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昭通市巧家县5月份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6单元21,22课,名著导读(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前进的道路是弯蜒曲折的,各种困难总会接踵(zhòng)而至,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同亿万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在矢志奋斗中______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新时代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负韶华,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实现梦想。广大青年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______听党话、跟党走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让青春充满真理的力量,让真理在青春的奋斗中迸(bèng)发出更为强劲的伟力。“星空______,探索______,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努力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期许,激励着一大批青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85后航天员桂海潮艰苦训练,丝毫不懈怠(dài),克服重重阻碍,历经种种考核,练就过硬本领……最终,他通过努力,问鼎苍穹(qióng)。2024年4月18日,桂海潮被评为了“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他的励志故事诠释着敢于突破的力量,激扬着新时代青年的精气神。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踵(zhòng) B.迸(bèng) C.怠(dài) D.穹(qióng)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屹立 B.磅礴 C.弯蜒 D.阻碍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谱写牢固永无止境浩瀚无比B.谱写铸牢浩瀚无比永无止境C.绘就铸牢永无止境浩瀚无比D.绘就牢固浩瀚无比永无止境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式杂糅 B.搭配不当 C.表意不明 D.宾语残缺【答案】1A2.C3.B4.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踵(zhòng)——zhǒng;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C.弯蜒——蜿蜒;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第一空:谱写:写作(乐曲等)。绘就:描绘成就一样美好的东西。根据文段中“在矢志奋斗中______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可知,此处是指青年要在奋斗中写出青春之歌,故选:谱写;第二空:牢固:结实;坚固。铸牢:通过某种特定的、具有塑造性的过程,使某物或某种关系变得稳固、不可动摇,更多地被用于形容精神层面、意识层面的加强。根据文段中“广大青年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______听党话、跟党走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可知,此处指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应用:铸牢;第三、四空:永无止境:永远没有尽头。浩瀚无比:繁多;广大,漫无边际。根据文段中“星空______,探索______,只有不断创新”可知,第一个空白横线形容星空的广阔无边,应用:浩瀚无比;而第二个空白横线是指要不断探索,应用:永无止境。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画线句“2024年4月18日,桂海潮被评为了‘英雄航天员’的荣誉称号”中“被评为……的称号”动宾搭配不当;故选B。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帆船本身没有动力,靠风力鼓动船帆航行。因此,相对船身而言,风帆通常做得很宽大,从而能充分利用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帆船航行的时速通常为十几千米,虽然速度不很快,但风力是取之不尽的自然动力,帆船航行几乎没有能源消耗,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①原来挂在桅杆上的风帆可以根据风向随时改变角度②帆船顺风航行时速度相当快,可是,它遇到逆风时,如何航行呢③这样前进时,船的行进方向与目的地方向有偏差,因此,帆船航行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调整帆的方向来改变航向,从而呈“之”字形前进④船体利用这种压力差前进⑤帆船逆风行驶时,常常侧转船身,使帆与船身形成一定的角度,帆的一面鼓满风,另一面所受的压力较小A.⑤④②③① B.⑤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⑤④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和排序。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通读整个语段,围绕的是帆船如何在逆风下航行展开论述。首先,确定好首句,根据文段中第一个空白横线后的问号可知,应是表示疑问的句子,②句中“可是,它遇到逆风时,如何航行呢”提出了问题,应放在首句;接着根据①句“原来挂在桅杆上的风帆可以根据风向随时改变角度”中的“原来”可知,承接首句,提到可以让“风帆根据风向改变角度”,故①句为第二句;根据⑤句“常常侧转船身,使帆与船身形成一定的角度,帆的一面鼓满风,另一面所受的压力较小”可知是对①句的“改变角度”进行详细的说明,应放在①句后边,故⑤句为第三句;④句中的“压力差”则承接⑤句中提到的“一面鼓满风,另一面所受的压力较小”中提到的一面压力大,一面压力小,故④句是第四句;最后,③句中“这样前进时”“因此”则总结全文,概括了帆船在逆风前行时会呈“之”字形前进,放在最后一句,故③句是第五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⑤④③;故选D。6.名篇名句默写。诗言志,词传情,文以载道。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1)“______,______”巧妙地引用“临渊羡鱼”的典故,隐喻自己想出仕却没有途径的苦衷;《关雎》中的(2)“______,______”,写出了小伙子想象与意中人婚礼的热闹场面;《北冥有鱼》中的(3)“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告诉我们,即便像鲲鹏这样的庞然大物,也需要借助六月的大风才能到达南冥;《大道之行也》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向世人揭示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答案】①.坐观垂钓者②.徒有羡鱼情③.窈窕淑女④.钟鼓乐之⑤.水击三千里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钓、徒、羡、窈、窕、淑、抟”等字词容易写错。