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B.凡是具有生命系统的生物都有细胞这一结构层次C.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可看作一个系统,它们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D.一棵杏树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答案〗B〖祥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析】A、池塘中所有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层次,A错误;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凡是具有生命系统的生物都有细胞这一结构层次,B正确;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D、一棵银杏树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错误。故选B。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B.细胞内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减弱C.肽键的生成、ATP的形成、基因的表达过程均有水的产生D.在洋葱根尖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答案〗D〖祥解〗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水的存在形式与代谢的关系:若细胞内自由水比例升高,则代谢旺盛,反之代谢缓慢。3、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结构有: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水);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水);细胞核(合成DNA和RNA的过程中产生水);核糖体(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时产生水);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脱水缩合形成纤维索时产生水)。【详析】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A正确;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和植物抗逆性的强弱关系很大,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抗逆性越强,因此细胞内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减弱,B正确;C、肽键的生成、ATP的形成、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有脱水缩合而成的水的产生,C正确;D、洋葱根尖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D。3.核孔复合体由镶嵌在内外核膜上的多种复合蛋白构成。大分子物质凭借自身的信号与核孔复合体蛋白质(主要是中央运输蛋白)上的受体结合而实现主动转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有两层磷脂分子组成B.核孔复合体存在,说明核孔具有选择性C.大分子物质均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大分子物质的主动转运,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B〖祥解〗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的数目、分布和密度与细胞代谢活性有关,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旺盛的细胞核膜孔数目多,通过核孔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核孔在调节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中有一定的作用。【详析】A、核膜是双层膜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BC、核孔复合体的存在,说明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具有选择性,如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但DNA不能,B正确,C错误;D、核孔能让部分大分子物质通过,实现了核质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B。4.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个渗透装置,是因为()①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②细胞质具有一定浓度③原生质层类同于半透膜④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祥解〗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能发生渗透作用要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详析】①成熟植物细胞的半透膜为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液泡膜,①不符合;②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主要是液泡内的细胞液,浓度差是指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②不符合;③成熟植物细胞的半透膜为原生质层,③符合;④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主要是液泡内的细胞液,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④符合;故选D。5.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bcd①淀粉溶液2ml蔗糖溶液2ml唾液淀粉酶溶液2ml唾液淀粉酶溶液2ml②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③将c倒入a,将d倒入b④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⑤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ml⑥37℃恒温水浴⑦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答案〗A〖祥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详析】A、从表格中看出只有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这一组变量,实验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淀粉酶的用量属于无关变量,A错误;B、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和PH,B正确;CD、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先让酶与反应物都在适宜温度下反应,最后与斐林试剂在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②④37℃恒温水浴,⑥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CD正确。故选A。6.水熊虫是一种“不会灭绝”的真核生物,遇到危险时其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甚至“完全变干”,安全后又能恢复正常,能在极端条件中生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会灭绝”的水熊虫体内细胞不会发生衰老和凋亡B.水熊虫细胞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C.在干燥条件下,水熊虫的新陈代谢并未真的完全停止D.“完全变干”的水熊虫体内依然有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答案〗A〖祥解〗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多种复杂的细胞器。【详析】A、水熊虫的“不会灭绝”特性表现在抵御危险的能力强,但不代表体内细胞不会发生衰老和凋亡,其体内细胞应该正常发生衰老和凋亡,A错误;B、水熊虫是一种“不会灭绝”的真核生物,因此其细胞内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B正确;C、在遇到危险时,其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甚至“完全变干”,而安全以后恢复正常,因此干燥条件下,水熊虫的新陈代谢并未真的完全停止,C正确;D、“完全变干”的水熊虫在安全后恢复正常,说明其体内依然有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D正确。故选A。7.研究小组对古华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基因C与c的关系是()①等位基因②复等位基因③完全显性④不完全显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祥解〗1、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如人头发黑色与黄色;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2、完全显性是指有一对相对性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其F1表现出与显性亲本完全一样的显性性状,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完全显性,它是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这一现象,比如显性是红色,隐性是白色,则杂合体是粉色,这就是不完全显性。