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信阳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信阳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信阳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信阳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

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

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

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无

胜。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个挑

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

后有一辆驴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难以自控,

打着趣起,真可谓险象环生!

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

吃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

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

顶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从高

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社

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

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

桅杆。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

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然而,这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说到这里,

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历史原由,桥上的险情主要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引起的,这在开封是一个久拖

不决的历史问题。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宋

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在不

停地挤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桥梁,构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问题,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烦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令文武

官员不论是在内廷还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

左右可分?

北宋开封城已经凸显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

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

(摘编自余辉《走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运河》)

材料二:

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汴梁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

经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

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

说,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

利坊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

侵街现象。

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

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还在京城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一一“街

道司”。他们统一穿青衫子制服,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道、

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

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宋史》载,“京师并河居民,盗凿汴堤以自广”,

沿着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违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史载,天禧四年5月“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劳民,

不许”,开封府把整治侵街行为的报告递上去了,宋真宗却把报告给驳回来:这可是劳民扰民的行为呀!

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一一你

要越过红线建房是吧?好的。不过先把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交上来!

《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显示,在一个门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着身子睡大觉。面对侵街占道现象,

他们是不想作为还是有心无力?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摘编自段立新《北宋的商业繁荣与“城管”难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上文官和武官的争吵是由没有遵循“各靠左行”的规定而引发的。

B.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的举措,为化解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C.宋太祖赵匡胤亲历的交通拥堵是他下决心整治侵街现象的直接原因。

D.在商业高度繁荣的同时,北宋也随之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管理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桥上场景,一方面反映了人员的复杂和交通的混乱,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出

汴梁的经济繁荣。

B.画卷中船撞拱桥的险情,暴露出当时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说明专人督导或标牌提醒在预防事故

中具有重要作用。

C.宋代为整治侵街乱象,制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还组建了专职的执法队伍,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朝廷想整

治侵街乱象的态度。

D.宋徽宗时期收缴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是对侵街现象的妥协,是街道司不作为的结果,宣告了治理侵

街占道现象的失败。

3.下列选项,不能反驳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说法的一项是()

A.北宋沿袭唐代的《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十二字交通规则。

B.《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

C.《宋文鉴•汴都赋》记载:“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途九轨。”

D.《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记载:“当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墙以出污秽之物者,杖六十。”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现象措施材料

①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①订立相应法规①史籍

②盗凿汴堤以自广

②组建专职队伍②画卷

③街道司的人白天街上睡大觉

A.“侵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凿河堤,给当时的汴梁城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B.北宋朝廷为解决汴梁城市规划中道路狭窄、通行困难的问题,曾采取积极措施。

C.画卷上“睡大觉”的人的服饰特点应该是作者判断其为街道司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

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绍了北宋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的相关问题,客观可信。

5.请结合材料,分析北宋京城侵街现象十分严重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去山里看海

苏沧桑

这里的每一朵莲,至死都保持着盛放的姿势。

深秋的径山,径山寺所在的径山。一壶鹅黄色的香莲茶递给我们一行七人第一声问候。我想起多年前

第一次见它时的情景:“透过玻璃壶底,我们与莲面面相觑。片片花瓣,比宣纸更薄,更透,更淡。①细

软如珊瑚的白色花茎花蕊,随着水的微流齐齐摇曳。一朵莲,仿佛一条绝世独立、自在游弋的鱼。”

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己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了春天,会被

运回来,种下去。最后几朵不动声色盛开着的莲,紫色的,黄色的,与这个叫千花里的地方所有花卉一样,

淡定而诱人。在荷塘水面的反光里,我想象那些莲藕种子,圆滚滚地倾泻进千里之外同样大小的荷塘,安

静如一群离开母体的胚胎,蜷缩进临时胚胎管。冬天过后,它们回到母体,春分时节抽出第一枚新叶,开

出绝美的一朵莲,两朵莲……然后,它们被一双手两双手采下,送进机器,烘干,定格,保持了最美的颜

色和姿态。最后,在一注热水里,它们活过来,盛放如初开,释放被定格的所有部分,成为此时此刻我们

七个人眼前的这七杯香莲茶。

②这是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空灵,绝伦。

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二道茶,叫“水丹青”。黄昏,五分之四轮月亮照见径山脚下一个叫“径茶”的地