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据消息,在此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昆明市博物馆举办主会场系列宣传活动,16个州、市文旅部门也将结合资源条件和地方特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展现近年来云南博物馆事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届时将发布博物馆主题研学游径,启动“我最喜爱的云博文创”评选活动,同时,还将组织省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提供文物鉴定服务,与观众分享文物鉴定鉴赏与保护的相关知识,举办“博物馆奇妙夜”主题研学活动和云南省非遗实物展,开设“文博课堂”,加深青少年儿童对博物馆的认识和兴趣,进一步彰显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材料二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存记忆的殿堂,可以展示历史、弘扬传统,启示未来。博物馆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形象、文化心灵和文化品格的代表和象征,承载、传承着城市的文化血脉。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它是云南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也是来滇游客的必经之地,更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材料三下图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时期古滇国青铜器“牛虎铜案”7.你想去参加“博物馆奇妙夜”的研学活动,妈妈却认为没意思,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会如何说服妈妈?8.很多外地朋友不知道什么是“牛虎铜案”,请根据材料三,向他们简单地描述一下。【答案】7.示例:妈妈,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博物馆就是我们的第二课堂,参加这个研学活动,不仅可以了解我省的历史文化,学习文物鉴定鉴赏与保护的相关知识,还能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8.战国牛虎铜案,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主体为一头大牛,站立状,牛角飞翘,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只站立状小牛。牛虎铜案在力学和美学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几近完美。【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劝说词。注意要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向妈妈介绍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和益处,劝说要委婉、有礼貌,符合孩子的身份。根据材料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昆明市博物馆举办主会场系列宣传活动……展现近年来云南博物馆事业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可知,博物馆事业可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再根据材料一“同时,还将组织省内知名文物鉴定专家为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提供文物鉴定服务,与观众分享文物鉴定鉴赏与保护的相关知识,举办‘博物馆奇妙夜’主题研学活动和云南省非遗实物展,开设‘文博课堂’,加深青少年儿童对博物馆的认识和兴趣”可知,参与“博物馆奇妙夜”研学活动可以学习到文物的鉴赏和保护的知识,还能培养对博物馆的兴趣;再根据材料二“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存记忆的殿堂,可以展示历史、弘扬传统,启示未来”,“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它是云南的历史、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也是来滇游客的必经之地,更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可知,博物馆是中学生的课外学堂,可以充分的了解本省的历史文化知识,开阔视野。示例:妈妈,您这样想是不对的,参与到“博物馆奇妙夜”的研学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可以在这里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一方面更加充分的了解本省的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懂得怎样鉴赏和保护文物,培养我对历史的兴趣,促进我的全面的发展,这样的活动很值得参与,您就同意让我去吧。【8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解答图文转换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读:画面组成要素;②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③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及写作顺序,做到语句通顺,语言生动。根据材料三标题可知,“牛虎铜案”是一件出土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也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再仔细观察图片,文物主体是一头大牛,呈站立的姿势,两只牛角飞翘,具有美感,牛背下方是中空的,横立着一只站立的小牛,牛尾上有一只缩小了的老虎,它用力地攀爬在牛身上,老虎的后肢抵在了大牛的后腿部,眼睛向前窥视,具有力量感。这幅牛虎铜案造型古朴,整体展现出一种生命力和美感,让人过目不忘。据此概括回答即可。(二)名著阅读(4分)9.请仔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1)文段中的“我”是谁?其中的“正路”,是一条怎样的路?(2)你是如何理解以上文段所属名著的名称的?【答案】(1)“我”是朱赫来。朱赫来要引导保尔走上的是一条革命斗争和争取自由的正路,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但也是一条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道路。(2)以上文段出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个过程就像炼钢一样。【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内容理解和概括。第一问:根据文段中“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可知,文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我”是朱赫来,水兵,俄罗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他对保尔·柯察金的思想与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你”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所著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中描画出来的拥有坚定意志的青年革命战士的,他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是一位坚韧优秀的爱国青年、革命战士。