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_第1页
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_第3页
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_第4页
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提升卷)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二章《\o"第2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提升卷)(解析版)训练范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青县期末)如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①和④ B.②和⑤ C.③和⑥ D.都正确【答案】B【分析】使用温度计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④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解答】解:①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液体中,故①错误;②图中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且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浸在被测液体中,故②正确;③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③错误;④⑤⑥中读数时视线⑤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⑤正确。故选:B。2.(2022秋•市南区期末)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液化【答案】A【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解答】解:铁化如水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3.(2022秋•淮滨县期末)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地球的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答案】A【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和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并能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含义做出判断。【解答】解: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使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当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后,会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珠,故BC错误;D、小冰珠相互聚集变大变重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生热,小冰珠吸热熔化成为水,与小水滴汇在一起便形成了雨,故D错误。故选:A。4.(2023•振安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由固态慢慢变软、变稠、变稀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答案】A【分析】(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解答】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B、在BC段,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故B错误;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错误;D、该物质是晶体,石蜡不是晶体,故D错误。故选:A。5.(2023•嘉禾县校级二模)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答案】A【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判断本实验是研究和哪一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解答】解: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常温下,一个在太阳加热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选:A。6.(2022秋•云梦县期中)甲、乙两支相同的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0℃,若直接去测量两个体温分别是37.0℃和39.5℃的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8.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9.5℃ B.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8.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C.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7.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D.甲体温计的示数是37.0℃,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9.5℃【答案】A【分析】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在测量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膨胀,水银从缩口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体积不变。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经升到管内的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解答】解: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0℃,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缩口的存在使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处断开,缩口上的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度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人的体温,对于37.0℃的人来说,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仍然是38.0℃;对于39.5℃的人来说,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将高于38.0℃,达到实际的39.5℃,显然A选项判断是正确的。故选:A。7.(2022•镇江一模)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 B.屋檐下的冰凌 C.山间的云雾 D.消融的冰雪【答案】C【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形成的小水滴;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与露的形成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屋檐下结的冰凌是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与露的形成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与露的形成相同,故C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与露的形成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2022秋•济阳区期中)“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水的美丽轮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照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液化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汽化形成的 C.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 D.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答案】D【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3)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4)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解答】解:A、海水吸热汽化(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故A错误;B、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小冰晶形成雪花飘落大地,故C错误;D、小水滴变成小冰珠是凝固现象,小冰珠在降落到地面前,如果没有来得及熔化就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故D正确。故选:D。9.(2023•山亭区一模)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6℃,当冰熔化后,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那么,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它的示数为()A.92℃ B.94℃ C.96℃ D.9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先求出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然后根据物体的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的关系,求出实际温度和温度计示数。【解答】解:(1)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6℃,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中间是54个格,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温度计示数=100÷℃+6℃=96℃;故选:C。10.(2023•平顶山二模)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答案】D【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解答】解: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瓶内水面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故选:D。11.(2023•深圳二模)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N固体的熔点是80℃ C.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 D.