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县老城区控规说明书温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41-规划背景项目简介温县作为焦作市的卫星城市和焦中南经济中心,“太极拳”发源地、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黄河湿地保护区,也是“西三角”沁孟温城市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城区东南距郑州70公里,北距焦作约35公里,西南距洛阳60公里。南距黄河大桥10公里,与连霍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向北通过司马大街与焦温高速、长济高速相连。区域范围内主要省道有S237(大练线)、S312(温邵线)、S309(新洛路),已建成的焦温高速引线在县城西部穿过。本次规划温县老城区位于县域中部的温泉镇,2009年,温县老城区人口达到7.62万人,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8.3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09.97平方米。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位于温县老城区内,东起熙思大街,西至司马大街以西约300米,南到南环路,北侧以蚰蜒河及北环路为界,东西长约4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用地面积为1603.43公顷。规划编制过程本规划自2010年6月开始,在充分调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手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2010年9月20日、10月19日、12月14日三次与温县县委、温县建委等部门领导及专家进行了讨论研究,对道路、用地及市政设施的布置等问题作了多次探讨,提出并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本规划是在上次汇报的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提出来的,资料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上一层次规划对本规划的要求《温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对温县规划要求:温县县城城市性质:中华太极拳发源地,焦作中南部经济中心,以轻工、物流商贸、旅游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目标一:生活宜居,环境友好的宜居城市目标二:功能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目标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适宜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四:具有相当区域经济地位和较强吸引力的焦作中南部中心城市目标五:结合“引黄补源”工程,建设生态型亲水城市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县城人口为13.5万人,2020年为24万人。用地规模:2020年末用地规模25.7平方公里城市空间结构温县城区空间结构为“两环两心两轴三区”“两环”由荣涝河、蚰蜒河、“引黄补源”渠、老蟒河防护绿带以及南水北调构成的两个环状生态基质网络。“两心”指现状城市中心区也是规划的中心区(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的区域)和城区东部的娱乐休闲中心。“两轴”指城市发展轴线(南北向古温大街与东西向黄河路)。“三区”由老蟒河、蚰蜒河分割所形成的温县主城区、温县产业集聚区、温县城东新区。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城市绿地率:2010年35%;2020年40%人均绿地:2010年8.5平方米/人;2020年12.7平方米/人城市绿化覆盖率:2010年38%;2020年45%道路结构规划采用“方格网”式路网系统,主干路系统结构:“六横五纵加一环”“六横”:北环路、太极大道、太行路、振兴路、南环路、鑫源路;“五纵”:司马大街、慈胜大街、古温大街、子夏大街、东环路;“一环”:城市外围的绕城公路环线。G绿地53.376.36其中G1公共绿地52.946.31G2防护绿地0.430.05合计城市建设总用地838.37100.00E水域和其它用地765.05总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1603.43注:本规划区现状人口数7.62万人交通系统现状对外交通省道温邵公路、新洛公路、焦温公路,司马大街(经焦温高速北达焦作远至山西,南经黄河公路大桥与连霍高速相连)是温县县城乃至县域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这些公路汇集到城区,没有一条环路疏解,造成过境交通全部穿越城区,给城区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危险。城区道路温县通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以太极大道、太行路、黄河路、振兴路、南环路为“五横”;司马大街、慈胜大街、人民大街、古温大街、子夏大街为“五纵”的方格网道路格局。城市道路系统不够完整,主要道路虽已初具规模,但次要道路、支路缺乏,路网密度过小;城市道路和对外交通性道路没有严格区分;建成区道路与老城区道路衔接不上。旧城区道路自发形成,混乱不成体系,基础设施不配套,断头路、错位路交叉口较多,随意性较大。新的建成区主要道路建设摊子拉得过大,近期无法形成完整的主要道路网系统,同时次要道路、支路路网密度不够。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行政办公设施现状行政办公用地33.15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路、太行路两侧。