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的水、气以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品;动物饲养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因此,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0.2.1农业的地位0.2.1.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0.2.1.2农业在不同国民发展阶段的地位首先是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农产品供给的概念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农产品供给规律农产品供给定理又称农产品供给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给变动及其影响因素1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2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3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4农产品生产者数量5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6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7其他因素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1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2.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周期性供应是一个规律。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4.农产品供给的政府调控程度较大需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2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3中间需求的变化4人口的数量与结构5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6消费者的文化习俗7消费者对农业产品的未来价格的预期8政府的消费政策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1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3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4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1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2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的涵义最初,人们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人们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再后来又有人把市场理解为是某类商品的购买者或购买集团,也就是人群、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是从卖方的角度,如何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购买行为,是商业上通用的市场含义,即指的是市场需求.农产品流通特点1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2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3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4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5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机器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涵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1商品集散功能2价格形成功能3供求调节功能4信息中心功能5综合服务功能影响零售业态供给的因素1政策动因和政策激励2零售业态及零售企业间的竞争3零售经营管理技术4社会技术的水平5产业链构建方式影响零售业态需求的因素1人均收入水平2消费者需求结构升级3消费者偏好4安全健康消费需要5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超级市场的含义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正规连锁特许连锁自愿连锁标准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农业食品连锁经营生产的原因1行业集中化的要求2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要求3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条件1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2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张提供了方便4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持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对接1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2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3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构成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者组成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性1交易对象的特殊性2交易商品的特殊性3交易目的的特殊性4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5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6交易机制的特殊性期货交易的运行特征(1)期货交易是“买空卖空"的交易行为(2)期货交易是一种委托性质的交易行为(3)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行为(4)期货交易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行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规避风险功能是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有效的规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风险。发现价格功能是指在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宏观1减缓价格波动ﻫ2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3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微观1锁定生产成本火利润2引导农业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拓展农产品的小受与采集渠道4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它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比较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产品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国际贸易仍然能使贸易双方得到好处。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1扩大市场准入,消除非关税壁垒1取消非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2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3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形实施4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5特殊保障条款2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3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1绿箱政策、S&D政策、蓝箱政策2国内支持减让4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土地的概念与分类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在有的情况下,土地仅指地球上的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面。土地的特征1。土地的自然特性(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2)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的(3)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4)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2.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利用的区位性(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1)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去获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方式(2)技术集约型.指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3)资金集约型.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更多的使用物化劳动而提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对我国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1弥补我国人局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2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3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1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3广泛应用线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4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5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意义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1)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1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3政府的支持与帮助(2)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3)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1重视土地项目械生产项目集中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3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4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土地制度的含义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狭义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土地制度的特点①地位的基础性②构成的复杂性③各国(或地区)的差异性产权的含义产权就是财产权利,它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产权的特征①明确型②排它性③有限性④可分解性⑤可交易性⑥行为性产权的功能①激励功能②约束功能③协调功能④增进资源配置功能土地产权的含义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总和。常用“权力束"加以描述,即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①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②土地占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③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④土地收益权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力。⑤土地处置权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含义是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权利.是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等一系列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2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3土地承包经营权呼唤4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5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6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7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1平等资源有偿原则2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4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通常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并可以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ﻫ(1)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2)水资源同其它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在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3)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体,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4)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5)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1。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2。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3。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4.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的特殊性(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3)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①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1.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2.拉尼斯-费模式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ﻫ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3。托达罗模式
