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BT 39845-2021》详细解读_第1页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BT 39845-2021》详细解读_第2页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BT 39845-2021》详细解读_第3页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BT 39845-2021》详细解读_第4页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BT 39845-2021》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B/T39845-2021》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4架构和协议4.1系统架构4.2协议架构contents目录5业务功能和性能要求5.1业务功能要求5.2移动性管理要求5.3业务性能要求6系统功能要求6.1用户面IP地址6.2优先级contents目录6.3共网6.4端到端加密(可选)6.5状态消息和短数据协议6.6语音overPDCP功能(可选)6.7媒体协商机制contents目录7系统接口要求7.1空中接口要求7.2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要求7.3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要求8基站设备要求8.1功能要求8.2发射机和接收机性能要求8.3接口要求contents目录8.4操作维护(O&M)要求8.5其他要求9集群核心网设备要求9.1设备功能要求9.2其他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能指标附录B(规范性附录)状态消息和短数据协议参考文献011范围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网络设备的术语和定义。B-TrunC系统网络设备的功能要求,如集群通信、数据传输、移动性管理等。B-TrunC系统网络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核心网设备、基站设备、终端设备等。B-TrunC系统网络设备的性能要求,包括系统容量、传输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本标准规定内容适用于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网络设备的研发、生产、测试、评估和部署。本标准适用范围为B-TrunC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和依据。可作为相关单位进行B-TrunC系统网络设备采购、验收和使用的参考标准。02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文件概述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引用了多个与LTE技术、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规范和技术报告。这些引用文件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确保了本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总体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B-TrunC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等,是本标准制定的重要基础。3GPP相关标准包括LTE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架构、接口协议等方面的标准,为B-TrunC系统的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的制定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国内相关行业标准涉及通信网络设备的测试方法、安全要求、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标准,确保B-TrunC系统网络设备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也符合国内相关行业的规定和要求。主要引用文件引用文件的作用引用文件使得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能够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和经验,提高了本标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引用相关标准和规范,本标准能够与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保持协调一致,为B-TrunC系统的研发、生产、测试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和规范。03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技术要求为保证B-TrunC系统正常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对网络设备提出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基于LTE技术,实现集群通信功能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网络设备构成B-TrunC系统的各类设备,包括基站、核心网设备、终端等,共同实现系统的通信功能。术语和定义缩略语BroadbandTrunkingCommunication,宽带集群通信。B-TrunC国家标准推荐,指中国的国家推荐性标准。GB/T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标准。LTE实现移动通信网络核心控制、交换和传输功能的网络部分。核心网用户直接使用的通信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044架构和协议逻辑架构B-TrunC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控制层和接入层,各层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进行交互。实体组成系统由多个功能实体组成,包括终端、基站、核心网元等,共同实现宽带集群通信功能。冗余设计为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关键网元和设备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4.1系统架构定义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空中接口协议规范核心网元之间的交互流程,支持终端的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等功能。核心网协议提供丰富的业务应用接口,包括语音、视频、数据等,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业务层协议4.2协议栈遵循标准的空中接口协议,实现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终端与基站接口定义基站与核心网元之间的接口协议,保障数据传输的高效与安全。基站与核心网接口规范核心网内部各网元之间的交互接口,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核心网内部接口4.3接口与协议010203系统支持终端的鉴权和加密功能,确保只有合法终端能够接入网络,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鉴权与加密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止外部攻击和非法入侵,保障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完善的数据恢复计划,以应对可能的数据丢失风险。数据备份与恢复4.4网络安全054.1系统架构B-TrunC系统由终端、接入网、核心网、调度台、互联互通等逻辑功能实体组成,满足行业用户语音、数据、视频及指挥调度等宽带集群业务需求。逻辑组成采用扁平化网络架构,简化网络部署,降低传输时延,提高系统可靠性。