方,一位未施脂粉、身着铁锈红中式对襟衫的女孩为我们分茶。没有音乐,没有絮叨,她慢慢地、默默地

做着茶,仿佛忘记了我们七个人正眼巴巴盯着她把一小盏抹茶分给我们。但她用茶第搅动茶沫时,速度极

快,手机都无法捕捉。最后,她捻起一枚新牙签,在茶碗里作起了画,一枝梅树,两只飞鸟。大家都说,

第一次见。

“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传了回来,让我想起那些辗转千里的莲

花种子。

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

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

晚餐时,我共起身三次,舍下无比美味的农家菜,去看隔壁茶桌上那碗“水丹青”,淡了没有,消失

了没有。趁四下无人,我拿起牙签,学着她的样子,蘸上深色抹茶,在画上加点梅花。我点了七下,为每

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她说,你把屋檐也点成了一树梅花的样子。哦,原来那是屋檐。

对于茶道,我懒,便不太喜欢那种正襟危坐、煞有介事,不如一个玻璃杯、一把茶叶、一壶热水,随

便一靠、一躺,多简单自在。径山茶道尤其是“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具有禅文化、

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有击茶鼓、设茶席、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想想都繁复得要命。而此

时此刻,径山茶道因为一个朴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轮月亮、我偷偷点上去的梅花,却有一种

可亲近之感,觉得它与你是不隔的,它像天空那么深,像大海那么大,但它离你很近。

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时爬山一个半小时,径山寺的一位年轻法师接待了我们。唐代天宝元年,

江苏昆山高僧法钦遵师嘱“乘流而行,遇径即止”,行脚至径山,于喝石岩畔结庐修行,是为径山禅脉开

山之祖。南宋嘉定年间,径山寺被钦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并日渐成为儒释道三家精神融汇之处,源远

流长。苏东坡与径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临终前作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答径山琳长老》,参透生死、物我

两忘的他两日后便驾鹤西去。此刻,我们坐在法钦、紫柏等大德僧人坐过的地方,坐在“茶圣”陆羽、苏

东坡、吴昌硕等坐过的地方,仿佛坐在云海之下、竹海之上。

我问眼前为我们泡茶的年轻出家人,是否去过很多庙宇,为什么在这里落脚。他说,也没有去过特别

多的地方,但这里静。他说话时,语调很静,③正往茶盏里续着的茶水也如他的语调,没有一丝一毫晃动。

我低下头,盯着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缠古绕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

海,是心海。

从径山寺一路逛到千岱山居时,天阴了下来。云雾渐起,翠竹环绕。径山绿茶在一个通透的玻璃杯里,

收拢了整个山林,影影绰绰的。

记得那个更早的深秋,我回家乡待了十天,刻意体验了一次故乡的“劳作”一一我十八岁离开家乡前

和离开家乡后均从未做过的事情:和渔民们一起剥虾、补渔网、酿桂花酒,做番薯圆……这所谓的“寻根

之路”,让我不由想,家乡还有多少人在从事着古老的劳作呢?如果不离开家乡,作为一个女子,我的人

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概是这样吧:到海涂上捡海螺蜒、抓弹涂鱼,不会剥虾半小时就手指发白;

在海岸边补网,时时向着海平线眺望,右手穿网孔,左手把重叠的部分展开,周而复始,而不会织了两眼

网就手痛;在太阳下山后用小铲铲下晒在蔑席上的就鱼干,然后一家人吃晚饭,然后在灯下继续补网;我

应该会有一个皮肤黝黑、酒量惊人的丈夫,他们叫他“酒雕”或“酒刹”。只要没有遭遇不幸,日子虽苦

也甜。

但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的女子,笑容里还有最初的一丝纯真和羞涩吗?我

们像不像繁复茶道里的那一盏茶,永远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

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径山的每一朵莲花,至死都被定格为盛放的姿势,的确绝美,而人非莲花,

还是自然地开放,自然地枯萎,像火一样慢慢暗下去,最后熄灭在土里的好吧?

