满足0.5h~0.75h;
3)墙体容重应不大于8KN/m3。
2力学特征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小于2.5N/㎜2;
2)侧向荷载下,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且支承距离
不应小于3.0m;
3)厨房、卫生间隔墙应满足防水、防腐等要求。
3.5.3顶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压型钢板楼盖方案时,吊顶可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
2当采用预应力叠合板或其它板底平整度较高的楼盖时,可
采用刮腻子喷浆做法。
17
4设备与管线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各种设备部件
应做到满足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的要求。
4.1.2竖向管线应集中布置,设置专用管道井或管道墙,电气线路
宜将强、弱电竖井分开设置,管道井及电气竖井宜采用专用综合布
线,并宜与隔墙结构系统相结合。
4.1.3水平管线应设置在楼板或垫层内,应做到“户内管线,本户
内布置,公共管线,公共部位布置”。管线应隐蔽安装,便于维护。
4.1.4水、暖、电用量应分户计量和控制。
4.2供暖与通风
4.2.1供暖应采用分室控温、分户计量、按户分环的计量供热系统。
供暖方式可为散热器供暖,也可采用低温地面或墙体辐射供暖。
4.2.2设置在公共管井内的供暖管道宜采用热镀锌钢管,户内供暖
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材,在热水的设计温度与工作压力下,塑料管材
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50年。
4.2.3散热器应采用体形紧凑、便于清扫、使用寿命不低于钢管的
类型,其安装位置应确保室内温度均匀分布,不应加装暖气罩,并
应与室内设施和家具协调布置。
4.2.4排气管通过外墙通至室外时,应在室外排气口设置避风和防
18
止环境污染的构件。
4.2.5厨房和无外窗的卫生间应具有通风措施,并预留安装排风的
位置和条件。
4.3给水排水
4.3.1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住宅设计的相关
规定。
4.3.2生活给水管道不得使用镀锌钢管,应采用耐腐蚀、无毒、无
污染的复合管材。
4.3.3给排水管道布置应便于检修维护,公用管道应安排在公共部
位。
4.3.4卫生洁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当穿越楼板时,必
须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4.3.5应采用固定给排水管道的方法和措施。
4.4电气
4.4.1住宅的用电负荷标准,电话及有线电视应按现行天津市标准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4.4.2钢骨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在其不满足要求时,设人工接地体。
4.4.3住宅智能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宅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应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舒适的生
活环境、快捷的信息通讯、优质的物业管理;
2住宅智能化工程应采用新技术和标准化的产品,其先进性、
适用性、可靠性、开放性、兼容性等方面应满足国内外住宅智能化
的发展的需要;
19
3住宅智能化工程设计应有完整的设计文件;
4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应符合现行天津市标准《天津市住宅建
设智能化技术规程》DB/T29-23相关要求。
20
5结构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结构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
3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
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5平面布置与立面布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相关规定。
5.1.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住宅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
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建筑最大适用高度(m)
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7度(0.15g)8度(0.20g)
钢骨混凝土剪
高度(m)120100
力墙结构
钢骨异形柱框
高度(m)1815
架结构
钢骨异形柱框
架-剪力墙结高度(m)2721
构
5.1.3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住宅建筑的高宽比在7度和8
度抗震设防区分别不宜超过6和5。
21
5.1.4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抗震设防为标准设防类,应根据抗
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应按表
5.1.4确定,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表5.1.4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等级
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7度(0.15g)8度(0.20g)
钢骨混凝土剪高度(m)≤2828~70>70≤2828~70>70
力墙结构剪力墙四三二三二一
钢骨异形柱框高度(m)≤18≤15
架结构框架二二
钢骨异形柱框高度(m)≤27≤21
架-剪力墙结框架二二
构混凝土剪力墙二一
5.1.5当住宅高度大于80m时,宜在房屋结构中段和下段部位采
用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当住宅高度低于80m时,可在下段部位采
用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相应高度以上部分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剪
力墙。
5.1.6基础、地下室、底部加强区及相邻上一层、屋顶楼盖以及电
梯间、楼梯间以及钢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剪力墙等结
构应采用现浇混凝土。
5.1.7预制构件的选型应根据工程装配率的要求合理确定,制作和
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长肢短型钢或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宜选择预制钢骨
骨架;
2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宜选择预制钢
骨混凝土,也可选择预制钢骨骨架;
3梁宜选择预制钢骨混凝土梁,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5.2结构计算分析
22
5.2.1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用
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2承重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
设计;
3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
然组合进行设计;
4当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结构构件的裂缝等应根据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按荷载效
应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准永久组合进行设计;
5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应按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设计。
5.2.2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γ0取为1.0。
5.2.3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SR/(5.2.3)
RE
式中: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2.3
采用;
S——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表5.2.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材料结构构件受力状态
柱,梁节点板件,连接螺栓
强度0.75
钢构件连接焊缝
柱稳定0.80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0.75
钢骨混凝土梁
组合构件和混斜截面承载力计算0.85
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0.85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3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0.85
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5.2.4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
