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薄板电阻点焊推 荐工艺规范gbt43412-2023》 详细解读_第1页
《金属薄板电阻点焊推 荐工艺规范gbt43412-2023》 详细解读_第2页
《金属薄板电阻点焊推 荐工艺规范gbt43412-2023》 详细解读_第3页
《金属薄板电阻点焊推 荐工艺规范gbt43412-2023》 详细解读_第4页
《金属薄板电阻点焊推 荐工艺规范gbt43412-2023》 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薄板电阻点焊推荐工艺规范gb/t43412-2023》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符号5一般要求6设计要求7质量要求contents目录8焊接工艺9检验试验方法10焊点缺陷修复附录A(资料性)电阻点焊设备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附录B(资料性)磁控点焊装置技术要求contents目录附录C(资料性)电阻点焊设备验证附录D(资料性)电阻点焊电极附录E(资料性)密封点焊密封胶技术要求附录F(资料性)电阻点焊间距、边距设计要求附录G(资料性)电阻点焊常见接头工艺参数推荐附录H(资料性)电阻点焊工艺规程模板contents目录附录I(资料性)电阻点焊常见缺陷及应对措施附录J(资料性)焊点消痕推荐工艺附录K(资料性)电阻点焊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技术要求附录L(资料性)疲劳试验附录M(资料性)密封试验参考文献011范围涵盖的焊接类型本规范适用于金属薄板电阻点焊的推荐工艺,包括但不限于低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的点焊。针对不同材料类型,提供了相应的焊接参数和工艺要求,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本规范适用于制造业中金属薄板电阻点焊的生产过程,如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在这些行业中,金属薄板点焊被广泛应用于连接构件,本规范为这些应用提供了统一的工艺标准。适用的行业领域规范和标准的引用本规范引用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确保与国内外先进工艺水平保持一致。通过引用这些标准,本规范为金属薄板电阻点焊的工艺实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依据。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必需引用的文件GB/TYYYY-YYYY焊接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此标准详细说明了焊接质量的要求,以及检验焊接质量的程序和方法,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GB/TXXXX-XXXX焊接术语和定义该标准提供了金属薄板电阻点焊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是理解和应用本规范的基础。推荐引用的文件GB/TQQQQ-QQQQ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技能评定此标准提供了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技能评定的指导原则,有助于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工的技能水平。GB/TZZZZ-ZZZZ焊接材料标准该标准提供了各种焊接材料的详细规范,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有助于选择适合的焊接材料以提高焊接质量。033术语和定义电阻点焊电阻点焊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或多个重叠的金属薄板时,在接触面产生电阻热,使金属熔化并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电阻点焊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航空航天等领域。金属薄板金属薄板指的是厚度较小的金属板材,其厚度通常在几毫米以下。在电阻点焊中,金属薄板作为焊接对象,其材质、厚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指在电阻点焊过程中,通过电极和金属薄板之间的电流。焊接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焊接热输入和焊点形成的质量,是电阻点焊工艺中的重要参数。““焊接时间是指电阻点焊过程中,电流通过金属薄板的时间。焊接时间的长短会影响焊点的熔深、熔宽以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需要合理控制。焊接时间044符号焊缝符号用于表示焊缝位置、形状、尺寸和焊接方法的符号。焊缝补充符号对焊缝符号进行补充,提供额外的焊缝信息,如焊缝长度、间距等。4.1焊接符号表示焊缝处于水平位置,操作相对容易。平焊位置立焊位置横焊位置表示焊缝处于垂直位置,操作难度相对较大。表示焊缝与地面平行,但焊接方向与地面垂直,操作具有挑战性。4.2焊接位置符号焊缝质量等级用于表示焊缝质量要求的等级,如一级焊缝、二级焊缝等。焊接质量检验符号包括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等符号,用于表示焊缝经过何种检验方法。4.3焊接质量符号表示特定的焊接工艺方法,如电阻点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工艺符号表示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如焊条、焊丝等。这些符号有助于明确焊接过程中的材料要求。焊接材料符号4.4其他符号055一般要求5.1材料要求金属薄板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具备规定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焊接前应对金属薄板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以确保焊接质量。应选用合适的电阻点焊机及配套设施,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满足焊接工艺要求。根据金属薄板的材质、厚度等特性,合理设置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5.2设备与工艺参数5.3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电阻点焊技术,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焊接作业区域应保持整洁,避免灰尘、杂物等污染焊接接头。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施和防护用品,确保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保障操作人员健康。5.4环境与设施要求066设计要求根据金属薄板材料特性、厚度及所需承载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接头类型和尺寸。确定接头类型和尺寸在设计焊接接头时,应充分考虑电阻点焊的工艺特点,确保接头的可焊性和焊接质量。考虑工艺可行性优化接头设计,减少或避免焊接过程中及焊后使用中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应力集中6.1焊接接头设计010203考虑预热与缓冷措施对于某些特殊金属材料,可能需要采取预热或缓冷措施以改善焊接性能和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选定合适的焊接电流根据金属薄板材料、厚度及接头形式,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范围,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效果。确定焊接时间与压力配合焊接电流,设定合理的焊接时间和电极压力,确保焊接接头的稳定性和强度。6.2焊接工艺参数设计制定焊接质量标准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金属薄板电阻点焊的焊接质量标准。