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过量的Zn投入一定量的浓H2SO4中,最终生成的气体只有SO2B.向50mL12mol•L﹣1的浓硝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其充分反应,生成0.3molNO2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D.运输保存浓硫酸的槽罐车一旦泄露后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2、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能使铁钝化 B.无色易挥发的液体C.能够干燥氨气 D.常温下迅速与铜片反应3、南极臭氧洞是指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臭氧洞的形成与2O33O2有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该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该变化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D.该变化一定有电子的转移4、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与Z同主族,X与Y同周期,且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Y单质能与无色无味液体m反应置换出X单质,Z单质也能与m反应置换出W单质。W、X、Y均能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半径:X2->Z+B.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C.Y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D.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W5、25℃时,在一定体积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0.01

mol·L-1的NaHSO4溶液,此时混合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NaOH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NaOH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A.1∶9B.10∶1C.11∶9D.1∶26、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a、甲醇,b、乙二醇,c、丙三醇,d、丙二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H2的体积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d>b>a>cC.c>b>a>d D.c>b>d>a7、图示的球棍模型是常用的一种抗感冒药的分子模型,已知该分子由C、N、O、H四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图中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四种原子,两球之间可能是单键、双键、三键。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9N2OB.能发生水解反应C.分子中含有酯基D.可以发生消去反应8、一次性餐具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纸木餐具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lmo1N2和1.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氨气分子数目为1.2NAB.34g过氧化氢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2NAC.常温常压下,18g2H216O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AD.1molCH4与1mol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1的分子数目为NA10、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若生成1mol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A.吸收1638kJ能量 B.放出1638kJ能量C.吸收126kJ能量 D.放出126kJ能量1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用氧化剂把溴离子氧化成单质,再通入热空气将溴蒸气吹出,这一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是()。A.Cl2 B.Br2 C.H2O D.H2O212、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A.NaClB.LiClC.MgOD.Na2S13、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苯、己烷 B.苯、硝基苯 C.乙酸、己烯 D.乙醇、乙酸14、下列关于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能发生氧化反应15、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物质的过程B.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乙醇等其液态物质的过程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D.石油通过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短链的烯烃和烷烃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17、铯是一种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B.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一种氧化物C.铯与水反应,能发生爆炸,并放出氧气D.加热碳酸铯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18、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Fe2O3(s)+2NH3(g)2Fe(s)+N2(g)+3H2O(g)△H,实验测得化学平衡时的有关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平衡常数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气体压强P2>P1C.平衡后再加入Fe2O3,则NH3转化率增大D.M点的平衡常数Kp=19、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为“迈向零污染地球”。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A.推广电动汽车,践行绿色交通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C.水果保鲜,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D.净化工业尾气,减少雾霾生成20、下面所写的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其类型都正确的是A.取代反应B.2CH3CHO+O2→2CH3COOH氧化反应C.CH2=CH2+Br2→CH3CHBr2加成反应D.HCOOH+CH3CH2OHHCOOCH3CH2+H2O取代反应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是电解质②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③101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⑤22.4L的CO气体和28g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⑥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⑦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⑧氧化还原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A.②③④ B.②④⑦⑧ C.①⑤⑥⑦ D.③⑤⑥⑧22、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将其加入NaOH稀溶液中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加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常见的有机物A、B、C、D、E、F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明)。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D可发生银镜反应。(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2)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3)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4、(12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1)C元素的名称为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2)D在周期表的___周期,___族。(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___(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25、(12分)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1)实验前,向试管a中加入3mL_____________,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____________和2mL乙酸。(2)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结束后,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6、(10分)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铜和稀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NO与Na2O2反应制备NaNO2。(夹持装置已略)(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3)为防止生成其他杂质,B、C装置间还应接入装有_____(填试剂名称)的_____(填仪器名称)。(4)测定C装置中NaNO2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准确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0.600g于锥形瓶中,先加水溶解,再向其中滴加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00mL。计算装置C中所得固体中Na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MnO4-+NO2-+H+—Mn2++NO3-+H2O(未配平)27、(12分)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充满HCl的烧瓶(标况下)做完喷泉实验后得到的稀盐酸,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满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三种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你认为最合适的是下列第__________种。①5.00mol·L-1

