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市航空六一八中学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2.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3.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都含一个染色体组B.单倍体生物都是高度不育的个体C.单倍体玉米植株弱小且种子粒小数少D.单倍体生物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分离→复制→分裂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5.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A.① B.② C.③ D.④6.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7.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而有氧呼吸必须在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B.运动员在马拉松赛跑时,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呼吸C.植物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无氧呼吸的强度白天比晚上强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8.(10分)下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B.过程①中叶绿体基质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C.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二、非选择题9.(10分)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1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__________。(2)F2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3)F2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4种,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从F2中随机选取一粒黄色圆粒甲,欲鉴定其基因型,于是选择了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豌豆乙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试验,若子代只出现黄圆、黄皱两种表现型,则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10.(14分)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某人患肌营养不良症,其父母双方均正常,则可推测该致病基因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患者为女性,则可推测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__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Ⅰ是__________,过程Ⅱ是__________(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其中Ⅲ表示______________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_______________。(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____,由图中Ⅲ→Ⅳ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品种⑥为_________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_________(有、无)籽果实。(6)④和⑥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种?__________。12.如图表示植物的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1)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通过该方法获得优良性状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2)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___(填写字母),具体使用的方法为________。(3)B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为确认该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有丝分裂的___期。(4)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和非糯性(G)、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上述育种方法培育玉米新品种,操作过程如下: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一种化学试剂)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等处理并培养,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若要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抗性糯性玉米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解: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错误;C、女儿正常而父母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错误;D、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所以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D正确.故选D.2、D【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项正确;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B项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C项正确;染色体上的一段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断,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概念【名师点睛】基因与染色体、DNA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3、D【解析】

A、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因此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B、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B错误;C、正常的玉米为二倍体,其单倍体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不能结种子,C错误;D、单倍体生物可由配子如卵细胞发育而来,D正确。故选D。【点睛】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均为单倍体。单倍体并非都不育,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多倍体的配子如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发育成的单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可育并能产生后代。4、D【解析】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进行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A【解析】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在反应前后,其数量和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在示意图中,表示酶的是①。【考点定位】酶促反应的原理【名师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6、D【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测交的内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测交是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A、B、C均错误,D正确。7、D【解析】植物、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项错误;运动员在马拉松赛跑时,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有氧呼吸,B项错误;细胞呼吸强度与光照无关,C项错误;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适于植物生长,D项正确。8、A【解析】由题图可知,过程①产生[H],用于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消耗[H],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③既产生也消耗[H],A正确;由题图可知,①是光反应,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但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过程③表示甘蔗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C错误;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仅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不能判断甘蔗的干重一定会增加,D错误。二、非选择题9、YyRrYR:Yr:yR:yr=1:1:1:19:3:3:1绿色皱粒YYRr【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的杂交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1)F1的基因型为YyRr,F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YR:Yr:yR:yr=1:1:1:1。(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3)F2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有YYRR、YyRR、YYRr、YyRr共4种,欲鉴定其基因型,选择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豌豆乙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试验,若子代只出现黄圆、黄皱两种表现型,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隐性因为该患者的致病基因必然来自父母(双亲或其中之一),而父母均不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常染色体因为该患者为女性,会有两个致病基因,其中一个必然来自父亲,而其父亲不患该病,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1)某人患肌营养不良症,其父母双方均正常,则可推测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因为该患者的致病基因必然来自父母(双亲或其中之一),而父母均不患病,所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2)若该患者为女性,会有两个致病基因,其中一个必然来自父方,而其父亲不患该病,所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点睛】判断遗传病的类型掌握有关口诀更加方便做题: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11、杂交基因重组杂交自交单倍体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1/161/4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四有否【解析】

(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过程Ⅰ是杂交,过程Ⅱ是自交。

(2)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其中Ⅲ表示花药离体培养;由于获得的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该育种方法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由图中Ⅰ→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1/4×1/4=1/16,由图中Ⅰ→Ⅲ→Ⅳ获得④时,因为③AaBb能够产生4种配子:AB、Ab、aB、ab,每种各占1/4,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正常纯体,其中AAbb所占比例为1/4。

(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单倍体通常没种子)。

(5)品种⑥的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而品种④的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所以④和⑥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故⑥接受④花粉后结有籽果实。

(6)④和⑥分别是二倍体和四倍体,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三倍体不可育,所以④和⑥不属于同一个物种。1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大多是有害的C、F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中抗性非糯性3/16【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方法1:A→D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2:A→B→C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3:E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4:F表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5:G→H→I→J表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E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