实施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测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电流、电压、压力等,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焊后质量检测采用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对焊后的接头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6.3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077质量要求焊缝两侧应无明显的飞溅物,确保焊缝的整洁度。焊缝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焊缝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凸起、凹陷或裂纹。7.1焊缝外观质量7.2焊缝内部质量焊缝内部应无气孔、夹渣等缺陷,确保焊缝的致密性和强度。01焊缝的熔深应符合工艺要求,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02焊缝的热影响区应尽可能小,以减少对母材性能的影响。037.3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母材的抗拉强度,确保接头的承载能力。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7.4焊缝的无损检测应按照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对焊缝进行检测,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无损检测的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确保焊缝的质量可靠性。088焊接工艺确保金属薄板表面无油污、锈蚀、水分等杂质,以保证焊接质量。清理焊接表面对点焊机及其附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状况根据金属薄板的材质、厚度等特性,选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等工艺参数。选定合适工艺参数8.1焊接前准备通过调节焊接电流的大小,确保焊接过程中热量的输入适中,避免焊接接头出现过热或未熔合等缺陷。精确控制焊接电流在合适的焊接时间范围内完成焊接过程,以保证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严格控制焊接时间保持电极压力的稳定,以确保焊接过程中接触电阻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焊接质量的稳定性。监控电极压力8.2焊接过程控制8.3焊接后处理焊缝外观检查对焊接完成的焊缝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孔等明显缺陷。焊缝内部质量检测焊接接头性能评估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如拉伸、弯曲等)评估,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099检验试验方法9.1焊接接头的外观检验焊缝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的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01焊缝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缝宽度、余高等。02焊接接头应无明显的变形或扭曲。039.2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磁粉检测在焊缝表面施加磁场,通过磁粉在缺陷处的聚集来显示缺陷的存在。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焊缝中的传播特性,检测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射线检测采用X射线或γ射线对焊缝进行透照,检查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拉伸试验测定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弯曲试验冲击试验9.3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弯曲焊接接头来检验其塑性和韧性。测定焊接接头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韧性和抗脆性能力。金相显微镜观察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其组织特征。硬度测试测定焊接接头的硬度值,以评估其强度和耐磨性。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9.4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分析1010焊点缺陷修复未熔合焊点未完全焊透,表现为焊点内部存在未熔化的母材,可能由于焊接电流不稳定或焊接压力过大造成。焊透不足过度焊透焊点焊透过度,导致焊点变形或烧穿,可能由于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时间过长引起。焊点表面呈现未完全熔合的状态,可能由于焊接电流过小或焊接时间过短导致。缺陷类型识别针对未熔合或焊透不足的焊点,可通过增加焊接电流或延长焊接时间进行局部修复,以确保焊点质量。局部修复对于严重缺陷的焊点,如过度焊透导致烧穿的焊点,需进行整体重焊。在重焊前,应彻底清理焊点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并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重新焊接。整体重焊修复方法选择修复后质量检查无损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或X射线检测,对修复后的焊点进行内部质量检查,确保焊点内部无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外观检查修复后的焊点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点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孔等明显缺陷。修复前应准确判断缺陷类型及原因,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修复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确保焊点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修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注意事项11附录A(资料性)电阻点焊设备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每日检查电极头是否出现磨损、变形或裂纹,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电极头形状与磨损情况检查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焊接压力等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以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参数设置观察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响、振动或过热现象,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设备运行状况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电气系统检查定期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缆、接线端子、开关等部件,确保其安全可靠。液压系统检查检查液压系统的油位、油质及密封件状况,确保液压系统稳定且无故障。冷却系统检查验证冷却系统的有效性,包括冷却水流量、水温等,以防止设备过热损坏。设备校准与调试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与调试,确保设备性能处于最佳状态,提高焊接质量。12附录B(资料性)磁控点焊装置技术要求磁控点焊装置组成010203磁控电源提供稳定可调的磁控电流,确保焊接过程中磁场强度的精确控制。磁控焊头具备高导磁性能,能够在磁控电源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磁场,实现对工件的磁控点焊。