【详析】由“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知道,基因C控制红色,基因c控制白色,所以C与c是“等位基因”;又知基因型为Cc的个体花色是粉色,介于红色和白色之间,所以属于“不完全显性”,故①④正确。故选C。8.观赏植物中有一种叫做旱金莲的,其花朵有单花、双花和超双花,分别由a1,a2和a3控制。其主要区别为花瓣的数目,超双花的花瓣最多。某科研小组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部分杂交结果如下:杂交组合杂交结果超双花×双花情况1:超双花:双花=1:1情况2:全部是超双花……超双花×超双花情况1:全部超双花情况2:超双花:双花=3:1情况3:超双花:单花=3:1单花×单花全部单花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a1、a2、a3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与旱金莲花朵性状相关的基因型共有5种C.a3对a1、a2为显性,a2对a1为显性D.不存在后代同时出现单花、双花和超双花的杂交组合〖答案〗C〖祥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析】A、a1、a2、a3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故旱金莲花朵性状的相关基因型有a1a1,a1a2、a1a3、a2a2、a2a3和a3a3共6种,B错误;C、超双花×双花,后代情况1:超双花:双花=1:1情况2:全部是超双花,说明a3对a2显性,超双花×超双花后代情况1:全部超双花、情况2:超双花:双花=3:1情况3:超双花:单花=3:1,说明a3对a1、a2为显性,单花×单花后代全部单花,说明单花是隐性,所以该性状的显隐关系是a3对a1、a2为显性,a2对a1为显性,C正确;D、由于a3对a1、a2为显性,a2对a1为显性,若a3a1与a2a1杂交,后代为a3a2、a3a1、a2a1、a1a1,可同时出现三种表型,D错误。故选C。9.如图是某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表示某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该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6个DNA,6条染色单体D.该细胞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图中显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且细胞质是不均等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详析】AB、图中显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且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AB错误;C、由图可知,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8条染色单体,C错误;D、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此时期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同一极的是非同源染色体,即该细胞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孟德尔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②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③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④摩尔根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⑤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⑥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杂交实验过程中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答案〗B〖祥解〗孟德尔和摩尔根探究遗传规律的实验都是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详析】①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①错误;②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②正确;③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正确;④摩尔根通过传统方法(三点测交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④错误;⑤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⑤正确;⑥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但是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必须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及人工授粉的操作,才能实现异花传粉,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④⑥错误,②③⑤正确。故选B。11.下列有关摩尔根研究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样,都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B.摩尔根在实验室培养的雄果蝇中首次发现了白眼性状,该性状来自于基因重组C.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D.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答案〗B〖祥解〗摩尔根的实验过程,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交配,F1都是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白眼性状只限于雄蝇,即白眼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所以他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说。摩尔根根据实验一中的现象提出假设并运用测交法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该过程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即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详析】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孟德尔用的研究遗传定律的方法相同,A正确;B、摩尔根在实验室培养的雄果蝇中首次发现了白眼性状,该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C、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并在该假设的支配下正确解释了杂交实验中出现的现象,C正确;D、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遵循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B。12.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因Ⅱ6个体无病,故孕育Ⅲ10无需做产前诊断C.若Ⅲ8是女孩,则其有四种基因型D.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答案〗B〖祥解〗图中Ⅰ的1和2都没有乙病,而其女儿4号有乙病,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有甲病,儿子6没有甲病,说明甲病是显性遗传病,由题干已知只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详析】A、由于Ⅰ1和Ⅰ2均不患乙病,却生出患乙病的女孩Ⅱ4,所以乙病为常隐,依题干有一种病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甲病为伴X遗传,若为伴X隐,Ⅱ6一定患病,与图不符,所以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B、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虽然Ⅱ6个体无病,且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但孕育Ⅲ10仍需做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B错误;C、可推知Ⅱ3基因型为BbXaY,Ⅱ-4基因型为bbXAXa,若Ⅲ8是女孩,则其有四种基因型,C正确;D、可推知Ⅱ6基因型为BBXaY:BbXaY=1:2,Ⅱ-7基因型为BBXaXa,所以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D正确。故选B。1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个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B.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用培养基中的35S直接标记的D.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答案〗B〖祥解〗1、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DNA进行半保留复制。