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二中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汉川二中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汉川二中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汉川二中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汉川二中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汉川二中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A.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强B.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C.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D.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弱2.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是可遗传变异的是A.经常晒太阳使皮肤变黑B.杂种高茎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豌豆C.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形状D.肥水充足时农作物出现粒大穗多现象3.细胞内某一特定基因中鸟嘌呤G占全部碱基的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基因的组成元素是C、H、O、N、P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13:12C.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越耐高温D.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因而该基因具有多样性4.导致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A.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B.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C.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D.缺氧时,红细胞呈镰刀型5.脂肪检测过程中,滴加了苏丹Ⅲ试剂后,再滴加酒精的目的是A.增加染色的程度B.洗去浮色C.消毒D.与脂肪发生颜色反应6.关于图遗传图解的分析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③过程B.①②过程有A与a的分离,但不存在A与A的分离C.A与a在同源染色体上对应的位置相同D.若子代有3种表现型则说明A对a为完全显性7.甲同学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乙同学吸人某种花的花粉便会打喷嚏、发生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消退较快,没有明显遗传倾向B.甲同学第一次吃这种海鲜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C.乙同学的发病原理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D.给甲乙同学的建议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8.(10分)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存在”属于假说内容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C.其假说能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D.其假说能解释融合遗传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2)图中E过程育种原理是_________,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时,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的________,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物理因子:________;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3)图中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请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生物种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肺炎双球菌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HIV病毒(1)在表格中写出T2噬菌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过一段时间后,小鼠__________(填“有”或“无”)死亡的可能。(3)T2噬菌体和HIV病毒共同含有的碱基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细胞中能发生RNA复制,是因为病毒利用烟草细胞合成了__________酶。在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l)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l-4时期为___________条。(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_____处进行。12.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研究发现,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能抑制BCL2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下图为miRNA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__________,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2)与b过程相比,a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b过程合成的②、③等的序列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可知,miRNA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弱,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明确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2、B【解析】

变异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后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A、经常晒太阳使皮肤变黑是被晒的结果,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B、杂种高茎紫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矮茎白花豌豆属于基因重组,是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C、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形状是修剪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D、肥水充足时农作物出现粒大穗多现象,是水肥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故选B。3、D【解析】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双链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是一段双链DN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分析其中的碱基种类比例。【详解】A、该基因的组成元素和DNA一样,均是C、H、O、N、P,A正确;B、该基因中鸟嘌呤G占全部碱基的2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G占全部碱基的52%,A+T占全部碱基的1—52%=48%,碱基(C+G)/(A+T)为52%/48%=13:12,B正确;C、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有三个氢键,A—T含有两个氢键,G—C的比例越高,越耐高温,C正确;D、不同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对特定基因而言,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具有特异性,D错误。故选D。【点睛】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1)在DNA双链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同,即G=C,A=T,A+G=T+C=A+C=T+G=总碱基数/2。(2)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同,即若在一条链中=m,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m。(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a,则在其互补链中=,而在整个DNA分子中=1。4、A【解析】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图解如下:【详解】A、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即A/T→T/A,A正确;B、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C、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D、缺氧时,红细胞呈镰刀型,这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不是其产生的原因,D错误。故选A。【点睛】明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分清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5、B【解析】脂肪检测过程中,滴加了苏丹试剂后再滴加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故选B。6、C【解析】

由图可知,①②表示减数分裂,③表示受精作用。【详解】A、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表示受精作用,A错误;B、①②过程有A与a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存在A与A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错误;C、A与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C正确;D、若子代有3种表现型,则说明A对a为不完全显性,D错误。故选C。7、D【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过敏反应消退较快,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A错误;甲同学第一次吃这种海鲜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B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与乙同学的发病原理不相同,C错误;由于甲乙同学都发生了过敏反应,因此,给甲乙同学的建议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过敏反应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与自身免疫病的区别,再根据题意作答。8、D【解析】“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说内容包括四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B正确;其假说能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C正确;融合遗传是指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由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因此,其假说不能解释融合遗传,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方法及具体过程,同时识记孟德尔根据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内容;掌握测交实验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9、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基因突变分裂间期紫外线等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解析】

图中A、D表示杂交育种;A、B、C表示单倍体育种;E表示诱变育种;F是多倍体育种;G是基因工程育种;HIJ是植物组织培养。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详解】(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与A→D的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A→B→C单倍体育种获得的品种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图中E过程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时,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的DNA分子复制时期,即分裂间期,诱变因子有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其中物理因子如:紫外线照射等;F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是秋水仙素,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3)根据试题分析,图中G→J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及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利用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10、DNA有A、G、CRNA复制转录、翻译(或者答DNARNA蛋白质)【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以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发生RNA的复制、翻译过程;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发生逆转录、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如图:。(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被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将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因此一段时间后,小鼠有死亡的可能。(3)T2噬菌体含有的核酸是DNA,HIV病毒含有的核酸是RNA,两者共同含有的碱基是A、G、C。(4)RNA自我复制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烟草花叶病毒利用烟草细胞合成了该酶,进而催化了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细胞中进行的RNA复制过程;人体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不能进行DNA复制,但是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为:。【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心法则及其补充的内容,明确不同的生物遗传物质不同,可以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也不尽相同。11、曲线A减数0—48—13406、11【解析】

判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曲线时,可以从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由着丝点分裂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由细胞分裂造成,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染色体的变化曲线有骤起骤落的特点。DNA数目加倍是由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时期,要经过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DNA含量逐渐增加。DNA数量减半是由于细胞分裂造成的。因此DNA的变化曲线具有缓起骤落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细胞中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曲线B表示的是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曲线A表示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2)判断分裂方式时,可以从曲线的上限和下限来分析。有丝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是2n→4n→2n(设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DNA含量变化规律是2n→4n→2n。减数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是2n→n→2n→n,DNA的数量变化规律:2n→4n→2n→→n。因此,从曲线的上限看,若发现染色体数目变化由2n上升到4n即为有丝分裂。从曲线的下限看,凡是下限是2n的定为有丝分裂,凡下限达到n的定为减数分裂。所以,从0—8的时期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3)从曲线可以分析出,4处同源染色体分离,8处进行受精作用,同源染色体恢复成对存在。除4—8区间以外的其他区间都有同源染色体。即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0—4和8—13。(4)1—4区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这一阶段DNA已复制,但染色体数没有增加,仍为20条染色体,但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DNA,因此,核DNA数是40条。(5)6—7、11—12两个区间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因此,6、11两处发生了着丝点分裂。【点睛】解答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