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探析综述5000字】_第1页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探析综述5000字】_第2页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探析综述5000字】_第3页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探析综述5000字】_第4页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探析综述50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分析综述目录TOC\o"1-2"\h\u17107(一)“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认定 19801(二)“因逃逸致人死亡”主观心态分析 3“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包含哪些主观要件是鉴定该情节的重点之一。因为“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对于确立犯罪成立十分重要,但由于自身性质,又极难分辨。过去我国司法实践中,经常采用自白来认定主观罪过;但是这种认定方式有易造成逼供、真实性难以验证等弊端。在“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认定中,应当结合客观证据、案发场景和常识等来推定主观心态,以达到法官的内心确信。同时,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在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的大前提中,这一情节的主观心态存在着争议。这种争议也影响着对该情节是否应作为刑法特殊条款的观点,有学者认为,若“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统一认定为间接故意,将其作为独立条款更有说服力李会彬:《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新论》[J],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23(02)期,102-103页。。以下内容将对这个问题给予辨析。李会彬:《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新论》[J],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23(02)期,102-103页。(一)“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认定交通肇事罪一般被认为属于过失犯罪,但“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在学界存在争议。试想两种情形:甲驾车肇事撞倒乙,乙当场死亡,甲未下车查看就直接逃逸;后一种情形,丙驾车肇事撞倒丁,丁受重伤但是如果得到救治生命无虞,丙同样未下车查看就直接逃逸,丁在受伤一段时间后未得到救助而死亡。在司法实务中,前者更符合逃逸的情节;后者更符合“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在客观行为要件上,甲和丙基本相同;那么为何“逃逸致人死亡”有更重的刑罚?因为“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恶性比肇事致人死亡更重,相应的社会危害性更重。因此,对“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做辨析是十分必要的。1.过失说有学者认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只能是过失,此处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可能发生的死亡结果持有过失的心态,因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如果行为人明知受害者不接受救治很可能会死亡但是遗弃或者移置受害者,若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属于故意心态冯金银:《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载《政法论坛》,2004年(04)期,114页。。本文比较赞同这种观点。如果将此时的心态解释为包含间接故意致死的心态,则“因逃逸致人死亡”竞合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但是“逃逸致人死亡”法定刑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与其他情况下成立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相比量刑较轻。将“逃逸致人死亡”的心态限定于过失,则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冯金银:《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载《政法论坛》,2004年(04)期,114页。同时本文认为,将“逃逸致人死亡”的心态归于过失,也符合目前的立法目的。在刑法修订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量刑之前,旧刑法所规定的交通肇事罪量刑最高刑期只有七年,相比过失杀人罪的最高量刑十五年,明显偏低;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的犯罪,量刑却远低于危害特定个人安全的犯罪姚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39-42页。。在修订刑法和制定《解释》之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量刑区间和过失杀人罪相比有所加重,是顺应司法实践的修改。如果将主观心态为故意、符合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所有构成要件的所谓“逃逸致人死亡”纳入交通肇事罪评价,则事实上“逃逸致人死亡”法定刑相对故意杀人罪又太轻。在把“故意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心态纳入“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假设中,该规定事实上就失去了修改法律的原意:如果没有该加重情节的规定,司法实务尚可根据法理选择将这类情节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或者数罪并罚,而在修法之后,这种故意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只能定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刑罚了张兆松:《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J],载《人民检察》,1999(05)期,19-21页。。