架构特点总体架构接入方式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等,满足不同场景覆盖需求。无线资源管理实现无线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整,保证用户接入的及时性和稳定性。接入网网络功能核心网负责用户签约数据存储、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交换等关键功能,支持与其他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安全性保障通过鉴权、加密等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核心网调度台是集群通信系统的核心,实现对终端的呼叫、短信、定位、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调度和控制。调度功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调度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不同的指挥调度需求。定制化服务调度台与其他通信系统互联B-TrunC系统支持与公众移动通信网、固定电话网、其他专网等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跨网络、跨终端的通信服务。标准化接口遵循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性,降低集成成本。互联互通064.2协议架构4.2.1网络架构B-TrunC系统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和终端四个主要部分,以及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核心网负责用户签约数据存储、移动性管理和业务数据交换等核心控制功能。承载网提供核心网元间的数据传输功能,包括IP多媒体子系统(IMS)相关网元间的SIP信令和RTP媒体传输。接入网实现无线资源的控制和管理,通过空中接口与终端进行通信。终端包括手持台、车载台和固定台等多种类型,为用户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0102030405B-TrunC系统协议层次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两部分。用户面协议栈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面协议栈包括NAS层、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负责信令的传输和处理。各层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进行交互,实现信令和数据的可靠传输。4.2.2协议层次123核心网与接入网间的接口协议包括S1-MME、S1-U、X2和S6a等,分别负责控制面信令、用户面数据、基站间交互和鉴权等功能的实现。承载网采用标准的IP承载方式,支持SIP信令和RTP媒体的传输。空中接口采用LTE技术,支持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和多种业务应用。4.2.3接口协议4.2.4网络安全鉴权机制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接入网络,防止非法访问。加密机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保护机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B-TrunC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鉴权、加密、完整性保护等。075业务功能和性能要求5.1业务功能要求支持点对点、组呼、广播等语音通信方式,确保语音清晰、无延迟。语音通信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支持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支持对终端设备的远程管理,包括配置更新、软件升级、状态监测等。数据传输具备强大的指挥调度功能,包括用户状态显示、位置定位、呼叫控制等,以满足应急指挥、交通调度等场景需求。指挥调度01020403终端管理5.2性能要求容量性能系统应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确保业务不中断。覆盖性能优化网络覆盖,确保在复杂环境下信号的稳定接收与发送,降低通信盲区。可靠性能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确保在设备故障或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通信的连续性。安全性能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接入。085.1业务功能要求5.1.1语音业务功能要求语音业务建立时间在B-TrunC系统中,语音业务的建立时间应满足快速接入的需求,确保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通话连接。语音业务质量语音业务并发能力系统应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清晰度、延迟、抖动等关键指标,以保障用户通信的顺畅进行。系统应具备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发起语音业务的能力,以满足在应急或重要时刻的大规模通信需求。数据传输速率B-TrunC系统应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数据传输稳定性数据业务并发能力5.1.2数据业务功能要求系统应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和丢包率,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语音业务类似,系统也应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发起数据业务,以满足多样化的通信需求。5.1.3视频业务功能要求系统应提供高质量的视频通信服务,包括视频分辨率、帧率等关键指标,以确保用户能够清晰地观看视频内容。视频质量为了降低视频通信的延迟,系统应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提高视频传输的实时性。视频传输延迟随着视频通信的普及,系统应能够支持更多用户同时发起视频业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视频通信需求。视频业务并发能力5.1.4集群业务功能要求010203集群组呼系统应支持集群组呼功能,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加入一个通话组进行通信,提高通信效率。集群广播为满足特定场景下的广播需求,系统应提供集群广播功能,允许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用户发送广播消息。集群业务优先级控制在多个集群业务并发进行时,系统应根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合理调度,确保关键业务的顺利进行。095.2移动性管理要求移动性支持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切换机制,包括小区内、小区间以及不同基站间的切换,以保障用户在不同位置下的通信质量。切换机制移动性策略根据网络负载、用户移动速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移动性管理策略,优化系统资源利用。B-TrunC系统应支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无缝通信服务,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5.2.1移动性管理概述5.2.2位置更新与寻呼寻呼机制在接收到针对特定用户的寻呼请求时,系统应能高效地将寻呼消息广播到相关小区,以便及时建立与用户的通信连接。寻呼优化通过采用合理的寻呼策略和技术手段,降低寻呼失败率,提高系统寻呼效率。位置更新当用户移动并跨越位置区时,系统应能及时进行位置更新,确保网络侧准确掌握用户当前位置信息。030201明确切换触发的条件,如信号强度、信噪比等,确保在合适的时机触发切换流程。切换触发条件规定切换过程的执行时间,以减小切换对用户通信的影响,保证通信的实时性。