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卫生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卫生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卫生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卫生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1.变异:同一性质的事物,其观察值(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统计上称为变异。2.抽样研究:从所研究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究,抽样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用样本资料计算的指标去推论总体。3.统计描述:用统计图表或计算统计指标的方法表达一个特定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总体也可以是样本)的某种现象或特征,称统计描述。4.统计推断:根据样本资料的特性对总体的特性作估计或推论的方法称统计推断,常用方法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5.均数:是反映计量资料全部观察值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公式如下:6.标准差:是反映计量资料全部观察值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用于描述对称分布资料,尤其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公式如下:7.标准正态变换:将服从正态分布的原始变量x~n(μ,σ)进行变量变换,这种变换叫标准正态变换(或M变换)。8.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它表示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9.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计指标,它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的一种常用手段。(如点、线、面或立体)显示数据的大小、升降、分布以及关系等,它也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的一种常用手段。12.抽样误差: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若干样本时,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13.均数的抽样误差: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若干样本时,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统计学上,对于抽样过程中产生的同一总体中均数之间的差异称为均数的抽样误差。14.率的抽样误差: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若干样本时,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统计学上,对于抽样过程中产生的同一总体中率之间的差异称为率的抽样误差。15.检验水准:也称为显著性水准,符号为α。α是预先规定的概率值,通常取0.05,它是“是否拒绝H。的界限”。16.可比性:是指除了处理因素外,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非处理因素在各组间应该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即“齐同”。17.检验效能:检验效能又称为把握度(1一β)。它的含义是:当两总体确实有差别时,按规定的检验水准α,能够发现两总体间差别的能力。18.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率的资料又称为四格表资料,在四格表资料中两个样本的实际发生频数和实际未发生频数为基本数据,其他数据均可由这四个基本数据推算出来。19.列联表资料:对同一样本资料按其两个无序分类变量(行变量和列变量)归纳成双向交叉排列的统计表,其行变量可分为R类,列变量可分为C类,这种表称为R×C列联表。20.参数检验:参数检验是一种要求样本来自总体分布型是已知的(如正态分布),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对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21.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是一种不依赖总体分布类型,也不对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进行统计推断的假设检验。22.秩次:秩次即通常意义上的序号。实际上就是将观察值按顺序由小到大排列,并用序号代替了变量值本身。23.直线相关系数: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r≤1,r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两变量的关系越密切。24.直线回归系数:它是直线回归方程的重要参数之一,即回归直线的斜率。当b>0时,表示直线由左下方走向右上方,y随x增大而增大。回归系数b的统计学意义是x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个单位。25.正相关:它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存在有正的相关方向,即当x增大时,y有相应增大的趋势,所算得的相关系数r为正值。26.完全负相关: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负相关关系,从散点图上可以看出,由X与y构成的散点完全分布在一条直线上,x增加,y相应减少,算得的相关系数r=-1。27.等级相关:是对等级数据作相关分析,它又称为秩相关,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28.评价:所谓评价,是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观测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29:所谓的综合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相应的评价形式,据此选择多个因素或指标,并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因素或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30.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是在以专家评分法作为权重估计的基础上而建立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31.为了比较某几个事物或方案的优劣,在选定各项评价指标后,将待评价的对象或方案就各项评价指标的测量值大小分别排序,并分别对各序号(等级)以相应的评分值即优序数,然后综合诸评价指标,分别计算评价对象的总赋优序数,并按总赋优序数大小评定其优劣顺序的方法即优序法。32.TopsisTopsis法常用于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此外,也可用于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领域。33.层次分析法:用层次分析法作系统分析,首先需要把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评价目的,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得到各层的评价指标,并以最下层的评价目标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计算出综合评分指数,对评价对象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评价,最后依其大小来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34.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人群中实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35.时点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指在某时点检查时,接受检查的人群中现患病例所占的比例,分子为新老病人数,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36.某病病死率:某病病死率: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37某病死亡率是一定时期内某人群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38.卫生服务调查统计:1.