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三套试题详解汇编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三套试题详解汇编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三套试题详解汇编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三套试题详解汇编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三套试题详解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①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②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③。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注]①襆:包袱,亦指包扎。衾:被子。②翻:反而,反倒。③清圆:形容泉声清越、圆润。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答案解析15.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D项,“放弃了乐器”错误。尾联“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意指昔日王羲之等兰亭集会,也是用潺潺流水声代替了丝竹管弦之音举行雅集,并非指诗人自己或兰亭诸贤“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16.本诗在描写泉声时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初闻泉声与久听泉声的对比:“骤闻将谓溪当户”描述了初听泉声时那突如其来的震撼,让人误以为溪流就在门口;而“久听翻疑屋是船”则是长时间聆听后产生的错觉,仿佛屋子在泉声的包围中变成了行进中的船,动静之间的转换,凸显了泉声的连续与强烈,给听者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②泉声强弱变化的对比:“变作怒声犹壮伟”描述了泉声在某些时刻变得如怒涛般壮阔,展现出其力量之美;“滴成细点更清圆”则转而描绘细腻的泉滴声,如同圆润清脆的珠玉落地,体现出柔和与精致的美感。这两句通过声音强弱、气势大小的对比,展现了泉声多变而和谐的魅力。③泉声与管弦乐的对比:诗中提到“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即昔日兰亭雅集时,人们也将湍急的流水声视为美妙的管弦之乐。这种对比突出了泉声之美妙,可以与音乐相媲美。通过这些对比,诗人不仅描绘出泉声的多样面貌,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音的深切喜爱与细致入微的审美感受,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聆听到那变化万千的泉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明确“以对比的方式”,答题时应围绕这一关键词展开赏析。诗人“骤闻”泉声时,以为有一条小溪在门前流淌,这种强烈的初次感受描绘出了泉声的响亮与清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久听”后他反而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住在了船上。这种由强烈到悠然、由清晰到模糊的听觉变化,通过对比展现了泉声的持久与悠扬。

颈联“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写泉声的变化。上联突出泉水的“怒声”“壮伟”,写其如同愤怒地咆哮,突出泉水激流浩荡、汹涌澎湃之声,给人以雄健伟岸之感;下联突出泉水的“细点”“清圆”,写其如同细雨嘀嗒,突出泉水时断时续、清亮圆润的流淌之声,给人以细腻清婉之感。雄壮的“怒声”,圆润的“细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面声震耳畔,一面引人倾听,赞美了泉水的动听多变。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提到“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通过将泉声与古代文人雅士在兰亭集会所弹奏的管弦乐相对比,表达了泉声的自然与纯真之美,甚至能够超越人为的音乐之美。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表达了他对纯真、自然生活的向往。【参考译文】因为喜爱庵前那一脉清澈的泉水,我带着行囊和被褥来此借宿。乍一听那水声,还以为有小溪就在门前流过;但长时间聆听,又怀疑自己的屋子是不是变成了船,正在水波中荡漾。水声有时变得激越,像怒涛般壮伟;有时又变得细密,如雨滴般清脆圆润。你看昔日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也曾经用湍急的流水来替代乐器的声音。【作品赏析】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诗人以千岁庵前的清泉为引,通过对泉水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悠然自得。首联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清泉的喜爱以及因爱之而留宿的情况。诗人希望能在夜晚更加亲近清泉这一自然的乐章。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也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美好的基调。颔联中诗人通过听觉感受来描绘泉水声的美妙。一开始听到泉水声,诗人误以为溪水就在门前流淌;但长时间聆听后又产生了错觉,仿佛自己身处船上,听着水波荡漾的声音。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泉水声的悠扬与变化,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声的多种形态。泉水声有时变得激昂,仿佛怒吼一般,但依然充满了壮伟之气;有时又变得轻柔,如同细雨般滴落,声音更加清脆圆润。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泉水声的丰富多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尾联中诗人用王羲之《兰亭序》的典故来作结,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声的喜爱与推崇。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曾以流水之声代替管弦之音,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泉水声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张福勋:《宿千岁庵听泉》“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由“骤闻”到“久听”,是时间由短到长一个渐进的过程。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声音由小到大,乍一听,泉水似溪,淙淙入耳,声音又细又轻。“溪”不是“户”;但溪声灌耳,把溪当成了将声音传入的窗户,这是暗喻,是误会。渐渐地,声音由细到粗,由轻到重,直至汹涌澎湃,让人在感觉上发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待在船上。“屋”不是“船”;“屋是船”,是误会,是错觉,突出了泉声,加强了“听泉”的通感效应。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16.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解析15.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错误,“惊见阴虫绕砌鸣”的“惊”并非虫鸣惊扰了诗人思绪,而是与“几看薄月当轩过”的“几看”相对,是暗暗心惊于时光飞逝,年华空老。16.①首联写诗人独卧为山亭,似乎听到连营中的刁斗声,表达了他像年轻时一样充满豪情壮志,渴望为国征战效力;②颔联和颈联写诗人夜不能寐,只能看薄月过轩、高挂城头、南江夜静,听阴虫鸣砌。诗人已白发苍苍,英雄老去,不得重用,再难建功立业,心中充满无奈、愤懑。③尾联运用终军请缨的典故,将自己与“儿童”对比,“惭愧”一词暗将矛头指向南宋统治者,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国土的不满。【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诗歌前三联描写诗人雨后独卧为山亭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写雨过天晴,空气清新,诗人卧在为山亭中,耳中似乎传来军营中的刁斗之声。