控制系统对磁控电源和焊头进行精确控制,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磁场均匀性在焊头作用区域内,磁场分布应均匀,以确保工件各点受热均匀,提高焊接质量。焊接效率磁控点焊装置应具备较高的焊接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件的焊接任务。磁场强度可调范围磁控点焊装置的磁场强度应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以满足不同材料和厚度工件的焊接需求。磁控点焊装置性能要求磁控点焊装置安全要求机械安全焊头及运动部件应设计合理,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夹伤、碰撞等机械伤害事故。温控安全装置应具备过热保护功能,当焊接过程中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设备损坏和火灾事故的发生。电气安全磁控点焊装置的电气系统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03020101附录C(资料性)电阻点焊设备验证验证设备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焊接质量。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提供依据。确保电阻点焊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验证目的验证内容焊接电源验证检查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电压是否稳定,以及调节范围是否满足工艺要求。焊接电极验证检查电极的材质、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是否符合规定,以及电极的磨损情况。控制系统验证检查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焊接程序设置、参数调整、故障报警等。安全保护验证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如接地保护、过热保护、过流保护等。查阅设备的技术文档、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和使用情况。对设备的外观、结构、部件进行实地查看,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运行正常。按照设备的功能要求,进行逐项测试,验证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标。进行实际的焊接试验,检查焊缝的质量、外观和尺寸等,以评估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验证方法文献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功能测试焊接试验02附录D(资料性)电阻点焊电极铜、铬锆铜、钨铜等具有高导电性和耐热性的金属材料。常用的电极材料选择与工件材料相匹配的电极,以提高焊接质量和电极使用寿命。根据工件材料选择电极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极材料。考虑电极的成本与效益电极材料的选择010203电极形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合理的电极形状有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电极尺寸与焊接参数的匹配根据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工件厚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电极尺寸。定制电极的注意事项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考虑电极的加工精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电极形状与尺寸设计正确的安装和调试电极,确保电极与工件的良好接触,降低接触电阻。电极的安装与调试定期检查电极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电极,以保证焊接质量。电极的磨损与更换清除电极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保持电极的导电性能,延长电极使用寿命。电极的清洁与保养电极的使用与维护03附录E(资料性)密封点焊密封胶技术要求密封性能密封胶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能,能够有效填补点焊部位的缝隙,防止气体或液体渗漏。耐腐蚀性密封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长期在金属点焊部位使用而不产生腐蚀反应。耐高温性由于点焊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密封胶必须能够承受高温环境,保持稳定的性能。密封胶材料要求清洁处理密封胶应均匀涂布在点焊部位,避免出现厚薄不均或漏涂的情况。均匀涂布固化时间密封胶施工后应给予足够的固化时间,以确保其完全固化并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在固化期间,应避免对密封胶进行过度挤压或碰撞。在施工前,必须对点焊部位进行清洁处理,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以保证密封胶的粘附效果。密封胶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对密封胶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平整、无气泡、无裂纹等缺陷。外观检查按照相关标准对密封胶进行性能测试,如耐腐蚀性测试、耐高温性测试等,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性能测试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对密封胶的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只有符合验收标准的密封胶才能被接受并投入使用。验收标准密封胶检验与验收要求04附录F(资料性)电阻点焊间距、边距设计要求电阻点焊间距设计要求均匀分布原则在焊接接头的设计中,电阻点焊应均匀分布,以确保整个接头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避免出现焊接点过于集中或过于稀疏的情况,以免影响接头的整体性能。特殊要求考虑对于特定应用场景或特殊要求的焊接接头,如高疲劳强度、高密封性等,应根据实际需求对电阻点焊的间距进行更为详细和精确的设计。最小间距要求为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稳定性,应设定电阻点焊的最小间距。该间距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厚度、导电性、热传导性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等因素,避免焊接点间产生过大的热影响区或相互干扰。030201电阻点焊边距设计要求工艺实施便利性在确定电阻点焊的边距时,还需考虑工艺实施的便利性。过于复杂的边距设计可能会增加焊接操作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边距设计,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结构强度考虑在设计焊接接头的边距时,还需充分考虑结构强度要求。过小的边距可能导致焊接点处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接头的整体承载能力。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边距设计,以确保接头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最小边距要求电阻点焊的边距是指焊接点距板材边缘的最小距离。为确保焊接点的质量和可靠性,应设定最小边距要求。该要求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厚度、强度、焊接工艺参数以及边缘效应等因素,避免边缘出现焊接缺陷或裂纹。05附录G(资料性)电阻点焊常见接头工艺参数推荐低碳钢板搭接接头010203推荐电极压力根据板厚和材料性质,选择合适的电极压力,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接触。推荐焊接电流根据板厚、材料以及所需的熔核直径,调整焊接电流,以获得理想的焊接效果。