切换执行时间设定切换成功的标准,并对切换成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用于评估系统移动性管理的性能。切换成功率5.2.3切换过程要求数据加密传输在移动性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安全审计与日志记录对移动性管理相关操作进行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排查安全问题。用户身份认证在移动性管理过程中,应对用户身份进行合法认证,防止非法用户接入网络。5.2.4移动性管理安全要求105.3业务性能要求语音业务建立时延在B-TrunC系统中,语音业务的建立时延应满足一定标准,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接入语音通话。5.3.1语音业务性能要求语音传输质量系统应保证语音传输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降低语音失真和噪声干扰。并发语音业务容量系统应具备支持大量并发语音业务的能力,以满足在紧急情况下的大规模通信需求。5.3.2数据业务性能要求数据传输速率B-TrunC系统应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数据传输时延系统应保证数据传输的低时延,确保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能够正常运行。数据业务可靠性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01视频传输质量B-TrunC系统应支持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包括分辨率、帧率等关键指标。5.3.3视频业务性能要求02视频业务建立时延系统应快速建立视频业务连接,确保用户能够及时进行视频通信。03视频并发业务容量系统应具备支持多路视频并发传输的能力,以满足大型活动或应急场景下的视频通信需求。116系统功能要求6.1总体要求系统应支持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确保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01系统应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02系统应具备完善的网络管理和安全机制,保障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03系统应支持群组呼叫、单呼、紧急呼叫等基本的集群通信功能。系统应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包括语音、视频、图片等。系统应具备高效的信道资源管理和调度能力,确保通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6.2集群通信功能010203010203系统应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网络设备,包括设备状态检测、配置管理、故障排查等。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便于追踪和定位问题。系统应支持软件远程升级和配置更新,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6.3网络管理功能123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系统应支持安全审计和入侵检测功能,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威胁。6.4安全性要求126.1用户面IP地址用户面IP地址的定义用户面IP地址是指在B-TrunC系统中,用于标识用户设备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IP地址。该IP地址主要用于在用户设备与基站、核心网元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实现用户数据的传输。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用户设备的IP地址,适用于固定IP地址需求的场景。静态分配通过DHCP等协议动态获取IP地址,适用于用户设备数量众多且需要灵活管理的场景。动态分配用户面IP地址的分配方式在B-TrunC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面IP地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传输场景,如语音通话、视频传输、数据下载等。同时,用户面IP地址也是实现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型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一。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更加灵活地对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用户面IP地址的应用范围136.2优先级优先级划分B-TrunC系统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优先级划分为不同等级,以确保关键业务的高效传输。优先级与服务质量的关联优先级与服务质量(QoS)紧密相关,高优先级的业务在网络拥塞时仍能保持较低的延迟和较高的吞吐量。优先级定义优先级设置与调整动态优先级调整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根据网络负载和业务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业务的优先级。静态优先级设置在设备配置阶段,根据业务需求为各类业务分配相应的优先级。应急通信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场景下,通过提高关键业务的优先级,确保救援指挥、现场监控等信息的及时传输。公共交通优先级的应用场景在公共交通领域,通过为车辆调度、安全监控等业务设置高优先级,保障公共交通的安全与效率。0102VS通过采用先进的队列调度算法,如加权轮询(WeightedRoundRobin)等,实现不同优先级业务的差异化处理。流量控制技术通过流量整形(TrafficShaping)和流量监管(TrafficPolicing)等技术手段,避免低优先级业务对高优先级业务的干扰。队列调度技术优先级的实现技术146.3共网支持分布式和集中式部署,满足灵活组网和高效运维需求。部署架构采用多层次安全机制,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安全性设计共网由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和用户终端组成,各组成部分通过标准接口互联互通。逻辑架构共网架构语音通信提供高质量、大容量的语音通信服务,满足集群用户实时通话需求。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提升指挥调度效率。组呼与广播提供组呼、广播功能,实现一呼百应、快速协同作战。优先级与抢占根据用户需求设定不同优先级,支持高优先级用户抢占低优先级用户信道资源。共网功能容量性能时延性能覆盖性能可靠性能单小区支持千级用户并发接入,满足大型活动或应急场景下的通信需求。低时延设计,确保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满足应急指挥等时间敏感场景需求。优化网络覆盖,确保室内外无缝衔接,提供连续、稳定的通信服务。采用冗余设计和故障隔离技术,提升系统可靠性,确保关键时刻通信畅通无阻。共网性能156.4端到端加密(可选)定义与原理端到端加密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数据在发送端进行加密,在接收端进行解密,中间节点无法获取明文信息的技术。加密方式端到端加密可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应用场景端到端加密适用于对通信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政府、军事、金融等领域。020301端到端加密技术概述加密算法与密钥管理B-TrunC系统应支持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加密算法,并实现密钥的安全管理和分发。加密粒度与范围系统应支持对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密,确保各类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密性能与影响端到端加密功能应满足实时性要求,同时降低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B-TrunC系统端到端加密技术要求设计合理的加密流程,确保加密功能在B-TrunC系统中的顺利实现。