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张居正改革一、单选题1.明隆庆元年四月,户部尚书葛守礼上疏,直言北方地区与南方地方的情况不同,不适宜推广“一条鞭法”。此后陆续有官员上书,反对在北方实行“一条鞭法”。这表明“一条鞭法”的推广(
)A.受北方官员一致反对 B.缺乏实施的群众基础C.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 D.存在教条机械的现象2.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奉钦依,转行各该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由此可知,考成法实施的结果是(
)A.充实了内阁权力 B.内阁成了独立的决策机构C.改变了六科职能 D.加强了对官民言行的监视3.纪录片《中国》讲述中国古代某一官员改革“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向皇帝进献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把工作任务登记在账簿上,逐月逐级考核后,汇总于内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位官员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的有(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③改汉姓,说汉话
④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剑桥中国明代史》认为∶“张居正只声称他的目的是恢复王朝剑建者们的制度上的安排,这种姿态给了他一种合乎正统的气派,使他能够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对官僚机构施加压力以推动他的方案。实际上,由他主持的实现这一方案的办法基本上限于人事安排和靠公文进行管理。”其意在强调张居正改革(
)A.固守传统的正统观念 B.呈现形式主义的特点C.未触动守旧势力利益 D.缺乏深度创新的探索5.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 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 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6.万历元年,张居正奏请实施考成法,要求每个衙门将要考查项目制成两本相同的簿册,一本送各部门备注,每落实一件注销一件,如有积欠未清之事,由该部门具奏候旨,另一本送朝廷内阁查考。此项改革举措的直接意图在于(
)A.完善上计制度,监察百官 B.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C.突出内阁地位,赏罚官员 D.加强官吏考核,整顿吏治7.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8.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相当)、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1--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隆庆开海推动沿海贸易发展B.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C.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增长迅速D.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9.一条鞭法最初在江南地区顺利实施,在北方推行时却遭到抵制。有官员认为,“务本者,子立之身,并应租庸;逐末者,不占一役”“地愈多者,苦愈甚。富者贫,贫者逃,而田卒污莱(荒废)”。据此可推知,一条鞭法在当时()A.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 B.奖励工商加剧贫富分化C.已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D.征税标准不一激化矛盾10.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 D.人口数量增长迅速11.明中叶后,税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张居正乃作“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的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一条鞭法”的推行(
)A.杜绝了额外征税现象 B.推动雇佣关系产生C.加强小农与市场联系 D.促使白银流入中国1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13.“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一条鞭法”(
)A.实现了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 B.有力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 D.促使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14.张居正在改革中创设了“考成法”,其基本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规定:“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张居正的这一措施(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B.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C.精简了政府机构的设置 D.改变了内阁的参政体制15.明代白银货币化来自市场的萌发,但张居正改革却推动了白银由民间自下而上发展到国家事实认可,并自上而下推行全国,这种趋势与全球同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互动。此观点意在强调,明朝(
)A.有意识融入世界市场 B.具有向近代转型趋势C.实行单一的货币体制 D.成为世界贸易的核心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学者在张居正研究中,尽管对其在神宗即位后的身份有不同的认识,有的称其为“政治家”,有的称其为“著名首辅”,有的称其为“改革家”,但在叙述其政绩时,大都不加辨析,以“改革”“改良”“中兴”等词来表述其行政特点……《中国人名大词典》认为张居正“在任时厉行革新。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田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把各项税收合而为一。用潘季驯浚治黄、淮。执政十年,成效卓著”……美国学者阿瑟·沃尔德隆认为张居正“并没有推出什么富有想象力的新政”,其在世时,“他所支持的防御和对外政策得到了继续。但是,这些政策依赖于他的特殊权力的支持……他没有能够重新改组机构,而只是利用个人权力控制住了他们。”——摘自田澍《正德、嘉靖之际的政局剧变与明朝改革的轨迹》(1)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执政时的主要作为。(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张居正的一种身份及其对应观点予以评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张居正当国十六年,最初即以六事上陈,一省议论,二振纲纪,三重诏令,四核名实,五固邦本,六饬武备。得君专任力行不怠。万历初政,百废俱举。四境宴然。太仓、太仆积六七百万金,京通仓积粟八百万石。可谓能起衰振蔽。……首辅中当以居正功最显。”——摘编自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材料二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在谈到张居正时,论述了他“整顿政治的措施”,他反对因循苟且,奖励官员“急公进取”,“他更希望统治阶级内部的行动能够取得一致,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正是张居正执政的核心理念。同时指出,“张居正的成就最突出是在经济方面”,“丈量土地和赋役改革是张居正颁行的重要的经济政策”。——摘编自毛佩琦《张居正历史定位再议》(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治国的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之诚和翦伯赞给予张居正较高评价的原因。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管仲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将“农工商”从业者与“士”并称。同时置官设吏,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薄税敛,通有无,重奖专业人员,力戒奢侈淫巧。他采用“官山海”政策,即“请君伐菹薪(枯柴),使国人者水为盐,征而积之”。在铁器生产上采用“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同时通过会盟与诸侯各国达成关税协议:“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各国商人纷纷到齐国经商,以至“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摘编自夏梦《管仲富民强国的经济措施浅议》材料二