②0.500mol·L-1

③0.0500mol·L-1(4)若采用上述最合适浓度的标准NaOH溶液满定,滴定时实验数据列表如下:实验次数编号待测盐酸体积(mL)滴入NaOH溶液体积(mL)110.008.48210.008.52310.008.00求这种待测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___________。(5)在滴定操作过程中,以下各项操作使测定值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_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②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③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④看到颜色变化后立即读数⑤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做蒸馏水进行洗涤28、(14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结构.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最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④待C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預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3)C中烧瓶的容积为500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m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4)将装置A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⑤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29、(10分)在下列化合物中:H2O、Na2O、I2、NaCl、KOH、CO2、NH4Cl、Na2O2,请填空:(1)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2)请写出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A.浓硫酸和锌反应生成S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降低,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B.由于Cu足量,则浓硝酸完全反应,被还原的硝酸生成NO2、NO,由N元素守恒可知:2n[Cu(NO3)2]+n(气体)=n(HNO3)=0.05L×12mol/L=0.6mol,生成气体只有NO2时,被还原的硝酸达极大值,根据电子转移守恒2n[Cu(NO3)2]=n(NO2),联立方程解得:n(NO2)=0.3mol,而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要变稀硫酸,所以生成NO2小于0.3mol,故B错误;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酸性条件下,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NO在试管口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故C正确;D.运输保存浓硫酸的槽罐车一旦泄露后,如果用水冲洗,硫酸被稀释而生成氢气,易爆炸,故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稀硫酸、浓硫酸及硝酸的性质特征是解题关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锌、铜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但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特别注意浓、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且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NO3-也有强氧化性,以此解答。2、A【解析】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可使铁、铝等金属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A项正确;B.浓硫酸是无色难挥发的液体,B项错误;

C.浓硫酸可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则不能用于干燥氨气,C项错误;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A。【点睛】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用作干燥剂是初中所学唯一的液态干燥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干燥,可干燥的有: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但不能干燥的:氨气、碘化氢、溴化氢、硫化氢,本题C项因为氨气是碱性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2NH3+H2SO4=(NH4)2SO4。3、D【解析】A.臭氧转化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A正确;B.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若能量的变化,B正确;C.氧气和臭氧中均存在共价键,该变化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C正确;D.该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D错误,答案选D。4、B【解析】

无色无味液体m是水,Y单质能与无色无味液体m反应置换出X单质,Z单质也能与m反应置换出W单质。Y和Z单质,一个是强还原剂钠,一个是强氧化剂氟气,且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得Z为Na,Y为F,W是H,X是O。W、X、Y均能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NaH、Na2O、Na2O2、NaF。【详解】A.因为O2-和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是氧离子的核电荷数小于钠离子,所以离子半径O2->Na+,故A正确;B.X与Z可形成Na2O2,而过氧根离子中就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F的非金属性强于O,所以Y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故C正确;D.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aH,故D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题关键: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难点元素的推断,注意规律性知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从氟气与水、钠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突破。5、C【解析】pH=12的NaOH溶液中c(O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依据反应NaOH+NaHSO4=Na2SO4↓+H2O,混合后溶液pH=11,计算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所以得到:x×10-2-y×10-26、C【解析】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含有的羟基数分别为1:2:3:2,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时,求出分子中羟基的物质的量,1mol羟基反应生成0.5mol氢气,据此分析。【详解】设所有醇的质量都为1g,则甲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乙二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丙三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丙二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为mol,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时分子中羟基的物质的量:丙三醇>乙二醇>甲醇>丙二醇,所以产生H2的体积的大小顺序为:丙三醇>乙二醇>甲醇>丙二醇,即c>b>a>d,

答案选C。7、B【解析】

根据题图中有机物可以得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详解】A选项,根据图数出原子个数,其分子式为C8H9NO2,故A错误;B选项,根据官能团肽键的特点,可以得出水解后可以得到两种有机物,故B正确;C选项,该有机物中没有酯基,故C错误;D选项,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以被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8、B【解析】A.瓷器餐具,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是硅酸盐,难以降解,故A错误;B.淀粉餐具,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是淀粉,淀粉能水解,不会产生污染,故B正确;C.塑料餐具,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物是塑料,难以降解,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故C错误;D.纸木餐具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破坏环境,故D错误;故选B。9、B【解析】

A.氮气氢气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1.lmo1N2和1.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氨气分子数目小于1.2NA,A错误;B.34g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含有的极性键为O-H键,数目为2NA,B正确;C.常温常压下,18g2H216O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其中含有的电子数目小于11NA,C错误;D.1molCH4与1mol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1、CH2Cl2、CHCl3、CCl4、HCl等多种产物,故无法确定每种产物的具体量,D错误;故答案选B。10、B【解析】