加密流程设计定义加密接口和协议,以便与系统中其他功能模块进行交互。加密接口与协议建立加密效果验证和监测机制,确保端到端加密功能在实际运行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加密效果验证与监测端到端加密在B-TrunC系统中的实现166.5状态消息和短数据协议状态消息概述状态消息是B-TrunC系统中用于传递设备或业务状态信息的消息类型。标准化格式遵循GB/T39845-2021标准,确保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性。消息组成包括消息头、状态信息以及可能的附加数据。状态消息定义传输方式状态消息通过B-TrunC系统的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实时性要求根据业务需求,规定状态消息的传输时延上限。可靠性保障采用确认和重传机制,确保状态消息的可靠传递。状态消息传短数据协议是B-TrunC系统中用于传输短数据消息的通信协议。协议定义短数据协议概述短数据消息具有长度短、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消息特点适用于快速传递简短指令、状态更新等场景。应用场景采用高效编码方式,减小数据传输开销。短数据协议实现编码方式针对短数据特点进行传输优化,降低时延和丢包率。传输优化设计灵活的协议结构,支持未来功能的扩展和升级。协议扩展性176.6语音overPDCP功能(可选)语音overPDCP是指在B-TrunC系统中,通过PDCP层传输语音数据的一种技术。语音overPDCP定义语音overPDCP技术概述该技术能够实现语音数据的可靠传输,同时降低传输时延,提高语音通信的实时性。技术特点适用于对语音通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应急通信、公共安全等。应用场景传输质量要求语音overPDCP应保证语音数据的传输质量,包括语音的清晰度、可懂度等。时延要求系统应确保语音数据传输的低时延,以满足实时通信的需求。容量要求在支持语音overPDCP功能的同时,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容量以支持多用户同时通信。030201语音overPDCP功能要求协议栈结构语音overPDCP功能需要相应的协议栈支持,包括PDCP层、RLC层等。编码方式采用适合的语音编码方式,以确保语音数据的有效传输和存储。传输机制通过优化传输机制,如减少数据包的重传次数、采用适当的调度算法等,以降低传输时延。语音overPDCP实现方式评估指标包括语音质量评估、时延评估、容量评估等,用于全面评估语音overPDCP功能的性能。评估方法采用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结果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对语音overPDCP功能的性能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后续优化提供参考。语音overPDCP性能评估186.7媒体协商机制媒体协商机制概述协商流程媒体协商机制包括媒体能力探测、媒体参数协商、媒体流建立等步骤,确保通信双方能够就媒体类型、编码方式等达成一致。定义与作用媒体协商机制是B-TrunC系统中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关键环节,负责协调终端之间的媒体能力,确保通信的顺畅进行。通过信令交互,通信双方交换各自的媒体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分辨率、帧率等。探测方式系统根据探测结果,对通信双方的媒体能力进行匹配,筛选出双方共同支持的媒体参数。能力匹配媒体能力探测在媒体能力匹配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协商原则,如优先保障语音通信的实时性、降低视频通信的带宽占用等,确定最终的媒体参数。协商原则在通信过程中,系统可根据网络状况、终端性能等因素动态调整媒体参数,以保障通信的稳定性和质量。参数调整媒体参数协商媒体流建立与传系统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确保媒体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体验。传输保障在完成媒体参数协商后,系统负责建立通信双方之间的媒体流,包括音频流、视频流等。流建立过程197系统接口要求确保各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系统集成复杂度。标准化接口包括但不限于LTE标准协议、集群通信协议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支持多种协议要求接口设计应向后兼容,支持未来技术的平滑演进。接口兼容性7.1接口类型与协议010203规定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确保实时通信的高效性。传输速率对接口传输时延进行限制,以满足集群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时延要求接口在高负载、长时间运行等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7.2接口性能要求7.3接口安全要求物理安全确保接口物理连接的安全性,防止非法接入和破坏。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数据传输安全对接口进行权限管理,仅允许授权的设备或系统接入。访问控制规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及网络环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环境搭建针对各项接口要求设计详细的测试用例,以全面评估接口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按照测试用例进行实际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接口优化提供依据。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7.4接口测试与验证207.1空中接口要求控制面协议包括RRC(无线资源控制)协议,负责无线资源的分配、配置和释放等功能。用户面协议包括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无线链路控制)和MAC(媒体接入控制)等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处理。空中接口协议结构规定了LTE系统的射频指标,包括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等参数,确保无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射频特性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调制与解调物理层要求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包括卷积码、Turbo码等。信道编码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律进行重排,以减小突发错误对通信质量的影响。交织技术信道编码与交织时间同步确保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时间同步,以便准确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定时要求规定各种信令和数据的传输时序,保证通信的有序进行。同步与定时217.2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要求7.2.1接口协议栈终端与集群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应支持标准的LTE协议栈,包括但不限于RRC、PDCP、RLC、MAC等层。接口应支持集群特有的信令和业务数据传输,确保终端能够顺利接入集群核心网并进行正常的通信。““7.2.2接口功能要求终端应通过该接口向集群核心网发起注册、注销等管理操作,以及发起和接收集群业务。01接口应支持终端的位置更新功能,确保终端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实时更新其位置信息。02接口应支持终端的状态管理功能,包括终端的在线状态、业务状态等信息的上报和查询。