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综合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综合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综合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综合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综合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选择题1.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2.据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3.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4.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5.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6.[2023·泰安市高三三模]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防。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7.[2023·广东深圳一模]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证明商代()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8.[2023·山东潍坊考试]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9.[2023·韶关市二模]西周实行乐悬规制,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成功,舞于堂下。孔子赞其“言而履之”“行而乐之”。乐悬规制的推行()A.传播了儒家的仁德思想B.提升了西周贵族的文化素养C.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D.扩大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10.《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A.爱国主义 B.民族主义C.积极进取 D.博大精深11.(2021·全国乙)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12.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建造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是因为()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华文明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C.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古国D.文化力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核心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西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材料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章太炎在1907年发表的《中华民国解》一文中表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摘编自陈茁《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精英的国家观念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并分析这些观念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选择题1.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解析:“从周”指孔子推崇周代的礼制,维护有序的等级秩序,“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周代的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选A项;“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指秦朝实现大一统,地方实施郡县制,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儒学地位上升,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C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指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2.据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方的铜矿原料运输到北方,促进了北方青铜冶铸业的繁荣,使青铜器得以在商、西周政治中心及北方诸侯国地区被大量使用,由此得出南北方联系的加强,故C项正确;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主要是用作礼器,而非用于农业,故A项错误;当时南北交通不便,不利于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故B项错误;统治区域扩展和青铜器铸造没有必然联系,是南北方往来推动北方青铜器铸造繁荣,故D项错误。3.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解析: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4.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以偏概全,排除C项。5.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6.[2023·泰安市高三三模]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防。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良渚文化发掘出宫殿、城墙或堤防,而宫殿、城墙是早期文明的象征,这说明当时我国已有了初始的文明,故选B项;君主政治形成于夏朝,排除A项;材料设立城防是出于防御的需要,但并不能说明部落之间纷争不断,排除C项;材料信息能反映出阶级分化,但“十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7.[2023·广东深圳一模]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证明商代()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3.命题点:从部落到国家解析:据材料文字“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可知商代记录东、南、西、北面统治区域的收成,可以证明商代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各地收成数量,无从得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财政收入类别的对比,无法说明田赋是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排除B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商代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排除D项。8.[2023·山东潍坊考试]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华夏文明来源于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比较的信息,“占据主导”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A项;“早期国家雏形”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夏族形成的过程,并不能体现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排除D项。9.[2023·韶关市二模]西周实行乐悬规制,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成功,舞于堂下。孔子赞其“言而履之”“行而乐之”。乐悬规制的推行()A.传播了儒家的仁德思想B.提升了西周贵族的文化素养C.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D.扩大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影响解析:由材料“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舞者象征成功,舞于堂下”可知西周乐悬规制严格规范各种乐器的摆放,象征仁德、成功的歌舞表演也有明确的划分,歌于堂上,舞于堂下,说明乐悬规制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晚期,排除A项;仅凭歌舞表演不能直接提升贵族的文化素养,排除B项;由材料“钟、磬等乐器要据规定摆放,歌者象征仁德,歌于堂上”可知为乐悬规制的内容,而且礼乐文化内涵丰富,仅凭乐悬规制并不能扩大礼乐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10.《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A.爱国主义 B.民族主义C.积极进取 D.博大精深解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进取精神,因此答案为C项。11.(2021·全国乙)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解析:由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句“士绅编撰”“忠孝友悌”“戒饬攻诘宗亲”“众善奉行”等可以看出,“善书”宣扬的就是儒家倡导的价值观念,强化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故选B项;理学的统治地位是在明朝确立,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理学早在宋代就成为官方哲学,儒家思想就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故C项错误;善书有利于将儒家的忠孝仁义观念传播到民间,故D项的表述错误。12.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建造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是因为()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华文明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C.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古国D.文化力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核心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之所以历尽沧桑、绵延不绝,是因为文化力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核心,因此D项正确。选项A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选项B本身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因此排除C项。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西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材料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