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B.当看完电影《流浪地球》后,使许多观众激情满怀,为中国科幻片的崛起而自豪。(删掉“使”)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将“讨论”和“表决”调换顺序)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狂妄自大妖娆嬉闹根深地固B.恼羞成怒旁鹜深邃自知之名C.吹毛求疵牡蛎风骚重蹈覆辙D.孜孜不倦要决愕然恃才放旷3.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兜率宫盗食金丹(《西游记》)B.宋江——浔阳楼醉题反诗(《水浒传》)C.关羽——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D.鲁滨孙——荒岛上独木造舟(《鲁滨孙漂流记》)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都体现了关羽的勇武。B.《草房子》一书中,与外婆相依为命的纸月死里逃生,被秦大奶奶所救。C.《简·爱》中简·爱虽然出身卑微,受尽苦难,却自尊自爱,追求自由平等。D.《老人与海》中多次写到大马林鱼的巨大和鲨鱼的凶猛,都是为了衬托老人勇毅的形象。5.古诗词名句填写。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美景大气磅礴,备受人赞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爱无私,真情无悔”,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世人阐释了这一高尚的品质。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秉承忠义精神,甘愿为国献身。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爱国情怀;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显赤胆忠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要像《论语》中子夏所说:“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当前实际思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要求要从严治党,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自总书记作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后,“节约光荣,奢靡可耻”的理念已在全社会得到弘扬。勤俭是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正如李商隐在《咏史》中所写:“历览前贤国与家,__________。”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1)《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____集。(2)鲁迅在《_____》一文里,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3)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_____》一书后,才可去玩。(4)《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_____》之事,我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春和景明______②心旷神怡______③悉成明霞______④得踏危石______2.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于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B.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4.填空和解答。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游焦山四件快事:——晚望月孝然祠外————晓起观海门日出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云归而岩穴暝男有分,女有归B.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C.行者休于树泉而茗者D.钟鼓乐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其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也跃然纸上。B.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写出太守与民同乐,也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于山水中的消极的人生态度。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9.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二)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běn)锸,畚箕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树林阴翳阴翳:阴暗B.苍颜白发苍颜:苍白的颜色C.颓然乎其间颓然:颓废的样子D.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放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语段(一)中,描绘滁人游乐的作用是什么?4.请结合两个文段,简要谈谈欧阳修和苏轼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有什么相似点?10.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取舍有道周振国①谚语说:“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天地万物皆有道,世事有道,取舍有道。②取舍之道,道义为先。讲取舍,首先绕不开利益和道义之间的纠葛。人都有逐利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主张“道义为先”。孔子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即符合道义的好处,但取无妨。