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读片技巧_第1页
头颅CT读片技巧_第2页
头颅CT读片技巧_第3页
头颅CT读片技巧_第4页
头颅CT读片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颅CT读片技巧省院神内常规检查,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对软组织的显示优于常规X线检查。增强CT扫描检查,除能分辨血管的解剖结构外,还能观察血管与病灶之间关系,病灶部位的血供情况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因为轻微活动会造成伪影,使图像难以诊断,除取得患者合作外,对难于合作的患者或儿童需给予镇静剂或麻醉。CT临床应用1975年通过CT看到脑组织SiretomCTScanner(128x128)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听眉线:外眶上嵴到耳屏上缘听眦线:外眼眦到耳屏上缘头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颅脑扫描一般以听眶下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层厚:8-10mm,层距:10mm1.冠状面2.矢状面3.横断面CT扫描层面

常规扫描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层距:10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

特殊扫描薄层扫描:层厚5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CT头颅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出现下列情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血管造影及常规X线已证实的病灶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颅内病变的随防复查CT头颅增强扫描

为使病灶显示清晰,用60%—70%纯泛影葡胺或泛影葡胺,每千克体重1.5—2.0ml,含碘量可为20—40g。给药方法可分为一次性静脉滴注法,静脉注射法和两次法,注射完毕即进行扫描。

脑池造影扫描

通过小脑延髓池或腰穿注入造影剂或气体,利用体位变化使其充盈脑池,再行CT扫描的技术,造影剂只能用非离子型的碘造影剂如伊索显,欧乃配克,碘必乐。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enhancedscan)

一般显示脑组织的窗宽与窗位分别是:W70~100和C35~50,但观察不同部位和不同病变进需要采用相应的窗口设置,以适应诊断的需要。调节窗口方法:

当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适当调窄窗宽;如观察的局部需要层次多一些,可调节窗位并调宽窗宽。CT头颅显示技术CT值测量:测量CT值可了解病变性质,在增强扫描时更要测CT值,以便与平扫对比。病变范围测量:测大小、直径来间接了解病变体积。图像重建:矢状面、冠状面和任意斜面的重建。图像拍摄:在多幅或激光照相机上输出图像。CT测量1.颅脑肿瘤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2.颅脑损伤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3.炎症及寄生虫4.脑血管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脑内血肿等5.症状性癫痫6.先天性畸形7.颅内压增高原因不明者8.脑白质病和颅内疾患不明者9.颅脑以外疾患颅脑CT检查的适应证极限分辨率未超过常规X线检查;定位:小于1cm的病灶,易漏诊;定性:受病变部位、大小病程等影响;不是所有脏器适合CT检查,空腔性脏器(胃、肠),血管造影;CT只能反映解剖方面信息,几乎无功能和生化信息。CT特点

CT对较小肿瘤,特别是密度与脑实质密度相近,CT难以发现。

CT对颅后窝、脑干或颅底肿瘤常因骨伪影或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而漏诊。CT不能显示粘连所致的脑室系统、导水管和正中孔梗阻的原因。对观察脑干病变以及有关某些脑血管疾患的细节等,亦为CT不足之处,尚需MRI和脑血管造影加以补充。CT局限性

平扫(plainscan)是未注射造影剂的常规检查。

1)密度变化:正常脑灰质的CT值:30-40H,正常脑白质的CT值:25-32H。低于25H为低密度,颅内肿瘤密度变化反映了肿瘤本身结构及其继发的坏死、囊变(低密度)。高于40H为高密度,急性出血、钙化(高密度)。脂质CT值为低于水(0H),囊肿密度多低而均匀。颅内肿瘤CT表现2)占位性改变:颅内肿瘤或囊肿一般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占体位征象,由于它们的体积、瘤周围水肿和胶质增生,还有肿瘤或囊肿引起的脑积水,导致颅内正常结构的受压、变形和移位。颅内肿瘤CT表现CT的主要任务有:确定有无肿瘤确定肿瘤的基本位置显示肿瘤的特征,确定其性质CT对颅内肿瘤的检出率达95%以上。颅内肿瘤的CT诊断肿瘤定位CT除能清楚地显示颅内解剖结构外,还可显示肿瘤本身及其周围结构的情况,因而定位比较准确。但有时病变发生在临界部位,如区分脑内、外,脑室内、外和幕上、幕下,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定困难。肿瘤定性根据肿瘤CT表现和特征、好发部位等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发病年龄而定。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如垂体瘤、听神经瘤、松果体区肿瘤,胶样囊肿等均有其特定位置。少数特殊肿瘤,CT扫描难以定性者,还需要行MRI(磁共振成像)或血管造影协助定性。