第二问:根据文段中“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可知,这条路指的是通过革命推翻旧社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这条路充满了困难和危险,可能会流血和牺牲,但同时也是能够磨炼个人,变得勇敢坚强,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据此概括回答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题目理解和掌握。首先,文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深刻而富有象征性。首先,题目中的“钢铁”并不是指实际的金属物质,而是一个比喻,象征着信念、意志和毅力。这一比喻表达了主人公保尔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最终成长为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人。其次,题目的含义还隐含着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标题时所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这里表达了一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即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最后,题目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挑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去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和进步。因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追求,它激励着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奋斗和拼搏。(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答案】上草色入青笑有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临摹的能力。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据此选出其中八个简体汉字书写即可。简体字有:苔、痕、上、草、色、入、青、笑、有、儒、往、来、白、丁、可、以、素。階——阶,緑——绿,簾——帘,談——谈,鴻——鸿,無——无,調——调。示例:11.《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得意之作,被视为“天下第一楷书”,该书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字形随势赋形,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下面()是《九成宫醴泉铭》。()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书法字体。A.字体结构紧密,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出自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B.字体修长,四边开张,字形随势赋形,气象庄严,出自《九成宫醴泉铭》,符合“欧体”特点;C.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大小相兼,飘逸自然,符合行书特点;D.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蚕头燕尾,明显的粗细变化,符合隶书特点;故选A。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旋律优美,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B.诗中“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主人公信念逐渐从坚定到动摇的变化。C.道阻且“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的漫长、高峻、曲折。D.《蒹葭》中的伊人,还可以是友人、贤才,或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理想、前途等。13.请简要分析本诗及《关雎》中开头两句描绘的画面。【答案】12.B13.本诗开头两句以“蒹葭”起兴,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早晨,河边芦苇苍苍茫茫,露水凝成了白霜的萧瑟冷清的秋景图,《关雎》的开头以关雎的鸣叫声起兴,描绘了一幅水鸟在河洲上鸣叫求偶的静谧而美好的画面。【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B.“主人公信念逐渐从坚定到动摇的变化”有误,根据诗歌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可知主人公从上游到下游,一直不畏艰险的追寻,而非“从坚定到动摇”;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和画面的描绘。描绘画面时,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和想象,为了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戏追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之间和谐恩爱,且由雎鸠的相爱相伴,写到青年男女的爱情,这是比兴的手法。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画面:雎鸠鸟在河中央长满青草和鲜花的小岛上悠闲地边散步边不停地鸣叫,它的歌声清脆悦耳,它在寻找自己的配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是: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通过描写水边芦苇丛生、霜、露等景象,渲染了迷茫的气氛;接着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属于起兴的表现手法。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画面:金秋之季,拂晓之时,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着露珠的芦苇。(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虽有嘉肴》)【乙】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①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②,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③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④而徇⑤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⑥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节选自徐斡《治学》)【注】①懿:美好。