姚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39-42页。张兆松:《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J],载《人民检察》,1999(05)期,19-21页。2.间接故意说学者程宗璋认为,肇事者在肇事后没有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为逃避法律责任不顾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对于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持放任心态,属于间接故意程宗璋:《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载《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第11期,14-16页。。程宗璋:《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载《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第11期,14-16页。这种观点主要从实践角度出发,根据社会经验,撞击发生对于驾驶者来说是较短暂且明显的,肇事者在撞击发生的瞬间和发生之后的短暂时间内完全可以意识到并查看是否有人遭受了撞击;而且由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动能,人遭到车辆撞击后几乎是必然受伤的。因此按照通常的判断标准,驾驶者都能对“如果不下车救助,受害者可能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有所认知。既然肇事者被推定必然知晓逃逸行为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生命危险,那么只要逃逸就是放任可能发生死亡结果的间接故意行为,“自信死亡结果不会发生”或者“能够避免”的过失心态都无法解释肇事者为何会认为受害者在遭受车辆撞击之后一定不会死亡李会彬:《“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独立性解读》[J],载《政治与法律》,2014(08)期,115-122页李会彬:《“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独立性解读》[J],载《政治与法律》,2014(08)期,115-122页本文认为,间接故意心态应当局限于肇事者遗弃或者移动受害者的场合中,综合受害者得救可能性、事发环境和肇事者行为等综合认定。作为交通肇事罪第三档刑罚的“逃逸致人死亡”情节中应该不包含间接故意,而如果将“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独立看待并修改相应的刑罚,那么将间接故意纳入该独立罪名的主观心态是可行的。3.故意过失说故意过失说是指,行为人的过失心态和间接故意心态都可以适用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也可能是从逃逸到间接故意的转化:基本交通肇事是过失心态,而逃逸是间接故意心态,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过失心态和间接故意心态结合为“逃逸致人死亡”的心态程宗璋:《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J],载《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11期,14-16页。程宗璋:《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J],载《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11期,14-16页。本文完全不认同这种观点,“过失”和“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相差极大,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导致了司法评价混乱的可能。其次,虽然肇事的过失心态在先,但这种心态是“自信不会发生事故”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的过失;在事故发生的一刻起,这种心态必然消失,接下来肇事者只需要考虑“受害者是否需要援助”和“是否需要援助受害者”。而且逃逸情节不是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而是相对独立的情节,没有必要因为行为上的连续性就将主观心态混为一谈。同时,这种认定方式最终还是需要择“故意”或者“过失”其中一种心态来定刑,这两种心态的主观恶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性截然不同,刑法规定的后果也截然不同,将其混杂在一起也会造成刑法上评价的混乱,造成罪刑不均衡。(二)“因逃逸致人死亡”主观心态分析1.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的规范保护目的分析从刑法规范的角度而言,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而加重惩罚的目的在于惩治其逃避法定责任。许多学者提出,行为人在犯罪后试图逃避法律责任本来就是人之常情,相反,犯罪后自首、主动赔偿等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或者弥补受害者的才是法律所鼓励、奖励的行为。一般来说,对有积极配合或者悔罪表现的犯罪人都会因此得到从轻或者减轻量刑的奖励。但交通肇事罪中,肇事者不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如不及时供述自己身份)的行为已经满足了加重处罚的条件。就刑法规范而言,对“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是交通肇事逃逸加重处罚基础上的二次加重。如果将刑法相关规定看作裁判规范,对于逃逸的加重责罚则立法者的目的必然含有期待肇事者救助受害者之意。但是如果认为刑法的作用侧重于行为规范,那么从行为人的角度来看,他的逃逸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而非置受害者于死地潘环环:《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与适用》[J],载《公民与法(法学版)》,2015(06)期,18-20页。。遗弃受害者是行为人逃避法律责任的必然结果,但不是他的行为目的。肇事者的犯罪行为由过失引起(这里的过失指对后果的心理态度),对比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一章中的其他过失犯罪,最高量刑都是七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在刑法中并非独立罪名,具备这一加重情节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已经达到七年以上,即最高法定刑可达十五年。