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第四单元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学情评估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i-28Cl-35.5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序123456789答案1.中国传统色彩有中国文化的独到意蕴。桃红是用朱砂和赭石调和而成的,朱砂是含硫化汞(HgS)的矿物。硫化汞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2C.+4 .+6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H2C.H2O .2H23.以下各容器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中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的方法。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描述正确的是()A.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没食子酸属于氧化物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D.没食子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守恒观:反应Cl2+H2O=X+HClO中X的化学式为HClC.转化观:H2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微观粒子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6.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我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C+SiO2eq\o(=,\s\up7(高温))Si+2CO↑。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2C表示2个碳元素B.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217.甲酸(HCOOH)有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7题)A.甲酸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gD.生成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8.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前/g327020反应后/g022待测36A.待测值为44B.X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9.归纳、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分析下列反应,所得结论正确的是()①2H2Oeq\o(=,\s\up7(通电))2H2↑+O2↑②CaCO3eq\o(=,\s\up7(高温))CaO+CO2↑③2HgOeq\o(=,\s\up7(△))2Hg+O2↑A.反应①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B.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以上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均为分解反应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有关问题。(1)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2)由Al3+和SO42-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1.(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硫酸亚铁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2)汽车尾气中常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净化原理: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A和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①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③二氧化碳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12.(4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化学中也常常出现。(1)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但金属镁燃烧引发火灾时,却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这是因为镁与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单质和一种白色的固体氧化物,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可以用来灭火,但我们发现烧烤店厨师向燃着的木炭上洒少量的水时,会瞬间产生较大火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碳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分)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的金属部分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表面先后经历激光精雕和阳极氧化两道工艺淬炼,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1)用铝合金压制成“薪火”火炬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阳极氧化工艺的一个重要过程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14.(4分)硅芯片是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如图是某种制取硅的反应微观示意图。(第14题)(1)该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不变。(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制取5.6g丙,则至少需要甲的质量为__________g。15.(5分)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1)小铭同学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eq\o(→,\s\up7(光能),\s\do5(叶绿体))葡萄糖+氧气。据此判断,有关葡萄糖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只含有碳、氢元素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片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片的质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发射升空,“追日”而行,开启了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又一次“追梦”之旅,发射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为C2H8N2+2N2O4=3N2+4X+2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6.(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如下三个实验:(第16题)(1)图A实验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实验中,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的瓶口塞上胶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实验中,一定质量的镁带完全燃烧后留在陶土网上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将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7分)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参与探究并完成填空。【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查阅资料】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红色的铜。【形成假设】假设1:不相等;假设2:相等。【设计并实施实验】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指针不偏转结论假设______(填“1”或“2”)正确假设______(填“1”或“2”)正确【反思评价】究竟哪种假设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中进行。【实验分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18.(5分)在我国空间站里,航天员呼吸所需氧气,一部分来自航天员排出的水分经净化后用专用电解器电解得到的。现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在电源正极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第18题)(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
答案一、1.A2.D3.A4.A5.D6.B点拨:化学符号前面有数字时,数字只表示微观粒子的个数,A中“2C”表示2个碳原子,A错误;反应前,碳和二氧化硅都是固体,反应后产物之一CO是气体,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B正确;反应前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单质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发生改变,C错误;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只能反映各物质的微观粒子数量关系,不能反映各物质的质量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12×2)(28+16×2)=25,D错误。7.C点拨:由甲酸的化学式可知,甲酸是由甲酸分子构成的,1个甲酸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A说法混淆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构成,不正确;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乙是CO2,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B中“12”是CO2中碳、氧原子个数比,B说法不正确;46g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甲酸的质量×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46g×eq\b\lc\(\rc\)(\a\vs4\al\co1(\f(1×2,1×2+12+16×2)×100%))=2g,C说法正确;根据微观示意图,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eq\o(=,\s\up7(一定条件))H2↑+CO2↑,生成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不正确。8.D9.D二、10.(1)eq\o(N,\s\up6(-3))H3(2)Al2(SO4)3(3)Al2O311.(1)SO42-(2)①N2②CO、NO、CO2(3)3812.(1)2Mg+CO2eq\o(=,\s\up7(点燃))2MgO+C(2)C+H2Oeq\o(=,\s\up7(高温))CO+H213.(1)物理变化(2)4Al+3O2=2Al2O3;+314.(1)氯(2)SiCl4+2H2eq\o(=,\s\up7(高温))Si+4HCl(3)3415.(1)51(2)C(3)铜丝加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使固体的质量增加(合理即可);纸片燃烧时,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固体质量减少(合理即可)(4)H2O三、16.(1)4P+5O2eq\o(=,\s\up7(点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院科技发展的教育模式创新
- 二零二五年度山地休闲度假村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务公寓租赁预付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孵化器用地租赁与孵化设施建设协议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税务优惠政策应用合同
- 职场培训中的问题导向式探究教学方法
- 2025年度淘宝平台品牌授权店铺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侵权责任认定及赔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业人员雇用及智慧社区建设合同
- 2025年度门面房屋租赁合同(含租赁保证金退还规则)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历年真题可打印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