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自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先驱英烈,为了百姓和大众的道义、国家和民族的道义,都是这么做的。当然,普通人难以企及这样的标准,但可以以此为榜样。③取舍之道,耕耘为本。钱钟书先生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书,其父甚喜,取名“钟书”,巧的是钱先生一生与书结缘,上清华时他便有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想法,人家过年吃酒,他过年闭门“吃书”,还曾把上门拜年的某社会名人拒之门外。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耕耘何谈取舍。④取舍之道,格局为要。棋局对弈,有人在排阵布局上动脑,有人在吃子丢子上计较,这便是格局,高下立现。庄子的《逍遥游》中,知了和小斑鸠能飞上榆树和檀树便很知足了,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也心安理得,而大鹏却要展翅九万里飞向南海,这让两个小东西很是看不懂,还在一起嘲笑大鹏。这跟和陈胜一起劳作的佣者嘲笑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一样,格局不一样,胸怀不一样,最后的成就也大相径庭。陈胜无奈感叹:“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有谚语说:“蜡烛尽能照光房子,太阳却能照亮世界”。所以,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⑤_▲。唐末诗僧贯休诗云:“门前数枝路,路路车马鸣。名埃与利尘,千里万里行。”好一幅世人追名逐利图。但对唐代思想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绝学--《止学》说:“利无尽处,命有尽时。大智知止,小智惟谋。”并告诫“利畏警焉”,即在利益面前要保持敬畏和警醒。所以,取舍之道即是进退之道,重要的是要懂得进退。陶渊明归隐田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荀鹤“羞取俸禄”,“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都是美谈;比尔·盖茨当面驳川普的面子,拒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说“这是浪费我时间”,也是明智;而许光达、徐海东、董其武等一大批高级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我军授衔时主动要求降衔让衔,更传为佳话。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1.简要概述第③段的论述层次。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画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一句话。11.阅读《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完成后面小题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舒晋瑜雨后的莒县博物馆,巍峨的气势中又有几分清新素朴。80岁的老馆长苏兆庆正给参观者讲解。这座20000平米的博物馆,留下苏兆庆几十年不停歇的脚印。我说,待在这里,看着一件件展品,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他笑了,说:“成就感觉不到,文物好比是自己的孩子。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馆支撑着。”苏兆庆从文化馆的一名职员,成长为一名文物专家,见证了莒县博物馆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20平米·200平米·2000平米·20000平米1976年春天,苏兆庆在莒县文化馆负责文物征集工作。有一回,他收集了4件文物,给了人家60元钱。可是这一行为却被文化馆长批评“乱花钱”。苏兆庆坐不住了。他一气之下找到了县委书记,说想成立文物管理所。书记问他,经费怎么办?他说:“我自己想办法!”听上去,只有20平方米的莒县文管所,是苏兆庆一时负气的行为。但实际上,他自打走街串巷收集文物的时候起,就爱上了这一行。他收集文物,有好几招。一是守。在莒县,老苏几乎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喜欢文物,懂行,有“好东西”都愿意拿来给他看。1980年,有人拿来一件文物,苏兆庆一看,是玉琮,中间有圆孔,四边圆滑,是原始氏族部落礼地神时使用的礼器。苏兆庆说,“入了账,可就是国家的了。你为国家贡献了文物,应该奖励你。”二是劝。苏兆庆听说莒县的赵明禄家里有“好东西”,苏兆庆就经常去找他聊天,有一次聊到得意处,赵明禄搬出了董其昌的行书中堂让老苏看。苏兆庆劝他捐给国家,赵明禄就是不松口。后来,苏兆庆听说赵明禄要盖房子,手头有些紧,就又来劝他捐给国家,并答应奖励他25元。这一次,赵明禄没再坚持。他不但捐出了清代董其昌的行书,还捐出黄慎的水墨写意画《渔家乐》。三是磨。80年代初,一个熟人说邻居有个壶,苏兆庆赶紧去看,壶盘口细短颈,圆鼓腹,假圈足,腹上塑一龙,龙身钻入壶内,又从壶腹对侧伸出头来,整个器物构思独特,制作精美。苏兆庆知道遇见了好文物,多次上门,终于成交。后来经鉴定,这把壶属国家一级文物。1979年,随着文物的增多,20平米的小房子渐无苏兆庆立足之地。在经过多重努力之后,“博物馆”从20平米的小屋变成了200平米的独立小院;1989年,莒县博物馆在县城建起陈列楼,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新世纪以后,文物还在不断地增加,2009年,莒州博物馆开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苏兆庆说,他喜欢到处跑,抢救发掘,好多文物就是这么一件件积累起来的,几乎每一件背后都藏着故事。他自豪地说,齐鲁文化用文献可以摆出来,莒文化可以用文物摆出来。5000年的文明之路,竟然通过苏兆庆的考古人生将其一步步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大炮弹·日月山·大口尊1960年夏季的一天,莒县普降暴雨,山洪暴发。苏兆庆接到电话:“河崖里冲出3个大陶器,看起来像三个大炮弹!”他不顾土路泥泞,蹬上自行车就赶到现场。他发现每件器物胸部都刻有图画,便以图画称这三件文物为:“日月山”“锛”和“斧”的“大炮弹”。1969年,苏兆庆带着这三个“炮弹”进京参加展览。他将重约200斤的3个“大炮弹”装箱,其中两个用绳子拴着,挂在胸前和后背,左手再拎一个,右手还拿着随身物品,就这么上下汽车和火车。后来提及此事,学界都惊出一身冷汗。“我当时的情景就像个逃难的一样。”苏兆庆回忆说,自己当时敢这么干,是因为确实不知道这三个“炮弹”是改写中国文明史的无价之宝。原来“大炮弹”是大口尊,被古文字学界称之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物证。