卫生服务调查统计是卫生统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卫生服务调查统计是从卫生服务资料的设计、收集,整理、分析的角度,来阐述卫生服务研究的特点、研究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使卫生服务研究工作更具有科学性。39.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调查是指对卫生服务状况、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人群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卫生服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所进行的一种社会调查。40.调查表:把调查项目按调查时提问的逻辑顺序列成表格就是调查表,调查表又称调查问卷。41.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人们因疾病影响健康,引起人体正常活动的障碍,实际应当接受各种卫生服务的需要(如预防保健、治疗、康复)。42.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率指在每千名被调查者的居民中,在调查日之前两周之内患病的人数。43.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率指每千名被调查的居民中,在调查之日前两周内因病、伤去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次)数。44.住院分娩率:住院分娩率某年某地每百名活产中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接受住院分娩的产妇数。36.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什么?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求所处理的资料为双变量资料,即对同一名研究对象要求同时测量x、y两个数值变量,并且x、y还应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直线相关分析中散点图与相关系数r的关系如何?由散点图可以知道相关系数r的正负,此外根据散点排列的疏密程度能够粗略地对两变量的相关密切程度做出判断。比较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研究目的有何不同?直线相关分析的分析目的是:(1)首先研究两变量间有无直线相关关系,即x变化时y是否有相应改变;(2)如果有相关,则进一步回答相关的方向,即当x增大,y的变化趋势是增加还是减小,以及两者的相关密切程度有多大的问题。直线回归分析的研究目的则是通过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定量地描述并分析两变量间的线性依存关系,即用x估计y。39.为什么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6都要做显著性检验?由于r与b都是根据样本资料求得的,而在由变量x与y组成的总体中作随机抽样,获取样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有抽样误差。因此当算得的r或b不为零时,有可能实际情况是x与y之问是不相关或不存在直线回归关系的,只是由于抽样误差,r与b才会不为零。作显著性检验的目的正是对这种情况作出判断,看r或b是否确实由总体相关系数ρ或总体回归系数β不为零的总体中抽得。40.统计中的回归关系与数学上的函数关系有何区别?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式y=a+bx,是表示变量x与y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每一个x值,都会有一个确定并且唯一的y值与之相对应。在坐标系中,所有的点(x,y)形成一条直线。而统计中的回归式,其因变量是y的估计值,它的数值大小与实际的y值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从散点图来看,所有的点(x,y)不会全部落在回归直线上,而只能是围绕其较均匀地分布。41.直线回归分析时怎样确定自变量和应变量?通常我们都是选取一个容易测量的变量值作为自变量x,来估计另一个难测量的变量值(y)。与直线相关分析不同,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如何确定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将会影响到最终怎样解释直线回归方程的意义。42.请总结直线相关系数r与直线回归系数b的意义及特点?直线相关系数r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总体相关系数用ID表示,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r是ID的估计值。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取值范围是-1≤r≤1。r值为正,表示两变量呈正相关,X与y变化趋势是正向的。r值为负,表示两变量呈负相关,X与y呈反向变化,通常r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两变量相关关系越密切。直线回归系数b即回归直线的斜率,b>0表示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y随x增大而增大;b<0表示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y随x增大而减小;b=0则直线与x轴平行,x与y无直线关系。b的统计学意义是x每增加(减)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x个单位。43.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分析有何联系与区别?⑴区别:如果作直线相关分析,是要看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当X值增大,Y值随之增大还是减小。而若想了解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由自变量X来估计因变量Y,则要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无论是将哪个作为自变量X或Y,算得的相关系数的数值相等。但是回归分析时,则必须要求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事先将自变量X和因变量Y确定好,再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否则将很难参回归系数b值作出正确解释。⑵联系:对同一批资料,相关系数r为正(或负)则b为正(或负),均表示X与Y呈同向(或反向)变化。对同一批资料,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显著性检验结果是等价的,有tr=tb的关系。44.应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⑴作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⑵在医学中,许多现象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为此我们引入相关与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⑶作相关分析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⑴在求出相关系数r的值的同时,应作假设检验。⑵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是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判定的。⑷概率P值的理解。⑸直线回归的适用范围一般以自变量取值范围为限,其分析的结果不能随意外推,即不能随意地将超过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变量值X代入回归方程求Y值。45.为什么要做综合评价?所谓评价,是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观测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单一因素的评价较易于实现。只要分别依据该因素给研究对象一个评价等级或分数,依等级或分数高低,便可排出优劣顺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和医疗卫生实际工作中,由于复杂的条件和状况的影响,必须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依据多个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排出优劣顺序,这就是综合评价过程。46.为什么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在利用挑选出来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估模型时,还应当考虑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大小,即各个评价指标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问题,就是说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要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47.