用地分布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行政中心,与旧城商业、居住用地等功能干扰较大,使交通出行难度增加,不利于办公效率的提高;现状用地比较紧促,今后扩展余地不足;大部分行政办公单位条件比较落后。商业金融业用地现状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51.90公顷,大多集中在古温大街、人民路和黄河路两侧,主要以沿街门面房形式出现,没有形成大型高档商场,仅在沿人民路、黄河路和古温大街交叉口有太极商厦等知名商场;集中的商业区域分布在温泉路、振兴路、黄河路。由于南北向的人民路和东西向的黄河路是现在温县重要的道路之一,沿街无序的商业经营对其交通负面影响较大。商业服务设施比较分散,虽已在老城区形成了商业中心,但中心集聚度不高,经营模式落后,缺乏成规模上档次的大型商业。表2-2区商业、饮食服务行业情况一览表编号名称位置建筑面积(万㎡)用地面积(万㎡)年客流量(万人次)年营业额(万元/年)1盛弘商场人民路0.450.4536010002秀添百货人民路0.60.62005003建业超市人民路0.50.530010004好又多商场古温大街0.70.72603948市场用地城区现有芳草市场、秀添市场、太极市场、大明建材市场等。市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存在马路市场现象,许多市场位于交通干道两侧,对城市的形象及交通都带来许多影响。整体层次不高,市场功能不明确。表2-3县城区专业市场、农贸市场一览表编号名称集市市场地点占地面积(m²)建筑面积(m²)摊位数(个)年交易额(万元)贸易主要货物名称1新兴市场温泉路15546000803000服装、鞋2芳草市场温泉路120000210002609000服装、鞋3秀添市场人民路100080071800服装、鞋4鞋业市场司马大街562745702300鞋、鞋料5大明市场新洛路16650100001009000家具、电动车6凤凰家具城太行路3729630000809000家具、电器7慈胜农贸市场慈胜大街天天大酒店北邻70001008东关农贸市场原城关粮所院内20009太极农贸市场黄河路车站西邻150010特色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司马大街与温孟路交汇处西北角67000文化娱乐用地现状文化娱乐设施有太极展示馆、图书馆等,用地面积为4.31公顷。文化娱乐设施严重不足,现有的设施规模不能满足需要。对温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太极文化的认识和挖掘不足。体育用地城区现有体育场一处,位于太极展示馆东侧,面积为3.29公顷。医疗卫生用地温县城区现有医疗卫生单位8个,其中县级单位6个,分别是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妇幼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两个,分别是温泉镇卫生院、岳村乡卫生院。医疗卫生设施与城市建设的步伐相比,医疗卫生的发展相对滞后。用地布局不够合理,医疗机构主要集中于老城区,不利于高效利用。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偏小,不能满足全县医疗中心要求。表2-4县城区卫生设施一览表编号位置床位数(个)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1育才街37447000300002太行路5659003500慈胜路80771328464慈胜路16026869116335温泉路60376466446振兴路925764007马道街502201730教育科研用地除党校、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等外,现状几乎没有教育科研用地。文物古迹用地温县历史悠久,但城区现存文物不多,主要是苏苑和西梁所遗址。规划区域内有三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梁所村的西梁所仰韶文化遗址,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温大街南段的烈士陵园与位于黄河路中段的苏苑。文物保护用地没有划分合理保护距离和范围,保护用地受到侵占。工业用地现状目前建成区现状工业以医药化工、纺织、怀药深加工、机械制造、调味品、卷烟材料为主,现状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较多且分散,现状工业用地108.6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95%。市政基础设施现状给水现状现状水源地位于张王庄以南的鑫源路南,自东向西带状布置七孔深150米的深水井,其单井出水量为135立方米/小时,日供水能力可达2万吨。现状给水厂位于张王庄正南,鑫源路南侧,占地4公顷,日供水能力2万吨;二级供水厂位于城区的慈胜大街,实际供水量1万吨/日。目前,城区东至子夏大街,西至司马大街,北至新洛路,南至一号路范围内,其供水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主管网覆盖率达100%。表2-5温县城区给水管网现状一览表走向序号沿道路线名称起讫点位置管径管材南北走向1慈胜大街水厂——黄河路路东D300铸铁水厂——太行路路西D300铸铁2司马大街黄河路——岳村小转盘路东D300PVC黄河路——化肥厂路口路东D300PVC3人民路县社——生产资料公司路西D150铸铁医药公司——振兴路路东D250铸铁振兴路——黄河路路西D250铸铁黄河路——太行路路西D160铸铁4古温大街振兴路——黄河路路东、西D100PVC黄河路——太行路路东、西D150PVC太行路——新洛路路西D250PVC太行路——二建开发楼路东D100PVC5子夏大街振兴路——敬老院路东D100PVC太行路——新河务局路东D160PVC太行路——黄河路路东D75PVC6育才街县医院——南苑新村路东D100PVC县医院——振兴路路东D200PVC7永兴街保健院——向南路东D100PVC东西走向1新洛路新洛路——消防队D200PVC2太行路慈胜大街——化肥厂南门路北D300PVC慈胜大街——子夏大街路北D300PVC3黄河路慈胜大街——祥云路路南D300铸铁祥云路——西环路南D200铸铁慈胜大街——金太极路南D300铸铁金太极——武术馆路北D200铸铁武术馆——游园路南D200铸铁实验小学——工会路北D200铸铁实验小学——天赐华府路北D200铸铁邮电局——劳动局路北D200铸铁4振兴路人民路——古温大街路南D160铸铁古温大街——东关护城河路南D160PVC东关护城河——子夏大街路北D160PVC5温泉路法院——老轻工门口路北D250PVC老轻工门口——县医院路北D250铸铁国税——司马大街路南D160PVC排水现状温县地势,自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城区排水口为邻近河道,分别为引黄北渠(北侧蚰蜒河)、东渠(东侧荣涝河)、南渠(南侧老蟒河)。