【详析】A、一个噬菌体复制三次产生了8个子代噬菌体,两个含有32P,没有含35S的,分别占噬菌体总数的1/4和0,A正确;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没有逆转录RNA→DNA的过程,且应该有DNA的复制,B错误;C、噬菌体是寄生生物,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C正确;D、培养基中32P的原料被宿主细胞吸收后,噬菌体利用该原料合成自己的核酸,D正确。故选B。14.已知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的正常翅基因突变为展翅基因后,会导致果蝇停飞时原应紧贴背部的双翅仍向两侧展开,且展翅基因纯合致死(相关基因用D、d表示),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两种翅形中正常翅为隐性性状C.若杂合红眼展翅(♀)与白眼展翅(♂)杂交,后代展翅(♀)占2/3D.若杂合红眼正常翅(♀)与白眼展翅(♂)杂交,后代红眼展翅占1/4〖答案〗C〖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从题干信息“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的正常翅基因突变为展翅基因后,会导致果蝇停飞时原应紧贴背部的双翅仍向两侧展开”,说明正常翅为隐性性状,展翅为显性性状。由于展翅纯合致死,即DD纯合致死,因此种群中展翅果蝇的基因型为Dd,B正确;C、杂合红眼展翅DdXWXw(♀)与白眼展翅(♂)DdXwY杂交,后代展翅(♀)占2/3×1/2=1/3,C错误;D、若杂合红眼正常翅(♀)ddXWXw与白眼展翅(♂)DdXwY杂交,后代红眼展翅占1/2×1/2=1/4,D正确。故选C。15.某双链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已知腺嘌呤(A)的数目是300个,则胞嘧啶(C)的数目是()A.400 B.500 C.600 D.700〖答案〗D〖祥解〗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析】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A+C=T+G=50%,所以含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如果腺嘌呤(A)的数目是300个,则胞嘧啶(C)的数目是1000-300=700个。D正确。

故选D。16.赫尔希和蔡斯于1952年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B.本实验选择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DNA和蛋白质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答案〗C〖祥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析】A、赫尔希、蔡斯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A正确;B、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且能将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B正确;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细菌,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因此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少数带有32P标记,C错误;D、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离心后应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大肠杆菌分离,随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所致,D正确。故选C。17.红霉素是一种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其作用机理在于能专一性地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中核糖体的移位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蛋白质时,mRNA可以沿着核糖体移动B.用红霉素可以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红霉素能够阻止翻译过程中肽链的延伸D.滥用红霉素会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答案〗C〖祥解〗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析】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红霉素对细菌的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病毒的生命活动不起作用,B错误;

C、在翻译过程中,随着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合成的肽链延长,而红霉素能抑制蛋白质合成中核糖体的移位,故红霉素能够阻止翻译过程中肽链的延伸,C正确;

D、红霉素能将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筛选出来,而不是诱导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D错误。

故选C。18.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下列能体现表观遗传的是()A.都不患色盲的两人所生的后代却可能患色盲,因为母亲的遗传信息中携带了色盲基因B.同卵双生的两人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却会有较大的差异C.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多个子女在长相上各不相同D.父母均正常,后代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改变而患上镰状细胞贫血〖答案〗B〖祥解〗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详析】A、都不患色盲的两人所生的后代却可能患色盲,因为母亲的遗传信息中携带了色盲基因,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能体现表观遗传,A错误;B、同卵双生的两人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却会有较大的差异,两人核遗传物质相同但表型发生改变,能体现表观遗传,B正确;C、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多个子女在长相上各不相同,遗传物质也不同,属于基因重组,不能体现表观遗传,C错误;D、父母均正常,后代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改变而患上镰状细胞贫血,属于基因突变,不能体现表观遗传,D错误。故选B。19.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则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C.分离定律可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合子的形成过程中〖答案〗B〖祥解〗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A错误;B、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故两对基因之间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每对基因按分离定律遗传,B正确;C、分离定律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C错误;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B。20.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两个家族系谱图。若图中Ⅲ9和Ⅲ10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6,则得出此概率值需要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列条件中是必要限定条件的是()A.I3、I4均为杂合体 B.I3、Ⅱ5均为杂合体C.I4、Ⅱ5均为纯合体 D.Ⅱ7、Ⅱ8均为杂合体〖答案〗D〖祥解〗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析】Ⅲ9和Ⅲ10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6,即aa=1/4×2/3,说明Ⅲ9为Aa和Ⅲ10为2/3Aa,则当Ⅱ7、Ⅱ8均为杂合体Aa时才能满足Ⅲ10为2/3Aa,Ⅲ9和Ⅲ10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才是1/6,D符合题意。故选D。21.下列关于人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B.处于减数分裂II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维持了遗传稳定性也导致了遗传多样性〖答案〗C〖祥解〗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析】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处于减数分裂II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而遗传物质卵细胞提供的要多一些,因为细胞质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卵细胞,C错误;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该过程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等过程,也导致了遗传多样性,D正确。