“水浴法”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答案】D【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4)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解答】解:A、读图乙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错误。B、由图知,N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100℃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100℃;故B错误。C、读图乙可知,12min时M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故C错误。D、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D正确。故选:D。12.(2023•罗湖区校级四模)将某固态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从c点到d点温度不变,是因为没有继续加热 B.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D.该物质是非晶体【答案】B【分析】本题首先要看明白图中曲线图代表的含义,ab段温度不变,cd段温度也不变,区别在哪里呢?把ab段看作晶体熔化过程,a点是固体,ab段固液共存,b点是液体。那么bc段就是晶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到cd段就是沸腾现象了,吸热但温度不变。涉及知识点:(1)沸腾时的规律:液体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解答】解:A、物质从c点到d点是沸腾阶段,液体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A错误;B、该物质从第4min开始熔化,第11min结束,熔点为50℃,故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也可以处于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C、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为晶体,晶体的熔点为50℃,故C错误;D、该物质有熔点,属于晶体,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2023•信州区校级一模)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图2。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人员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答案】图2;不能【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温度计的读数,可根据这两点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图1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图2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在接收点可根据温度计最终显示的示数判断运输过程中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因此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2中所示的温度计;图2中的温度计有缩口,示数不会自行下降,但外界温度高时,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故答案为:图2;不能。14.(2022秋•丹东期末)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甲杯是外壁(选填“内壁”或“外壁”下同)出现水珠,乙杯是内壁出现水珠。【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答案为:外壁;内壁。15.(2023•岷县二模)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乙中AB段,该物质处于固态。【答案】晶体;固。【分析】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知道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解答】解:由图象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物质是晶体;由图象知,图乙中第5min前,物质还没有熔化,因此物质处于固态;AB段没有熔化,物质处于固态。故答案为:晶体;固。16.(2023春•宜丰县校级期中)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熔化。【答案】升华;熔化。【分析】判断物态变化,首先确定原来的状态,然后确定最后的状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同时注意熔化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解答】解:甲图,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500℃,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故答案为:升华;熔化。17.(2021秋•和平区期末)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乙(选填“甲”、“乙”或“丙”)是固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乙;升华。【分析】(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因其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3)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由图知,丙到甲放热,甲到乙放热,所以丙为气态,甲为液态,则乙为固态;乙到丙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所以是升华。故答案为:乙;升华。18.(2022秋•肇源县月考)温度计是初中阶段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此时显示的温度为﹣12℃,现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师墙上,其示数为26℃,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30℃。【答案】﹣12;30。【分析】(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图我们可以看出较大的数字在下方,则可以判断出被测温度低于0℃;(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3)该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75℃,则其对应的真实温度为100℃;(4)该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则其对应的真实温度为0℃。【解答】解: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图我们可以看出较大的数字在下方,则可以判断出被测温度低于0℃。图中液柱上表面对应在数字“10”下方第二格处,则其示数为﹣12℃。由“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当其示数为26℃时,其真实温度为(26﹣5)×℃=30℃。故答案为:﹣12;30。19.(2022秋•江阴市期中)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分布有一定规律。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加快(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以适应高温的环境。【答案】液体的表面积;加快;吸热。【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可以吸收热量。【解答】解: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的叶子的表面积比较小,这是通过减少液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的热带的树木叶子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加快水分的蒸发,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故答案为:液体的表面积;加快;吸热。20.(2022秋•陕州区期中)塑料制品厂使用注塑机生产塑料盆,塑料颗粒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此过程需要吸热,再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塑料制品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图中的乙(填“甲”或“乙”)。【答案】熔化;吸;乙。【分析】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解答】解:(1)物塑料颗粒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2)由于塑料是非晶体,进入钢模后塑料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固要放热,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该是图中的乙。故答案为:熔化;吸;乙。21.(2022秋•南京期中)小楠同学发现教室里的旧“日光灯管”的两端玻璃上有黑圈,新换上的灯管却没有,她查了资料后才知道白炽灯工作时,灯丝温度可达2500℃以上,选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而用久的灯管会发黑,是因为在工作时钨丝先发生升华,然后又在灯管壁上发生凝华(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使灯管两头发黑。【答案】升华;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钨丝在高温下吸热会发生升华现象变成气态钨,当气态的钨遇到冷的灯管壁时放热,又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管壁上,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故答案为:升华;凝华。22.(2021秋•玉门市期末)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汽化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需要吸热,所以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装入其中;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中吸热。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汽化;吸热。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6分)23.(2022秋•连云港期中)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1)若周围温度发生变化,细弯管中的液柱将会向左或向右移动,原因是烧瓶内气体热胀冷缩造成的;如果液柱向左移动,说明周围的温度降低(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此温度计如何标上刻度呢?小明将此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静止时所在的位置标上0℃。再将它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柱静止时所在位置标上100℃,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这样就可以标上各个刻度了。