(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吉佛的引力理论ﻫ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性剩余。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1)渐进性(2)系统性(3)外生性(4)复杂性(5)周期性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出来的,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强调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另外一个是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求。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3。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工工农业科研体系的构建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个引起对农业的技术进步2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推进农业的技术进步4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5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农业资金的概念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农业资金的运动特点1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2具有很强的季节性3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4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流程5农业资金的低收益型和效益的外部性农业资金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农业资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趋势1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资金基本处于强制外流态势2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农业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任,单农业的发展依然需要财政资金的注入.农业财政资金的含义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1。效率原则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出或效益。2.公平原则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3.稳定原则一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济波动的稳定器。4.持续原则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农业财政资金的政策取向1。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2.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3。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1.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2.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3。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1.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2。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3。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4。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农业信息的内涵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和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对农业系统中的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发布和应用的电子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内容1农业数据库技术2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3动植物模拟模型系统技术4人工智能与农业专家系统技术5农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技术63S技术7农业自动控制技术8农业多媒体技术9农业网络技术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广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与信息机构;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一般仅指信息内容本身人们通常把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1。有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2。农业信息资源在主体和地域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性4.农业信息资源的商业性与公益性并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从广义上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训等活动.这种定义系统考虑了以农业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的其他社会行为,能够揭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是用来交换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当人们通过感官或仪器,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对感知的东西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信息资源,当这些信息资源有助于人们对农业及相关问题理解、认识、生产和经营决策,并能与他人交换时,该信息资源就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成为农业信息商品。农业信息商品特性外部性,易扩散性,使用者依赖性,时效性,高固定成本低复制成本,体验商品农业信息市场的主体及其作用
(一)农业信息的使用者农业信息用户特别是农民用户由于受到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农业产业本身发展的限制相对于其他产业的用户来说,信息有效需求不足,对农业信息的运用水平较低,需要商家和社会给予精心的培育。农业信息的生产者开发信息资源生产农业信息产品提供信息服务具有多种角色的政府信息用户调节者信息生产者信息中间商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农业的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1农产品是不可间断的生命连续生长过程的结果,各个生产环节只有继起性,没有并列性.2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样,农业劳动支出具有不均衡性.3在光照条件下,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具有广阔的地域性.综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一种较为合适的组织形式。当代西方合作经济思想的流派1.改革派(1)社会主义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合作运动的最终目标,合作仅仅是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准备阶段。(2)合作联邦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合作经济应是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体制.第一,它把合作运动的进程视作终结,合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达到另一种体制的手段或途径;第二,它把私有财产作为其经济结构的基础;第三,主张消费者至上。2。进化派ﻫ(1)竞争尺度学派。这一学派以美国的艾德温•诺斯(E.G.Nourse)等人为代表.他们以合作为尺度来衡量资本主义体系的功效,把合作运动视为抑制资本主义阴暗面的手段。他们认为,合作经济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机制,只能起辅助作用.(2)萨皮罗学派。①合作社应按商品种类而不是按地域关系组织起来②合作社成员应只限于农场主③民主管理④与合作社签署长期的、带强制性条款合同的入社农户应达到相当的比例⑤使用专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⑥高度集中的管理结构(3)美国学派。他们认为,合作是一种市场现象,合作社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间的不完全联合,合作这种形式仅合并了各个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但企业本身还是完全独立的.因而,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体化与分化、独立与合并间的中介,合作只是业务的联合,而不是人的联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合作社原则1。自愿开放的会员资格2.成员民主管理3。成员经济参与4。独立性与自主性5。教育、培训与信息6。合作社间的合作7。关注社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特征1。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性和盈利性2。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3.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结合农业合作社的作用1农业合作社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2农业合作红色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3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和农业专有资产的损失4农业合作社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寻求规模经济农业合作社在国外的发展趋势1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保护和支持在加强2农业合作社的运行越来越注重效率提高3农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横向与纵向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1.生产专业化2.企业规模化3。经营一体化4.服务社会化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1农业的外部性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3农业的弱质性4农业的不稳定性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出发来论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围绕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分析农业保护政策的产生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可能性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断标准1经济结构主义观点2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传统农业保护政策所造成的问题1农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相互抵消和贸易摩擦加剧2农业保护政策的效率损失严重3农业产品贸易流向的扭曲、国际市场价格的疲软与被动。4发达火甲的农业保护政策严重的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现代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方向与基本趋势1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的重要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2农业保护政策实施实现了从黄箱政策到绿箱政策的转变3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加速,非关税贸易壁垒更为森严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1绝对性与相对性之分食品安全标准不一,食品安全至今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生产经营者行为1所获经济利益的大小2经营目标的长短与成本收益的比较3经营规模的大小与专有资产的多少4声誉机制的建设5纵向协作策略视频之狼安全管理中的消费者行为1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感知风险2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等的信息搜索3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4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1征服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目标1只注重保护城市消费者的利益2注重提高本国视频的国际竞争力3注重保护农业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5注重解决最为迫切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2建立协调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3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体系4加强对消费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5促进质量安全信息有效传递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1。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3。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1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2对农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转化的影响3对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影响4对满足社会农产品需求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例逐步增大2在终止也中饲料声场所占比重逐步增大3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例逐步增大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6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1)农民无法自行提供,大多数稀缺资源都必须社会性地供给(2)许多稀缺投入物的需求与工业发展并无冲突,它们主要依赖于相对丰裕的资源,加上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3)这些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4)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资源、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别,这些投入物的生产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形式的稀缺资源可能已经大量充分地使用了(6)机会成本很低的资源与相对稀缺的资源一起使用,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7)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1)提供刺激的制度(2)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3)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的生产设备(4)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5)帮助农民作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传统农业的改造1。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2.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3。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4。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1。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它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宴会厅合同范本版
- 二零二四年度工厂转让及后续维护服务合同3篇
- 吊篮租赁及拆装服务2024年度合同2篇
- 2024年度工程货物多式联运合同
- 2024年工程合伙承包合同
-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建设合同(2024版)
- 劳务公司与工人签订劳务协议专业版
- 浅谈降成本与谈判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2溶解度课时2溶解度分层作业课件
-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 智能治理: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 2024年滴眼剂市场份额分析:全球滴眼剂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89亿美元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非计划性拔管》课件
- 酒店企业员工消防防火安全知识培训
- MSDS(10-100048)聚脂烤漆
- 船舶风险辩识、评估及管控须知
- 减资专项审计报告
- 投标流程及管理制度
- 章质谱法剖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