城区因地势平缓,其部分地区下水道年久失修,排水不畅或淤塞不通,一遇雨天,部分地区还多发生积水内涝现象。城区雨水的排放主要依靠城区的管渠排入城区南部的老蟒河。温县污水处理工程实施后将城区的合流制排水改造为了截流式合流制,分别沿子夏大街和老蟒河北岸铺设了截流干管,将城区的污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城区可收集污水约1.8万吨/日。温县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该厂厂址位于城市东南部张疙垱村,老蟒河和荣涝河汇合处,老蟒河北岸。厂区于2006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运转良好,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一级B标准以上,处理工艺为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规模为2.0万吨/日,二级处理段位2.0万吨/日。目前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现状污水管道基本上已覆盖整个温县城区,现状污水干管总长度51.7公里。现状城区除温县老城区建有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外,其余区域均无污水收集、输送和污水处理排放系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就近排入水体,污染了环境。电力现状电源、变电站现状城区内有110kv温县变电站和110kv青峰岭变电站2座,主变容量分别为:2x40MVA、1x31.5MVA+1x40MVA.电压等级温县城区电网电压等级为110/35/10/0.38kv。存在问题电网建设滞后社会、经济发展;电源点不足,与系统联系单薄,接线方式简单、设备陈旧;部分线路老化,影响到电网安全。线路架设零乱,影响到城市发展建设。广播电视现状城区现已建有温县电视台、温县有线电视台,位于慈胜大街。温县电视台建立于1992年,目前该台拥有108米电视发射塔1座,5.5米卫星接收天线1座,3000W分米波、50W米波、1000W米波发射机各一部,覆盖半径为30公里。温县有线电视台于1993年底正式开通,传输网络已基本覆盖县域城乡。电信工程现状邮政设施温县邮政局位于城区黄河路中段44号,建筑面积2082平方米。在黄河西路河温泉路上分别设有一支局,建筑面积分别为112.47平方米和100平方米。邮政开办的主要业务有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储蓄、特快专递、电子信函、音像租赁等。电信温县网通分公司县城内有1个交换局所,其余为模块局。分局位于县城人民路东侧。现状城区市话交换机容量88767门,实装机量70785门,市话普及率83%,县城已普及宽带。现状主要街道电信线路从2005年开始改造,2010年完成后将全部为地下管道敷设。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分公司位于太行路23号,规划区共有基站八座,分别分布于移动公司、东关、汽车站、汽车站南、司法局、农业发展银行、电业局和西梁所。燃气现状天然气管网工程起源从孟州天然气公司门站接口到温县天然气公司门站。温县天然气公司门站位于太极大道中段京华食品厂对面。2008年12月,温县天然气公司正式供气。2010年,高远天然气公司已建设完成长输管网31公里,调压计量门站一座,城区管网36公里。截止目前,天然气居民用户现已发展至4000户,2009年完成用气20万立方,2010年预计完成用气800万立方。2010年计划建成日供气1.2万立方米的中型CNG汽车加气站一座。供热现状目前温县城区尚无集中供热设施,城区供热尚属起步阶段,供热现状主要是一些宾馆、浴池、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采暖、生活热水供应、均为分散小锅炉房自供,属分散供热。全县现有居住及公用建筑面积约为600万平方米,只有部分建筑采用分散供热,实际集中供热普及率为零。大部分居民及公建设施大多无采暖设施,在冬季多以燃煤取暖。温县供热现状均为分散的小锅炉或小煤火炉用于采暖和供热,大多数小锅炉没有除尘装置及脱硫措施,烟囱较低,不但能源浪费严重,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集中供热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现状这些小锅炉房普遍存在着设备陈旧,运行管理水平低,设施不完善,锅炉实际运行率低(一般在40%—60%)现象,而且煤场、灰场占地面积大。除个别较大规模的锅炉房外,炉灰、炉渣基本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成为工业垃圾随处堆放,污染城市环境。环境卫生设施现状城区现有公共厕所9座,垃圾中转站11座,地埋箱垃圾收集点26处,露天垃圾收集点26处。区内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而现状城区清扫保洁的职工年龄偏大,影响清扫保洁工作效率。