那一晚,我们住在径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④稻田刚刚收割完,斜阳与它相视而笑,如两位老人。

夜深了,茶凉了,民房的主人回家了,狗不叫了。我自国外回来后整整两个月的失眠,终于沦陷在大海般

浩瀚的稻秆子气味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红衣女孩专注做茶、快速搅动茶沫以及纠正我的措辞等细节,表现了她对“水丹青”茶道的熟悉

和对我的不满。

B.作者偷偷用牙签在“水丹青”上点画梅花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

普遍情愫。

C.“径山茶宴”繁复的仪式程序让作者对径山茶道产生了疏离的感觉,而“水丹青”又让作者对径山茶道

心生亲近之感。

D.作者坐在陆羽、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坐过地方,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增强了文章

的传统文化韵味。

7.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细致地写出茶中香莲花蕊细软的形态,并运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香莲孤绝自在的姿态,蕴含着作

者的赞叹之情。

B.句子②中的“递”字写出径山的待客情意;“空灵”“绝伦”之间用逗号隔开,强调了香莲茶带给作者

内心的震撼。

C.句子③写茶水“没有一丝一毫晃动”,表现了法师倒茶动作的平稳,动作的平稳又能体现法师内心的平

静,耐人品味。

D.句子④中“斜阳与它相视而笑”营造了稻谷归仓后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两位老人”则包含夕阳虽好却

近黄昏的叹惋。

8.山中无海,作者却以“走,去山里看海”为题,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揣摩“海”的多重意蕴。

9.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跳转到对回乡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担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

日:“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

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雷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

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

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以告令师,作《汤誓》。

(节选自《史记•殷本纪》)

材料二:

文王问太公日:“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

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

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日:“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

听,宫垣屋室不垩。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糊粮之饭,藜蕾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

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

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

独,标瞻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

君如父母。"文王曰:“大哉!贤君之德也!”

(节选自《六韬•文韬》)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夏A德若兹B今C朕必往D尔尚及予E一人F致天之罚G予H其大理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文中指握、持,与《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把”意思相同。

B.格,文中指来、至,与《大学之道》中“物格而后知至”的“格”意思不同。

C.啬,文中指种植谷物,后作“木啬”。稼木啬,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D.振,文中指救济,这与《屈原列传》中“新浴者必振衣”的“振”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桀施行暴虐的政治,耽于逸乐,纵欲放荡。成汤因害怕上天责怪自己不体恤百姓,于是起兵讨伐夏桀。

B.夏桀耗尽民众的力量,掠夺他们的财富,使他们消极怠惰,怨恨不合,最终使得自己身败名裂,国破家

亡。

C.国家的祸福盛衰不是天命自然变化的结果,而在于国君。国君贤明,国家就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D.尧帝作为圣贤君主,品德正直高尚,崇尚简朴,治理国家依靠贤臣,赏罚分明,深受百姓的支持与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

(2)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

14.请结合材料,概述成汤灭夏建商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庭寒夜寄梦得

白居易

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

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

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

刘禹锡

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

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

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

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前两句通过“蜗舍”“雀罗”的比喻,写出自己闲居时的冷落与凄清。

B.白诗五六句通过写自己年老睡眠减少以及身体日渐衰弱来表达悲哀之情。

C.刘诗通过“阴云”“疏林”“斜风”等写夜晚的寒冷,表示对白诗的回应。

D.刘诗结尾句借汉武帝寻长生不老果的典故,表示对衰老死亡的无奈之情。

16.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小通则以诗相戒,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这也说明古