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图可知:1个P分子中含有6个P-P,1个P4O6分子中含有12个P-O,1molP4和3molO2完全反应(P4+3O2=P4O6)生成1molP4O6,所以反应P4+3O2=P4O6的反应热△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反应放热1638kJ,B项正确,故选B。11、A【解析】

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Cl2+2Br-=Br2+2Cl-,通入氯气把浓缩的溶液中的溴化物氧化,然后用空气把生成的溴吹出。答案选A。12、C【解析】

A、NaCl中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Cl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氯离子电子层比钠离子多一个,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LiCl中钠锂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Cl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氯离子电子层比锂离子多2个,电子层结构不同,故B错误;C、氧化镁中氧离子和镁离子核外电子数都是10,其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故C正确;D、Na2S中钠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硫离子比钠离子多1个电子层,电子层结构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书写。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阳离子元素位于阴离子元素下一周期,且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据此分析解答。13、A【解析】

A、苯和已烷都不溶于水,且密度都比水小,都不能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能用一种试剂将其鉴别,A符合题意;B、苯的密度比水小,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能用水鉴别,B不符合题意;C、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己烯不能,或己烯能使溴水褪色,而乙酸不能,所以都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D、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而乙醇不能,能用碳酸钠鉴别,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B【解析】A.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故A正确;B.乙烯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烯含碳碳双键,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乙烯可燃烧,为氧化反应,且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B。15、C【解析】详解: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A正确;B.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甲醇、乙醇等其液态物质的过程,B正确;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CO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石油通过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短链的烯烃和烷烃,例如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等,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煤和石油的加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等。16、D【解析】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D.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D。【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17、A【解析】

A、碱金属元素对应的碱的碱性从上到下是逐渐增强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均是强碱,所以Cs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A正确;B、金属钠、钾的燃烧产物分别是过氧化钠、超氧化钾等,所以C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一定不是Cs2O,B错误;C、活泼金属Na、K和水的反应会产生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气,所以金属铯和水的反应不会产生氧气,C错误;D、碳酸钠、碳酸钾的性质稳定,受热不会分解,所以加热Cs2CO3也不会发生分解,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知识,注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的活泼性是逐渐增强的,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难度不大。18、C【解析】分析:A、随温度升高,氨的体积分数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B、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增大;C、Fe2O3是固体,增加量对平衡没有影响;D、先写出三段式,由图可知M点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算出平衡时氮气的物质的量,再算出气体总物质的量,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生成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详解:A、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氨的体积分数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该反应的△H>0,故A正确;B、由于Fe2O3(s)+2NH3(g)2Fe(s)+N2(g)+3H2O(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增大,气体压强P2>P1,故B正确;C、Fe2O3是固体,增加量对平衡没有影响,平衡后再加入Fe2O3,则NH3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Fe2O3(s)+2NH3(g)2Fe(s)+N2(g)+3H2O(g)起始量(mol)200变化量(mol)2xx3x平衡量(mol)2-2xx3x由图可知M点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得到(2-2x)/(2+2x)=0.25,x=0.6mol,气体总物质的量=2+2x=3.2mol,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p1×0.63.2)(p1×0.6×3点睛: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和图象分析,D选项,先写出三段式,由图可知M点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得到(2-2x)/(2+2x)=0.25,x=0.6mol,算出平衡时氮气的物质的量,再算出气体总物质的量,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生成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M点的平衡常数Kp=(p1×0.619、B【解析】

A.推广电动汽车,减少燃油汽车排放污染气体,保护环境,践行绿色交通,应提倡,A不符合;B.电子垃圾需要无害处理,有些含有重金属离子等,掩埋能够引起土壤污染,不提倡,B符合;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水果保鲜,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C不符合;D.净化工业尾气可以减少灰尘颗粒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雾霾生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应提倡,D不符合;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侧重考查环境污染与治理,把握绿色化学合核心,明确“迈向零污染地球”含义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0、B【解析】分析:A.是苯的硝化反应,注意硝基的书写,结合取代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B.根据守恒关系分析,方程式是否正确,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分析;C.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判断;D.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分析判断。详解:A.是苯的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但硝基苯书写错误,应该写成,故A错误;B.2CH3CHO+O2→2CH3COOH,-CHO转化为-COOH,O原子增加,为氧化反应,故B正确;C.CH2=CH2+Br2→CH2BrCH2Br,产物的结构简式书写错误,故C错误;D.HCOOH+CH3CH2OHHCOOCH2CH3+H2O,产物书写错误,故D错误;故选B。21、A【解析】

