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2_第1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2_第2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2_第3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2_第4页
一年级数学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二、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三、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课题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

花?(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

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慢慢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

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

的数出来的?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

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交流整理。

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认真了,那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

己的问题和算式呢?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

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课件里花农伯伯说:

小朋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

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观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

都是整十数,)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1(出示1图)老伯伯看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谢

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

是怎么算的?(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

什么意思?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

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P58面的3(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对,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减。

课题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练习课(P584—7T)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酸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80+1020+50

70-2060-30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

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要求:

(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要求:

(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

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

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要求:

(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

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要求:独立解答。)

四、作业: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

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课题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第8~11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

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40+3090-50100-80

95-580-8060+6

40+20+880-50+4

40+50-3090-60-10

(1)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

出计算方法。

(3)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听算: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40+20+30

70-40-30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一)、(课件出示P609)要求:

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磁性教具摆出10)要求:

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三)、出示n: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三、思维训练。P60的思考题: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课题四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P61例1和练习十一1~4T)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O个同学,我

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

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想一想,你是怎

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

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

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

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

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2、P63的练习4■•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63的4题

课题五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P62例2及做一做,练习4^一5-71T)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7+86+8

5+74+97+3

(2)旧知复习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

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

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

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

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

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

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4^一的5至7T

5T: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

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6T:课件或卡片出示,帮小鸟找家。3只小红鸟都要加上83只小蓝鸟要加上36

后才能分别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准自己的家吗?

四、作业: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课题六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P648T至12T)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一)、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要求:

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戏——小小邮递员: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在游

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要求:

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练习十一的第H、12题。

课题七一位数加整十数(进位)

课型:综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65练习H^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听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o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o

二、练习4~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2、练习4■•一的第14题。要求:

(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业:练习十一的第17题。

四、思维训练:解答P66面的思考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题八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P6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二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

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

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观察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说出题意)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

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

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独立完成P69练习十二的1—3题。

课题九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P68面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3-715-617-8

78-845-30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

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

算方法。

2、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

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

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

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

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

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

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

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

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

数。

六、课堂小结:小结计算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题十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十二的4—13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的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2-546-929-862-40

50-645-3024-591-7

指名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的思考过

程。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用夺红旗的游戏来练习第四题,

2、独立完成第5、6题,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第7题。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这是要干什么?家长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还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

(4)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上P70的第8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结果是

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独立计算。

5、用游戏的方法完成第9题

6、完成P70的第10题。

三、独立完成P7011—13题

四、思考题独立完成。

课题十一比多少的应用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比多少的应用题(P72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

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演示)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

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这一天他们采了很多的果子回来了,

突然两个小矮人争起来了。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他们组奖一朵小红花)

课件出示:两个小矮人的对话(蓝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12个果子,红

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8个,)

问:(1)你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说,互提,然后再指名说,同时老师板书)

(2)那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请试一试。(每个学生独立

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板书:8+6=14

8-6=2

8-6=2

8-6=2

8-6=2

(3)观察以上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归纳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几或者是少几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2、做一做(电脑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让学生同桌互编数学小故事并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每个组红花的获得情况:

1)先数一数:每个组各有几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在小组里互提互说)

3)指学生说,其它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口头列出算式计算,看一看,谁最

聪明。

问: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4、出示第7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课题十二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

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

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a.25+821+636+759+242+3

b.50+1639+4037+40

第二种:a.21+642+3

b.25+836+759+2

c.50+1639+4047+30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8=1320+13=33

生2:25+5=3030+3=33

c.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二、分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

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

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2、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的真默

契,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一评。(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

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课本上有这样一组题(P78第1题),请

直接写在书上。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作业;第79页的第1题、第2题。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第一课时认识时间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81页

学习目标:

1、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学生能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会读、写几时几分。

3、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预设流程:

一、生活引入,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课铃响)

师:上课……

师:哪位同学说说,现在是第几节课?(第二节课)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二节的上

课时间是几时吗?(边问边出示课件,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9:00)

2.导入新课。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9时的?(时针指着12,分针指着9,是9

时。)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

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a.师: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

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对。(课件演示1分。)

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为什么?(5分。)

b.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

是几分?

c.小组交流后,汇报记几分。(课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

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学生想办法记住。)

d.课件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

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5.学习读时间

师:我们是9:00上课的,那么几点下课呢?(课件显示钟面出现9:40)你知

道是几时几分下课的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

下,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9时40分的?

a.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b.介绍方法。

生:我的方法是: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指着8就是40分,所以是9时40

分。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c.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

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

格就是几分,对吗?

d.练习。那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我们第三、第四节上下课时间各是几时几分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出这些时间,你能把它们记下来了吗?

学生独立写,两生上黑板写。写完后,教师讲解说明两种不同的记时法。(两种

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些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

个“0”如:“3:05”)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的最棒,

好不好?