层次分析法与其他三种方法在资料形式上有何不同?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人们常面临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对于这类由多层因素组成的复杂的资料,用一般的综合分析方法显得无能为力。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层次分析法为分析这类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并且实用方法。48.请对四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它们的各自特点是什么?综合评分法是在专家进行指标权重估计的基础上对所有待评方案在每一个评价指标计算其得分,然后累加总分后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本法对样本数据无特殊要求。优序法的特点是把所有待评价方案按照相同评价指标进行单指标排序,并按特定赋值原则给予优序数,最后综合所有评价指标,并分别计算各方案的总优序数,然后再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本法对样本数据无特殊要求。Topiis法是基于归一化的数据矩阵,计算待评方案中的最优和最劣方案的最优值向量和最劣值向量,通过计算待评价方案与最优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最终达到评价的目的。本法对数据无特殊要求。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把评价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原始资料按不同层次建立目标树图,并根据经验对各层子目标的重要程度做两两对比打分,用计算得到的各层子目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组合权重,最后用累加法等方法计算加权总分并进行综合评价。50.某病病死率和某病死亡率的区别。某病病死率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某病死亡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人群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病死率常用来说明某疾病对病人生命的威胁程度,它常受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医疗水平的影响,一般用百分率表示。某病死亡率反映了某种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一般用10万分率表示。51.疾病的统计对象有哪些?疾病的统计对象有①门诊疾病的统计对象:指患者去医疗机构就诊,并经医师诊断为患病者。②住院疾病的统计对象:诊断为有病的住院病人。③疾病调查的研究对象:与门诊和住院疾病的统计对象不同,疾病调查常以特定人群(包括健康人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应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并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的疾病及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疾病的统计单位有哪些?什么是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有“病人”和“病例”的不同统计单位。新发(生)病例:指在观察期间(通常为一年内)新发生的疾病,以第一次诊断为准。一些急性病,在观察期间内发病,在此期间内治愈,愈后又发生同一种病,则算作2个新病例。现患病例:疾病调查或健康检查时的现患病例,是指在调查时点或调查期间(一般很短的期间)内的检查出的疾病,包括在此之前发生而未愈的病例及本次现的病例调查新发。53.什么是国际疾病分类?有什么用途?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是将有关疾病与其他健康问题的医学描述与诊断,转化为由字母数字所组成的编码,该编码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疾病统计标准分类。主要用途①使用国际疾病分类便于信息贮存、统计分析。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相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医院之间按照这一国际标准,对疾病、损伤中毒和死亡原因等健康问题进行编码与分类,获得的疾病与死因统计资料可以相互比较。54.什么是根本死因?为什么死因统计要选择根本死因?WHO规定,根本死因是指:“(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些疾病或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制定根本死因的想法是从预防死亡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带有根本性的、引起一系列疾病并最终导致死亡的那个原因,不管它发生在死前多长时间都应给予记录。根本死因可以是一个明确的疾病诊断,可以是一个无明确诊断的医学情况(如: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也可以是一个意外的损伤和中毒。56.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的来源有哪些?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的来源同一般的统计资料来源相同,主要来自常规报表、卡、册和专题调查,从卫生服务供需的两方面考虑,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的来源主要包括卫生机构调查和家庭卫生询问调查。57.描述性调查和分析性调查需要的资料有何不同?描述性卫生服务调查旨在掌握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历史,并用文字、数字描述疾病、健康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健康的现状和历史的描述,还可对近期、远期的卫生服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性卫生服务调查是对卫生服务状况的原因进行探讨。描述性调查回答了某问题是什么样的,即它的状态;分析性调查则回答了该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即它的原因。分析性调查主要探讨事物及其现象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从总趋势中分析出事物之间的系及其联系程度。家庭卫生服务调查中常用抽样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采用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发达国家多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调查表的内容设计上应注意哪些?在调查表的内容设计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研究目的的需要,指标不宜设置得太多或太少。(2)针对所研究事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问卷,以免收集的资料不完整或存在偏倚。(3)应避免项目含糊不清。(4)不要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如正面提问敏感的道德问题或个人隐私等,这样就无法得到准确的回答。(5)不应有暗示作用,暗示会诱导被调查者趋向于某种答案。(6)不要超出被调查者的知识和能力,概念不要太抽象、太笼统。62.静态人口统计都有哪些指标,分别用来说明什么问题?静态人El统计的常用指标有人口总数、性别比、年龄中位数、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少化、负担系数、人口金字塔。其中人口总数用来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性别比说明人口的性别特征,计算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较有意义;年龄构成指标说明人口所占比例,用于反映人口类型。人口金字塔将人口的性别和年龄资料结合起来,形象直观地反映现有男女性别人口的年龄构成,而且也可以分析过去人El的出生死亡情况以及今后人口的发展趋势。64.总和生育率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是测量生育水平较理想的指标?年龄分组为5岁一组时,则年龄别生育率之和再乘5,即得总和生育率。表示每1000名妇女一生平均生多少个孩子,或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多少个孩子。总和生育率是用某年横断面的年龄别生育率资料计算的,因此消除了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