现有的环卫车辆已严重老化,给垃圾收集转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现状城区垃圾乱堆乱放,造成露天垃圾点增多,也给垃圾清运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现有的地埋式垃圾箱及房式中转站的设施简陋陈旧,部分箱体严重腐蚀,影响环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状城区未设立垃圾转运站,造成垃圾清运工作量大,费用增加;而现状城区公厕数量不足且标准较低,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而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张,现有城区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区未来发展的需要。绿化现状现状绿化用地53.3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6.36%。其中公共绿地52.94公顷,防护绿地0.43公顷。在街道绿化方面,已建成了黄河路、太极大道、太行路、司马大街、古温大街、慈胜大街和子夏大街北段7条绿化示范街;在黄河路东段建设一处公园(东至子夏大街,北至太行路),面积约100亩;在社区绿化方面加强对城区清风、怀源、崇仁、尚武、弘达5个社区的绿化建设,按照“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的要求,栽植各种花草树木。区内绿化不成体系,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不足。公共绿地较少,人均绿化面积过小。规划建设中的县城公园仅一处,现状城市中小型绿地广场数量较多,但面积小,分布也不尽合理。表2-6温县老城区公共绿地一览表序号名称位置绿地性质面积(公顷)1子夏公园黄河路东段与子夏大街交叉口公园102太极园黄河路与古温大街交叉口公园2.023小天鹅游园太行路与古温大街交叉口公园0.694北入城口游园太极大道与古温大街交叉口街头绿地6.75街心花园绿地新洛路与司马大街交叉口街头绿地5.36银苑游园慈胜大街与黄河路交叉口街头绿地0.137建苑游园绿地慈胜大街南段街头绿地0.538南转盘绿地街头绿地0.89太极大道东段南侧带状游园街头绿地1.4710艺龙公司门前游园街头绿地1.27现状建筑评析温县老城区先后建成了天赐名门、盛世金典、帝苑花园等现代化居住小区,一类高质量建筑比例逐步加大,其余大部分建筑主要为上世纪80—90年代建筑,属二类质量一般建筑,是目前建筑体系的主体部分,三类建筑占有比例相对较小。表2-7现状建筑质量一览表现状开发强度评析现状用地的容积率主要分为0—0.5、0.5—1.0、1.0—1.5、1.5以上四个区间,其中容积率大于1.5的主要为新建小区和商业区,多数分布在太行路西段、沿黄河路和老城商业区;80—90年代开发居住建筑与办公建筑容积率主要集中在1.01.5左右,多数城中村容积率低于1.0,其余主要为未开发用地。表2-8现状地块容积率一览表规划对现状建筑密度按0—20、20—40、40—60、60—80、80—100五个标准进行分类各阶段建筑密度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规划区建筑密度分布不均匀,城中村建筑密度比较大,振兴路沿街地带由于早期的开发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现状建筑密度比较大,环境质量比较差。表2-9现状地块建筑密度一览表现状存在主要问题(1)土地使用控制未能成片开发,存在四处开花和见缝插针现象区内一些地区土地开发规模小,缺少土地使用控制指标,没有系统地考虑今后发展需要,一些已建和在建的小型项目,整体破坏整块用地规模化开发,也影响了联动开发效益,使地块的规模经济优势难以形成。(2)“城中村”现象突出温县老城区“城中村”现象严重,影响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基础设施效能。特别是现状城区中尚存在一定数量的农田用地,直接表明城市发展步伐缓慢,扩张的随意性较大,现有规划已不能适应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对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整体性的要求。(3)功能分区不明确,城市建设杂乱无序生活区、生产区混杂,城市布局混乱。老城区内部功能混乱,商业、住宅和文教卫生等布局不集中。居住区用地不成规模,内部各项用地絮乱,配套基础设施不合规范。住宅建设混乱,缺少整体性和特征性。居住环境恶化,绿地、道路交通用地偏少。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一些企业混杂在城市核心地带,土地利用率不高。(4)已经建成用地内配建停车位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单位附属绿地不足、影响老城区内在形象老城区内已建区域,配建停车位不足,路边停车比较多,地下停车库开发比较少,导致很多市民停车难,由于路边停车太多,导致道路交通拥堵,影响车辆通行。在该区内部分单位附属绿地少,缺少绿地指标指导,环境绿化质量差,影响整个区域内的绿化景观形象。(5)公共设施、居民生活服务设施缺乏,影响区内居民生活品质,制约区内房地产业发展区内商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规模小,并且分布不合理,使一些居住用地缺少人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进而使土地开发规模上不去,严重影响区内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也阻碍了老城区经济发展。规划总则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1月)(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温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总规”)(7)温县县委、县政府有关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和计划。规划范围本规划区域位于温县老城区内,东起熙思大街,西至司马大街以西约300米,南到南环路,北侧以蚰蜒河及北环路为界,东西长约4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用地面积为1603.43公顷。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市民大众需求为本源与中心,提倡城市环境建设的平等与公平,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宜居性,创造更好更多的人性化空间环境。