根据肿瘤CT表现和特征、好发部位等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发病年龄而定。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如垂体瘤、听神经瘤、松果体区肿瘤,胶样囊肿等均有其特定位置。少数特殊肿瘤,CT扫描难以定性者,还需要行MRI(磁共振成像)或血管造影协助定性。肿瘤定性颅内肿瘤的CT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点:典型的部位,即肿瘤的好发部位;症状出现的年龄;增强前后密度的变化;肿瘤的结构:囊性、实性、瘤内有无出血、钙化及脂肪成分等;肿瘤本身的形态、轮廓、增强的形式以及有无灶周水肿等;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的诊断颅脑横断层解剖CT表现轴位(横断层)扫描是CT检查的最常用方法。常规检查时以与“OM”线成15-20°角为基线,层厚、层距均为10mm,连续向上扫描至顶部。一、颅底蝶鞍层面二、鞍上池层面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四、第三脑室上部层面五、侧脑室中央部层面六、侧脑室上部层面七、大脑皮层下部层面八、大脑皮层上部层面眼球筛窦蝶窦颞极延髓内枕骨粗隆外耳道颧弓第四脑室眼眶外侧壁小脑溪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鼓室乳突气房岩骨桥小脑角池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颈内动脉(破裂孔)蝶窦层面眼球晶状体颞叶极部颈内动脉桥小脑角池亨氏暗区第四脑室小脑半球桥脑内直肌蝶窦顶部层面

筛窦桥脑小脑中脚小脑蚓小脑半球第四脑室海绵窦颞叶桥小脑角池蝶窦

乙状窦

基底动脉

视神经

小脑延髓池蝶鞍垂体层面直回

鸡冠

桥前池侧脑室下角

视神经管

前床突

海绵窦

鞍背

第四脑室

乳突气房

小脑半球

枕骨内嵴

桥脑

垂体窝

小脑蚓部

鞍上池层面

额叶直回纵裂池

四叠体池

中脑基底动脉

侧脑室下角

外侧裂池

大脑中动脉

枕叶颞叶

海马

环池

鞍上池鞍上池层面

中脑大脑脚

外侧裂池

额叶直回四叠体池

海马

环池枕叶

脚间池

颞叶

侧脑室下角

小脑蚓下丘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额叶

纵隔裂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上丘

四叠体池松果体(钙化)