万历元年,张居正提出“考成法”,加强对官员的考察,逐级考核官员。内阁稽查六科,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及六部稽查巡抚、巡按,抚、按考察地方官员。在军事上,张居正竭力整饬边防,派戚继光在蓟镇整顿防务,修筑边墙,派名将李成梁防守辽东。为解决财政危机,他裁减冗官冗费,租极清理历年拖欠的税赋。重新清丈全国土地,还推行“一条鞭法”的赋役改革。到张居正死时,户部仓储银超过600万两,京师储粮达700万石,是隆庆年间的三倍。同时,“海内肃清”,边疆稳定。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死,之前受张居正打击的官僚纷纷上疏,攻击张居正。万历十二年,神宗下令查抄张居正家。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也多被中止。——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管仲工商业改革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特点。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中期,国家掌握的土地和户口数额锐减。针对此问题,张居正指出:“夫民亡且乱者,成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其闻固有豪右奸猾,持顽不纳者,然穷民小户,不能办者亦有之。而有司之令,但能行于小民,不能行于豪右,故催科之苦,小民独当之。”由此,他“清丈事,极其妥当,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匀”。万历九年(1581年),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总括一州县之赋税,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田征银,折办于官”。张居正还认为,“农,生民之本也。”“力本节用,抑浮重毅,而后化可兴也”。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的经济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张居正的任一经济思想予以简要评价。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隆庆年间,张居正主持了北方边务。他相继起用在东南抗倭立大功的谭纶、戚继光、王祟古、方逢时、李成梁等著名边将、主持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和辽东边务。为提高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实力,成继光于蓟镇边垣创建1300余座空心敌台加固增设城防,于战略要地加修双城乃至多道城墙,增修辽东边墙,加强对侧翼、纵深和外围间隙地带的防御。张居正针对监军掣肘的局面,奏请明穆宗赋予边将更多主动权,大大提高了战守能力。张居正在加强战守力量的同时,又积极寻求改善蒙汉关系,促成隆庆五年的“隆庆和议”,开放多处互市市场,从此,长城沿线“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万历初年,张居正担任首辅后,更是加强对边臣的督促,务必使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张居正执政以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部边境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据张海瀛《张居正军事改革初探》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北方边务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北方边务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一、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直言北方地区与南方地方的情况不同,不适宜推广”及所学知识可得,在推行“一条鞭法”过程中,没有灵活处理南北方之间的差异问题,这样肯定会导致效果不佳,也就是“一条鞭法”的推广存在教条机械的现象,D项正确;材料只是“户部尚书葛守礼”和“此后陆续有官员上书”不能说是“北方官员一致反对”,说法不科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群众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农民的负担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张居正的考成法中规定各部奏章都应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每月终注销,奏章“另造文册二本……一本送科(六科)注销,一本送阁查考。”且有相关部门严格监督,这加强了内阁的权力,A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没有改变六科的职能,仍然是监督职能,排除C项;考成法并非对民众言行的监视,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向皇帝进献考成法”,结合所学可知,该项改革是明朝内阁首辅推行的改革,其内容包括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④正确,B项正确;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改汉姓、说汉化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①和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只声称他的目的是恢复王朝创建者们的制度上的安排”和“基本上限于人事安排和靠公文进行管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张居正的改革缺乏深度创新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张居正以皇帝的名义推动改革,并未强调其固守传统的正统观念,排除A项;形式主义的特点与“限于人事安排和靠公文进行管理”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改革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触动守旧势力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可知,“一条鞭法”在南方的实施比较顺利,而在北方地区却遭到强烈的抵制。结合所学可知,一条鞭法是江南地区百余年各种赋役制度改革的结果,其自身带有很强烈的江南地域色彩,将地域性色彩强烈的地方政策,一成不变地推行全国其他地区,必然因地域环境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官员维护本地区及本阶层利益而进行阻挠等因素引发矛盾。说明国家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A项正确;一条鞭法降低了课税成本,增加了朝廷赋税收入,排除B项;此时明王朝并未丧失对北方地区的控制,选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北方少数民族南迁的信息,无法得出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的结论,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题干信息,考成法主要是中央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事情的落实情况,以此来整顿明朝中后期吏治废弛,缓解统治危机,D项正确;上计制是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办法,排除A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指的是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官员考核,“突出内阁地位”主要涉及中央官制,排除C项。故选D项。