②衮龙之文: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③庠序:学校。④矫首:仰头。⑤徇:顺从,追随。⑥苟:随便,轻率。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不知其旨旨:______(2)然后能自强自强:______(3)不学之困困:______(4)顾所由来顾:______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16.两篇选文都用到了类比手法,【甲】文用“______”来类比“至道”,【乙】文用“______”来类比“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二者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17.你从两篇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领会到了哪些“至道”?【答案】14.①.味美②.自我勉励③.困惑④.回顾(或:回头看)15.(1)《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16.①.嘉肴②.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17.示例:我从【甲】文画波浪的句子中领会到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知道了不足才能去反省、去改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至道”:从【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领会到了“行动、准备、学习和实践是实现目标或愿望的关键”的“至道”。【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1)句意: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旨:味美。(2)句意:然后才能勉励自己。自强:自我勉励。(3)句意:不学习的困惑。困:困惑。(4)句意: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顾:回顾或回头看。【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1)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其:副词,表推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其此之谓乎”是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其谓此乎”(2)故:所以;苟:随便;必:一定。【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第①空:根据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运用类比的手法,通过只有品尝菜肴才能够知道它的味道甘美类比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最好的道理;应填:嘉肴;第②空:根据乙文“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可知,意思是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可见运用了类比的手法,用“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来类比“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据此概括为: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甲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告诉我们:所以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再根据甲文中“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可知,一个人只有了自己的不足,才会去自我反思,自我勉励,这样才会变得越来越好;乙文“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告诉我们: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可见,要想实现心中的愿望或是订下的目标,就要做好准备,付出行动,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下去,这才是关键。据此概括回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文: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文: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寄给神祇祖先。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登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顾学习活动的来由,就遥远渺茫了,但因为它难而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倚物伫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达,举仰着头而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定要广泛听取。(三)(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青龙举步行千里郑学富①农历2024年属甲辰年。按阴阳五行之说,甲为木,木属青色,因此称“青龙年”。②青龙,又称苍龙,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具有操控天神雷电之力,是镇邪扶正、调和阴阳、守财护土、守江护海、呼风唤雨的祥瑞之兽。它代表东方和春季,常常被作为吉祥的象征和文化符号。在十二生肖中,唯有龙为现实生活中所无,因而它最具象征意义,最有神秘力量。在人们的想象中,它既能在空中飞翔,又能于水中畅游,神出鬼没,变幻莫测。龙的图形在我国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红山文化时期就有龙形器。在古代动物分类中,龙属鳞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宋人罗愿的《尔雅翼》说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③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物或圣人的降临。传说千古圣人孔子就由龙托梦而生。东晋王嘉《拾遗记》曰:“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征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征在。”封建帝王把龙作为自己专有的象征物。司马迁在《史记》中数次记载刘邦和龙的故事。“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传说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从此龙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服饰称“龙袍”“龙冠”,居所为“龙庭”,座椅称“龙椅”,高兴为“龙颜大悦”,生气为“龙颜大怒”,去世为“鼎成龙去”“龙驭上宾”。臣民要是用龙作为器物衣饰的装饰图案,那可能就有“僭越”之罪,会招来杀身之祸。