外侧裂池枕叶

丘脑

岛叶

侧脑室后角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大脑镰

额叶

胼胝体膝部尾状核头部

侧脑室额角

透明隔

穹窿部

丘脑

室间孔

中间帆池

脉络丛

外侧裂池枕叶

侧脑室三角区

视辐射侧脑室体部层面

颞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额叶胼胝体压部

上矢状窦

枕叶胼胝体膝部尾状核体部

纵裂池大脑镰

透亮隔侧脑室顶部层面额叶大脑镰枕叶脑沟胼胝体干侧脑室体上矢状窦半卵圆中心层面纵裂池半卵圆中心额叶扣带回大脑镰顶叶上矢状窦楔前叶缘上回角回半卵圆区上部层面

大脑镰顶叶放射冠

上矢状窦额叶额中回额上回中央前回中央前沟中央后回中央沟中央后沟中央旁小叶第一节正常断面CT表现颅脑包括颅盖软组织(头皮)、颅骨、脑实质、脑膜及其间隙。第二节颅脑先天性病变一、Dandy-Walker综合征【典型病例】患者,女,10岁,进行性头颅增大三个月,头部不适就诊。【CT诊断要点】1.第四脑室极度扩大,呈脑脊液密度,在背侧与枕大池形成大量充满脑脊液的复合体。2.颅后窝增大,小脑幕高位;小脑蚓部部分或完全缺如;小脑半球发育不全、变小,并前移;75%合并脑积水。3.可并发其他畸形时,有相应的CT表现。二、脑裂、脑沟和脑回发育畸形【典型病例】1.患者,男,8岁,间断性抽搐半年就诊。2.患者,女,21岁,间断性头疼,智力低下。【CT诊断要点】1.两侧或单侧中央前、后回区大脑表面异常增宽或较窄的裂隙延伸到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2.侧脑室外壁局限性峰状突起,与裂隙相连,裂隙边缘可见密度较高的皮层灰质结构。三、脑膜膨出患者,男,4个月,主因额部肿物来诊。【CT诊断要点】1.颅骨缺损,边缘较完整,多呈弧形。2.膨出的囊腔呈脑脊液密度,膨出后形成疝,包括“疝囊”、“疝颈”。疝囊的边界一般清楚、光滑,囊壁由脑膜组织组成。3.脑室受牵拉而变形、移位或与囊腔相同。4.可并发其他畸形时,有相应的CT表现。四、先天性脑积水【典型病例】患者,男,11个月,头颅增大。【CT诊断要点】1.头颅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2.幕上大脑半球区为脑脊液密度。额顶颞叶脑实质残留极少。部分枕叶、基底节及丘脑保存。3.小脑、脑干和第四脑室发育一般正常。大脑镰结构正常。五、胼胝体发育不良【典型病例】1.患者,男,21岁,主因智力低下,癫痫间断发作10余年,近日癫痫发作频繁来诊。2.患者,男,16岁,主因智力低下,间断性癫痫发作就诊。【CT诊断要点】1.双侧侧脑室体部间距增大呈平行分离,侧脑室前角变窄,后角相对扩大,呈八字分离;第三脑室增宽并上移,位于侧脑室体部之间。2.多见于胼胝体嘴部或后部受累,可并有海马旁回及前、后连合完全或部分性缺如或海马联合增大。3.可伴有其他颅内畸形,如脑裂畸形、灰质异位,纵裂内蛛网膜囊肿。六、Chiari畸形【典型病例】患者,女,35岁,无任何症状,随单位体检来诊。【CT诊断要点】1.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在椎管上端可见两个软组织影,后方一个呈新月形,为下疝扁桃体,前方为延髓或颈髓上段。2.伴发脊髓空洞症。3.岩骨及斜坡呈扇贝壳样变化,内听道缩短、其内端截断,天幕下蛛网膜下腔受压,枕大池形成不良或缺如。七、灰质异位【典型病例】患者,男,癫痫间断发作20年来诊。【CT诊断要点】1.一般呈板层或团块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或侧脑室旁白质内,呈相对稍高密度,与正常灰质密度相等,病变周围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可伴发头小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小脑发育异常等先天发育畸形。2.增强扫描病变区与正常大脑灰质的强化一致。八、结节性硬化【典型病例】患者,男,15岁,以癫痫间断性癫痫发作15年,伴智力低下,皮脂腺瘤来诊。【CT诊断要点】1.病变常沿室管膜下与侧脑室边缘分布,呈圆形或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结节和钙化,双侧对称分布,钙化率可达90%以上。2.可突入脑室,呈软组织密度,造成侧脑室壁缺损;10%~15%室管膜下结节伴发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可伴发脑积水。3.可伴发灰质异位。4.突入脑室结节病灶呈中度强化,灰质结节一般不强化,钙化无强化。第三节颅脑创伤一、颅盖骨骨折【典型病例】