代酬和诗有“相戒”“相慰”“相娱”等内涵。以上两首白刘间的酬和诗属于哪一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奔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交代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所住的地方现

在也成了“,",突出了前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观点。

(2)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的心酸画面。

(3)五一节班上要办一期关于“劳动”的黑板报。小刚负责“诗海泛舟”栏目,请为小刚提供两句描

写劳动场景的古诗文,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垂花门是内宅与前院之间的重要过渡空间。前院是接待宾客的场所,内宅则是宅主及家眷的生活居所,

外人不可随意进入,折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垂花门。在古时,除去家中重要时刻可以

开启垂花门之外,其余时间垂花门都必须关闭。如此,垂花门按照传统礼制严格地界分内外,使家族中不

同身份、地位的人在同一院落中有序地生活。从合院式建筑的整体设计布局看,垂花门能够有效调节合院

内的空间节奏。相较前院与内宅两个开间的空间,垂花门是一个较小的通道。人们从外至内行进,伴随空

间明暗、宽窄、高低等的起伏变化。如此渐进转折,为合院式建筑带来一种韵律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同时,垂花门虽位于宅中醒目位置,但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日常生活中,人们出入内宅多通过两侧

的抄手游廊,垂花门在吸引人们目光的同时又“拒人于千里之外”,无形中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张力。此

外,垂花门本身有进深尺度,与前院、内宅自然地融为一体,屋檐能遮阳挡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交

空间”,人们在门下问候寒暄、听风赏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8.下列句子中的“所谓”与文中加点的“所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B.咱们俩总是想到一块,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C.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所谓“援助”,实际上就是掠夺。

D.所谓的国际名牌,其实就是我们国内生产的,但因是用人家的名称,价格就能贵二三百元。

19.请根据以上文段内容,用三个短语概括垂花门的功能,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是说冷了就加衣吗?那为什么有时多穿几件衣服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

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存在温差,我们的身体时刻在产热也在散热。①,产热速度跟不上,

我们就会感到很冷。因此保暖的本质,②。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热导率比较低

的材料,羽绒、羊毛、棉等都是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材料。【甲】

对于一件衣服而言,除了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它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

才能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乙】我们穿的衣服,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纤维间可以存储空气,层与层之间

的空间也可以储存空气。那是不是层数越多,③,整体的保暖性也就越强了呢?

事实上,空气层太厚会使空气层内外产生明显的温差,这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流。①而一旦

产生了热对流,热量就会加速流失。此外,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数超过某个值,②衣服层与

层之间的空气存量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散失,③想要保暖的愿望会背道而驰。所以,想保暖别穿太多

层,也别穿太紧,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宽松一些。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

个字。

21.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是静止的空气。”这句话放在【乙】处比放在【甲】处更合适。

B.①处中“一旦”一词,引出“热量就会加速流失”这一结果的条件一一产生热对流,增强了前后句之间

的逻辑关系。

C.②处中应将“散失”改为“减少”。

D.③处中的成语“背道而驰”使用错误,应替换为“适得其反”。

22.热导率(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传递热量速度的指标。请根据对文本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参照下面表

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一条概括性结论,不超过35个字。

不同材料的热导率

材料类型热导率/(W-(m•K)-1)

铁80.2

水0.599

棉0.071

羊毛0.055

羽绒0.048

静止空气0.026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感性主义者说,摆脱思想去感受爱吧,人的幸福只来源于情感。

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说:“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

刻的价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5月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

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

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

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无

胜。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个挑

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

后有一辆驴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难以自控,

打着翅起,真可谓险象环生!

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

吃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

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

顶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从高

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社

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

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

桅杆。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

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然而,这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说到这里,

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历史原由,桥上的险情主要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引起的,这在开封是一个久拖

不决的历史问题。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宋

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在不

停地挤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桥梁,构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问题,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烦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令文武

官员不论是在内廷还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

左右可分?