生态优先原则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寻求生态环境优化,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创新与个性表现原则充分挖掘与利用特色资源,强化城市特色区、特色带的带动作用,创建反映时代和本土特征的城市风貌,反对盲目复制国内外的城市形象。多元共生原则各类城市空间的功能、景观等方面都要体现多样化、多元化,以增强城市活力。整体协调原则正确处理城市环境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使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可操作性原则正确处理城市环境景观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标志性景观建设与普适性环境质量提升、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的有机结合。公众参与原则积极的收集采纳社会公众的意见,将其融入到各项规划建设项目中,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规划理念从生态保护入手,以整体设计思想为指导,创造一个生活与环境相协调的、公园化、人性化、集约化和可持续的宜居城区。居住区提供各种类型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分级分类布置,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总之,将规划区建成:生活适宜,环境友好的宜居城市功能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结合“引黄补源”工程,建设生态型亲水城市规划策略为达到前述的规划目标及实现规划理念,本规划采用的规划策略有:运用邻里和组团的概念组织各类用地,强调人的居住与生活的协调关系。强调商业服务设施的分级、分类布置,大分散、小集中布置,满足功能服务要求,同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主、次、支路等级分明的道路系统,对机动车流进行分解,保证交通流畅;规划不同等级的停车空间,充分考虑未来停车的需求,并鼓励步行及公共交通;保留及改造水系,完善排水功能,加强自然景观,塑造优美的绿化环境;规划高效的硬件设施如交通系统、市政设施,施行整体配套和一体化服务;规划目标与规模规划目标通过改善老城区的社会环境,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与生态资源,构造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环境和商服空间,把本片区建设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的高质量宜居城区。功能定位按照温县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努力把本区域打造成以生态居住、商贸服务、教育科研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宜居城区。生态居住规划区外围由荣涝河、蚰蜒河、“引黄补源”渠、老蟒河四条水系及防护绿带环绕构成一个环状生态基质网络,这些生态基质共同形成城区外围生态体系,成为维系城市“呼吸”功能的天然“氧吧”,为了打造生态宜居社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商贸服务借助振兴路开通的机遇,依托振兴路、人民大街、古温大街、温泉路构成的区域集中发展商业中心,形成面向城区、辐射县域甚至更大范围的县级商业中心;依托古温大街,打造古温大街商业轴线;对老城区现有商业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优化商业设施的布局,活跃小商业市场。教育科研依托现有的一中分校与高中以及职业学校等,充分拓展教育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共建,为教育信息资源搭建平台。规划规模人口规模规划区容纳居住人口为:21万人温县县城总体规划:至2020年,规划居住用地774.85ha,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0.2%,人均居住用地32.3m2/人,总人口数24总规中本次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665.46ha,665.46÷774.85×24万人=21万人则本次规划人口确定为21万。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面积:1603.4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595.55公顷。规划布局布局结构布局结构形式:“一核、两轴、七区”。一核:老城区中部核心商业区。两轴:沿黄河路的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和沿古温大街的南北向城市发展次轴。七区:西北居住片区、东北居住片区、西南居住片区、东南居住片区、核心商业区、东部行政办公区和东北部教育园区。规划结构图规划结构图根据《温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本规划内结合温泉路与人民路形成商业中心,在原有规模上扩展用地,规划为老城区核心商业地带;依托子夏大街新修与城东新区开发建设,沿黄河路东段两侧规划为行政商务办公区;太极大道北侧的东北角结合现有县一中分校、温县高级中学以及职校,规划为教育园区,为温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太极拳研发提供基地;以黄河路和古温大街将整个区域的居住用地分为四大片区,配套相应公共设施和绿色开敞空间。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及规划区实际土地利用,规划区土地分为8大类22中类25小类,具体分类见表7-1。