1.患者,男,35岁,主因脑外伤2天,左耳流血,颅骨多发骨折。

2.患者,男,23岁,外伤,皮下肿胀。【CT诊断要点】骨窗图像上可见颅骨全层断裂,个别可见单独的内板骨折,骨折线宽窄不一,边缘锐利、僵直,凹陷骨折全层凹入颅内,压迫脑组织,常伴有帽状腱膜下血肿或骨膜下血肿,颅内常合并硬膜外血肿。二、颅底骨折【典型病例】患者,男,18岁,外伤3小时,右侧外耳道流血伴局部肿胀。【CT诊断要点】经过颅底横断面图像观察清晰可见骨折线的部位、形态和走行,对于细小的颅底骨折应薄层高分辩检查,重点注意脑脊液鼻漏的漏出部位,尤其是筛板、眶顶、蝶窦或额窦、视神经管,有时可见颅内积气。三、脑挫裂伤【典型病例】患者,男,19岁,因车祸来诊。【CT诊断要点】1.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高密度影,边界较清,大小不一,小灶性出血可相互融合。白质、灰质同时受累,较大范围的脑挫裂伤,有明显的占位征象,脑室受压变小或闭塞,多伴脑疝形成。2.动态观察早期低密度水肿区逐渐扩大,约3~5天达到高峰,以后时间推移出血灶吸收则病变演变为低密度,水肿范围减小占位减轻,形成软化灶;如继续出血可形成血肿,并发脑内、脑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蛛网膜下腔、脑沟、脑池和大脑纵裂内条带状高密度影。四、硬膜外血肿【典型病例】1.患者,男,30岁,外伤2小时。2.患者,男,20岁,外伤2天。【CT诊断要点】1.急性期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锐利,CT值为40~100Hu,常可见到小气泡影。少数患者硬脑膜撕裂,脑脊液进入血肿内,呈混合密度。有占位效应,表现为病侧侧脑室受压、变形、移位。骨窗常可见骨折线影。2.慢性期密度不均匀,呈中低混杂密度,或内部混有斑点状较高密度。3.增强慢性期,可见血肿内缘膜状强化。五、硬膜下血肿【典型病例】1.患者,男,32岁,因外伤2小时,伴有头痛、头晕、恶性、呕吐症状来诊,急性硬膜下血肿。2.患者,男,50岁,外伤20天,硬膜下血肿复查。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T诊断要点】1.急性硬膜下血肿平扫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一般血肿CT值为70~80Hu,若脑脊液进入,呈以高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范围广,可超越颅缝,甚至覆盖整个大脑半球。常合并脑挫裂伤或(和)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早期呈高密度,随着时间延长,出现上半部低密度,下半部呈高密度,上半部分为血清,下半部分为血细胞,以液平为界,晚期呈不均匀密度。3.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随着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减低,约3~4周变为等密度,1个月后密度减低,渐成低密度。六、硬膜下积液【典型病例】患者,男,45岁,外伤后10天,伴头痛、头晕来诊。【CT诊断要点】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呈脑脊液密度,多发生于额颞顶部,常深入到纵裂前部,无或有轻微的占位效应,周围脑组织无水肿。七、脑创伤继发性疾病【典型病例】患者,男,61岁,脑创伤3年,近日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周,高血压病史10年。【CT诊断要点】1.脑萎缩局限性脑萎缩表现为病灶局部侧脑室扩大,脑沟加深,中线向病侧移位;弥漫性脑萎缩表现为双侧脑沟、脑池扩大,脑沟加深。