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1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2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3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4页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

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

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

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

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

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

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

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

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

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

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

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

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

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2、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

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3、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

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4、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I.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备课人:杨梅

教学内容:课本第75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

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3.揭示课题: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课本第74页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

少人?

板书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2.亲历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课件演示课本第75页例题1。

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

(1)演示1个1个地数,数出共有10个小方块。

这是几个十?几个一?思考:10个一是()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2)课件演示10排小方块,每排10个。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个小木块?说说你们的数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课件演示数数的方法:一排一排地数,10、20、30、……、

90、100o

提问:这是几个十?10个10是()

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课件演示小方块,10排,每排100个。

提问:这么多的小方块,怎么才能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寻求数数的好方法。

小结:一百一百地数,一共10个一百。

课件演示一排一排地拉出小方块,和学生共同数数,100、200、……、900o

问:九个百再添上一个百是多少?(一千)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引出课题,介绍“千”这

个全新的计数单位。

⑷提问: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小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

这就是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5)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75页做一做。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2、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o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4^一■十地数,io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io个一百是一千

第二课时三位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教学目的:

I.通过数圆点、小棒、方木块等数数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

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

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体会读写数的方法或本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填一填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o

(二)数一数

1.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二百八十七、二百八十八、二百八十九、二百九十、二百九4^一、二百九十二。

2.下面这些小正方体共有()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三位数的组成。

(1)出示例2图:同学们请看这幅图,数数看有多少个小圆点?比100少还

是比100多?

(提示:可以数一数,还可以圈一圈)

100100

10个10就是100,这里有10多个10,比100多,这个数大于100。

先圈出100,一共圈出2个100,就是200,与三十五合起来就是二百三十

五。

(2)如果用小棒表示(课件展示)就是100个一捆的木棒有2捆,10个一捆的

木棒有3捆,再加上5根小棒。

(3)根据这些小木棒,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

一?学生思考后回答。

板书:这个数是由2个百,3个十,5个一组成的。引导学生读一读。

提问:那么怎么在计数器上拨这个数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计算器上拨

235o

2.三位数的读、写。

个位上1颗球子耒示1个一,

十住上1颗殊于取承1个十,

三百住上殊子取承1个百.

l®l®I®I

写作: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二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的读写,想一想:这个数应该怎样读、写?

(2)请学生板书“235”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二百三十呢?又该怎样读写?

学生思考后在练习本上写出。

(3)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3吗?怎样读、写?

(4)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的读法:

读数时,一个数的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

就读几,数位中间的0就读零,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一个数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

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位上写0。

小结:

1、计数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知识应用

(1)填一填

⑶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二四百零四六百五十七

(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课本第77页做一做第1、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235由2个百,3个十,5个一组成的。

第三课时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算盘

教学内容:课本78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

1.理解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

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

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算盘的结构。

课件出示算盘:你们看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名称

吗?

在学生的汇报中介绍:框、梁、档、上珠、下珠。

档—

粱MdHUWMI

田愕时愕〉下珠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

一根横梁分上下;

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计数法。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计数器表示数吗?

(在计数器每个数上拨珠,有几个数就拨几个珠)

算盘和计数器有点相似,都是通过拨珠的方法来表示数,但是计数的方法不一

样。

讲解: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比如9,在计数器上要拨9个珠子。

在算盘上拨1个上珠表示5,再拨4个下珠。

⑵教师示范在算盘中拨出1〜9。

强调:珠子要往梁上靠。“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用一个上珠表示;

(3)那么,10应该怎么拨呢?100呢?

强调:10一般不用个位上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表示,而用十位上一个下珠表示。

你能说说100怎样拨吗?(让学生试着拨一拨)

3.用算盘练习拨数。

如何在算盘上拨出563这样大的数呢?

(1)在使用计数器的时候,因为计数器标明了数位,所以只需在相应的数位上

拨数就可以了。

(2)在算盘上没有固定的数位,我们在拨数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个位。选定之

后,从它向左各档次依次表示十位、百位、千位、……然后在相应的数位上拨数。

(3)我们要拨563,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我们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说说他们拨的563有什么不一样?

(4)请同学们在算盘上也拨出563O

4.结合算盘的数位意义和顺序,学会数的读写。

(1)拨出563,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读,怎

样写出这个数呢?

