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_第1页
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_第2页
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_第3页
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_第4页
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摘要:小儿多发性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腹症,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文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关键词:小儿多发性肠套叠;影像学诊断;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一、引言小儿多发性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婴幼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避免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文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水平。二、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一)病因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2.解剖因素:如肠系膜过长、肠管活动度大等。3.饮食因素:如突然改变饮食、添加辅食等。4.内分泌因素:如肠壁激素分泌异常等。(二)临床表现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腹痛:突发性、阵发性,患儿表现为哭闹不安。2.呕吐: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晚期可含胆汁。3.腹部包块:多数患儿可触及腹部包块,呈腊肠形。4.血便:为重要症状,呈果酱样黏液血便。5.肠梗阻症状:如腹胀、排气排便减少等。三、影像学诊断(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典型表现为:1.肠套叠肿块: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筒”征。2.套叠鞘部:呈高回声,套入部呈低回声。3.套叠头端:呈“半岛”征或“杯口”征。4.肠系膜血管:套叠鞘部可见肠系膜血管呈“彗星尾”征。(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复杂型、不典型病例。典型表现为:1.肠套叠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2.套叠鞘部:密度较高,套入部密度较低。3.套叠头端:呈杯口状或半岛状。4.肠系膜血管:套叠鞘部可见肠系膜血管纠集。(三)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在显示肠壁结构和血管方面具有优势。典型表现为:1.肠套叠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2.套叠鞘部:呈高信号,套入部呈低信号。3.套叠头端:呈杯口状或半岛状。4.肠系膜血管:套叠鞘部可见肠系膜血管纠集。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如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二)鉴别诊断1.肠痉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但无腹部包块和血便,超声检查无肠套叠征象。2.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发热、腹痛,但无腹部包块和血便,超声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急性阑尾炎:表现为右下腹痛,但无腹部包块和血便,超声检查可见阑尾肿大。五、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CT和MRI。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等优点,是首选方法。CT和MRI检查对复杂型、不典型病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提高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摘要:小儿多发性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腹症,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文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关键词:小儿多发性肠套叠;影像学诊断;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一、引言小儿多发性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婴幼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避免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文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水平。二、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一)病因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2.解剖因素:如肠系膜过长、肠管活动度大等。3.饮食因素:如突然改变饮食、添加辅食等。4.内分泌因素:如肠壁激素分泌异常等。(二)临床表现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腹痛:突发性、阵发性,患儿表现为哭闹不安。2.呕吐: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晚期可含胆汁。3.腹部包块:多数患儿可触及腹部包块,呈腊肠形。4.血便:为重要症状,呈果酱样黏液血便。5.肠梗阻症状:如腹胀、排气排便减少等。三、影像学诊断(一)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典型表现为:1.肠套叠肿块: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筒”征。2.套叠鞘部:呈高回声,套入部呈低回声。3.套叠头端:呈“半岛”征或“杯口”征。4.肠系膜血管:套叠鞘部可见肠系膜血管呈“彗星尾”征。(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复杂型、不典型病例。典型表现为:1.肠套叠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2.套叠鞘部:密度较高,套入部密度较低。3.套叠头端:呈杯口状或半岛状。4.肠系膜血管:套叠鞘部可见肠系膜血管纠集。(三)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对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在显示肠壁结构和血管方面具有优势。典型表现为:1.肠套叠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2.套叠鞘部:呈高信号,套入部呈低信号。3.套叠头端:呈杯口状或半岛状。4.肠系膜血管:套叠鞘部可见肠系膜血管纠集。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如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二)鉴别诊断1.肠痉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但无腹部包块和血便,超声检查无肠套叠征象。2.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发热、腹痛,但无腹部包块和血便,超声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急性阑尾炎:表现为右下腹痛,但无腹部包块和血便,超声检查可见阑尾肿大。五、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主要手段,包括超声、CT和MRI。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等优点,是首选方法。CT和MRI检查对复杂型、不典型病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提高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水平。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影像学检查中的超声检查,因为它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以下是对超声检查的详细补充和说明: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多发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因为它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在超声检查中,典型的肠套叠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肠套叠肿块:在横断面上,肠套叠肿块呈现为“同心圆”征,这是由于套叠的肠管层次分明,中心为套入的肠管,外层为套叠的肠管,形成同心圆样的结构。在纵断面上,肿块呈现为“套筒”征,即套叠的肠管像套筒一样重叠在一起。2.套叠鞘部:在超声图像上,套叠的鞘部通常呈高回声,这是由于鞘部肠管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在超声下反射较强。而套入部则呈低回声,这是由于套入的肠管被压迫,减少了气体和内容物,从而减少了回声。3.套叠头端:在超声图像上,套叠的头端可以呈现为“半岛”征或“杯口”征。这是由于套入的肠管头部在套叠鞘部的一侧突出,形成了类似半岛或杯口的形状。4.肠系膜血管:在套叠的鞘部,可以观察到肠系膜血管的纠集,形成“彗星尾”征。这是由于套叠过程中肠系膜被牵拉,血管在鞘部集中,形成了彗星尾样的图像。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会根据这些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肠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