7.A【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战国至明朝(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军功爵制;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为明朝的赋税制度;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为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本题选A项。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葡萄牙人经营的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贸易网络,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网络,推动了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对16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赋税制度变革的现实依据和重要动因。从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一世界的互动,如果没有白银大量流入,赋役折银可能不会实行,D项正确;隆庆开海使得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隆庆开海仅仅是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途径之一、排除A项;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侧重于一条鞭法的结果或影响,排除B项。南方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无史实依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一条鞭法在江南地区顺利实施,但在北方推行时遭到抵制。官员认为地愈多者苦愈甚,富者贫,贫者逃,而田地荒废。这表明一条鞭法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因为在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对于征税政策的接受程度也不同,A项正确;材料涉及一条鞭法的实施情况,而不是奖励工商,且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与奖励工商无关,排除B项;清朝实行的“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排除C项;材料反映在北方遭到抵制,没有提到征税标准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可知,明朝推行“一条鞭法”,用白银缴纳赋税,其中较早的地区有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这些地区是明朝中后期对外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为改革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地理位置优越是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与推行“一条鞭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一条鞭法将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农民需要把粮食换成钱,因此加强了小农与市场联系,C项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一条鞭法实施之前雇佣关系已经产生,排除B项;明朝对外贸易促进白银流入中国,而材料强调赋税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12.C【详解】依据材料“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可以看出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三位改革者的结局悲惨,但是三人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和牺牲,C项正确;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是改革者也可能有好的结局,排除A项;不能因改革有风险,就畏首畏尾,排除B项;优秀的改革者也可以对反对势力因势利导,排除D项。故选C项。13.B【详解】根据材料“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可知,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要求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使得农民不得不将生产的粮食拿到市场进行销售,换的银两缴纳赋税,在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从税人到税地的转变是在两税法之后,排除A项;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一条鞭法的推广,减轻了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根据材料“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可知考成法限制了政务的处理期限,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B项正确;张居正维护的是封建统治的根基,而不是动摇,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精简政府机构,排除C项;张居正改革后仍然是内阁的参政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5.B【详解】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明朝白银货币化是市场、国家和社会互动的必然结果,这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已出现与传统模式不同的趋势,同时白银货币化促进了明朝与世界发生互动关系,并且这也有利于后来中国确立银本位制,这体现了明代时期已具有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B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明朝更多的是被动地融入,排除A项;明朝时期还有铜钱流通,排除C项;当时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二、1.(1)主要作为:推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清丈田地;改革税制;重视边疆治理;兴修水利。(任意四点)(2)作答一:身份:改革家;简评:《中国人名大词典》认为张居正是一位改革家,因为他在任时厉行改革,成效显著;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作答二:身份:著名首辅;简评:美国学者阿瑟·沃尔德隆认为并不是一位改革家,作为“内阁首辅”,他依赖特殊权力的支持,采取系列举措,意在维护政局稳定;控制朝政,维持个人权力;其举措在其死后几乎全部废止,未能挽救明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2.(1)措施:加强专制统治和中央集权;加强武备;整顿吏治,反对因循苟且,奖励官员“急公进取”;丈量土地、改革赋役、推行“一条鞭法”。(2)原因:张居正的改革措施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补偿贸易的购销合同范文
- 企业与个人租车合同格式
- 家庭日常清洁委托合同大全
- 国际工程分包劳务合同
- 2024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
- 2024工厂车间承包合同范文
- 保管协议范文
- 平面广告设计委托协议书
- 2024室内装修合同新
- 股份买卖合同样本
- 乙酸乙酯的反应器设计流程图
- 《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22年修订)》专业主要信息
- EM277的DP通讯使用详解
- 耐压绝缘测试报告
- 野兽派 beast 花店 调研 设计-文档资料
- 水泵房每日巡视检查表
- 杭州市区汽车客运站临时加班管理规定
-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冷库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分析及对策
- Python-Django开发实战
- 小学道法小学道法1我们的好朋友--第一课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