(2)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读法、写法。

小结:从高位起,百位上是5,就表示5个百,就在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5;

十位是6,表示6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6;个位是3,表示3个一,对

着个位下面写出数字3。

思考: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那这位上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5.试一试:课本78页做一做。

指名上讲台上演示,其余同学分组练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7,254,180,609,800,1000

2.说一说在算盘上拨数和在计数器上拨数有什么不同。

3.写数,并读一读。

4、完成课本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11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算盘

在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第四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82页例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4.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读数导入

1.观察规律,再接着往后数5个。

27、37、47、57、()、()、()、()、()。

110、210、310、410、()、()、()、()、()0

2.读出下面的数。

37820003693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想一想,9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二、探究新知

1.通过看图,并揭题。

获取数学信息,学生汇报结果,那如果一千一千再往上数,更大的数又该怎

么读呢?一一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万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2.教学例5。

(1)观察例5中的立方体。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

小立方体呢?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

⑶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

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

①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计数器上拨一千,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3.教学例6。

(1)教师拨出2458,请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二千四百五十八。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458)

(2)问:这个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4.课堂练习。(将两个例题的内容整合)

(1)课本第83页的做一做第⑴题。看计数器读数并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

5.玩游戏(投飞镖)。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请你用计数器拨出数。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能从左往右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4)记这个表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83页做一做第(2)、(3)题。

2.课本第87页练习十七第1、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

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

第五课时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课本第85〜86页例7、例8及做一做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读写四位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基础上,会读写中间、末尾有

“0”的四位数,理解和掌握读写的方法。

2.通过学习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加深学生对数位意义的理

解。

教学重点: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2.

E这个数的或高位是(千)住,它是由

(2)个千、(3)个百、(3)个十

万千百十个和(6)个Tft成的。

位位位位位

二、探究新知

i.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课本第85页例7。

(1)根据计数器上拨的数说说计数器上的数是由几个下、几个百、几个十、几

个一组成的。

(2)引导学生分别读出这些数。

三千七百四十五、二千零八十、六千零九。

(3)总结读数的方法:顺序是从高位到低位读,先读数位上的数,再读这个数

位上的计数单位(个位不读计数单位)。

零的读法:中间有一个。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不读。

(4)学生再按读数方法读读刚才的数。

(5)利用数位顺序表读数。

①在数位顺序表下对应写下数。(注意:数位要对齐!)

②按读数方法读出数。

③学生读数。

2.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课本第86页例8。

(1)教学一千三百四十二的写法。

①三百四十二你们会写吗?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拨出342。这个数是由几个

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我们写342时,是从哪位写起的,每一位上的数是

怎样写的?

②在千位上拨上一个珠子。这是一个几位数?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③利用数位顺序表写数。

④说说四位数怎样写数?

(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

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

上写0。)

⑤练习写数:三千八百五十六、七千一百六十六。

(2)教学三千零六十九的写法。

①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三千零六十九。

②观察: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百位有什么

特点?最高位是哪位?是几?

③你认为这个数怎样写?

④用笔画出这个数里的计数单位。(三千零六十九)

⑤引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写出来。(只写计数单位前的数)

(3)小结写数方法:首先找出数中的计数单位,确定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

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

位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最后还要检查,位数是否一致,每个数位上的

数是否正确。

(4)学生尝试用总结的方法写数:2700、10000。

3.交流、归纳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

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

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读出下面各数。

柳河公园共有柳树这一年共有366天。养鸡场一天约收鸡蛋

560棵。2540个。

读作:五百六十读作:三百六十六读作:二千五百四十

2.写出下面各数。

用肉眼能看到的星图书馆有一千二百城龙号载入潜水器最

星大约有七千颗。三■十不1杂志。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

六十二米。

写作:7000写作:1250写作:7062

3.写一写,读一读。

(1)4个千、8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4832读作:四千八百三十二

(2)9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9002读作:九千零二

(3)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数。

写作:8030读作:八千零三十

4.连一连。

六千零三六千零三十六千三百六千三百零三六千零三十三

63006003603363036030

5.用下面的四张卡片,摆一摆。

(1)十位上是0的数()o

(2)中间和末尾都有零()□

(3)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4)摆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读写

零的读法: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不读。

第六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90页例9,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填一填。

(1)439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在()位上,

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2)一千七百六十九写作(),它的百位上是()。

(3)9999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的,再添1是()o

2.比一■比。

100@99510©965826©845

315@10007690369496(§)469

二、探究新知

显像管电视液晶电视

1__

940元1899元1350元2365元

任选两种电视机,比一比它们的价格

1.出示课本第90页例9的电视机左图。

(1)看到这两种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自由提。

⑵怎样比较这两种电视机的价钱哪一种贵些?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师指名说一说比较的方