2.脑软化系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吸收形成,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CT值接近脑脊液密度,无占位效应。3.脑积水系外伤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不畅引起,表现为脑室扩张梗阻以上水平脑室系统扩大,以侧脑室两侧对称性扩张明显。4.脑穿通畸形和蛛网膜囊肿系脑挫裂伤或血肿后形成脑软化,与脑室相通形成,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CT值接近脑脊液密度,常伴有相应脑室的明显扩大,并与之相通。第四节颅内感染、炎症与寄生虫病一、颅内弓形体病【典型病例】1.患者,女,14天,抽搐,肢体运动障碍。2.患者,女,10天,抽搐。【CT诊断要点】1.早期双侧大脑半球皮层灰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核多发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增强可见线样或结节样强化。2.晚期在脑部坏死中心出现钙化,常在室管膜下区,呈多发结节或线样高密度影。3.颅脑畸形小头、憩室性畸形、神经元移行异常、脑发育不全。二、脑脓肿【典型病例】患者,男,20岁,头疼,头晕,伴发热,10余天。【CT诊断要点】1.平扫脓肿形成前仅有大片水肿和占位效应,脓肿形成后可见低密度水肿区内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环,可以单发,亦可多发。2.增强脓肿形成前可见点片状强化,脓肿形成后表现为典型的环状强化,壁厚薄均一,内壁光滑。三、化脓性脑膜炎【典型病例】患者,3岁,主因突发发热、头痛、恶性呕吐2天来诊,和一个月后复查。【CT诊断要点】1.平扫可无阳性发现,较严重时有脑肿胀,表现为脑室变小,脑沟、裂变浅。进而脑池变形,脑池内有炎性渗出物,致使其密度增高,脑室对称性的扩大。儿童患者常合并硬膜下积液。2.增强可见脑膜强化。四、结核性脑膜炎【典型病例】患者,女,15岁,因头晕、呕吐,走路不稳3天来诊,既往有结核病史。【CT诊断要点】1.平扫可无阳性发现,如病变发展可显示颅底池、侧裂池变形,形态模糊及池内密度增高,脑膜粘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形成脑积水。基底池散在的钙化斑为其特征性改变。2.增强底池、侧裂池部分或全部闭塞,与脑回表面、脑池边缘一同显著强化,可呈厚薄不一,可呈结节状、不规则状。五、病毒性脑炎【典型病例】患者,女,10岁,主因头晕、呕吐,走路不稳3天来诊,既往有水痘-带状病毒感染病史。【CT诊断要点】1.平扫表现为脑实质单发或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区,50%伴有脑出血,其边缘模糊。可有占位效应,多较轻。2.增强多有斑片状或脑回样强化,脑膜受累时可出现脑膜强化。六、脑囊虫病【典型病例】患者,女,20岁,主因头痛、头晕、呕吐、癫痫发作3次伴发热5天来诊。【CT诊断要点】1.脑实质内低密度灶多为直径为3~6mm的低密度灶,中心为脑脊液密度或稍高密度,无明确囊壁结构,边缘清楚,以脑白质为多发,生长在脑室、脑池内,可压迫脑室或减低不规则小串珠状低密度,伴有点状钙化和脑积水征。2.钙化灶散在分布的不对称性圆形钙化,形似“大米粒状”,大小不一,周围缺乏水肿。3.增强病灶一般不强化,但病灶较平扫清楚;活动期,可见头节强化。第五节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等。一、脑出血【典型病例】1.患者,男,25岁,创伤,伤后3天和伤后12天CT片。