表5-1土地使用分类详表土地使用分类大类中类小类代号名称代号名称代号名称R居住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R21住宅用地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C1行政办公用地C2商业金融业用地C21商业用地C25旅馆业用地C26市场用地C3文化娱乐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C51医院用地C52卫生防疫用地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2中等专业学校用地C63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C7文物古迹用地C9其它公共设施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T2公路用地T23长途客运站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S1道路用地S11主干路用地S12次干路用地S13支路用地S2广场用地S22游憩集会广场用地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1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W仓储用地W1普通仓库用地W3堆场用地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1供应设施用地U11供水用地U12供电用地U13供燃气用地U14供热用地U2交通设施用地U22货运交通用地U29其它交通设施用地U3邮电设施用地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2粪便垃圾处理用地U9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G1公共绿地G11公园绿地G12街头绿地G2生产防护绿地G22防护绿地E水域及其他用地E1水域和其它用地居住用地(R)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753.0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7.19%,人均用地35.86m2,其中包括普教设施用地70.2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40%。区内居住用地以二类为主。住宅建设以多层为主,适量建设低层和小高层住宅。城市的空间节点地区根据城市设计要求安排中高层住宅。居民住宅基本采用城市型集合式公寓住宅形式,改变单位大院式住宅建设方式,以居住小区作为组织生活居住用地的基本单元。为了便于城市居住用地的设计与管理,合理布局安排城市公共资源,提升其运作效率和整体的人居环境,规划以城市主干路(黄河路和古温大街)、自然线(河流、绿带等)为边界,将老城区划分为4个居住片区。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居住小区级配建设施保留或改建前东南王小学、西梁所小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城内小学等8所小学(温泉镇第二初级中学改建小学),在温泉路与西一路西南处、南一路与慈胜大街西南处、南一路与人民大街东南处、常阳路与东一路西南处、太极大道与祥云路东南处、东一路与北一路东北处新规划6所小学,共14所小学,总计354班,每班45座,可安排15930名小学生,其中前东南王学校为中、小学混合学校,其它学校为小学、幼儿园混合学校;保留或改建温县一中分校、温县第二实验中学和温县一中(改建初中)3所中学,在马道街与西一街东南处、西一街与工业路东南处规划新建2所中学,共5所中学,总计192班,每班50座,可安排9600名中学生。小学按72名小学生/千人计算,可服务人口约为22.1万;初中按42名小学生/千人计算,可服务人口约22.9万。幼托应结合小区,按照服务半径不大于300米统一布置。容积率不大于0.5,建筑密度20%,绿地率40%,建筑层数不大于3层。规划区共设置22所幼托,按40座/千人标准配建,生均用地不应小于12平方米,规模控制在12班以上,占地规模每处用地3200-5400平方米,每班不应超过30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包括家政服务、中介咨询服务、老年人服务及护理中心、残疾人托养所。每个小区配置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200-300平方米,用地面积300-500平方米,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位置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或结合社区中心用地设置,或与文化活动站合并设置。规划共设置社区服务中心12处居住小区(组团)设置建筑面积50—200平方米的社区邮政服务中心,邮政服务中心宜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以小区为单位,按1个/1.2万人设置建筑不小于300平方米的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设置卫生服务站,靠近市区医院的居住区不再单独设置。规划共设置社区服务中心6处在新建、扩建的居住区或旧城改建的居住区应设置垃圾收集站,收集站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00米。小区商业网点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居住组团宜配建设施总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上公厕一处。按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设置垃圾收集点,并应满足分类袋装要求。按规定设置配电房。组团及组团以上按总建筑面积的7‰配建物业管理和经营用房一处(可纳入居住小区合并建设)。