①错误,NH3是非电解质;②正确,在碱性溶液中可以生成亚硫酸钡沉淀;③正确,根据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可得Na2O2增重的质量即为反应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④正确,⑤错误,未指明是标准状态;⑥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⑦瓷坩埚中的成分中有二氧化硅,可与熔融氢氧化钠反应,错误;⑧错误,只能说有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元素被还原,可以是同种元素,也可是不同种元素;故选A。22、B【解析】

A.NaOH与Br2发生反应,产物溶于水,而溴苯不能反应,密度比水大,所以溴苯中混有溴,将其加入NaOH稀溶液中反复洗涤、分液就可以除去,A正确;B.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乙烷中混有乙烯,不能通过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实现,B错误;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加入NaOH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物溶于水,而硝基苯难溶于水,然后静置、分液,就可以将其中的杂质除去,C正确;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可以利用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盐,而乙烯不能反应,通过洗气除去,D正确。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6H10O5)nCH3COOC2H5羧基CH3OCH3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O+O22CH3COOH【解析】

因为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根据B转化为C的条件可知B发生了水解反应,再结合C、D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和D分子中有醛基),可以推断B可能是淀粉或纤维素,C为葡萄糖,可以确定A为乙醇,D为乙醛,E为乙酸,F为乙酸乙酯。据此判断。【详解】(1)B为淀粉或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F是乙酸乙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2)E是乙酸,其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3)A的同分异构体为二甲醚,二甲醚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4)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5)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点睛】有机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好突破口。反应条件、典型现象、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等等都可以是突破口,往往还要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才能推断出来。24、硅SiH4三VIIANaSiClFNaOH【解析】

A.B.C.

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一电子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x=2,则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C为Si元素;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处于ⅦA族,原子序数大于Si,故D为Cl;A、

D同主族,则A为F元素;B、C、D同周期,且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B为Na。(1)C元素的名称为硅,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故答案为:硅;SiH4;(2)D为Cl元素,处于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三;ⅦA;(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Si>Cl>F,故答案为:Na>Si>Cl>F;(4)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25、乙醇浓硫酸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Na2CO3防止b中溶液倒吸入a中分液【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人乙酸和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或者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3)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酸杂质,选用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及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进入试管b中,乙醇和乙酸被除去,而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且难溶于水,故用分液法分离出乙酸乙酯。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操作、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等,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产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等。26、3Cu+8HNO3=3Cu(NO3)2+2NO↑+4H2O除去NO中可能混有的NO2除去未反应掉的NO,防止污染空气浓硫酸(碱石灰)洗气瓶(干燥管)n(KMnO4)=24.00mL×0.1000mol·L-1×10-3L·mL-1=2.4×10-3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或关系式n(KMnO4)×5=n(NO2-)×2,n(NO2-)=0.006mol,NaNO2的质量分数为0.006×69÷0.600×100%=69.00%【解析】

⑴A中反应的反应主要是稀硝酸与铜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⑵A中主要产生NO气体,由于里面含有空气,会生成二氧化氮,因此B主要是将A中的二氧化氮变为NO,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NO中可能混有的NO2,装置C中NO和过氧化钠反应,但NO未反应完,会污染空气,因此D主要是除掉未反应完的NO,所以D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掉的NO,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除去NO中可能混有的NO2;除去未反应掉的NO,防止污染空气;⑶由于在通入水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带出,水会与过氧化钠反应,为防止生成其他杂质,B、C装置间还应接入装有省油浓硫酸的洗气瓶或者是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故答案为浓硫酸(碱石灰);洗气瓶(干燥管);⑷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00mL,0.1000mol·L-1,因此物质的量为配平方程式得到:x=6×10-3mol因此NaNO2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消耗酸性KMnO4溶液24.00mL,0.1000mol·L-1,因此物质的量为配平方程式得到:x=6×10-3mol因此NaNO2的质量分数为。27、1/22.4mol/L或0.045mol/L当最后一滴NaOH滴入HCl中时,溶液由橙色变黄色,且30s内不恢复③0.0425mol/L①②【解析】分析:(1)根据c=n/V计算盐酸的浓度;(2)根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分析;(3)为减小误差,应尽量用浓度小的溶液;(4)先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计算消耗标准液体积,然后利用中和反应方程式计算;(5)根据c(待测)=c(标准)×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