④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闻一多先生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龙的起源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关。《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蛇首人身,有圣德”。《拾遗记》描述伏羲出生时的样貌,就是后世传说中龙的形象。华夏文明始祖炎、黄二帝与龙也有紧密联系。《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蟜(jiǎo)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据《史记》记载,传说黄帝草创华夏文明后,采首山之铜,铸成一个大鼎,鼎成之日,有神龙现世,下迎黄帝,黄帝遂乘龙升天而去,从者七十余人。⑤龙是先民所推崇的图腾。最先以龙为图腾的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据古代的传说:夏朝第一个君王禹是个治水英雄,当他受禅登基时,蟠龙迅速从藏身的地方飞出来。夏王朝的大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⑥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数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发展,龙的演化也出现了包容性的融合,其体态和意象也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形象到内涵,龙都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精神核心的代表,一直贯穿、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是民族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今,龙的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龙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心心相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纽带,助力中国这条巨龙腾飞。⑦甲辰年之甲代表阳气始发,万事万物始生之意;辰为东方之龙,辰时又是上午七至九时,是七八点钟的太阳,所以甲辰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机遇的一年。“青龙举步行千里,休道蓬莱归路长”。希望我们在龙年要有龙马精神,龙翔虎跃,收获龙年的希望与幸福。18.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龙”的哪些方面的知识?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空白处。19.第③段引用东晋王嘉《拾遗记》及司马迁《史记》中的内容有何用意?20.读了选文,请谈谈你对“龙的精神”的理解。【答案】18.②龙在中国古代数术学、封建帝王文化中的象征意义。④龙在中华民族精神象征方面的意义。19.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东晋王嘉《拾遗记》中关于孔子诞生的描述和司马迁《史记》中关于刘邦与龙的故事,不仅说明了龙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的地位以及龙与帝王、圣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20.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权威和尊贵、力量与勇气,它有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是人民心心相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纽带,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②空:根据第③段中“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物或圣人的降临”和“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物或圣人的降临”可概括为:龙在中国古代数术学、封建帝王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第④空:根据第⑥段中“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可概括为:龙在中华民族精神象征方面的意义。【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第③段“东晋王嘉《拾遗记》曰:‘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征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征在。’”可知,东晋王嘉《拾遗记》中对孔子的诞生进行描写,再根据第③段“司马迁在《史记》中数次记载刘邦和龙的故事。‘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可知,司马迁《史记》中也写到了刘邦和龙的故事,可见这部分内容运用了印资料的说明方法,根据第③段“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物或圣人的降临”和“封建帝王把龙作为自己专有的象征物”可知,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明龙在中国古代数术学中的地位以及龙与帝王、圣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还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性。据此概括回答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第②段“青龙,又称苍龙,为‘天之四灵’之一的东方之神,具有操控天神雷电之力,是镇邪扶正、调和阴阳、守财护土、守江护海、呼风唤雨的祥瑞之兽”“在人们的想象中,它既能在空中飞翔,又能于水中畅游,神出鬼没,变幻莫测”可知,“龙”在中华人民心目中是祥瑞之兽,龙的精神也象征着力量和勇气;根据第③段“从此龙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服饰称‘龙袍’‘龙冠’,居所为‘龙庭’,座椅称‘龙椅’,高兴为‘龙颜大悦’,生气为‘龙颜大怒’,去世为‘鼎成龙去’‘龙驭上宾’。臣民要是用龙作为器物衣饰的装饰图案,那可能就有‘僭越’之罪,会招来杀身之祸”可知,在古代龙是皇权的象征,龙的精神也代表着权威和尊贵,不可侵犯;根据文章第⑥段“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数千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发展,龙的演化也出现了包容性的融合,其体态和意象也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形象到内涵,龙都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可知,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根据第⑥段“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精神核心的代表,一直贯穿、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程”可知,龙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的精神,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再根据第⑥段“龙的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龙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心心相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纽带,助力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可知,龙的精神是人民心心相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纽带,这种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四)(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秦岭之心王少勇①作为一个北方人,南方尽管一去再去,但它对我来说依然是个遥远的概念。