“刁斗”,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铜质,有柄,能容粮一斗。在军中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其实诗人独卧为山亭,是不可能听到刁斗声的,这样的错觉恰恰反映出他心中放不下军营,依旧像年轻时一样充满豪情壮志,渴望在军营征战,为国效力。颔联和颈联写多次看到薄月过轩,心惊于又一次阴虫砌鸣,汹涌的南江在夜色中静静浮动,孤寂的北斗星独自高挂城头。貌似宁静的夜晚,诗人无法成眠,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听着,等待天明,恰恰反映出诗人因不得重用、年华空老而夜不能寐,心事重重。尾联则直接点明“白发心事”是“惭愧”,惭愧的内容是“儿童话请缨”。此句运用终军请缨的典故,将自己与“儿童”对比,“儿童”尚且“话请缨”,想要为国效力,而诗人却只能独卧为山亭。这“惭愧”的背后,是诗人渴望为国效力却不得的无奈、愤懑,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国土的不满,也有英雄老去的无奈。【参考译文】雨后的屋檐下,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我独自躺在床上,耳边传来了军营中刁斗的敲击声,它们连续不断,响彻夜空。我几次抬头,看见那淡淡的月光轻轻洒在窗前,然后又悄然离去。突然,我被一阵急促的虫鸣声所惊扰,它们绕着石阶,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远处的南江在夜晚显得波涛汹涌,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它的故事。而高高的城墙上,落寞寂寥的北斗星孤独地挂着,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心中所思所想就是如此。我深感惭愧,那些像终军一样朝气蓬勃的少年人还在谈论着请缨报国,而我却已力不从心。【作品赏析】本诗开篇即描绘出雨后的清新景象,同时引入军营的刁斗声,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与军营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使诗人在宁静中感受到一丝不安,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失紧张的基调。颔联通过月光和虫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亭的静谧。月光轻轻洒过,虫鸣阵阵,这些细微的声音和光影在静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也反映了诗人敏感的内心和复杂细腻的感受。颈联由近及远,从山亭的局部景色转向更广阔的天地。南江在静夜中波涛汹涌,与山亭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力量。而高城上的北斗星则象征着时间和历史的流转,暗示了诗人对时事变迁的感慨。尾联“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白头”自指,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感慨。而“惭愧儿童话请缨”则反映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羡慕和自愧不如。这里的“儿童”是指那些朝气蓬勃、充满斗志的年轻人。他们谈论着请缨报国,而诗人自己却无法像他们那样,这使他感到惭愧和无奈。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次韵①钱逊叔泛舟虹桥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却讶探骊③人不至,清樽画舫倩分题④。[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B.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C.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D.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15.颈联中“软”“低”二字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解析14.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错误,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缺字一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缺字表示的事物与斥鷃一起栖息在树枝上;二是该事物像斥鷃一样栖息在树枝上。参照上句中的“比”字,后一种理解符合原意的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缺字都不可能是“鹏”字。鹏与斥鷃是《逍遥游》用来论述“小大之辨”的两个例证,斥鷃是一种小鸟,是可以栖息在树枝之上的;而鹏则庞大得不可思议,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无法想象它可以在树枝上栖息。当然,“一枝”也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表示狭窄的空间,那也同样不是鹏所能栖息的。15.“软”字形容斜风的温和轻柔,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低”字描绘夕照的柔和低垂,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使景象更生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炼字艺术效果的能力。用字精当以追求表现力的最大化,是历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视的问题,诗歌中尤其如此。本题要求赏析“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需要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并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软”字用来形容斜风,传达出春风的温和轻柔。斜风拂过野桥上的柳条,柳条随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和、舒适的感觉。这个字不仅描绘了春风的特质,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春风的温暖和柔情。“低”字用来形容夕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光线逐渐变低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曲折的栏杆和花朵上,光线柔和而低垂,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这个字不仅描绘了夕阳的特质,还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整个景象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通过“软”和“低”两个字,诗人成功地描绘了春日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温柔的氛围。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刻画了自然景物的特征,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宁静。【参考译文】春天的溪水上涨的半篙深,几乎与河岸平齐,溪水显得翠绿可人。二月的江城,草色一片碧绿。小船在广阔的湖面上飘荡,仿佛像蜉蝣一般微小。(这里“口”是原文中的缺失字,但根据诗意,它可能指的是某种微小的事物或生物,如“我”或“鸟”等。)与斥鷃一样,我们都在这一片天地中,各自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野外的桥边,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条条柔软的线。弯曲的栏杆旁,花朵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夕阳已经渐渐落下,光线逐渐减弱。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擅长寻找珍珠(这里指才华出众的人)的人并没有出现。那么,就让我们在举起酒杯,泛起华丽的画船,分题目展现诗才吧。【作品赏析】开篇即点明时令,以“春涨”和“草色齐”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水上涨,使得溪面与河岸平齐,一片绿意盎然,而江城的草色也在这二月里齐刷刷地生长出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