随着“陶文大口尊”在国内外的展览,它就像当年发现的“甲骨文”一样,为考古、历史、古文字、天文学界所瞩目。有专家指出,大口尊外部刻画的“日月山”图形是一个会意字“旦”,“山上的云气承托着初出的太阳,其为早晨旦明的景象,宛然如绘。”苏兆庆受到启发,他想,先人在陶文上刻的图形,不可能是为了创造文字,而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他大胆设想如果在聚落居住的地方有突出的山峰,只要观测点选择得当,就能看到陶文所示的景象。为了验证这个判断,苏兆庆曾在春分、秋分季节,先后十次骑着自行车去陵阳河遗址发掘点中央观察日出现象。“春分时太阳升到山之巅,就能出现陶文的图景,它可能是东夷民族一个部落天文观象台的遗址。”苏兆庆说。遗址东方也有一个高耸的孤峰,从前高峰处有一个塔,被称为莒城八景“屋楼春晓”。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已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我国天文历法产生的年代,当追溯到5000年前。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莒地文明终于在她的后代面前露出了真容。金点子·()·文物之外的功夫1957年接触文物时,苏兆庆几乎是一窍不通。他完全是在实践中学习,家里的十几架书,都是和文物考古历史有关。无论是文献资料、实物资料,还是民间资料,苏兆庆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研究文物要在文物之外下功夫,“历史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怎能一下子明白?所以要扎扎实实一步步来。这是对文化和历史本身的负责,也是对祖先、民族和未来的负责。”最初在陵阳河发现的三口大尊皆是洪水冲出来的,学界一直有人怀疑是否真是莒地出土,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陵阳河再挖出一个来。1979年,在苏兆庆的多方努力下,新一轮的挖掘工作开启。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几无收获,失望的挖掘负责人因与苏兆庆观点不合愤而离去。现场只剩苏兆庆与支持他点的万良三人人手不足,苏兆庆以每120元的价格从附近村子里雇用60位民工,沿陵阳河沟深挖。一天,一直挖到中午仍然一无所获。挖掘队放工,苏兆庆到河沟中洗手,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角陶片,凭直觉,苏兆庆兴奋地高呼:“大口尊。”几人高兴得顾不上吃饭顾不得找工具,直接用手扒了起来。直到把它扒出来,苏兆庆才感觉到磨出血的两手生疼。考古界称,老苏和赖非“洗手得宝”。2012年,苏兆庆听说有人发现石头上有字,第二天他就带着宣纸和拓片工具去了,先后考证了14次,确定是岩画,上有圆,下有方,中间是人。这一大发现,填补了山东没有原始岩画的空白。有人对苏兆庆说,这个老头真有福!苏兆庆就乐了,他说,挖不着是正常,挖着了是侥幸。恰恰他挖到的都是精品,这是福分和勤奋努力结合的结果。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藏品,苏兆庆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他们有的来自苏兆庆的慧眼识珠,有的来自四里八乡慕名人的无私奉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苏兆庆将她们一一收藏进馆,无一私藏,也正是苏兆庆这份公心,让今天的莒州博物馆成为国内学界知名的文物藏馆,更成就了今天莒县的文化高度,让沉积千年的莒文化重放光彩。(有删改)1.阅读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你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并说说探究这个问题的原因。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第三个小标题下面的内容,补全这个小标题。下面最恰当的项是(_____)(甲)有才气(乙)笨力气(丙)凭运气3.苏兆庆“从文化馆的一名职员,成长为一名文物专家”,你从他的经历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大炮弹·日月山·大口尊”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4.这篇纪实文学讲述了苏兆庆与莒县博物馆之间真实的故事。阅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的理解。三、应用12.综合性学习。“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善’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1)“善”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从“”。“”即“羊”;“”,即“双目,眼睛”。成语“慈眉善目”中的“善”便是取其本义:___________;“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中“善”则取其引申义:__________。(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善”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①“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礼记•中庸》)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③“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善”行德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班级举办“学雷锋行小善”系列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题目:写给十年后的自己要求:(1)不少于600字;(2)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3)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4)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析】

D错误,改为“推举、讨论和表决”。2、C【解析】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根深蒂固。B旁骛;自知之明。D要诀。3、C【解析】

C.吕蒙——荆州城白衣渡江((三国演义》)。白衣渡江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4、B【解析】