设置用地面积200平方米村庄安置现状村庄概况规划区涉及村庄共计12个,总人口2.04万人,现状村庄大多建设粗放,土地利用不集约,农业用地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造成居住环境较差,街道空间杂乱无章,生活垃圾无序排放,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安置原则(1)人本性原则:按照村民生活的特点,注重每个细节,合理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2)可操作性原则:村民安置是一个有机更新、逐步完善的过程,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为村庄的改造与安置村求科学合理技术依据。(3)社区化原则:改变原有村庄散状布局的特点,通过整合土地,打破原来院落式布局,形成社区化居住片区。(4)可持续原则:本着统一规划、合理选址、节约用地的原则,促进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安置方案本次规划村民安置标准按照人均40平方米执行,共规划了村民安置点12个。其中安置组团一主要安置后东南王村、南渠河村、用地规模为7.02公顷;安置组团二主要安置后上作村、用地规模为2.78公顷;安置组团三主要安置前上作村、用地规模为5.62公顷;安置组团四主要安置张圪垱村、子夏大街村户、用地规模为10.69公顷;安置组团五主要安置前东南王村、用地规模为9.06公顷;安置组团六主要安置东梁所村、用地规模为4.31公顷;安置组团七主要安置西梁所村、用地规模为8.12公顷;安置组团八主要安置三家庄村、用地规模为3.76公顷;安置组团九主要安置五里远村、用地规模为10.02公顷;安置组团十主要安置南大街村户、育才街村户、用地规模为17.06公顷;安置组团十一主要安置后秦岭岗村、用地规模为2.83公顷(置于规划范围外安置);安置组团十二主要安置前秦岭岗村、用地规模为4.69公顷(置于规划范围外安置)。公共设施用地(C)规划原则规划区公共设施规划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满足独立的职能需求,完善本区内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2)积极承担城市部分区域性职能分工,充分发挥老城区经济、环境的优势;(3)公共设施合理分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划分服务等级,重点突出,均衡服务。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61.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67%,人均用地17.23m2。行政办公用地(C1)规划行政办公用地42.4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66%,人均用地2.02m2。该用地主要位于黄河路东段两侧及子夏大街两侧,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商业金融业用地(C2)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202.4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69%。其中规划市场用地35.8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25%。该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振兴路、人民大街、古温大街、温泉路交叉口地区以及北一路、黄河路、振兴路、慈胜大街、古温大街、子夏大街两侧,规划形成一个县级商业中心、一条商业轴线、三纵三横六条商业街。县级商业中心:振兴路、人民大街、古温大街、温泉路交叉口地区,以大型商业金融用地为主。
商业轴线:沿古温大街形成商业轴线。商业街:北一路、黄河路、振兴路、慈胜大街、古温大街、子夏大街。该市场用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内的各个居住区附近,考虑就近方便居民生活与生产的要求,对其进行保留、改造,同时增设新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体系。文化娱乐用地(C3)规划文化娱乐用地12.3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77%,人均用地0.59m2。该用地主要分布在黄河路和古温大街两侧,对原新华书店、太极武术馆等文化设施改造提升,建立健全全县、社区两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医疗卫生用地(C5)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7.6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11%,人均用地0.84m2。该用地位于育才街南段、太行路西段、黄河路中段,慈胜大街沿线及振兴路西段地区。规划对人民医院、中医院、县二院、县妇幼保健院在原址上适当改扩建,提高医院医疗设备整体水平,同时按合理服务半径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81.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5.09%,人均用地3.89m2。该用地位于城区东北部,邻近荣涝河和蚰蜒河交汇处西北角集中布置教育科研用地,作为温县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太极拳研发教学基地。文物古迹用地(C7)规划文物古迹用地2.5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16%。规划区范围内有三处文物古迹用地,分别是西梁所遗址(新石器时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连珠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温县烈士陵园。