2.患者,男,45岁,突发头晕。【CT诊断要点】

1.新鲜出血为肾形或不规则均质的高密度区,边缘清楚,CT值60~80Hu,血肿周围有规整的低密度水肿带包绕,有占位效应。出血可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因出血水肿引起脑室、池的变形和移位。2.亚急性期脑出血从周边开始密度减低,逐渐成为等密度、低密度,最后在慢性期残存裂隙状囊腔,局部因脑组织受压坏死、液化、吸收,脑组织体积变小。3.一般情况无需强化,如行强化扫描,多在出血吸收期或囊变期,在增强扫描中可见血肿周环形强化,环的大小、形态与原来血肿的大小、形态相一致。4.脑室内出血出血量少时多沉积在两侧侧脑室后角、三脑室后部或第四脑室顶部;大量出血呈现脑室“铸型”改变,有时可见分层现象,可造成脑积水,预后不良。二、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患者,男,45岁,主因饮酒后突然剧烈头痛、恶性、呕吐来查。【CT诊断要点】

大脑纵裂、外侧裂、大脑表面脑回、基底池可见高密度影;有时出血过多,脑池、脑裂、脑沟扩大呈高密度铸型。三、脑梗死脑梗死分为缺血性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腔晰性脑梗死。(一)缺血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是大、中脑动脉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导至脑组织坏死。【典型病例】1.患者,男,43岁,因突然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伴言语不利30分钟来诊。2.患者,男,39岁,因突发视物模糊来诊。【CT诊断要点】1.平扫(1)急性期(<24小时):多数无阳性发现,少数病例可出现提示脑梗死早期改变的CT征象:较大动脉血管密度增高--致密动脉征,系闭塞的动脉有新鲜血栓形成;豆状核密度减低、边缘模糊;脑岛、外囊和屏状核附近皮、髓质界限消失——岛带征;突面脑叶皮、髓质界限消失。(2)亚急性期(24小时至2周):脑实质内出现与闭塞血管走行一致的低密度区,呈楔形或扇形,边缘不清,同时累及皮、髓质,因脑水肿有轻、中度的占位表现;脑梗死2~3周,因脑水肿减轻或消失以及吞噬细胞浸入,使梗死区密度升高,甚至成等密度,即“模糊效应期”。(3)慢性期(2周至2个月):梗死区密度再度下降,边缘更清楚,脑水肿消失而无占位征,最终形成脑脊液密度囊变区即软化灶,病灶附近的脑沟、池增宽,脑室扩大,出现脑萎缩等负占位征象。2.增强梗死后2~4周出现率最高,呈“脑回样强化”,与皮质分布一致,具有特征性。8周后形成软化灶,不再出现强化。(二)出血性脑梗死【典型病例】1.患者,男,67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视物模糊3天来诊。【CT诊断要点】低密度梗死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区,密度较一般脑血肿浅淡,边缘较模糊,可多发。当出血量较大时呈团块状,形状常不规则。有明显的占位征象。2.患者,男,56岁,因突然昏迷,肢体瘫痪来诊。【鉴别诊断】1.脑出血多位于基底节区,为一血肿块,密度较高,水肿带以血肿为中心,白质区分布明显。而本病多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供血区内。2.脑肿瘤出血鉴别往往依靠强化,肿瘤有强化,水肿带以白质为主。3.血管畸形及动脉瘤出血常破入蛛网膜下腔,血管畸形有时可有钙化,增强示不规则强化的血管团及动脉瘤影像。(三)腔隙性脑梗死【典型病例】患者,女,41岁,因头痛、头晕10天,两侧肢体无力3天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CT诊断要点】1.脑深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死。2.基底节、放射冠、内囊、丘脑或脑干低密度病灶边界较清,直径在10~20mm,无明显占位征象。【典型病例】患者,男,75岁,因进行性痴呆两年,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CT诊断要点】

1.平扫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区,以侧脑室前角周围明显。白质密度明显低于灰质,两者密度差增大,80%~90%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生于基底节和丘脑;多数合并弥漫性脑萎缩。2.增强脑白质强化不明显,灰质强化显著,灰白质强化差异增大。五、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典型病例】1.患者,男,43岁,因头疼就诊。2.患者,男,19岁,因经常头痛,偶发癫痫5年,近日加重来诊。3.患者,男,58岁,因经常头痛,偶发视物不清,言语不利8年,近1周加重来诊。【CT诊断要点】

1.平扫表现为边界不清等密度或高密度的点状、斑片状病灶,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病灶周围可见脑萎缩,一般无水肿和占位效应;合并出血可出现相应的CT表现。2.增强病灶可见明显强化,有时可见与血管团相连的引流静脉、供血动脉影,呈线状、条索状。3.CTA能够立体显示畸形血管的全貌,利用各种重建图像和“切割”、“旋转”等显示手段,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六、脑动脉瘤【典型病例】1.患者,男,33岁,因头晕无力1周住院。2.患者,男,50岁,主诉头晕头疼。【CT诊断要点】

