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让数学更“好玩”论文_第1页
数学活动让数学更“好玩”论文_第2页
数学活动让数学更“好玩”论文_第3页
数学活动让数学更“好玩”论文_第4页
数学活动让数学更“好玩”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活动,让数学更“好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的教学。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数学中“好玩”的元素,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倡导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数学好从而引导学生期待数学、爱上数学、玩转数学,最终迷上数学。关键词:数学,好玩,游戏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传统印象中,一提起“数学”,让人想到的代名词往往都是“数字”“公式”“枯燥”“理性”“无趣”……高年级尤甚,也因此令很多孩子乃至家长望数学而生畏。一直在思考,数学果真如此吗?如何才能打破这一不公平的魔咒,还数学之本来面目呢?其实,早在2002年8月,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曾为少年儿童题词“数学好玩”四个大字。Ok,有大师的引领,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心动不如行动!于是,在六年前开始的新一轮起始年级数学教学时,我便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准则来进行自己的教学实践。一晃六年,虽不能说是功德圆满,倒也有别样的收获与满满的感慨。谨以此文,作为完整一轮教学活动的零星记录与整理总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要让数学“好玩”起来,教学活动便是最好的实施载体了。一、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期待“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将数学知识换上“游戏”的新装,形式上看似幼稚,实践中却屡试不爽,能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期待着数学。案例一:一年级“比大小”教学。(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3只猴子、3个桃子、4个梨、2个香蕉图片。)师:今天一起来玩“分水果”游戏,小朋友们愿意吗?学生雀跃。师:看一看,每组来了几只小猴?生:3只。师:咱们来把这些水果分给小猴吃好吗?小猴最爱吃什么水果?生:桃子。师:这里有几只小猴?几个桃?你准备怎么分?分一分,摆一摆。生摆学具后汇报。生:有3只小猴,3个桃,每只小猴刚好分到一个桃。师:也就是说,小猴和桃子的个数怎么样?生:一样多。师:你能用什么办法表示出小猴和桃子一样多呢?学生自由设计、创造后,自然引出“=”。然后通过分梨和香蕉,用类似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分水果”这一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逐步体会到数学是怎样用符号来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具象化,符号感浑然天成。案例二:六年级“圆的认识”导入片段。(课前准备:各种多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师: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许多图形朋友,猜猜它们都是谁?师逐个出示被遮住一部分的多边形图形卡片,学生说图形名称。有几个图形露出部分太少,学生不能确定;师逐步增加露出部分,直到确定。师出示被遮住一部分的圆。师:这是?生:(异口同声)圆形。师:确定?生:(笑)Yes。师:为什么这次这么快就确定了?生:因为露出的部分是曲线。师:也就是说,圆和刚才那些多边形的区别是?生:圆是曲线图形。师:好,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圆”这种曲线图形的奥秘(板书课题)。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达到100%,猜一猜,多好玩!看似简单的“猜一猜”活动,却解决了圆的一大特征——是一种曲线图形,且让学生兴趣盎然地顺利过渡到新课的探究环节。难怪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期待,才会有全身心的投入。二、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可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并在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在过程中”的积极数学情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案例三: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说明:在我班,有一个“竞争上岗”制度,即数学小组长由每次单元检测的小组第一名担任。)师:上一单元的检测结束了,小组长有变化吗?生:第一小组的小组长要换。师:谁是第一小组的最高分?生:陈XX和徐XX都是满分。师:有两个满分啊?那是并列第一咯,怎么办呢?二选一,那就石头剪刀布吧,胜者担任小组长,大家同意吗?生:(兴奋地)同意。陈同学和徐同学上台比拼,陈同学胜出。师:你们认为,用石头剪刀布这种方法来确定,规则是否公平?生:(下意识地)应该是公平的吧,不然,怎么大家都在用呢?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它的公平性呢?生:分析,会有多少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师:好,咱们就来列表分析一下。师生共同分析,按顺序列出所有可能:陈石头石头石头剪刀剪刀剪刀布布布徐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胜方平陈徐徐平陈陈徐平师:总结一下,陈同学获胜的可能性是?徐同学呢?还有什么情况?现在你能确定这个规则公平了吗?……此课从班级中一次备受学生关注的普通的“更换数学小组长”事件,引出“石头、剪刀、布”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游戏规则,然后通过对规则“公平性”的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数学知识的工具性、趣味性展现地淋漓尽致,从学生那跃跃欲试和心满意足的表情来看,你还觉得数学“不好玩”么?