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_第1页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_第2页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_第3页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_第4页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社会的崛起[1],带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已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和趋势。在教育领域内,风险全球化和生活数字化引发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的教育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的数字化教学形式。观照专业领域内,社会工作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存在实践场域不足、路径单一和非持续性等问题。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若不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实践框架,不仅难以回应新兴的实践议题,还会有被进一步学科边缘化的风险。在上述两重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急需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数字化教育的新环境。基于此,本文以可供性理论为基础,旨在探讨两个问题: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数字化转向的实践范式何以可为?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数字化转向提供新的视角。二、文献回顾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处于发展上升期,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问题的研究仍在探索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本土化研究。例如,有学者针对现阶段本土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育先行”问题,提出了构建全程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2]还有学者探讨了特定区域(如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欠缺的成因[3],剖析了制约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招生现状、实习督导配置等客观因素[4]。其二,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或教学原则的运用展开研究。例如,根据“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内容及主题,优化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方案。[5]以“小组工作”为例,开展自主学习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和与之配套的制度建设。[6]这类研究强调案主自决原则在实践教学中的本土化应用,认为这些原则应贯穿专业教学始终。[7]其三,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类研究主要围绕视角和方法两个维度展开讨论。在视角维度,主要从循证教育学视角出发,探索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教学智慧与教学证据有机融合的教学形态[8],从社会工作实验教学设计的角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9]。对方法维度的讨论则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创办自营的社会工作机构改善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10];二是运用萨提亚模式的“成长模式”理论与雕塑技术,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改革做出了探索[11];三是提出了反思性实践教学模式的观点、特征和方法[12],将项目双重嵌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过程[13],将服务学习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4],为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启发。综上可知,过往研究多集中于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要么集中于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现存问题的探讨,要么集中于对具体教学方法或具体理念在具体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的运用说明,缺少对数字化教学背景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方式转型的探讨。尽管有少数学者注意到互联网对社会工作的影响,论述了网络社会和网络社会工作的特点[15],阐述了社会工作微观方法在互联网中的适用性问题[16],并提出了专业的网络社会工作应回应网络社会问题及完全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助人实践的方法倡导[17],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客体或一个外在环境与结构。在此视角下,互联网可能会对专业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的某些潜在功能进行屏蔽,进而限制其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因而需要一个新的主客关系视角重新审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本文尝试引入可供性理论,为审视数字化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转型的内在机制、可行性路径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可供性理论最早由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用于强调环境属性使个体的某种行为得以实施的可能性,他从生态学的视角揭示了行动者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18]这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为分析数字化时代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转向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可供性理论强调了主体与环境互动的可见性、可连接性和持久性。因此,本文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与互联网视为两者互动中的两个主客体,重点从可见性、可连接性及持久性三个维度分析互联网嵌入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环节的可行性,以推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三、逻辑机理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更好地回应数字化时代对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依托互联网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和发展数字化时代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互联网为创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方法提供了客观条件,使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转向数字化教学成为可能。而社会工作从传统向现代变革的教学方式实践自觉则构成了专业教学转向的主观条件。(一)传统社会工作教学困境与教学创新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必须涵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时间要求不少于800小时。[19]但在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是刚性要求,而实践教学则是柔性选择,加之受客观实践场域环境的制约,致使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陷入实践场域不足、路径单一和非持续性的困境。首先,实践教学场域不足。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成立时间不长,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还在不断优化。因此,许多高校在设置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时,优先保证理论教学所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使实践教学所需活动场地和设备极为有限,实践教学场域仅限于本校的活动场地和多媒体教室,很少使用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训室。尽管有部分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实训室,但使用率不高或变成多功能活动室。虽然部分高校与校外社区、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协议,但仅有少数校外实训基地能真正满足实践教学需求,较难达到标准化实训场地的要求。其次,实践教学路径单一。当前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主阵地,以讲授为主要方法,未能凸显实践教学的实务性、操作性和创新性。即使少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运用了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也对案例的理解有限,很难产生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共鸣,更难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致使理论知识与实务能力脱节。此外,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方法较少被运用,对项目化和网络化操作平台的使用也较少。