北宋开封城已经凸显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

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

(摘编自余辉《走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运河》)

材料二:

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汴梁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

经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

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

说,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

利坊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

侵街现象。

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

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还在京城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一一“街

道司”。他们统一穿青衫子制服,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道、

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

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宋史》载,“京师并河居民,盗凿汴堤以自广”,

沿着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违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史载,天禧四年5月“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劳民,

不许”,开封府把整治侵街行为的报告递上去了,宋真宗却把报告给驳回来:这可是劳民扰民的行为呀!

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一一你

要越过红线建房是吧?好的。不过先把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交上来!

《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显示,在一个门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着身子睡大觉。面对侵街占道现象,

他们是不想作为还是有心无力?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摘编自段立新《北宋的商业繁荣与“城管”难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上文官和武官的争吵是由没有遵循“各靠左行”的规定而引发的。

B.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的举措,为化解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C.宋太祖赵匡胤亲历的交通拥堵是他下决心整治侵街现象的直接原因。

D.在商业高度繁荣的同时,北宋也随之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管理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桥上场景,一方面反映了人员的复杂和交通的混乱,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出

汴梁的经济繁荣。

B.画卷中船撞拱桥的险情,暴露出当时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说明专人督导或标牌提醒在预防事故

中具有重要作用。

C.宋代为整治侵街乱象,制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还组建了专职的执法队伍,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朝廷想整

治侵街乱象的态度。

D.宋徽宗时期收缴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是对侵街现象的妥协,是街道司不作为的结果,宣告了治理侵

街占道现象的失败。

3.下列选项,不能反驳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说法的一项是()

A.北宋沿袭唐代的《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十二字交通规则。

B.《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

C.《宋文鉴•汴都赋》记载:“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途九轨。”

D.《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记载:“当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墙以出污秽之物者,杖六十。”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现象措施材料

①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①订立相应法规①史籍

②盗凿汴堤以自广

②组建专职队伍②画卷

③街道司的人白天街上睡大觉

A.“侵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凿河堤,给当时的汴梁城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B.北宋朝廷为解决汴梁城市规划中道路狭窄、通行困难的问题,曾采取积极措施。

C.画卷上“睡大觉”的人的服饰特点应该是作者判断其为街道司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

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绍了北宋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的相关问题,客观可信。

5.请结合材料,分析北宋京城侵街现象十分严重的原因。

【答案】1.A2.D

3.C4,B

5.(1)五代后周时期占道经营情况严重,积重难返。

(2)权贵阶层不服从管理,导致占道经营的风气蔓延。

(3)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官员的懒政、怠政现象严重。

(4)朝廷和皇帝本人对这一现象的退缩和妥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张冠李戴。由原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可知,为征道而争吵的是轿夫和马弁,

不是官员。且依据原文“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可知引发争吵的原因是“拥堵”。

故选A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原因判断失当。由原文“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可知,并非“街道司不作为”。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是城市建设和规划问题,不体现城市管理。

ABD三项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城市管理措施。

故选C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B.“道路狭窄、通行困难”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是“侵街”导致的城市管理问题。

故选Bo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由”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可知,五代

后周时期占道经营情况严重,积重难返。

(2)由“宋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

业用房在不停地挤占道路”可知,权贵阶层不服从管理,导致占道经营的风气蔓延。

(3)由“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可知,

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官员的懒政、怠政现象严重。

(4)由赵匡胤曾下令狠狠整治“侵街”现象,“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但从《长编》

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面对

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可知,朝廷和皇帝本人对这一现象的退缩和妥协。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去山里看海