如此明显的加重效应,充分反映了刑罚在此情节的严厉程度。潘环环:《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与适用》[J],载《公民与法(法学版)》,2015(06)期,18-20页。2.规范目的解释的争议本文认为,从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立法原意来看,“逃逸致人死亡”的立法目的既包括防止逃避法律责任,又包括督促履行救助义务。就前者而言,“逃逸致人死亡”中的逃逸是与未造成死亡严重后果的交通肇事罪中第二层逃逸行为中的“逃逸”相符合的,将行为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作为独立的定罪加重情节;就后者而言,是因行为人不救助而导致受害者死亡或者逃避法律责任的量刑情节姜涛:《“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的合宪性思考》[J],载《比较法研究》,2019(02)期,168页。。这种双重目的可以解释为什么“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如此之高。姜涛:《“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的合宪性思考》[J],载《比较法研究》,2019(02)期,168页。在上文中,本文解释了交通肇事罪相对其他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过法定刑相对较高的原因。但是也有学者如姜涛教授认为这种规定实质上是不合理的:《解释》中第五条的规定为肇事者设定了两个义务,一为不得逃避法律追究;二为救助受害者;而在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中并没有明确地点出肇事者义务所在。《解释》的正当性来源于1991年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77条37《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行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中心)和122(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并且清楚地说明事发地点。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的规定,该规定为肇事者确立了“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抢救伤员”的义务。但是刑法不同于行政法规,刑法通过惩罚犯罪来达到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保护受害者权益的目的,其规范的行为必定是严重损害社会或者个人法益的行为;而行政法规是通过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来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秩序。交通肇事罪相关规定作为刑法中的一部分,其强制措施的严厉程度比起行政法规来说强得多。刑法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对违法性的判定规则,在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行为人主动投案自首是不具备期待可能性的,这也是自首制度确立的依据;而“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规定是刑法管控理念的遗毒,对肇事者的严苛缺乏理论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行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中心)和122(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并且清楚地说明事发地点。本文不赞同这种观点。如果从源头否认交通肇事罪所列义务的合理性,将其特殊性视作为了与行政法规相符而产生的“过高要求”,反而真正地忽略了“同等情况同等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的平等性原则姜涛:《“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的合宪性思考》[J]。载《比较法研究》,2019(02)期,169-170页。。从开头对交通肇事罪的介绍中本文已经提到,交通肇事罪的基础犯罪是相对较轻的,本文所讨论的七至十五年量刑只限于该罪的第三档加重情节,即法定的“逃逸致人死亡”。而“逃逸致人死亡”相比基本交通肇事,明显情节更加恶劣、主观恶性较大,加之交通肇事罪是极为高发的犯罪,明显提高“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是应对现实的必要之举。此外,根据《解释》对肇事者义务的规定可以推断出,肇事者对公共安全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肇事后逃逸又违反了对受害者的救助义务——因违反救助义务产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法定义务的递进关系逻辑完整,完全可以构成“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论基础。此外,对受害者的救助义务来自于行政法规的规定这一理论本来就站不住脚。因某种行为产生作为义务或者因法律规定产生作为义务都可以解释肇事者的救助义务:受害者生命安全需要施加救助义务的是其先行行为导致,在“肇事者有义务救助伤者”这一点上应当不会产生太大的争议。在肇事后,除非是受害者当场死亡的情形,行为人一般可以通过救助行为改善受害者的生命安全状况,增加其存活的机会,《解释》设定这种义务也符合普罗大众朴素的正义观点和对法律的期待。姜涛:《“交通肇事后逃逸加重处罚”的合宪性思考》[J]。载《比较法研究》,2019(02)期,169-170页。3.司法实践中对主观心态的处理交通肇事罪中存在逃逸情节和死亡结果的情形大概可以分为六类:①交通肇事当场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的;②被害人当场死亡,肇事者误以为没有死亡,逃离现场的;③肇事者致人受伤后逃逸,无法确定其是否了解伤情或者被害人是否可能死亡的;④肇事者肇事后逃逸,主观心态如③,但是受害者最终因为与肇事者的统一行为无关的其他原因死亡的;⑤肇事者造成受害者无可挽回的重伤后逃离现场,虽然受害者被他人送进医院仍然救治无效死亡,或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的;⑥肇事者造成受害者受伤后,将其转移、抛弃在难以被人发现的环境中,最终导致受害者死亡的;⑦肇事者造成受害者受伤后,明知其伤情严重,若不救助可能很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