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民族中学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研究人员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搅拌不充分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B.在子代噬菌体中不会检测到放射性C.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D.噬菌体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和酶均由细菌提供2.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某些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个种群中某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B.基因频率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C.同一物种的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造成地理隔离D.共同进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个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C.起始密码位于基因的前端,启动转录过程D.tRNA分子中部分区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4.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B.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C.某些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D.所有酶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5.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A.60B.80C.120D.1806.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0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大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7.JH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这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据调查,JH的前辈正常,从JH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JH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JH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JH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下列对该可遗传突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B.该突变基因可能源于JH的父亲C.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D.JH的直系血亲均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8.(10分)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使R菌发生转化的DNA分子含有与荚膜形成相关的基因C.R菌转化为S菌后,DNA分子中嘌呤碱基的总比例不会发生改变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二、非选择题9.(10分)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生长激素的示意图。(1)图中虚线方框内代表的基因工程过程是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要用到的“化学浆糊”是_______。(2)图中的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内,从其分子结构看,可确定它是―种____分子,它的功能是作为目的基因的_______。(3)上述基因工程属于_______。A.动物基因工程B.植物基因工程C.微生物基因工程D.人类基因工程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越未越多的基因工程产品,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这些产品的不安全性,但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4)下列哪项是对待转基因技术的理性态度_____。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的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C.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宄10.(14分)某地农田发生严重的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两年在稻田里喷洒DDT农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下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试分析用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4)如果A到D仍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5)请举出两种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株。(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和________。与过程⑦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基因型相同,8号和9号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请据图回答:(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基因。(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基因。(3)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若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可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详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会被35S标记,而DNA不会被标记,搅拌的目的是使亲代噬菌体的外壳与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分离,由于子代噬菌体会被标记,所以沉淀物中会出现放射性,故搅拌不充分不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噬菌体增殖所需要的模板是噬菌体的DNA,而原料和酶均由细菌提供,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A【解析】
A.一个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A错误;B.基因频率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B正确;C.同一物种的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造成地理隔离,C正确;D.共同进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点评: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是解答本题关键。3、C【解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真核细胞的转录在细胞核完成,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原料是氨基酸,需要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但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详解】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A正确;B、同一个mRNA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B正确;C、起始密码位于mRNA上,位于基因的前端启动转录过程的是启动子,C错误;D、tRNA分子中部分区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D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的知识,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4、B【解析】
由“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可知,RNA也可以作为酶。【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有一部分酶是蛋白质,有一部分酶是RNA,A错误;B、发现RNA的催化功能,说明有一部分酶是蛋白质,有一部分酶是RNA,B正确;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故具有催化功能的RNA也属于酶,C错误;D、蛋白质类的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RNA类的酶是在细胞核(或拟核)转录形成的,D错误。故选B。【点睛】了解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具有100个碱基对(碱基数为200个)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则含鸟嘌呤40个,根据公式:需要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DNA分子中该碱基数×(2n-1)=40×(22-1)=120个,式中n为复制次数。6、D【解析】
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③【详解】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组织液,并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B.肝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其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B正确;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D.大部分组织液被毛细血管吸收回到血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只是少数,D错误。【点睛】易错易混点:组织液大部分透过毛细血管吸收回到血浆,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7、C【解析】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无关,A错误;由于该病为X隐性遗传,该突变基因不可能源于JH的父亲,所以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B错误;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C正确;由于JH的前辈正常,从JH这一代起出现患者,所以JH的直系血亲中其前辈不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8、A【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A、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变异是基因重组,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B、进入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含有与荚膜形成相关的基因,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B正确;C、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C正确;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D正确。【点睛】注意:只要是双链DNA分子,不管其碱基序列排列怎样,由于嘌呤与嘧啶始终配对,所以嘌呤与嘧啶各占1/2。二、非选择题9、获取目的基因DNA连接酶(双链)环状DNA运载体CB【解析】
分析图示:该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人生长激素的示意图,包括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1)食物安全:滞后效应、出现过敏源、食物的营养成分改变等;(2)生物安全:基因扩散导致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3)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环境的影响。【详解】(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前需要获取目的基因,因此图1中虚线方框内代表的过程是获取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时,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运载体,其次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因此,该过程要用到的“化学浆糊”是DNA连接酶。(2)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内小型环状DNA分子,它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3)上述基因工程是利用大肠杆菌替我们生产人的胰岛素,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故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故选C。(4)A、转基因技术存在负面影响,A错误;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B正确;C、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容易造成基因污染,C错误;D、转基因技术有其优点和缺点,应正确判断,不能因噎废食,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基因工程、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使害虫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增多选择定向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伤害有益生物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解析】
害虫的种群中存在不定向的变异,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但多数害虫不具有抗药性变异。从A点到B点,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农药的使用,对害虫种群中存在的不定向的变异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淘汰了种群中本来就存在的大多数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导致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同时也将具有抗药性个体选择出来,这些个体通过繁殖,将抗药性变异遗传给子代,使得害虫种群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目逐渐增多,导致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从D点到E点,害虫种群的数量在较低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放养青蛙进行生物防治的结果。【详解】(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所以在施用农药的初期,大多数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被淘汰,导致害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得以生存。(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农药的使用,将害虫种群中具有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的个体选择出来,这些个体通过繁殖,将抗药性变异遗传给子代,即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使害虫种群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3)用农药防治害虫,会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保留耐药性个体),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4)如果A到D仍为农药防治期,而且使用的是同一种农药,由于C点时害虫种群已经对该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使该农药的效果变差,所以不会出现从C点到D点的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的现象。可见,在C点,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最可能是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5)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其优点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不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伤害有益生物;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生物防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曲线的起点、拐点、落点”这一解题的切入点,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作答。1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97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定向改变生物性状【解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④是基因工程育种。
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经过①⑤⑥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单倍体育种;经过⑦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诱变育种;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1552×1/16=97株。(2)过程⑤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单倍体Ab个体。单倍体育种的优势是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3)过程④是基因工程育种,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时,需要用到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⑦是诱变育种,是不定向的,而基因工程是人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知识,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诊断技术考核试卷
-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典当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考核试卷
- 无损检测非金属专用设备考核试卷
- 厨房电器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考核试卷
- 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分析考核试卷
- 服务绿色发展考核试卷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销售区域差异化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干洗店中央洗衣工厂岗位职责及管理手册
- 2024年数学新高考I卷评析及教学建议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第十一单元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个人装载机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2年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三单元项目六《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 《猪的传染病》课件
- 《新媒体营销》课件-项目一 新媒体营销认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