1、当小老师。

(电脑分别出示八个钟面。)你会看哪一个钟面上的时刻?请你当小老师说说你

是怎么看的。

记时记录如下:3时10分3时35分4时05分5时25分

2时40分10时45分6时50分8时55分

2、猜一猜、认一认

借助本班一位同学一天的作息时间,请同学猜一猜、认一认。(同时课件演示。)

(1)早上几时起床洗脸刷牙?(2)几时上数学课?(3)几时回家休息?(4)

晚上几时睡觉?

3、拨表练习。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想。)

你能在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能。)请同学们拿出表准备好。

我上午8时35分上第一节课,11:20下班。下午1:30上班,4时55分下班。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一天。

你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呢?请同桌互相拨一拨、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

的。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第二课时认识时间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82页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钟面上的时刻,能更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经历1分的时间,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故事引入。

小朋友,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上一次小白兔输得很不服气,于是它约小乌龟

到绿树成阴的圆形运动场来比赛,看谁先跑完一圈,还请小红当裁判。它们站到

同一起跑线上,小红一说开始,它们跑起来。

2、提出问题。

(1)它们所跑的路程一样长吗?小乌龟跑了多少?小白兔跑了几个这么长呢?

(2)他们所用的时间相同吗?

3、引出“钟表”

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这样的龟兔赛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

表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分

(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12起走动1小格。)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

1分。

(演示)分针从12走到1的过程,提问:分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分,你是怎

样想的?(12到1有5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5小格的时间

就是5分。)

师: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4、9、H各是

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2、感受一分钟。

通过读、写、算、数等活动,亲身体验1分钟的时间观念。电脑计时,学生分组

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口算。第四组:数数。

一分钟结束后,提问:A.一分钟读多少字?(统一读一篇课文)B.一分钟写

多少字?(统一抄写字)C.一分钟做多少口算?(预先印好题)D.一分钟数

多少个数?

每组推荐二人汇报。

师:一分钟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能播180个字,银行点钞机能点1500

张人民币。1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事。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

中的每一分钟。

3、读写几时几分(例2)。

(1)认读几时多。

屏幕显示10时15分面图。观察后提问:这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是整时吗?

如果分针不是指12,时针也不是正好指着一个数,怎样知道钟面所指的时刻呢?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的二个钟面模型,说说是几时多?

师: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

(2)认读几时几分。

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分组讨论例2中二个钟面各是几时几分,并用两种写法写出来,分组汇报讨

论结果,小组交流、评价。

师: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几,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

细看分针。

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

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

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电脑显示练习十五第2、6题)

2、在()里填上小时或分。

(1)夏天午睡大约1()o(2)小芳吃饭大约用了25()0

(3)一节课的时间是40()。(4)妈妈一天要工作7()o

3、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电脑出现第84页第4题。)

四、实践活动

1、内容:分组合作制作一个钟面模型。

2、材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两小张条形纸,一个图钉。

3、要求:(屏幕显示)

(1)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钟面模型。

(2)各组组长用1分钟时间对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3)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11:10。

(4)尽可能使钟面美观、数字清晰,时针、分针可以活动。

4、分组制作。

5、分组展示成果并相互交流评价。

师:(屏幕显示H:15)这是下课时间。这节课用了35分,学会了这么多知识,

同学们收获真大呀!

第三课时认识时间练习

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第83、84、85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拨一拨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时间王国里游玩。(多媒体出示时间王国图片。)

在时间王国里有两个好朋友小红和东东。东东这几天很苦恼,原来大家都不喜欢

他,每个人都喜欢小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帮东东找找原因。(出示小红和东

东一天的生活时间表。)

学生讨论,小红生活有规律。能珍惜时间,而东东生活没有规律,晚上睡得晚,

早上上学老迟到,没有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2、师:那你觉得东东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呢?(请学生在钟面上给东东重新画上

时刻。)

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给东东重新安排了时间表,东东变成了一个有生活规律的好孩子,

得到了大家的喜爱。那你们能给自己定个作息时间表吗?

(起床时间,早餐时间,上学时间,放学时间,休息时间,晚餐时间,睡觉时间。)

(每人一张表格)

2、师:在休息的时间里。你们都喜欢干些什么呢?

写出3个你最喜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和节目开始的时间,根据时间在钟面上画出

时针和分针。

3、把你最喜欢的时间拨出来,并告诉大家这时你在做什么?

三、生活中的数学

师:今天我们在时间王国里过得很愉快,我们马上就要坐着火车离开了。(出示

火车票。)

从火车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小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会生活。

活动课: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

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教学具准备:

“文明顾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

卡9个,让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教学设计

引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开封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吗?

生:三毛时代广场。

师:来到三毛时代广场,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

生1:玩具柜台,因为……

生2:食品柜台,因为……

师:当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它买下来吗?

生:愿意把它买下来。

师:你都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

生:面包、学习用品、剪刀、玩具熊……

新授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会画画、会折纸,还会自己买东西。下

面,我们玩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好吗?

师:开一家综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对,首先先将商品按不同种类放在柜台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谁愿意用你

的巧手布置柜台?(点六名学生上台将商品分类放在货架上,并挂上相应的牌

子。)

师:其余的小朋友可一边欣赏精美的商品,一边给这些小朋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

建议。学生摆完后问:这几位小朋友是按什么摆放的?