(3)小明在给此温度计标刻度时发现相邻的两刻度之间距离太小,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请写出一种改进的措施:换用更大的烧瓶。【答案】(1)烧瓶内气体;降低。(2)0℃;100℃。(3)换用更大的烧瓶。【分析】(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摄氏温标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3)为使气体的体积变化更加明显,可以适当增大玻璃泡的体积。【解答】解:(1)当周围温度发生变化时,烧瓶内气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温度升高,则气体体积膨胀,会将液柱向右推;若温度降低,则气体体积会变小,大气压将液柱向左推。(2)摄氏温标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由此我们可以在玻璃管上标注处0℃与100℃。(3)为使在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液柱移动的距离更大,我们可以选用更大的烧瓶以容纳更多的气体,也可以选择更细的玻璃管。故答案为:(1)烧瓶内气体;降低。(2)0℃;100℃。(3)换用更大的烧瓶。24.(2022秋•德州期中)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1)小华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纠正错误操作后,开始计时,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96℃,从记录数据的表格可以分析出: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89898…(3)此时水的沸点98℃,可判断当时当地的气压不是(选填“是”或“不是”)1标准大气压。(4)小华和另一位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水的质量较大的图象为:b(选填“a”或“b”)。【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96;不变;吸热;(3)98;不是;(4)b。【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物质温度时,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物质中,但不能触碰到烧杯;(2)温度计读数时,要观察温度计的液面在零上还是零下,根据分度值读数;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4)影响水达到沸腾的时间与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有关,水的初温越低,质量越大,达到沸腾的时间越长。【解答】解:(1)小华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液面在零上,分度值是1℃,因此该示数为96℃;从记录数据的表格可以分析出: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不变,持续吸热;(3)由表格可知,水温达到98℃温度不变,因此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可判断当时当地的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4)水的质量越大,水达到沸腾的时间越长,由图可知其中水的质量较大的图象为b。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96;不变;吸热;(3)98;不是;(4)b。25.(2023秋•晋江市校级月考)如图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增加(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48℃。(4)物质a在熔化过程时第6min的内能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2min时的内能,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1)不变;增加;(2)升高;(3)48;(4)小于;热传递。【分析】(1)(2)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晶体的熔点;(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不变,因为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因此内能增加;(2)由图丙可知,b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3)因为a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因此该物质的熔点是48℃;(4)因为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因此第6min的内能小于第12min时的内能,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1)不变;增加;(2)升高;(3)48;(4)小于;热传递。26.(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已知一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在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过程中,会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后,会观察到烧瓶底部有紫色的碘晶体出现,这是因为发生了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2)实验后,在交流与评估时,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为400℃,于是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2)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来设计实验。可以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解答】解:(1)烧瓶底部有紫红色的固体碘,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后,会观察到烧瓶底部有紫色的碘晶体出现,这是碘蒸气遇到冷的烧瓶凝华形成的;(2)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体碘升华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故答案为:(1)紫红色的碘蒸气;烧瓶底部有紫色的碘晶体出现;凝华;(2)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体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27.(2022秋•衡东县期中)有一支标度不准确的温度计,但刻度是均匀的,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为5℃,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1)现将它放在空气中,其示数为32℃,则实际气温为多少?(2)现将它放在50℃的水中,其示数为多少?【答案】(1)现将它放在空气中,其示数为32℃,则实际气温为30℃;(2)现将它放在50℃的水中,其示数为50℃。【分析】(1)定义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温度计显示温度是32℃,距离5℃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3)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50℃的温水中时,设温度计的示数为t℃,列方程建立关系。【解答】解:(1)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是:℃×(32﹣5)=30℃;(2)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50℃的温水中时,设温度计的示数为t℃,则有℃(t﹣5)=50℃.解得t=50,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50℃。答:(1)现将它放在空气中,其示数为32℃,则实际气温为30℃;(2)现将它放在50℃的水中,其示数为50℃。28.(2022春•昌平区期末)如图所示,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和依据。【答案】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是为了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使镜面模糊不清。【分析】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解答】答: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是为了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发生液化现象,使镜面模糊不清。29.(2022秋•海门市校级月考)小云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2)小云用如图1左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3)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灾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小水滴(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4)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水会从石棉网处吸收热量。最后她得到水沸腾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另外有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水的质量较大(一条即可);【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要正确地选择温度计,需要了解各温度计的量程。体温计、家用寒暑表、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都不会达到100℃;(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3)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4)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5)影响沸腾加热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多少、水的初温等。【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体温计的量程在35℃~42℃,家用寒暑表的量程是﹣20℃~60℃,水银温度计的量程为﹣20℃~120℃,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应选择水银温度计;(2)因为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3)甲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4)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有余温,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水沸腾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