学生缺少实践课程在场感和接触实践资源、服务项目的机会,进而影响其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最后,实践教学的非持续性。传统的专业教学观念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因此,实践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资源被挤占、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湖北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为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共七项:两周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两周的社会统计学软件的实践运用;四周的服务性实习与指导;四周的专业见习;两周的学年论文实习;六周的专业实习;十周的毕业实习。在这七项实践中,仅有服务性实习与指导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在暑期进行的,而其他实践课程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教学安排缺乏规范性与统一性,实践教学的持续性难以维持,因而实践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二)互联网为实践教学的数字转向奠定了基础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方式基于固定时空,未能突破时空场域的限制和整合跨区域的教学资源。如何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教学圈,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的跨时空、可记录性和数字化便利,通过互联网赋能专业实践教学,建立社会工作教学信息平台,实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在理念与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是突破传统实践教学困境的关键。例如,在居家隔离期间,社会工作者利用互联网收集社区居民需求,为其提供精准服务,在社区封闭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互联网的可供性包含可见性、可连接性和持久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恰好为专业实践教学的数字化转向奠定了基础。首先,互联网的可见性为创新实践教学场域提供了物质基础。汤普森认为,可见性是由时间与空间共同构成的特定坐标决定的。换言之,那些与我们共享相同时空坐标的人和事即为可见的。曼纽尔·卡斯特指出,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信息技术革命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场景。[1]丹尼尔·米勒提出了物的谦逊,警示人们应该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事物物质性的一面。他认为,物越日常性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参与我们的生活实践,我们就越无法觉察其作为物质与运行机制的过程,即人们常说的熟视无睹的状态。我们身处网络社会而不自觉,随处可见的无线网和移动媒体颠覆了传统的面对面模式的可见性运作方式,使得可见性开始从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产生新的可见双方的互动关系。互联网赋能实践教学,不仅是技术社会发展使然,更是迎合了“Z世代”学生习得专业实践知识的场域转型。[20]其次,互联网的可连接性拓宽了实践教学的现有路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21]线上办公用户规模达5.40亿,占网民整体的50.6%。手机网民规模达10.6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21]这些都为社会工作数字化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代大学生个体作为“数字原住民”,其经验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现实社会经验,网络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他们另一种社会生活经验,即“网生代”大学生的个体经验由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经验共同构成。因此,社会工作线上实践教学将成为传统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最后,互联网的持久性突破了实践教学不可持续的障碍。传统实践教学存在两个不足。第一,师生互动。当教学目标达成或教学课时完成时即停止教学,师生互动也随即停止。然而,实践教学的停止并不等于学生思考和反思的停止。随着教学的停止,学生在实践中的困惑可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二,传统实践教学既不能全面准确地记录教学过程,也无法永久存留实践文本信息。互联网具有随时在线的可及性且拥有强大的存储性,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缺陷。这为随时解答学生的实践困惑和延时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此外,互联网包含任意海量信息,是信息共享平台,使数字化记忆成为常态。因此,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以文本、音频、视频等方式永久保存。四、实施进路互联网场域及数字技术具有可供性,并通过这些可供性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可见性、可连接性和持久性的结合可以让师生超越传统的物理课堂聚集在一起,可以让学生超越地理社区的界限开展实习实践。这些方式既能为学生或教师个体赋能,也能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增能。可见性体现在实践场域可见与获取实践场域的可能性,摆脱了传统实践教学在场之维的困局;可连接性体现在师生与生生之间或学生与实践服务对象之间建立线上连接与互动的可能性;持久性则体现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持续实践的可能性,且实践信息易于留存。具体而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数字化转向实施进路如下。(一)利用可见性突破在场之维,创新实践场域“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之一,无论是做研究还是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都必须将个体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注重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随着网络社会中公共无线网和移动媒体的普及,随时在线的状态意味着人们时刻处于互联网情境中,对周围物理环境的参与度降低,更热衷于虚拟社区的互动。这为师生共同适应互联网场域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因此,在互联网情境中,首先,高校需要整合各种零散的网络教学资源,如慕课、微课教学、翻转课堂、TPR实训平台等,搭建一系列的网络实践教学空间,在专业实践教学的不同阶段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其次,专业教师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在专业实践领域的应用,通过自身学习和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场域中进行实践演练,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师生要共同运用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及平台,充分利用课程实践、项目服务实践等机会进入互联网教学情境,营造网络空间的在场感和实践感。(二)运用可连接性创新实践路径,拓展实践方法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过程注重面对面教学,以此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实践学习指导。然而,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因素会制约面对面的连接,从而影响实践教学效果。以数字为载体的网络空间连接悄然兴盛,加速了“无接触社会”的到来,实现从传统连接到数字连接的转变。在网络异步平台中,大家无须在行动的时间维度上保持一致。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连接的优势引导学生及时参与、分享与反思。第一,教师可利用线上连接的隐蔽性,鼓励实践对象更加开放地进行自我反思,进而获得更多的专业性和情感性支持。第二,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补充作用,将受空间限制的线下实践教学延伸至无限空间的线上教学,扩宽实践教学沟通的广度。[13]第三,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线上线下的协同性,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擅长网络连接的优势,提升学生实践学习的获得感,从而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效能感。(三)通过持久性拓展实践深度,拓宽实践对象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完成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而嵌入互联网的实践教学则可以借助数字工具延长师生课程结束之后的继续交流互动。此外,学生实践后由教师引导的专业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面对面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各种物理空间的制约,无法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因而实践反思常常被悬置。互联网场域和数字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将师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能够保证实践数据被及时、准确、永久地留存查阅。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及时准确地录入各类实习实践的文本信息,形成反思的电子数据资源库。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其专业关系可以在不违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