03终端到集群核心网的接口应满足一定的传输速率要求,确保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接口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抵御一定的干扰和异常情况,确保终端与集群核心网的稳定连接。7.2.3接口性能要求7.2.4接口安全要求终端与集群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应支持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安全措施,确保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接口应支持终端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功能,防止非法终端接入集群核心网。227.3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要求010203调度台与集群核心网之间应采用标准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接口协议应支持调度台对集群核心网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数据交互功能。协议中应定义必要的安全机制,保障通信过程的安全性。接口协议接口功能要求010203调度台应通过接口实现对集群用户的呼叫、短消息、状态查询等基本业务功能。接口应支持调度台对集群核心网进行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等操作。调度台应通过接口获取集群核心网的网络状态、设备状态等信息,以便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处理。接口应具备高可用性,能够自动处理异常情况,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恢复通信。接口应支持并发处理多个调度台请求,确保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接口应满足实时性要求,确保调度台与集群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延迟在可接受范围内。接口性能要求238基站设备要求功能要求基站设备需支持规定的频段和信道带宽,实现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以及相关的信号处理、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功能。基站设备定义基站设备是B-TrunC系统中用于实现无线信号覆盖和通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组成基站设备通常包括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单元、天馈系统、电源系统以及配套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等。8.1基站设备概述射频技术指标包括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频率稳定度、杂散辐射等,确保基站设备在规定的频段内正常工作,且不对其他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基带处理技术要求涉及信号处理算法、数据传输速率、时延等方面,以保证基站设备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传输的数据信息。设备可靠性要求基站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潮湿、震动等,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8.2基站设备技术要求8.3基站设备接口要求内部接口明确基站设备内部各单元之间的接口关系,包括基带与射频接口、监控接口等,以保障设备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同工作。外部接口规定基站设备与外部系统(如核心网、传输网等)之间的接口类型、传输协议及速率等,确保基站设备能够与其他系统顺畅互联。确保基站设备在物理层面上的安全性,包括设备防盗、防破坏等措施。物理安全加强基站设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范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保障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网络安全基站设备应支持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以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等风险。信息安全8.4基站设备安全要求248.1功能要求系统应支持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和控制。8.1.1总体功能要求系统应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宽带集群通信服务,满足公共安全、应急通信等领域的需求。系统应支持与其他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跨系统、跨区域的通信。系统应支持网络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告警,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系统应支持用户权限管理,确保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被授权的资源。系统应支持B-TrunC协议规定的各项功能,包括集群呼叫、语音通信、短数据传输等。8.1.2具体功能要求010203系统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通信数据和用户信息的安全。系统应支持对网络设备的远程安全接入和控制,防止非法访问和操作。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补安全漏洞。8.1.3安全性要求8.1.4可靠性要求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01系统应支持冗余备份和故障恢复机制,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通信服务。02系统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稳定性。03258.2发射机和接收机性能要求规定发射机在不同频段下的最大发射功率,确保信号能够覆盖到预定区域。发射功率发射频谱调制精度对发射信号的频谱进行限制,以减少对相邻频道的干扰。要求发射机的调制方式符合标准,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发射机性能要求灵敏度规定接收机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正常接收信号的最小功率,衡量接收机的接收能力。抗干扰能力动态范围接收机性能要求要求接收机在存在干扰信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对有用信号的准确接收。接收机在接收不同强度信号时,应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以确保信号的可靠接收。268.3接口要求8.3.1空中接口遵循3GPP标准空中接口应符合3GPP相关标准规范,确保与LTE网络的兼容性。频谱效率优化频谱使用效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抗干扰能力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的稳定性。接口协议明确网络各设备间的接口协议,包括信令和数据传输协议。接口带宽规定各接口的最小带宽要求,以满足业务传输需求。接口安全加强接口安全防护,防止非法接入和数据泄露。8.3.2网络接口8.3.3业务接口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业务类型支持提供业务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各类业务的顺畅进行。业务质量保障具备灵活的业务接口扩展能力,以适应未来新业务的发展需求。业务接口扩展性8.3.4管理与维护接口管理功能提供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包括配置、故障、性能和安全管理等。