生:把玩具放在一起,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

师:这些商品上标的价钱,你都认识吗?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一只恐龙18元...

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在我宣布我是“小小商店”的总经理(挂上胸卡)。

现在我聘任8个组长担任“小小商店”的小经理和收银员,其余的小朋友当顾

客,有请“小小商店”的成员和大家见面。(学生上场。)

师:俗话说的好“商场如战场”,连我们“小小商店”也不例外。还是让我们听

三个柜台的小经理是怎么介绍本柜台的商品的?

a.玩具柜台经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b.学习用品柜台经理:看一看呀,瞧一瞧……

c.生活用品柜台经理:享受生活每一天……

师:各经理介绍的真棒,我们也持以优质的服务,物美价廉的商品,欢迎您的光

临!噢,对了,忘了告诉大家,我们“小小商店”还特设了一个回收站,你们知

道回收站是回收什么的吗?

生:瓶子、废纸、易拉罐、旧电池……

师:请回收站的站长为大家介绍一下。

(鼓掌。)

师:听了这几位小经理的介绍,我想许多小顾客也有点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

到底“小小商店”能否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是让我们的“上帝”做决

定吧!

师:我们在购物时,人特别多,你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

师:对,我们要文明购物。在这里,告诉每个顾客一个好消息。如你在购物时讲

文明、守秩序,小经理会发给他一颗文明顾客星,你们能得到这样的荣誉吗?

(生答。)

师:接下来,就有请小经理和收银员做好接待顾客的准备,各位顾客,让我们在

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吗?

(学生排队购物)教师巡视。

游戏

师:看得出来,每位小顾客都有收获,不知“小小商店”的服务是否得到大家的

满意呢?(生答。)

师:你在购物中,遇到麻烦和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生可提各种问题,

大家也可帮助解决)询问几位顾客,都购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师:看样子,“小顾客”们在“小小商店”购物非常愉快,让我们一同问问各柜

台收银员,共收入多少钱?

玩具柜台:收入……

生活用品柜台:收入……

学习用品柜台:收入……

师:请回收站站长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答。)

师:你们打算怎样处理这些东西。(生答。)

教师小结。

师:通过这个购物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互相交流,谈感受。)

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9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时间:4课时

课题一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

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想邀请我们到数学一定去游玩,可是我们没有通行

证,去不了,怎么办呢?别着急,小精灵说:只要我们能通过他们的考验,就可

以得到通行证。同学们有信心拿到通行证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出示课件)考考你的记忆力

1、出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出示两面白色的小旗)你知道这两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

2、出示:你记住图上有什么了吗?(生答后,演示验证)

如果要接着往下摆,该摆什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3、出示:这次你记住了吗?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往下摆,你会吗?

4、同时出示三组图:

大家都能很快记住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图形,并且能接着往下摆;可是第三组却

不那么好记了,而且对于往下该怎样摆,同学们的意见也很多。你知道这是为什

么吗?

5、小组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师演示)

二、学习例题。

1、把彩旗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教室,小朋友们还用小花和灯笼来布置

教室呢!(出示88页主题图)

(1)仔细看图,你发现有规律地排列了吗?小组间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2)独立完成书上例题1的练习。

(3)投影演示订正,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2、春天来了,我们校园里的树木发芽了、小草坪也绿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

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出示校园图),你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了吗?同学们发现

了校园里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这些有规律地排列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多么漂

亮!同学们,当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保护它,不随意踩踏小草、不

随手扔纸片和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把它捡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天天欣赏到学

校的美景了!

三、联系实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

规律”。一一板书课题:找规律。看看小精灵对我们说了什么?(出示小精灵的

话:小朋友,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列。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有

规律的排列?)指名读一读。

1、我发现今天同学们坐得就很有规律。你发现了吗?可以站起来看一看。

谁发现了?

2、你观察得真仔细!大家一起表扬他!(我从同学们表扬的掌声中出听出规律来

了,你听出来了吗?你还会有规律地拍手吗?)

3、想一想:你的身边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

有选择地让学生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4、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排列,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图片)谁

来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

小精灵悄悄地对我说: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只要大家能通过“智力闯关”,

就能得到数学王国的通行证了。这个关我们闯不闯?(出示题目)

1、小龟上山:

看一看小龟走的路线,猜一猜小龟要到哪个山头上?你是怎么想的?

2、花束:

看一看每一束花的排列,想一想:下一束花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3、穿珠:

想一想:下面该穿几个珠子了?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闯关成功!看一看小精灵给同学们拿来了什么?(出示通行证,每个学习小组发

一张“数学王国通行证”。)

五、深化拓展。

数学王国的数学博士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他也出了一道题来考大家。

出示:小组合作,用学具有规律地摆一摆。演示并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图形排列

课题二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小棒、正方形卡片、灰兔、白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例6,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图形的规律、数字的规

律)

(1)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交流。

2、动手创造:

(1)利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注意图形和数字

的规律。

(2)学生活动。

(3)小组交流。

(4)选派小组全班汇报交流。

三、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找规律(数字)

课题三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9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