法。

学生自由汇报,师鼓励。

(3)小结: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899>940或940V1899,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出示课本第90页例9的电视机右图。

(1)怎样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

(2)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比一比1899和1350的大小,再在小组中讨论、交

流,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自由汇报,其他生补充。

试着总结一下,你是怎么比的。

位数不同,位数多,数大。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

(3)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从高位起依次往

下比,直到比出数的大小为止。

板书:2365>13501899>1350

3.反馈练习:421604205576205760

三、知识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2056©180345604003

99901000045团<453

3865038568图6<861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先按住教

94130508931001993500分一分

两住数三隹数四住数

3.一列火车坐的人比一架飞机多得多,一架飞机坐的人比一艘客轮少一些。

1500人350人300人

4.(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我还知道……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的大小比较

2365>13501899>1350

位数不同,位数多,数大。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

第七课时准确数近似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91页例10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5〜8题。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记忆大比拼。

16582984701220989805

250030001000040007400

2.数一数。

(1)29982999()()()

(2)60976098()()()

(3)()90009001()()

二、探究新知

教学课本第91页例10o

(一)组织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1.出示情境图。

2.这两个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9985接近10000,10000更容易记住)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将近1000”是什么意思?

4、小组汇报。

(二)引导学生了解应用近似数的必要性。

1.观察1000和9985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忆。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3、小结: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忆,所以我们一般用整十、整百、

整千等数来做近似数。

4.在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

(三)找近似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例10中的数轴)

1.引导学生思考:在数轴上,9985和哪个数最接近呢?

2.学生汇报。

(四)说一说身边的近似数。

1.如:⑴二⑵班大约有班人,二⑴班也大约有50人。

(2)高湖小学建校大约有80年的历史。

(3)这棵树大约高10米。

2.学生举例。

三、知识运用

1.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J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2.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6830,5021,3900,8104,4005,2897,7053,9008.

育英小学有150队,收费站昨天通过70曲果国有597棵苹果树,

约是(1500)人。汽车,约是0000)辆。约是(600)棵。

一台计算机的价钱是2908元,约是()元。

可以看成整千担约是(3000)元。

也可以看成整百数,约是(2900)元。

还能看成整十担约是(2910)元。

5.选一选。

(1)红星电影院有1948个座位,约是()个。

A.1000B.1500C.2000

(2)图书馆里新购买了一些故事类的图书,花了()元,

大约是30007

A.1985

6.连一连。

0)

1712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准确数近似数

1000是9985的近似数。

第八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95页例11、12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

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

40+50=90-60=90+10=

80-50=60+30=100-70=

20+70=10+90=60-20=

2.填一填。

(1)80里面有()个十;150里面有()个十。

(2)500里面有()个百;1300里面有()个百。

(3)4000里面有()个千;10000里面有()个千。

(4)2000里面有()个千,2000里面有()个百。

三、探究新知

(一)解决问题一

1.出示课本第95页例11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多名学生说一说。

(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

(2)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花了多少钱?

3.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4.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一共花多少钱?各自进行并汇报用加法计算:

1000+2000=3000(元)

方法一:

1000+2000

1个千+2个千=3个千

方法二:

1000+2000=3000

1+2=3

1000+2000=3000

方法三: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二)解决问题二

1.理解题意: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花多少

钱?

2.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

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

板书算式:2000-1000=()

想一想:()个百加()个百是()个百,也就是();()

个千减()个千是()个千,也就是()。

3.归纳总结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直接把。前面的数相加减,

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三)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课本第95页例12o

(1)写题:

80+50=()130-50=()

900+600=()1500-600=()

(2)学生讨论说说怎样计算。

(3)引导学生计算。

(4)小结方法。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就是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转化成20以内

的加减法。

三、知识运用

1.计算。

200+400=3000+6000=1700-900=

600-400=9000-3000=120-50=

70+50=800+900=1300-800=

2.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750+30=780750-30=720

1300+1000=23001300-1000=300

540+260=800540-260=280

4200+300=45004200-300=3900

6300+500=68006300-500=5800

\4600+400=50004600-400=4200/

3.桂林山水美,喜迎天下人。

(1)迎宾山庄和假日宾馆一共住了多少人?

(2)民俗度假村比假日宾馆多住了多少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1000+2000=3000(元)

2000-1000=1000(元)

80+50=(130)130-50=(80)

900+600=(1500)1500-600=(900)

第九课时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96页例13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找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

300+200=700-300=900+1000=

800-500=600+300=1500-700=

100+900=700+900=6600—600=

2.填一填。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棵。

二、探究新知

教学课本第96页例13。

教学课本第96页例13。

1.认真观察图片,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1: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预设2: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样想: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

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3.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4.如果带700元够吗?为什么?