维护便利性远程管理支持简化维护操作流程,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支持远程管理和维护,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78.4操作维护(O&M)要求定义与范围明确操作维护的基本定义及其在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界定操作维护的主要工作范围。目标与原则操作维护概述阐述操作维护的核心目标,即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并介绍操作维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0102操作维护功能要求监控功能要求系统具备实时监控能力,对网络设备、链路状态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采集和展示。故障管理功能建立完善的故障管理机制,包括故障检测、定位、隔离和恢复等流程,确保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配置管理功能实现对系统设备的集中配置管理,包括参数配置、软件版本升级等操作,提高管理效率。应急处理流程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或故障,制定应急处理流程,确保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维护与维修记录建立完整的维护与维修记录体系,记录系统的维护历史、维修情况等信息,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定期检查与维护制定定期的系统检查计划,对关键设备和链路进行例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维护操作流程操作维护安全要求010203安全性原则强调操作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原则,确保维护操作不会对系统造成安全隐患。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对维护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权限划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数据保护与备份加强对系统数据的保护,采取必要的数据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88.5其他要求网络安全B-TrunC系统网络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包括防范网络攻击、恶意入侵等,确保系统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性要求数据安全系统应保障用户数据、控制数据等重要信息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非法获取。信息安全网络设备应支持对信息内容的保护,包括信息的加密传输、完整性校验等,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设备可靠性B-TrunC系统网络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冗余设计关键部件和设备应采用冗余设计,包括备份电源、冗余模块等,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抗毁性。故障恢复系统应支持快速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故障,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020301可靠性要求可维护性要求远程管理B-TrunC系统网络设备应支持远程管理和监控功能,便于运维人员对设备进行远程配置、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等操作。日志记录系统应能够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记录等关键信息,为故障排查和问题追踪提供有力支持。标准化接口网络设备应提供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互联互通,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维护效率。299集群核心网设备要求010203集群核心网设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灵活扩展和容量升级。设备应支持高可用性配置,确保在单点故障时仍能保持服务不中断。设备应支持多种接口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光纤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接入需求。9.1设备架构与配置集群核心网设备应具备高性能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大规模用户并发接入和数据传输。设备应提供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服务,以满足集群通信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设备应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能够有效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9.2设备性能要求010203集群核心网设备应提供完善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功能,支持远程监控、配置和故障排查。设备应支持软件在线升级功能,能够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完成软件版本的更新和升级。设备应具备日志记录功能,能够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告警信息等关键数据,便于问题追踪和分析。9.3设备管理与维护设备应提供标准化的接口协议,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互联互通。9.4兼容性要求集群核心网设备应与其他符合B-TrunC标准的设备保持良好的兼容性,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设备应支持多种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010203309.1设备功能要求01支持宽带集群通信基站设备应支持B-TrunC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通信服务。9.1.1基站设备功能要求02频谱效率优化基站应具备高效的频谱利用能力,通过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提升系统容量和覆盖性能。03可靠性与稳定性基站设备需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在复杂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满足应急通信需求。多媒体通信支持终端设备应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业务,实现与其他终端设备或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安全性与加密功能终端设备需提供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确保通信内容的安全与保密。便携性与耐用性终端设备应具备便携性和耐用性特点,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9.1.2终端设备功能要求全面的网络监控网络管理系统应对B-TrunC系统的网络设备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包括设备状态、性能指标等。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应具备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配置管理与优化网络管理系统应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