1.直接表现分为3种类型(1)薄壁无血栓的动脉瘤,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圆形高密度灶,有均匀一致的强化。(2)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表现为中心或偏心高密度病灶,其中心为含血液的瘤腔,周围为偏心性等密度的血栓,外缘的高密度为囊壁。增强扫描,血栓无强化,瘤腔与外层的囊壁有明显的强化,形成中心和外周高密度,中间等密度的特殊形态,称为“靶征”。(3)完全血栓闭塞性动脉瘤,表现为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中心无强化,可有外缘的环状强化。2.动脉瘤破裂时,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水肿、脑梗死、脑疝形成等异常改变。3.3D-CTA技术可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从不同轴位、不同角度分析动脉瘤底的指向、瘤颈的大小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邻近结构的关系。第六节其他疾病一、缺氧缺血性疾病【典型病例】患者,女,7天,胎心<100/分持续5分钟以上,指Apgar评分1分钟≤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CT诊断要点】1.脑实质弥漫性低密度影伴脑室变窄或消失,CT值≤18Hu。皮髓质界线模糊或消失,分为轻中重三度:①轻度:可见散在、局灶白质密度减低灶,分布两个脑叶;②中度:白质低密度超过两个脑叶,白质与灰质对比模糊;③重度:白质弥漫性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线消失。2.双侧基底核、丘脑呈对称性密度增高,呈反转征。3.脑动脉相应供血区呈低密度影。二、肝豆状核变【典型病例】患者,女,因肝区不适半月来诊,B超发现肝硬化,角膜出现K-F环。【CT诊断要点】1.苍白球、壳核、丘脑、齿状核、脑干、小脑半球白质异常低密度,多呈对称性,双侧壳核可见空洞形成。脑干、尾状核呈弥漫性萎缩,开采侧脑室前角相对扩大。2.增强扫描低密度区不强化。三、多发性硬化【典型病例】患者,女,28岁,突发感觉分离伴抽搐2次来诊。【CT诊断要点】1.平扫表现为侧脑室周围,特别是前、后角及三角区脑白质内多发散在的小低密度斑块,大小不一,新旧不一,多数无占位效应,少数可见灶周水肿,病变晚期可见脑沟、脑池及脑室扩大等脑萎缩改变。2.急性期或复发加重期,低密度斑块可见明显强化,稳定期无强化。四、脑萎缩【典型病例】1.弥漫性脑萎缩患者,男,75岁,因右侧外囊脑出血10年,突发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言语不利2天来诊。2.局限性脑萎缩患者,女,68岁,原左侧额叶脑出血5年,最近癫痫发作两次来诊。【CT诊断要点】1.弥漫性脑萎缩①脑皮质型脑萎缩以脑沟、脑池增宽为主,脑沟宽度大于5mm,脑室扩大较轻或正常;②脑白质型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脑池增宽较轻或正常;③混合型脑萎缩表现为灰白质均受累,表现为脑室、脑池、脑沟均增宽、扩大。2.局限性脑萎缩局限性脑沟、脑池增宽,脑沟宽度大于5mm,可单侧或局部脑室扩大。3.小脑萎缩基底池扩大;第四脑室扩大;小脑半球及蚓部脑沟增宽、增多;枕大池及小脑半球蛛网膜下腔增宽。五、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钙化【典型病例】患者,男性,49岁,创伤后来诊。化验检查发现低钙高磷。【CT诊断要点】1.基底核、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实质内呈多发性对称性钙化,齿状核、丘脑钙化尾状核头部钙化呈倒“八”字形。2.钙化的范围与病情、病程有关,病情重、病程长者钙化范围大,对称性明显。3.严重者可有脑萎缩,主要为脑沟增宽,而脑室扩大少见。第七节颅内肿瘤一、星形细胞肿瘤(一)星形细胞瘤患者,男,29岁,因1个月内反复抽搐发作2次来诊。【CT诊断要点】

1.好发年龄30~40岁。2.部位好发生在大脑半球髓质区,小儿和青年多发生于小脑和脑干。3.CT平扫肿瘤及瘤周脑水肿为局限性低密度,境界相对清楚,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有的表现为不规则的混杂密度,可有坏死、囊变和出血,可有钙化。4.幕下星形细胞瘤表现为单囊伴壁结节、实性肿块和实性肿块伴坏死囊变三种。5.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少数呈轻度强化,表现为斑片状或团块状,幕下星形细胞瘤出现壁结节强化、实性部分强化。(二)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典型病例】1.患者,男,45岁,因头痛、呕吐,间断性抽搐1年,伴有自从下肢无力来诊,CT表现如。2.患者,男性,3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有视物模糊3月来诊。增强:囊壁呈非均匀性强化,内壁不规则(细箭),其内部未见强化(粗箭)。3.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性癫痫发作伴言语障碍半年来诊。【CT诊断要点】1.好发年龄35~55岁,男性多见。2.部位好发生在大脑半球髓质区,小儿和青年多发生于脑干。3.CT平扫肿瘤为环形,或实质性不均匀低密度,或低等混杂密度,可形成较大囊状低密度,囊壁可有壁结节或钙化。肿瘤周围水肿较明显,呈大片状,占位征象较明显。 4.增强①大囊薄壁肿瘤的囊壁可见形态不整、密度不均的壁结节强化;②不均匀明显强化或不规则环状强化,恶性程度高的可跨越中线累及两次大脑半球,强化明显。(三)胶质母细胞瘤【典型病例】1.患者,男,5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两次,呈渐进性加重2月来诊。2.患者,男,47岁,因右侧下肢无力,视物不清1月来诊。【CT诊断要点】