案例四: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片段。师:野炊时间到了,来,咱们把带来的美食分一分吧(出示主题图)。两人一组,先来分糖果,6颗糖果,每人分几颗?生:每人分3颗糖果,平均分,很公平。师:不错,平均分很公平。2个苹果,一人分得几个?生:一人1个。师:还有1个月饼,怎么分呢?生:每人一半,也就是半个。师:对呀,每人一半,那“半个”用数学方法怎么表示?生:二分之一。师:不错,平均分不满1个,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像刚才的“半个”就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找一找,哪里还有二分之一?生1: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半,一半就是二分之一。生2: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半,一半就是二分之一。生3:一个圆平均分成两半,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师:哎呀,图形也有它的二分之一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面图形,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各种图形,忙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这一片段中,学生通过“两人分一个月饼,每人分得半个”这一生活现象,知道了分数的起源,初步认识了“二分之一”;然后通过找物体中的“二分之一”和图形中的“二分之一”,深刻理解了几分之一的本质含义,从而对分数有着更为全面透彻的理解,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数学,就是这样,让孩子们不知不觉爱上的。三、倡导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玩转“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新课标也要求“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所以,积极组织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在“玩转”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感的同时,更会不知不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迷上数学。案例五: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第一环节:听故事——猪八戒分野果,引出猜想。第二环节:自主验证,得出初步结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三环节:思考辨析,完善规律。师: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来看看下面的式子对吗?第一道。生:(争先恐后)不对不对。师:谁来说说理由?生:因为分子和分母不是乘“相同”的数。师:好的,来看第二道。生:还是不对。师:(故作诧异)为什么呀?这次可是相同的数了。生:老师,是“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一个乘一个除当然不行了。师:哦,原来如此!再来看第三道。师:这道总没问题了吧?生有争议,意见不一。师:意见不统一呀,那就派代表说说各自的理由吧。生1: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根据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确实是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所以分数的大小不变。生2:我觉得有问题,0不能作分母!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少数学生表示恍然大悟。师:对呀,0不能作分母,所以这道式子正确还是错误呢?生:错误的。师:那我们总结的规律岂不是有问题吗?生:(惊喜地)我知道了老师,“相同的数”加上一个条件“0除外”就行了!(掌声响起来)……以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0除外”这个重要条件经常被学生疏忽和遗忘。于是,再教学这课时,我在学生初步得出(不完整)规律的基础上安排了三次辨析,引导学生从实例中不停地思考和感悟,层层递进,逐步完善并理解结论。课中所有的规律总结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探究,没有说教,没有背诵,却印象深刻,成就感满满。案例六:六年级“总复习——数的认识”教学片段。出示数轴,要求学生在数轴上标出。师:这个点只能用表示吗?你还能用哪些数来表示这个点?生:还可以用0.4、0.40、0.400、40%、、……师:(分类板书)说的完吗?生:说不完。师:想一想,这里包含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生汇报,师随机整理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和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生:大小相等。师:这些数大小相等,是不是完全一样呢?生1:形式不一样。生2:表示的意义不完全一样。生3:百分数很特别,它不能代表具体的数量。……这节复习课是六年级总复习单元的第一课,知识学习时间跨度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知识点多而散乱,学生的现状是,每天几乎都要用“数”,但对“数”的很多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整体性认识,若按部就班去教学,势必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还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数轴上的一点可以用多少个不同的数来表示”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把繁多散乱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从而更系统地构建起“数”的横向网络。这个过程中,数字不再那么枯燥,理论不再那么抽象,散而乱的数学知识,就这样在一节课中被“玩转”起来,有趣、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数学无处不在,挖掘数学中“好玩”的元素,让学生学到生动的、有趣的、有用的数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的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