B秦大奶奶救的是乔乔。5、(1)闲来垂钓碧溪上(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切问而近思(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8)成由勤俭败由奢【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背诵默写,既有根据上下文默写,也有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垂钓”“蒸”“撼”“蜡炬”“弊”“衰朽”“畏”“缘”“近思”“奢”等字词的写法。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6、(1)旧事重提,散文(2)二十四孝图(3)鉴略(4)山海经【解析】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着重分析“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3)《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鉴略》,“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4)《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二、阅读7、1.①日光②愉快③全,都④能够2.C3.①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②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4.①观返照吸江亭听晚梵声出松杪②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①句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②句意为:心胸开阔,精神愉悦。怡:愉快。③句意为:都成为明亮的霞光。悉:都。④句意为:能够踏在高石上。得:能够。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于”都是“介词,在”;B项中的“或”都是“有时”;C项中的“以”分别是“因为”和“凭借”;D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故选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意达句顺。①重点词语:跃(跃动);影(月影)。句意: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②重点词语:始(开始);数(几)。句意: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4.试题分析:①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作答。乙文中写游焦山四件快事分别是“观返照吸江亭”“晚望月孝然祠外”“听晚梵声出松杪”和“晓起观海门日出”。据此可填写作答。②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甲文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下文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纯为写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据此理解作答。参考译文:【甲】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来焦山有四件令人高兴的事:观看夕阳返照在吸江亭的美景。青青的山峰映照着落日,沧海烟云一片烟波浩渺的景象,像是米家父子的笔法创造的意境。晚上在孝然祠外观看月色,天空碧蓝,万里长空,没有一丝云彩。听那诵经的声间从松树梢间传来,让人有出落凡尘的想法。早晨起来观看海门日出,(太阳)刚开始从远处的树林中稍微露出一点红晕的光,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光芒照射在水中,一下子全都变成了明亮、摇曳多姿、荡漾的霞光。《瘗鹤铭》在雷轰石的下面,惊涛骇浪早晚喷涌和激荡。我是在十一月的时候来游玩的,江水刚落潮,于是能够登上潮汐的石头之上,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实在是有幸呀。8、1.C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3.C【解析】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1.A.聚拢/女子出嫁。B.开放/起,指被任用。C.都解释为“……的人”。D.“乐”,通假字,通"悦",使之快乐/以……为乐。故选C。2.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①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得”:领会,“寓”:寄托。②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晦”:昏暗,“暝”:昏暗。3.“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C句理解错误。故选C。9、1.B2.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或:自有他的乐趣。意对即可)3.①描写众人游乐的热闹景象,反映出滁州百姓生活安宁,从而表现作者政绩卓著。②写游人之乐是为了表现作者的与民同乐。4.两人在做官上都以民本,关心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B项有误,“苍颜”的意思是“脸色苍老”。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从”“乐其乐”是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及结构安排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滁人可以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都是太守励精图治的结果。先描述滁人的游乐,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太守的治理有方,另一方面是为下文写太守“醉能同其乐”做铺垫。4.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从“醉能同其乐”“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可知,欧阳修和苏轼都体恤百姓,深得人心。