之比△u/h,不应大于表5.2.4-1的限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
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p]不应大于表5.2.4-2的限值。
表5.2.4-1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结构体系△u/h限值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1/1000
钢骨异形柱框架1/600
钢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1/800
表5.2.4-2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结构体系[θp]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1/120
钢骨异形柱框架1/60
钢骨异形柱框架-剪力墙1/100
5.2.5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顺风向和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应大
于0.15m/s2。
5.2.6楼板的自振频率不宜小于5Hz,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相关规定。
5.2.7高层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稳定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有关规定。
5.2.8建筑结构采用的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等结构材料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的相关规定。
5.2.9建筑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以及螺栓等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
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相关规定。
5.2.10荷载、地震作用以及抗风和抗震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等规范相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4
1结构弹性阶段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构件刚度取值应按现
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相应规定计算,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钢骨(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I=EcIc+EaIa(5.2.10-1)
EA=EcAc+EaAa(5.2.10-2)
GA=GcAc+GaAa(5.2.10-3)
式中:EcIc,EcAc,GcAc—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截面抗
弯刚度、轴向刚度及抗剪刚度;
EaIa,EaAa,GaAa—分别为钢骨(型钢)部分的截面抗弯刚
度、轴向刚度及抗剪刚度。
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将钢骨折算为等效混凝土面积计算
其轴向、抗弯和抗剪刚度,其中钢骨部分的抗剪刚度仅计入与受力
方向平行的钢板面积。
2组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取为0.04。风荷载
作用下楼层位移验算和构件设计时,阻尼比可取为0.02~0.04,结
构舒适度验算时的阻尼比可取为0.01~0.02。
5.2.11现浇剪力墙(含连梁)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相关要求。钢骨混凝土梁、钢骨
混凝土柱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
相关要求。
5.3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5.3.1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周边墙体可采用T字形、L形截面布置钢骨混凝土剪力墙;
2剪力墙应根据建筑功能和整体抗侧刚度的需要布置长肢和
25
短肢钢骨剪力墙。在房屋内部可采用十字形等截面布置;
3长肢短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型钢布置在(图5.3.1-1)
阴影部分;
4长肢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长度一般可取
2000mm~4000mm;在两端布置的型钢腹板长度宜在
500mm~1000mm(图5.3.1-2);
图5.3.1-1长肢短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型钢布置示意图
图5.3.1-2长肢长型钢钢骨剪力墙型钢布置示意图
5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肢长一般不应小于1000mm,墙
肢宽度不应小于250mm(图5.3.1-3);
6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应布置栓钉,其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和本规程相关规定。
26
(a)T形(b)L形(c)十字形
图5.3.1-3短肢钢骨剪力墙形式和构造示意图
5.3.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中钢骨的配置和承载力宜符合下列要求:
1钢骨(含型钢)的配置率宜控制在4%-6%;
2钢腹板两端翼缘可采用单翼缘或双翼缘;
3钢骨能承受剪力墙的部分剪力和轴向力,宜承受较大部分
剪力墙的弯矩。
5.3.3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可将钢板折算为等效混凝土面积计算其
轴向、抗弯和抗剪刚度,可按本规程第5.2.10条计算;
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和轴压比限值等
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相关要求计算,
其承载力应乘以0.9的系数;
3长肢短型钢和长肢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斜截面承载
力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中的型钢
混凝土剪力墙的相关规定计算;
4结构整体稳定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
27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6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翼缘端部,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稳
定性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相关规定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5.3.3)
式中:N—剪力墙端部范围内暗柱的钢骨和混凝土承担的轴向力设
计值,端部范围可按两倍肢宽面积计算;
Φ—端部稳定系数;
Aa—端部钢板(型钢)的截面面积;
fa—钢材设计强度;
Ac—端部混凝土净面积;
fc—混凝土设计强度;
Ag—端部纵向钢筋面积;
fy—钢筋强度设计值。
5.3.4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钢骨混凝土剪力墙体中,钢骨件应在墙肢中对称设置;
3当建筑高度在80m以下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8mm,当建筑
高度大于80m时,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mm;
4高层建筑钢骨端部可设计成双翼缘,双翼缘之间距离不宜
小于200mm。翼缘表面与混凝土边的净距不宜小于120mm,不应
小于100mm。翼缘两端与混凝土边的净距不宜小于75mm(图
5.3.1-3)。
5.3.5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组合结构规范》JGJ138中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相应要求,其
水平分布筋应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形成矩形封闭箍,暗柱长度不
宜小于400mm,暗柱范围的箍筋应设置成封闭箍,钢筋穿越腹板
28
时,可采用腹板打孔措施,其余系筋可采用与腹板焊接连接,暗柱
内的配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的相
关规定(图5.3.5-1);
(a)T形(b)十字形
图5.3.5-1短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配筋构造示意图
2长肢短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暗柱内以及墙体配筋等构
造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的型钢
混凝土剪力墙的相关规定;
3长肢长型钢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中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相应要
