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1页
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2页
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3页
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4页
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古诗三首《示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示儿》这首古诗;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示儿》是唐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2.诗歌结构:诗歌共四句,每句五言,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3.诗歌意境:通过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示儿》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新学期的古诗学习产生兴趣;2.向学生介绍《示儿》这首古诗,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二、诗歌学习(10分钟)1.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2.分析诗歌的结构,解释对仗工整的手法;3.解读诗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三、诗歌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四、诗歌欣赏(5分钟)1.播放《示儿》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引导学生闭目聆听,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五、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背诵《示儿》这首古诗;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并录制成音频。板书设计:《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示儿》这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和感悟来欣赏诗歌。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的内涵,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重点关注的细节:《示儿》的诗歌结构和意境。一、诗歌结构1.对仗工整:《示儿》这首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每句五言,共四句。这种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朗朗上口,韵律感强,给人以美的享受。2.逐层递进:诗歌的前两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认识,认为人死后万事皆空。然而,诗人却悲伤地发现,即使自己死去,九州(即全国)仍未统一。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国家统一的日子里,举行家祭时不要忘记告诉他。这种逐层递进的结构,使得诗歌内容紧密,富有层次感。二、诗歌意境1.生死观的表达:诗歌的前两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认识。诗人认为,人死后万事皆空,这是一种看透生死的豁达。然而,诗人却悲伤地发现,九州未能统一。这种生死观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又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2.父爱如山:诗歌的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诗人希望儿子能在国家统一的日子里,举行家祭时不要忘记告诉他。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儿子的关爱,又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在这里,诗人以国家统一为重,将爱国情怀融入父爱之中,展现了父爱如山的伟大。3.家国情怀:整首诗歌充满了诗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诗人以自己的生死观教育儿子,希望他能在国家统一的日子里,记住自己的父亲。这种家国情怀,既是对儿子的教诲,也是对全体国民的期望。诗人通过这首诗歌,传达了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通过分析《示儿》的诗歌结构和意境,我们可以看出,陆游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对儿子的教诲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融入其中。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又表达了他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对古诗的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示儿》的形式上是对仗工整的律诗,内容上则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使得诗歌既有音乐美,又有意境深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美不仅仅是音韵的和谐,更是情感与思想的深度交融。二、修辞手法的运用1.对仗:诗歌中的对仗手法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还体现在句内部。例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死去”与“元知”,“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但悲”与“不见”,都是内部对仗。这种对仗手法使得诗歌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2.借代:诗歌中的“王师”借代了唐朝的军队,“中原”则借代了分裂的北方地区。这种借代手法使得诗歌含蓄而富有张力,增强了诗歌的意境。3.虚写:诗歌的后两句通过虚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设想和对儿子的期望。这种虚写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远意义。三、情感内涵的解读1.爱国情怀:诗人陆游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国家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2.父爱如山:诗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深厚爱意。诗人希望即使在自己去世之后,儿子也能记住自己的教诲,继续传承家族的精神。3.人生观的传递:诗歌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认识,表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不仅是诗人个人的体悟,也是他对儿子的教诲,希望儿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死。四、教学过程的细化1.朗读感知: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美和节奏感。2.分析结构:讲解诗歌的对仗手法、借代和虚写等修辞手法。3.探讨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4.情感体验:让学生想象自己处于诗人的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