学生解答。(因为358元比400元小,218元比300元小,400+300=700,那么,

358+218<700,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三、知识运用

1.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

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师:怎样解决?

生: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

如果900+900+900=2700,3000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人数也

够坐。

2.连一连。

245+137950-280320+246

3.

T《经典故事书》T《连环画》一套《科学世界》

25沅137元30玩

(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元。打折后《科学世界》大约便宜了

()元钱。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358^300218M200

300+200=500358+218>500

买两件商品,500元不够。

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

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

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

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

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

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

的质量单位。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

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它的

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

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

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

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

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I.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I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4课时

1.认识克和千克...................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练习二十..................1课时

4.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克和千克

备课人:沈海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

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

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祛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了解信息

1.课前布置学生到市场、超市等场所调查、采集信息。

2.调查内容: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3.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秤。

二、创设情境、关注质量

L请两位同学举起质量不同的两袋物品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这两

位同学的动作和表情,你发现了什么?

(举较重物品的同学很吃力……)

谈话:物体有轻重之分,要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克、千克……)

过度:表示物体有多重,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克和千克,今天我们一

起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

2.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秤。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三、操作实践,形成概念

1.认识“克二

(1)借助生活中的物品认识克。

(出示三样物品:一枚2分硬币、一支笔、一块橡皮)猜测哪样物品的质量是

1克。

(学生自由猜测,师用天平称量验证)

①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②演示利用天平称一枚2分硬币的过程。

得出:一枚2分硬币重约1克。

③克用字母“g”表示。

[板书:克(g)]

(2)掂一掂,感知1克。

问:请大家取出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有

多重。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4)感受50克、100克、500克有多重。

①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

②小组内互相交换并掂一掂,充分感知50克、100克、500克有多重。

(5)估一估数学书的质量。

数学书和我们刚才掂过的50克、100克、500克物品中的哪个比较接近?你

们估计这本数学书的质量是多少?

2.认识“千克”。

(1)拿出自己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一说,你怎么知道该物品的质量是

1千克的。

(2)认识盘秤。(出示盘秤)

观察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千克)

讲述:“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用字母“kg”表示。

[板书:千克(公斤)kg]

演示:将1千克的物品放在盘秤上,指针指着“1”,表示1千克。

(3)称一称、掂一掂。

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

(4)体验几千克的质量。

拎一拎重2千克、3千克的物品,说说你的感觉。

3.探究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掂一掂、比一比。

请同学们将一枚2分硬币与1千克的物品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掂一掂、比一比,

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猜一猜多少个1克是1千克。

(3)探究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问: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利用盘秤来验证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所给物品研究)

汇报: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的质量是1000克,将两袋食盐放入盘

秤称得的结果是1千克,所以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4)读一读。(学生齐读克和千克的进率)

(5)口答:2千克等于多少克?8000克等于多少千克?

四、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106页7题。

(1)学生小组内交流、探讨、质疑。

(2)试一试。亲自到电子秤上称一称自己的体重,验证猜想。

(3)集体汇报,得出质量的不变性。

2.拓展。

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谁重?为什么?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两样物品的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一样重)

学知识,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深化质量观

念。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对你们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g)千克(公斤)kg

1000克=1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

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填空。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

常用()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表示。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一筐苹果重20()一个乒乓球约重()

一只鸭子约重2()5只鸭子大约重()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课件:第104页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1)读题: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怎样解答。

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如果4个苹果重

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

少千克呢?

20+5=4(千克)

2.解答正确吗?

(1)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

分组讨论。

(2)交流方法。

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的苹果。

(3)学生称一称。

三、知识运用

1.做一做。

如果5个梨重1千克,这些梨大约重()千克。

2.填一填。

1个苹果重200克,1个桃重500克,1块香皂重250克。

个重1千克个重2千克块重1千克

3.完成第107页第10题

四、你知道吗?

我是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大约只有2克重。

我是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大约有100千克重。我的一个蛋就重1500

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20+4=5(千克)

第三课时整理和复习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九数学广角一一推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推理和数独。简单推理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同时也是

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

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

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

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

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

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

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

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

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

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

的含义,并能按一定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

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通过游戏,让学生用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受推理的作用,初步培

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获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推理过程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1.推理......................1课时

2.数独......................1课时

3.综合练习.................1课时

第一课时推理

备课人:沈海燕

教学内容:教学教材109页例1推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

的含义,并能按一定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

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