那一次,车驶至终南山隧道的北口,车上有人说,穿过这个隧道就到南方了。当灯光从两侧车窗掠过,我一直在想象科幻故事中的时空隧道,心里觉得神奇。②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的山脉,也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云总是躲一半在山的背面,水一半给长江,一半给黄河,按理说,身处这样重要的地理位置,肩负这样公平公正的“分水工作”,秦岭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然而她在我心里始终是一个少女。说不出为什么,或许是某一次不经意的联想留在潜意识里的印象,从此根深蒂固。③我到过秦岭的南麓和北麓,到过秦岭的腹地,见过秦岭的春夏秋冬。有一次,站在秦岭的一座山顶,我突然想,如果这里有一株蒲公英,它的种子可以随着风,飘去南方和北方。无论去向哪边,大地都足够柔软,让它们扎根生长。④在秦岭腹地的一个乡村,一片绿油油的有机稻田令我难忘。据说,朱鹮会在早晨飞来觅食,它们喜欢吃水质干净的溪流或稻田里的小鱼虾、小泥鳅。吃饱后,它们展开洁白的翅膀飞去,如梦似幻。秦岭野生朱鹮的数量已从发现时的7只繁殖壮大到现在的5000多只。稻田旁边是村居改建而成的民宿酒店,墙上刷着广告语:与朱鹮做邻居。山里很安静,能让人的心也静下来。入夜,当山坡上的野花静静睡去,稻田里、小溪边的萤火虫便开始闪亮。我相信,凡是见过的人,都难以忘却。⑤在旬河岸边,一片金灿灿的向日葵花田更令我难忘。小水电站的整治,令旬河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当地政府打造沿河风光带,建设了观光栈道,规模化种植观赏花卉和经济作物。不少从城市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河边嬉戏,在花田里拍照。满山坡的向日葵,仿佛阳光似的变成了甜滋滋的蜜在大地上流淌,仿佛这蜜流淌不尽。⑥令我难忘的还有一处山林。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到森林深处去。阳光透过各种姿态的树冠照下来,照着各种颜色、叫不出名字的花。那时正值盛夏,西安市区持续40℃高温。而在这片海拔2000米以上的林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林中有足够的寂静,吸收阳光七色的喧嚣。在这里,我认识了红桦和铁杉,它们高大笔直,令人心生敬意。⑦秦岭四宝,除了朱鹮,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各种叫不上名的鸟儿。我想,林中的鸟儿在说着话,昆虫在说着话,树木也在说着话。树木的叶子在空中交谈,根系在泥土里交谈。小草和小花也在说话。看见我们走过,听着我们聊天,这些生灵肯定也在猜想我们说话的内容。⑧在秦岭,从人们的脸上我能看到感恩。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多么丰富,就像一场不散的筵席,只需要恭敬有礼地坐下享用。在秦岭,我常会有岁月沧桑之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日月是反复收获的果子,生命产生、逝去又产生,好像又没有任何生命逝去过。在秦岭的大山中,大部分事情都显得渺小,比如我的生命,我的爱和理想,但这些渺小的和庞大的,一样具有意义。⑨我想,最好的秦岭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秦岭,因此也是一直年轻的秦岭。山中有足够的枯荣,让天空蓝得纯粹。这蓝天,与秦岭之心对应。21.跟随作者的脚步,把他的所见所感填写出来。所至所见所感秦岭腹地的一个乡村①______安静旬河岸边金灿灿的向日葵花田②______森林深处③______凉,静,敬22.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秦岭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然而她在我心里始终是一个少女。(2)你是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的?在秦岭的大山中,大部分事情都显得渺小,比如我的生命,我的爱和理想,但这些渺小的和庞大的,一样具有意义。23.选文第⑦段作者想象林中的生灵们在说话,请你发挥想象,从小草的视角,描绘一下秦岭中的风光。示例:树木的视角作为一棵古老的秦岭之树,我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风儿对话。我的根系深埋在泥土之中,与大地母亲紧密相连。每当有人类走过,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和步伐,仿佛能猜透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24.阅读第⑧段,我们应该怎样恭敬有礼地享用大自然的赐予?【答案】21.①.绿油油的有机稻田、民宿酒店、野花、萤火虫②.甜蜜③.各种颜色的野花、高大笔直的树木22.(1)将秦岭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写出了秦岭深邃、庄重、智慧的气质。作者又出人意料地把它比作一个少女,写出了秦岭的青春、活力、美丽和纯洁。作者通过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秦岭的敬畏、喜爱和亲切感。(2)“渺小”即微小,指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会消逝:“庞大”,即巨大,指生命长河的生生不息。相对秦岭,个人的生命、爱、理想都是渺小的,在秦岭中,个体生命消逝,但又会长出其他新的生命,生命体系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里面的生命体系是庞大的。23.示例:我是一棵普通的小草,生长在秦岭的脚下。虽然我的身躯微小,但我能感受到周围的一切。每当我看到大熊猫、金丝猴在附近嬉戏,我都为它们感到高兴。那些鸟儿在枝头歌唱,昆虫在草丛中忙碌,它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生活的故事。24.我们应该持有一颗感恩的心,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第①空:结合文章第④段“在秦岭腹地的一个乡村,一片绿油油的有机稻田令我难忘……稻田旁边是村居改建而成的民宿酒店……山里很安静,能让人的心也静下来。入夜,当山坡上的野花静静睡去,稻田里、小溪边的萤火虫便开始闪亮”可知,“我”见到了绿油油的有机稻田,住在民宿酒店,夜晚看到静静睡去的野花,看到小溪边的萤火虫,感到内心很安静,据此概括为:绿油油的有机稻田、民宿酒店、野花、萤火虫;第②空:根据第⑤段“在旬河岸边,一片金灿灿的向日葵花田更令我难忘……满山坡的向日葵,仿佛阳光似的变成了甜滋滋的蜜在大地上流淌,仿佛这蜜流淌不尽”可概括为:甜蜜;第③空:根据文章第⑥段“令我难忘的还有一处山林。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到森林深处去。