故选C。22.子女与父母间在遗传物质的组成上既存在稳定性,也具有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父方和母方传至子代的遗传信息不同,但遗传物质的数量相同B.对亲、子代遗传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形成配子时的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均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D.细胞质遗传使得女儿的性状更接近母方,对儿子的性状不产生影响〖答案〗C〖祥解〗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详析】A、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母方,即父方和母方传至子代的遗传信息不同,且遗传物质的数量未必相同,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因此,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即对亲、子代遗传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错误;C、形成配子时的基因重组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均与子代的多样性有关,进而使后代具有了更大的变异性,C正确;D、由于受精卵中的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因此,细胞质遗传使得女儿和儿子的性状更接近母方,D错误。故选C。2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生殖细胞的形成均需经过变形过程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细胞质发生了两次不均等分裂D.同一生物个体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详析】A、成熟生殖细胞精子的形成需经过变形过程,但卵细胞的形成不需变形,A错误;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B错误;C、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C错误;D、同一生物个体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D正确。故选D。2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HIV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C〖祥解〗1、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生活。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病毒,只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B、T2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C、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增殖时所需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因此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D、HIV的遗传物质是RNA,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C。2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考虑变异),A和a、B与b两对等位基因何时发生分离()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B〖祥解〗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详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B与b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26.如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主动运输的有______(填图中数字),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有_____(填图中数字)。(2)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3)吞噬细胞通过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方式吞噬细菌。(4)葡萄糖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方式进入人的红细胞。〖答案〗(1)①.①④②.①④⑤(2)A(3)⑤(4)③〖祥解〗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有:(1)自由扩散,特点: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2)协助扩散,特点: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特点:一般为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由图可知:①表示主动运输;②表示自由扩散;③表示协助扩散;④表示主动运输;⑤表示胞吞和胞吐;A表示载体蛋白;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多糖。【小问1详析】被动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消耗能量,图中表示被动运输的有②自由扩散、③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是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有①④;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有①④主动运输、⑤胞吞和胞吐。【小问2详析】图中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图中对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小问3详析】细菌分子量大,吞噬细胞通过胞吞吞噬细菌,为图中的⑤。【小问4详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③。27.LA综合征是由LA-1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的成骨细胞中LA蛋白质合成量不足或结构改变发病。如图为某家族的该疾病系谱图。已知II-2的LA-1致病基因来自上一代。(1)LA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_____(显性/隐性)遗传。(2)若用A/a表示LA-1基因,I-1基因型可能为_____,III-1基因型为杂合子的概率_____。(3)II-2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LA-1突变基因的数量可能为_____(不考虑染色体互换)A.0 B.1 C.2(4)II-1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生下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5)若III-1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患者,其病因是Ⅱ代中的_____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答案〗(1)①.常②.显性(2)①.AA、Aa、aa②.2/3(3)AC(4)1/4(5)1〖祥解〗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分析遗传图解可知,Ⅱ﹣1和Ⅱ﹣2表现为有病,生出Ⅲ﹣2无病小孩,该遗传病为显性;父亲患病,有女儿正常,排除伴X显性遗传病;LA综合征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小问1详析】分析遗传图解可知,Ⅱ﹣1和Ⅱ﹣2表现为有病,生出Ⅲ﹣2无病小孩,该遗传病为显性;父亲患病,有女儿正常,排除伴X显性遗传病;LA综合征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小问2详析】若用A/a表示LA-1基因,由于不知道I-1和I-2的表现型,故I-1基因型可能为AA、Aa、aa,Ⅱ﹣1和Ⅱ﹣2表现为有病,生出Ⅲ﹣2无病小孩,故Ⅱ﹣1和Ⅱ﹣2基因型均为Aa,故III-1基因型为AA和Aa,所以III-1基因型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小问3详析】II-2的基因型为Aa,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减数分裂A和a所在的染色体会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故I-2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LA-1突变基因的数量可能为0或2,AC正确,B错误。故选AC。【小问4详析】II-1的基因型为Aa,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aa,生下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1/2=1/4。【小问5详析】若Ⅱ代中的1号个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没有被拉向细胞两极),则III-1是Kli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