(一)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年代:北宋(二)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一)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二)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在大堤上建了一座房子(独自居住),每天经过家门而不进入,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10、1.首先是提出本段论点:取舍之道,耕耘为本;然后举钱钟书刻苦读书的例子加以论证;又引用鲁迅的话从道理上论证耕耘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强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耕耘何谈取舍。2.格局大,可以成就很大;格局小,无法取得大的成就(格局不一样,胸怀不一样,最后的成就也大相径庭)。3.取舍之道,进退为上。(内容应该体现“进退(退让)”对于“取舍”的重要作用,表达形式一致,不一致的即使意思对也要酌情扣分)【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作者论证思路。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语言表述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文章第3段首先是提出本段论点——取舍之道,耕耘为本;然后列举钱钟书刻苦读书的例子加以论证;又引用鲁迅的话从道理上论证耕耘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耕耘何谈取舍”。据此分析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本题引用谚语“蜡烛尽能照光房子,太阳却能照亮世界”,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强调了“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进而论述了本文的“取舍之道,格局为要”这一分论点。说明格局不一样,胸怀不一样,最后的成就也大相径庭。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的论证思路。本文在提出了中心论点后,从“取舍之道,道义为先”“取舍之道,耕耘为本”“取舍之道,格局为要”“取舍之道,进退为上”四个角度来论证分析。其中文章第5段“取舍之道,进退为上”这一内容可根据文章第五段中的“所以,取舍之道即是进退之道,重要的是要懂得进退”这一语句进行概括,仿照前面的分论点的句式作答。11、1.问题:苏兆庆为什么说“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馆支撑着”?原因:我想知道为什么博物馆对苏兆庆如此重要2.乙3.示例:我获得的启示是: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勤奋执著,才能获得成功苏兆庆热爱文物事业,他亲自到发现“大炮弹”的现场,又不辞辛苦带文物参展,他多次到遗址观察日出现象,求证“旦”字的学术价值,使古老的莒地文明展露了真容,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一名文物专家。4.示例:题目表明了苏兆庆和博物馆的关系,正是靠着苏兆庆的勤奋努力,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内学界知名的文物藏馆,题目体现了苏兆庆对博物馆发展的重大贡献。【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需要结合一、二两段的内容提出你所要探究的问题,可从“他笑了,说:“成就感觉不到,文物好比是自己的孩子。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馆支撑着。””这句话中提取出你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再将原因说明一下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补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通过文中“1979年,在苏兆庆的多方努力下,新一轮的挖掘工作开启。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几无收获,失望的挖掘负责人因与苏兆庆观点不合愤而离去。现场只剩苏兆庆与支持他点的万良三人人手不足,苏兆庆以每120元的价格从附近村子里雇用60位民工,沿陵阳河沟深挖。”这几句话可知,苏兆庆挖掘文物完全是靠人力,并没有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踏踏实实地做好挖掘工作,所以在甲乙丙三项中,乙最符合。3.本题是启示题,考查对段落主题的理解。启示,其实就是这一人物有哪些方面对你造成了影响,是需要你去学习的或者自己去改正的。从文中“大炮弹·日月山·大口尊”这段内容中的为了验证这个判断,苏兆庆曾在春分、秋分季节,先后十次骑着自行车去陵阳河遗址发掘点中央观察日出现象。可以知道,苏兆庆为了能够验证他的判断,不辞辛劳,终于成功,体现了他对于文物工作的执著与热爱,这就可以作为你获得的启示。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回答。从表层义来看,“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表现出了苏兆庆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他的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征集文物,不惜一切挖掘文物,才慢慢地让博物馆由小变大----1979年,随着文物的增多,20平米的小房子渐无苏兆庆立足之地。在经过多重努力之后,“博物馆”从20平米的小屋变成了200平米的独立小院;1989年,莒县博物馆在县城建起陈列楼,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新世纪以后,文物还在不断地增加,2009年,莒州博物馆开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从深层义看,这个标题体现出了苏兆庆对博物馆作出的巨大贡献,从文中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藏品,苏兆庆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他们有的来自苏兆庆的慧眼识珠,有的来自四里八乡慕名人的无私奉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苏兆庆将她们一一收藏进馆,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