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_第1页
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_第2页
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_第3页
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_第4页
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卫第七版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二节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始于青少年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按病理进程分类:细小动脉硬化:小动脉弥漫性增生,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中层硬化:中小动脉中层肌纤维断裂、玻璃样变、坏死;动脉粥样硬化:常见,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2021/4/272第二节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始于青少年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按病理进程分类:细小动脉硬化:小动脉弥漫性增生,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中层硬化:中小动脉中层肌纤维断裂、玻璃样变、坏死;动脉粥样硬化:常见,是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2021/4/272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大中动脉的炎症性、多阶段的退行性复合型病变。四个阶段:动脉血管内膜功能紊乱期;血管内膜脂质条纹期;典型斑块期;斑块破裂期。2021/4/273流行病学我国心血管病(心脏病+脑卒中)发病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估计现有2.3亿例,每年死于心血管病者300万,占总死因的41%。2021/4/274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结局2021/4/275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一)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内出血2021/4/2761.血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磷脂(1)血脂的组成: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

磷脂磷脂胆固醇磷脂胆固醇磷脂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游离脂肪酸2021/4/277(2)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LP)

定义:血浆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所组成的一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水,运行于血液中。组成与结构:

蛋白质(载脂蛋白)

甘油三酯

磷脂

胆固醇

胆固醇酯功能

(1)运输脂类

(2)参与脂类代谢

(3)参与某些疾病的过程

脂质2021/4/278脂蛋白分类按密度乳糜微粒(CM):ρ<0.95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ρ=0.95~1.006

低密度脂蛋白(LDL):ρ=1.019~1.062

高密度脂蛋白(HDL):ρ=1.063~1.210按其电泳时区带的泳动位置CMβ-Lp前β-Lpα-LpCMLDLVLDLHDL—+脂蛋白粒径相对关系乳糜微粒2021/4/279

分类特征

密度法CMVLDLLDLHDL

电泳法CM前β-Lpβ-Lpα-Lp

直径(nm)80~50025~8020~256.9~9.5

组成(%)

蛋白质2102050

脂类98908050

生成部位小肠

肝细胞肝细胞

肝细胞

小肠

小肠

功能运输外

运输内

运输肝

运输全身各

源性TG源性TG中CHOL组织CHOL至肝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理化性质、含量及功能2021/4/2710(3)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血浆总胆固醇、TG、LDL、和LP(a)的升高和HDL的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DL

的升高,尤其是氧化型

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021/4/27112.膳食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饱和脂肪酸(saturatedfattyacids,SFA):是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SFA可以通过抑制LDL受体活性、提高血浆LDL胆固醇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fattyacids,MUFA):以富含MUFA的油脂(橄榄油、茶油)替代富含SFA的油脂,可降低血LDL胆固醇、TG。2021/4/2712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n-6PUFA如亚油酸(linoleicacid,C18:2)能↑LDL-R活性,↓↓LDL-C,↓TC。n-3PUFA如

-亚麻酸(

-linolenicacid,C18:3)、EPA和DHA能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合成,↓TC,↓TG、LDL、VLDL,↑HDL-C;同时后者还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PUFA由于含有较多双键,易发生氧化,摄入过多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021/4/2713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acids,TFAs):又名氢化脂肪酸,属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食品加工业以植物油为原料通过部分“氢化”处理所产生的油脂。摄入过多可使LDL-C↑、HDL-C↓以及LP(a)↑升高,明显↑增加冠心病的风险。TFAs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甚至强于SFA。2021/4/27143.膳食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人体内胆固醇30%~40%为外源性(食物),HMG-CoA还原酶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受膳食胆固醇的反馈抑制调节,但是此种反馈抑制是有限的。

2021/4/27154.磷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为一种强乳化剂,可使血液中胆固醇颗粒变小,易于通过血管壁为组织利用,从而降低血胆固醇,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2021/4/2716(二)碳水化合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多:肥胖、血TG↑而导致血脂紊乱;膳食纤维:利于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2021/4/2717(三)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实验显示高动物蛋白摄入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蛋氨酸摄入增加可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甚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后者是血管损伤或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1)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促进血栓形成;3)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4)增加氧化应激,导致氧化型LDL产生。2021/4/2718(四)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1.维生素E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可能机制:抑制LDL的氧化抑制与炎症反映相关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控制血管的张力2021/4/27192.维生素C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HDL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可能机制:参与体内羟化反应肝脏7α-羟化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胆固醇的代谢抗氧化(阻止LDL的氧化,防止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的氧化损伤)2021/4/27203.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B6、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胱氨酸转化的代谢中过程中的辅酶,缺乏时,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021/4/2721(五)矿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钙:保护作用,饮水的硬度与冠心病发病呈反相关,钙有助于降血压镁:有降低血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保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铜和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成分铬:人体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

2021/4/2722(六)其他膳食因素

1.酒适量饮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可能机制:增加血清HDL胆固醇、降低血小板聚集性、促进纤溶。2.茶富含黄酮类、多酚类、绿原酸。能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清除自由基等作用。3.大蒜和洋葱富含含硫化合物,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机制: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抑制LDL的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2021/4/2723(七)宫内营养不良

婴儿期遭受营养不良的成年人罹患冠心病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Barker理论(胎源假说)。2021/4/2724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营养防治(一)膳食原则平衡饮食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和总脂肪的摄入,限制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