求,其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4%,分布间距不宜
大于200mm,拉结钢筋间距不宜大于400mm,且均应与钢板可靠
连接。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肢的阴角部应配置竖向钢筋,直径不应小
于12mm;
4钢骨混凝土剪力墙设置的暗梁,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
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的相应规定。
29
5.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设计
5.4.1钢骨异形柱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截面形式可为T形、十字形、L形,肢
厚不应小于200mm,肢长与肢厚之比不应大于4(图5.4.1-1):
(a)T形(b)十形形(c)L字形
图5.4.1-1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截面形式
2钢骨在异形柱内应沿各肢中心轴线布置,钢骨腹板和翼缘
厚度不应小于8mm,翼缘宽度不应大于120mm,翼缘距离混凝土
边距离不宜小于100mm(图5.4.1-1);
3钢骨含量宜控制在4%~6%;
4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
构设计规范》JGJ138中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相关要求计算,其承载
力应乘以0.9的系数。
5.4.2钢骨异形柱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以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
构技术规程》JGJ149相关规定计算,其中钢骨可细分成相应钢筋
单元,也可按弯矩作用方向一侧的柱肢和钢骨分别进行计算,满足
每一侧的偏压作用的承载力要求,其承载力应乘以0.9的系数;
2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节点核心区抗剪承
30
载力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相关规
定进行计算。计算时,仅考虑剪力作用方向一侧的柱肢混凝土和钢
骨的作用,其承载力应乘以0.9的系数。
5.4.3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同一截面内,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相同直径,其直径不
应小于14mm,且不应大于20mm;
2内外折角和肢端处应设置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4mm;
3纵向钢筋间距应满足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
四级不宜大于250mm,当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时,应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并应设置拉筋,
拉筋间距应与箍筋间距相同(图5.4.3-1);
(a)L形截面柱(b)T形截面柱(c)十字形截面柱
图5.4.3-1异形柱的配筋方式
4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
5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5.4.3-1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纵向受力
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于T形对称轴上凸出的肢端不
应小于0.4;
31
表5.4.3-1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抗震等级
柱类型
二级三级四级
中柱、边柱0.90.80.8
角柱1.00.90.8
注: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
6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3%;
7异形柱应采用复合箍筋,严禁采用有内折角的箍筋。箍筋
应为封闭式,其末端应做成135°的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
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75mm。当采用拉筋形成复
合箍时,拉筋应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图5.4.3-2);
8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
小直径应符合表5.4.3-2的规定;
图5.4.3-2复合箍筋形式
表5.4.3-2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
二级纵向钢筋直径的7倍和100的较小值8
三级纵向钢筋直径的7倍和120(柱根100)的较小值8
四级纵向钢筋直径的7倍和150(柱根100)的较小值6(柱根8)
注:①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②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异形柱,当剪跨比λ不大于2时,箍筋间
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
32
9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肢距应满足二、三级抗震等级不
宜大于200mm,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每隔一根纵向钢
筋宜在两个方向设箍筋或拉筋约束;
10异形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柱端取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中的最
大值;
2)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
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以及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
柱肢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4)二、三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取柱全高。
11抗震设计时,异形柱非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
箍筋加密区的50%;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柱肢截面厚度;二级抗震等
级不应大于10d;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5d和250mm,d为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当柱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搭
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25%,箍筋间
距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12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应设置栓钉,其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和本规程相关规定。
5.5钢骨混凝土梁的设计
5.5.1钢骨混凝土梁的型钢,宜采用实腹型工字钢,钢板厚度tw
不宜小于6mm,钢板宽厚比应符合表5.5.1的规定(图5.5.1)。
33
图5.5.1钢骨混凝土梁的型钢宽厚比
表5.5.1型钢混凝土梁的型钢宽厚比限值
钢号bf1/tfhw/tw
Q235≤23≤107
Q355、Q345GJ≤19≤91
Q390≤18≤83
Q420≤17≤80
5.5.2型钢混凝土框架和转换梁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
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
定,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解统计物理模板
- sift算法讲解课件
- 《斜坡稳定性》课件
- 企管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书结尾
- 吉林综合管道支架施工方案
- 健康体检高危异常检测结果管理规范
- 北京地铁风水电施工方案
- 【大学课件】职业成功的技巧与要求
- 4煤企示范矿井达标计划
- 学校个人德育教育工作计划
- 听力残疾评定手册
- 小波变换处理图像课程设计
- 《红岩》课件完整版
-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Unit6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三年规划(3篇)
- DB42T1955-2023电动自行车停放充(换)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课件
- 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雾化吸入正确率课件讲义
- DB4403-T 242-2022可移动模块化厨房建设与管理规范
- 主题班会-文明用语课件
- 一例慢阻肺病人护理个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