推荐焊接时间低碳钢板搭接接头的焊接时间应根据板厚、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进行匹配,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焊接时间影响焊接质量。镀锌层影响镀锌层会增加焊接过程中的电阻,因此需要对焊接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镀锌层的有效熔化并避免焊接缺陷。推荐工艺参数针对镀锌钢板搭接接头,建议采用稍高的焊接电流和适当的电极压力,同时控制焊接时间,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镀锌钢板搭接接头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但其导热性较差,容易导致焊接过程中的热量集中。材料特性在不锈钢板搭接接头的电阻点焊中,应采用较低的焊接电流和较长的焊接时间,以充分熔化材料并形成稳定的焊接接头。同时,电极压力的选择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推荐工艺参数不锈钢板搭接接头铝合金板搭接接头推荐工艺措施为了获得良好的铝合金板搭接接头,建议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参数,如较高的焊接电流和较短的焊接时间。同时,需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和形状,以降低焊接过程中的接触电阻并提高焊接效率。铝合金特点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但其导热性能好,焊接时容易产生热量散失。06附录H(资料性)电阻点焊工艺规程模板电阻点焊工艺规程范围适用于不同材质、厚度金属薄板的点焊操作。规定了电阻点焊的工艺参数、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本规程适用于金属薄板电阻点焊的生产过程。010203工艺参数设置根据金属薄板的材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直径。01确定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电极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0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焊接参数,以获得最佳的焊接效果。030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状态,确保电极磨损量在允许范围内,清理焊件表面油污和氧化物。操作流程焊件装配按照图纸要求将焊件正确装配,保证焊点位置准确。焊接操作启动电阻焊机,将焊件置于电极之间,施加压力并通电进行焊接。焊后处理检查焊点质量,对不合格的焊点进行补焊或重焊,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设备维护定期对电阻焊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02030405质量控制与检验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执行,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对焊点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点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孔等缺陷。采用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对焊点进行内部质量检测,确保焊接接头内部无缺陷。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指标。07附录I(资料性)电阻点焊常见缺陷及应对措施ABCD虚焊焊接接头未完全融合,存在未熔合区域。常见缺陷类型夹渣焊缝中存在未熔化的杂质或氧化物,降低焊接强度。裂纹焊接接头出现开裂现象,严重影响焊接质量。气孔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未能及时排出,形成内部空洞。调整焊接电流及焊接时间,提高焊接热输入,促进金属充分熔化。清理工件表面油污、锈蚀等杂质,确保焊接区域清洁。检查电极压力是否合适,确保焊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紧密接触。虚焊应对措施010203严格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避免产生过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对焊接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减少拘束度,增加焊缝的自由度。进行焊后热处理,如退火、回火等,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裂纹应对措施123提高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确保金属充分熔化并排出杂质。使用合适的焊剂和保护气体,减少焊接过程中杂质的产生。对焊缝进行清理,去除表面附着的渣壳和氧化物。夹渣应对措施气孔应对措施确保焊接区域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气孔产生。01调整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以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气体产生和排出。02使用合适的焊丝和保护气体,减少焊接过程中气体的吸入。0308附录J(资料性)焊点消痕推荐工艺通过消痕处理,去除焊点表面的毛刺、凸起等缺陷,使焊点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提高焊点表面质量焊点消痕后,可减少焊点表面的应力集中和微裂纹,从而提高焊点的耐腐蚀性。增强焊点耐腐蚀性焊点消痕能够使焊点外观更加美观,提升产品的整体质感和档次。提升产品美观度焊点消痕的目的机械打磨法采用砂轮、砂纸等机械工具对焊点进行打磨,去除表面凸起和毛刺。化学处理法激光消痕法焊点消痕的方法利用化学药剂对焊点表面进行浸蚀或涂覆,以溶解或覆盖表面缺陷。通过激光束对焊点表面进行扫描,利用激光的高能量使表面材料迅速熔化、汽化或达到点燃点,同时用高速气流将熔化或燃烧产物吹走,从而实现消痕。焊点消痕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消痕方法根据焊点的材质、厚度、形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痕方法,以确保消痕效果。控制消痕深度和时间消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消痕深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消痕导致焊点性能下降。注意安全防护进行焊点消痕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操作安全。09附录K(资料性)电阻点焊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技术要求测量范围与精度测量装置应能够覆盖常见的电阻点焊压痕深度范围,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精度应满足相关行业标准或规范要求,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结构设计与材质测量装置应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便捷性。材质应选用耐磨、耐腐蚀、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以延长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方法与操作要求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指导用户正确操作测量装置,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测量结果失真。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维护与保养要求定期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对测量装置进行定期清洁、润滑等保养工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10附录L(资料性)疲劳试验确定点焊接头在交变载荷下的耐久性。为点焊工艺参数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