苏沧桑

这里的每一朵莲,至死都保持着盛放的姿势。

深秋的径山,径山寺所在的径山。一壶鹅黄色的香莲茶递给我们一行七人第一声问候。我想起多年前

第一次见它时的情景:“透过玻璃壶底,我们与莲面面相觑。片片花瓣,比宣纸更薄,更透,更淡。①维

软如珊瑚的白色花茎花蕊,随着水的微流齐齐摇曳。一朵莲,仿佛一条绝世独立、自在游弋的鱼。”

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已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了春天,会被

运回来,种下去。最后几朵不动声色盛开着的莲,紫色的,黄色的,与这个叫千花里的地方所有花卉一样,

淡定而诱人。在荷塘水面的反光里,我想象那些莲藕种子,圆滚滚地倾泻进千里之外同样大小的荷塘,安

静如一群离开母体的胚胎,蜷缩进临时胚胎管。冬天过后,它们回到母体,春分时节抽出第一枚新叶,开

出绝美的一朵莲,两朵莲……然后,它们被一双手两双手采下,送进机器,烘干,定格,保持了最美的颜

色和姿态。最后,在一注热水里,它们活过来,盛放如初开,释放被定格的所有部分,成为此时此刻我们

七个人眼前的这七杯香莲茶。

②这是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空灵,绝伦。

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二道茶,叫“水丹青”。黄昏,五分之四轮月亮照见径山脚下一个叫“径茶”的地

方,一位未施脂粉、身着铁锈红中式对襟衫的女孩为我们分茶。没有音乐,没有絮叨,她慢慢地、默默地

做着茶,仿佛忘记了我们七个人正眼巴巴盯着她把一小盏抹茶分给我们。但她用茶第搅动茶沫时,速度极

快,手机都无法捕捉。最后,她捻起一枚新牙签,在茶碗里作起了画,一枝梅树,两只飞鸟。大家都说,

第一次见。

“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传了回来,让我想起那些辗转千里的莲

花种子。

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

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

晚餐时,我共起身三次,舍下无比美味的农家菜,去看隔壁茶桌上那碗“水丹青”,淡了没有,消失

了没有。趁四下无人,我拿起牙签,学着她的样子,蘸上深色抹茶,在画上加点梅花。我点了七下,为每

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她说,你把屋檐也点成了一树梅花的样子。哦,原来那是屋檐。

对于茶道,我懒,便不太喜欢那种正襟危坐、煞有介事,不如一个玻璃杯、一把茶叶、一壶热水,随

便一靠、一躺,多简单自在。径山茶道尤其是“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具有禅文化、

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有击茶鼓、设茶席、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想想都繁复得要命。而此

时此刻,径山茶道因为一个朴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轮月亮、我偷偷点上去的梅花,却有一种

可亲近之感,觉得它与你是不隔的,它像天空那么深,像大海那么大,但它离你很近。

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时爬山一个半小时,径山寺的一位年轻法师接待了我们。唐代天宝元年,

江苏昆山高僧法钦遵师嘱“乘流而行,遇径即止”,行脚至径山,于喝石岩畔结庐修行,是为径山禅脉开

山之祖。南宋嘉定年间,径山寺被钦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并日渐成为儒释道三家精神融汇之处,源远

流长。苏东坡与径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临终前作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答径山琳长老》,参透生死、物我

两忘的他两日后便驾鹤西去。此刻,我们坐在法钦、紫柏等大德僧人坐过的地方,坐在“茶圣”陆羽、苏

东坡、吴昌硕等坐过的地方,仿佛坐在云海之下、竹海之上。

我问眼前为我们泡茶的年轻出家人,是否去过很多庙宇,为什么在这里落脚。他说,也没有去过特别

多的地方,但这里静。他说话时,语调很静,③正往茶盏里续着的茶水也如他的语调,没有一丝一毫晃动。

我低下头,盯着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缠古绕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