1.年龄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30岁以下少见。2.部位主要发生在大脑半球的髓质区。3.CT平扫呈不规则团块状混杂密度区,边界不清,常见坏死、囊变和出血。周围水肿明显,多呈指状。占位征象明显。4.强化扫描呈显著不规则厚环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二、少突胶质细胞瘤【典型病例】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癫痫发作3次来诊。【CT诊断要点】1.好发于35~40岁,儿童少见。2.平扫表现为质地不均匀的肿块,呈等及稍高的混杂密度,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占位效应轻,水肿较轻微。3.特征性改变是病灶内有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常呈条带状、斑块状、碎屑状。4.增强一般无明显强化,少数分化差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呈明显强化,同时伴有明显的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三、室管膜瘤【典型病例】患者,女性,38岁,主因间断性头痛、呕吐半年来诊。【CT诊断要点】1.好发于10~15岁,男性稍多。2.平扫肿瘤病灶呈多样化表现,呈分叶状,以稍高或等密度为多见,肿瘤内可见颗粒状钙化。脑室内者一般无瘤周水肿,有脑积水表现。3.增强多数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变者囊变区无强化。四、脉络丛乳头状瘤【典型病例】患者,男,23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恶心呕吐半月来诊。【CT诊断要点】1.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位于第四脑室、侧脑室。2.平扫多呈等及高密度,内部可见较大的钙化灶,少见囊变和坏死。第四脑室内的肿瘤常充满室腔,致使第四脑室扩大,包绕瘤体,出现液性低密度环;侧脑室三角区者,常有脑室扩大,出现与肿瘤大小不相称的脑积水。3.增强多数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五、脑膜瘤【典型病例】1.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头疼加重3天入院。2.患者,女,45岁,因突然晕倒而就诊,临床上考虑为脑血管病。3.患者,男,35岁,因间断癫痫发作、头痛,恶心,未吐半月来诊。【CT诊断要点】1.平扫脑膜瘤呈均质略高密度和等密度的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楚光滑,瘤内可有钙化、坏死或囊变。以广基底与颅骨和硬脑膜相接,约20%的脑膜瘤可见相邻颅骨的骨质增生,体积常较大,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较大的肿瘤因压迫静脉或静脉窦使静脉血回流受阻,瘤周常有明显的水肿包绕。可出现“脑白质塌陷征”,提示病变位于脑外。2.强化扫描脑膜瘤血管丰富,不具血-脑屏障,大多数为明显均匀强化,边界较平扫更为清楚;部分脑膜瘤的邻近脑膜增生,表现为局部增厚,脑膜强化;脑膜瘤压迫或侵蚀静脉窦,导致静脉窦不强化或轻度强化。3.有5%的脑膜瘤不具备以上特征,可以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其内出现坏死和囊变的低密度,如果囊变区较大时,肿块旁偶有蛛网膜囊肿出现,可造成误诊也可有肿瘤的高密度出血造和瘤周水样低密度影。六、松果体细胞瘤【典型病例】患者,女,35岁,因头痛、呕吐伴上视障碍半月余来诊。【CT诊断要点】1.平扫一般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境界清楚,密度较均匀。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钙化多位于瘤体内,常向后移位。2.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因肿瘤大小及其对中脑导水管压迫程度而不同。3.增强肿瘤实性部分呈中等度以上的强化。七、垂体腺瘤【典型病例】患者,男,30岁,主诉头疼、头晕2月余,无视力障碍。【CT诊断要点】1.垂体大腺瘤(1)直径大于10mm。(2)平扫: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边缘光滑。肿瘤较大时,因占位效应引起邻近结构改变,如蝶鞍扩大,压迫视交叉,侵犯海绵窦等。偶可见瘤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