阳光透过各种姿态的树冠照下来,照着各种颜色、叫不出名字的花……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林中有足够的寂静……它们高大笔直,令人心生敬意”可知,“我”见到了各种颜色,叫不上名字的花,高大的树木,感到凉意、寂静和敬意,据此概括为:各种颜色的野花、高大笔直的树木。【2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1)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第②段“秦岭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然而她在我心里始终是一个少女”中,作者一开始想着将“秦岭”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结合第②段“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的山脉,也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和“肩负这样公平公正的‘分水工作’”可知,作者一开始写出秦岭的庄重公平,显出它好像一位老者一样富有智慧,而后半句则笔锋一转,写“秦岭”像一位“少女”,根据第⑧段“最好的秦岭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秦岭,因此也是一直年轻的秦岭。山中有足够的枯荣,让天空蓝得纯粹”可知,在作者心中,秦岭是年轻有活力的,景物美丽,让人见到就不由自主的爱上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比喻,可以让人体会到作者对秦岭既尊重又喜爱的情感。(2)本题考查词句的含义。第⑧段中“在秦岭的大山中,大部分事情都显得渺小,比如我的生命,我的爱和理想,但这些渺小的和庞大的,一样具有意义”中的“渺小”意思是非常微小的,无关紧要的,“我”的生命微小,是指“我”的生命会消逝,生命是有限的,“庞大”的意思是指(形体、组织或数量等)很大,根据文章第⑧段“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日月是反复收获的果子,生命产生、逝去又产生”可知,指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不断循环的。“渺小”和“庞大”形成对比,“我”的生命、爱和理想跟庞大的秦岭相比是渺小的,但是虽然个体的生命会消逝,但是又会生长出新的生命,循环往复,生命的整个历程是庞大的,生命的体系是丰富的。据此理解和概括回答即可。【2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干要求发挥想象力,以小草的视角,描绘秦岭的风光,可以结合文章第⑦段内容,仿照所给的示例,写出小草的所见所感,如周围景物的美丽,体会到生命的昂扬向上,情感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示例:我是生长在秦岭的一株小草,虽然我的体形渺小,可是我能感受到体内生命的蓬勃向上,我睁开看,看到草木间金丝猴和大熊猫在嬉戏玩闹,听到树上的鸟儿唱着宛转悠扬的歌,身边时不时吹来一阵凉爽的风,我感到惬意极了,每天都在幸福地活着,构成了秦岭的美景。【2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⑧段“在秦岭,从人们的脸上我能看到感恩”可知,面对大自然的赐予,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根据“只需要恭敬有礼地坐下享用”和“在秦岭的大山中,大部分事情都显得渺小,比如我的生命,我的爱和理想,但这些渺小的和庞大的,一样具有意义”可知,将自己的态度放低,尊重秦岭,爱护秦岭,和秦岭和谐相处。据此概括回答即可。四、写作(40分)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25.心中的风景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答案】例文:心中的风景梦想是心中的风景,它璀璨如星,照亮前行的路;希望是心中的风景,它温暖如火,驱散心头的寒;奋斗更是心中的风景,它激昂如雷,奏响生命的乐章。在我的心中,有一道别样的风景,它并非真实的自然之景,而是由奋斗的激情所勾勒而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是一段全力以赴为梦想拼搏的时光。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落,我便已坐在书桌前,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手中的笔不停地舞动,记录着一个又一个重点。夜晚,台灯下的我依然在奋笔疾书,那微弱而坚定的灯光,仿佛是我心中的指明灯。在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讲解,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与同学们热烈讨论。课间休息的短暂时光,我也会争分夺秒地回顾知识点,或是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在图书馆里,我如饥似渴地翻阅着一本又一本的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那段日子,疲惫与压力如影随形,但奋斗的激情始终在我心中燃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每当想要放弃时,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便会涌上来,推动着我继续前行。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种成就感让我愈发坚定地追逐梦想。奋斗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次坚持,都成为了我心中那道独特的风景。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却比任何实体的风景都更让我刻骨铭心。它见证了我的汗水与努力,也承载着我的希望与憧憬。如今,当我回首那段时光,那孤单的身影,那奋笔疾书的样子依旧清晰可见,心中也依然会涌起无限感慨。那奋斗的激情所构成的风景,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去追寻更高远的目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怀揣奋斗的热情,继续描绘心中那道最为壮丽的风景,向着梦想的彼岸奋勇前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首先,审题立意。本题要求以“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心中”一词首先明确了这风景并非现实中单纯用眼睛看到的外在景观,而是经过了内心的感受、体验、思考和沉淀,强调了主观的认知和情感赋予。它暗示这风景对写作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能够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留下深刻印记的。“风景”的含义则非常丰富。它可以是真实的自然景色,如美丽的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这些自然之美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比如古老的建筑、独特的风俗文化等,展现出人类文明的魅力和底蕴;还可以是某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某个特定的场景或事件,比如亲人的关爱场景、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时刻、陌生人的一个善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