海,是心海。

从径山寺一路逛到千岱山居时,天阴了下来。云雾渐起,翠竹环绕。径山绿茶在一个通透的玻璃杯里,

收拢了整个山林,影影绰绰的。

记得那个更早的深秋,我回家乡待了十天,刻意体验了一次故乡的“劳作”一一我十八岁离开家乡前

和离开家乡后均从未做过的事情:和渔民们一起剥虾、补渔网、酿桂花酒,做番薯圆……这所谓的“寻根

之路”,让我不由想,家乡还有多少人在从事着古老的劳作呢?如果不离开家乡,作为一个女子,我的人

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概是这样吧:到海涂上捡海螺蜒、抓弹涂鱼,不会剥虾半小时就手指发白;

在海岸边补网,时时向着海平线眺望,右手穿网孔,左手把重叠的部分展开,周而复始,而不会织了两眼

网就手痛;在太阳下山后用小铲铲下晒在蔑席上的就鱼干,然后一家人吃晚饭,然后在灯下继续补网;我

应该会有一个皮肤黝黑、酒量惊人的丈夫,他们叫他“酒雕”或“酒刹”。只要没有遭遇不幸,日子虽苦

也甜。

但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的女子,笑容里还有最初的一丝纯真和羞涩吗?我

们像不像繁复茶道里的那一盏茶,永远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

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径山的每一朵莲花,至死都被定格为盛放的姿势,的确绝美,而人非莲花,

还是自然地开放,自然地枯萎,像火一样慢慢暗下去,最后熄灭在土里的好吧?

那一晚,我们住在径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④稻田刚刚收割完,斜阳与它相视而笑,如两位老人。

夜深了,茶凉了,民房的主人回家了,狗不叫了。我自国外回来后整整两个月的失眠,终于沦陷在大海般

浩瀚的稻秆子气味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红衣女孩专注做茶、快速搅动茶沫以及纠正我的措辞等细节,表现了她对“水丹青”茶道的熟悉

和对我的不满。

B.作者偷偷用牙签在“水丹青”上点画梅花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

普遍情愫。

C.“径山茶宴”繁复的仪式程序让作者对径山茶道产生了疏离的感觉,而“水丹青”又让作者对径山茶道

心生亲近之感。

D.作者坐在陆羽、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坐过的地方,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增强了文章

的传统文化韵味。

7.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细致地写出茶中香莲花蕊细软的形态,并运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香莲孤绝自在的姿态,蕴含着作

者的赞叹之情。

B.句子②中的“递”字写出径山的待客情意;“空灵”“绝伦”之间用逗号隔开,强调了香莲茶带给作者

内心的震撼。

C.句子③写茶水“没有一丝一毫晃动”,表现了法师倒茶动作的平稳,动作的平稳又能体现法师内心的平

静,耐人品味。

D.句子④中“斜阳与它相视而笑”营造了稻谷归仓后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两位老人”则包含夕阳虽好却

近黄昏的叹惋。

8.山中无海,作者却以“走,去山里看海”为题,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揣摩“海”的多重意蕴。

9.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跳转到对回乡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A7.D

8.①品径山第一、二道茶时,作者感受到茶道的繁复深广如海;

②品第三道茶时,作者领悟到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能涵养宽广沉静的心海;

③宿居稻田民房时,大自然的气息浩瀚如海,让作者体验到自然宁静的生存状态。

9.①作者的离乡与归乡与前文莲花种子的外运与运回、水丹青茶道的外传与回归形成照应,增强了文章的

“寻根”意味;

②写家乡的野性自由的生活状态,与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对照,引发对人应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深化主题;

③由径山三次品茶转换到对回乡生活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对我的不满”理解错误,原文“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

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只是我和小姑娘的正常交流,没有小姑娘对我的不满,选项曲解

文意。

故选A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鉴赏分析的能力。

D.“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错误,句子④中“如两位老人”的比喻是说画面温馨舒适,平易近人。选

项属主观臆断。

故选D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标题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根据原文对鹅黄色香莲茶的描写和对“水丹青”茶道的描写可知,“海”的第一个意蕴是指品径山第一、

二道茶时作者的感受,“而此时此刻,径山茶道因为一个朴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轮月亮、我

偷偷点上去的梅花,却有一种可亲近之感”“像大海那么大,但它离你很近”,作者感受到茶道的繁复深

广如海;

“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时爬山一个半小时,径山寺的一位年轻法师接待了我们”“我低下头,盯着

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缠古绕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海,是心海”,这

里“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是指茶里边包含的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可见,“海”的第二个意蕴是指

作者品第三道茶时,领悟到的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能涵养宽广沉静的心海;

“那一晚,我们住在径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终于沦陷在大海般浩瀚的稻秆子气味里”,“海”的

第三个意蕴是指作者宿居稻田民房时,大自然的稻秆子气息浩瀚如海,让作者体验到自然宁静的生存状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本题可从文章内容、文章主题、文体特点三方面作答。

文章内容方面,本段中作者的离乡与归乡与前文“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已

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了春天,会被运回来,种下去”,莲花种子的外运与运回,“‘水丹青’,

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传了回来”,水丹青茶道的外传与回归形成照应,在内容

上增强了文章的“寻根”意味;

文章主题方面,原文“我们像不像繁复茶道里的那一盏茶,永远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写家乡的野

性自由的生活状态,与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对照,是说离乡在外的我就像茶一样失去了最初的野性

和自由,引发读者对人应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题;

文体特点方面,“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已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

了春天,会被运回来,种下去"“‘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传了回来,

让我想起那些辗转千里的莲花种子”“我低下头,盯着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

缠古绕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由径山三次品茶转换到对回乡生活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

外出与回归的中心贯穿文章始终,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胆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

曰:“辎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

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面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

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

往尔尚及于工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以告令师,作《汤誓》。

(节选自《史记•殷本纪》)

材料二:

文王问太公日:“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

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

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

听,宫垣屋室不垩。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糊粮之饭,藜蕾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

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

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

独,坂瞻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

君如父母。"文王曰:“大哉!贤君之德也!”

(节选自《六韬•文韬》)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夏A德若兹B今C朕必往D尔尚及予E一人F致天之罚G予H其大理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文中指握、持,与《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把”意思相同。

B.格,文中指来、至,与《大学之道》中“物格而后知至”的“格”意思不同。

C.啬,文中指种植谷物,后作“不啬”。稼嵇,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D.振,文中指救济,这与《屈原列传》中“新浴者必振衣”的“振”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桀施行暴虐的政治,耽于逸乐,纵欲放荡。成汤因害怕上天责怪自己不体恤百姓,于是起兵讨伐夏桀。

B.夏桀耗尽民众的力量,掠夺他们的财富,使他们消极怠惰,怨恨不合,最终使得自己身败名裂,国破家

亡。

C.国家的祸福盛衰不是天命自然变化的结果,而在于国君。国君贤明,国家就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

D.尧帝作为圣贤君主,品德正直高尚,崇尚简朴,治理国家依靠贤臣,赏罚分明,深受百姓的支持与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

(2)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

14.请结合材料,概述成汤灭夏建商的原因。

【答案】10.BDG

11.C12.A

13.(1)天下纷杂,有时强盛,有时衰弱,有时安定,有时混乱,造成这样原因是什么呢?

(2)不因为劳役的缘故,妨害百姓的农时,抑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奉行无为而治。

14.①夏桀施行暴政,荒淫无道。

②诸侯作乱,社会动荡。

③民众苦夏已久,意欲灭夏。

④成汤代天讨伐,论功行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夏王的德行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如今我一定要前去讨伐他。你们还是跟随我去实行上天的惩罚,

我将重重地赏赐你们。

“夏德若兹”为完整的主谓句,可独立成句,故应在B处断开;

“今"作‘'朕必往"状语,“朕必往”为完整的主谓句,可独立成句,故应在D处断开;

第二个“予”作“其大理女”的主语,故应在第二个“予”的前面G处断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