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修建新建筑和构筑物时,必须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烈士陵园可以对其完善,并与公园建设相结合。其它公共设施用地(C9)规划其它公共设施用地3.0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0.19%。规划区范围内有三处其它公共设施用地,其中一处位于古温大街与南一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基督教堂用地,并对其保留。另外两处用地位于子夏大街与常阳路交叉口东北侧,现状为一处老年抚养中心,规划保留并进行扩建,同时保留与其紧邻的东明寺用地。道路广场用地(S)规划道路广场用地327.5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53%,人均用地为15.60m2。道路用地(S1)规划道路用地311.2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51%。广场用地(S2)规划广场用地5.5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35%,人均用地0.27m2。规划区有四处广场用地,其中一处用地位于慈胜大街与太行路交叉口东南侧,面积为4.42公顷,对其保留改造,并提高环境质量;另三处位于人民大街与温泉路交叉东北侧与西北侧以及西南侧,占地面积分别为0.13公顷、0.75公顷、0.28公顷,考虑到今后周边商业发展需要预留集散空间,规划在此设置三处广场用地。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S31)规划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10.7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7%,共规划23处机动车停车场库,人均面积为0.51m2。市政设施用地(U)规划市政设施用地31.8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0%,主要包括消防站用地、供电用地、供水用地和供燃气用地等,具体各类用地在市政设施规划中进行详解。仓储用地(W)规划仓储用地12.7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0%。考虑紧邻司马大街过境交通优势,结合现有的温县润通汽车交通运输公司、畅茂运输公司等在司马大街西段布置仓储物流用地,发展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绿地(G)规划绿地101.4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36%,人均用地4.83m2。公共绿地(G1)规划公共绿地用地99.9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26%,人均公共绿地为4.77m2。该用地主要指城市公园、街头游园以及规划区主要道路两侧的街头绿地。防护绿地(G2)规划防护绿地1.4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10%。主要包括城市周边及对外交通干道防护绿地及高压线下的高压走廊等。水域和其它用地(E1)规划水域和其它用地7.88公顷,主要包括城北蚰蜒河、城东荣涝河、城南老蟒河及城西引黄西渠用地。表5-2规划用地构成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R居住用地753.0547.19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682.7742.79R22普教设施用地70.284.40C公共设施用地361.7822.67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42.482.66C2商业金融业用地202.4912.69C3文化娱乐用地12.320.77C5医疗卫生用地17.631.11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81.235.09C7文物古迹用地2.570.16C9其它公共设施用地3.060.19S道路广场用地327.5120.53其中S1道路用地311.2119.51S2广场用地5.580.35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10.720.67T对外交通用地7.180.45U市政设施用地31.872.00其中U11供水用地1.290.08U12供电用地1.550.10U13供燃气用地4.430.28U14供热用地8.350.52U21公共交通用地0.460.03U22货运交通用地2.280.14U29其它交通设施用地2.850.18U3邮电用地7.500.47U42环卫设施用地0.790.05U9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370.15W仓储用地12.760.80G绿地101.406.36其中G1公共绿地99.926.26G2防护绿地1.480.10合计城市建设用地1595.55100.00E水域和其它用地7.88总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1603.43规划控制地块的划分及指标体系地块划分为了与土地开发出让以及城市建设的具体条件适应,规划充分考虑功能布局的同时,对土地进行了用地细化。首先,由次干道和支路将每个“控规单元”划分为几个“街坊”,再由宗地边界线将每个“街坊”分割为多个“地块”,这样就形成了“街坊——地块”逐级细化的地块划分模式。规划尽量使每个“街坊、地块”的形状规则,便于管理和土地的开发利用。(1)街坊划分依据《温县县城总体规划》成果,最大限度挖掘温县老城区用地的潜能,根据用地的功能和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主次干道的分割,老城区共划分为13个大街坊。(2)地块划分以总体规划路网骨架为基础,通过加密支路系统划分适合老城区未来土地开发需要,便于地块的划分和整合。指标体系1、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配建车位、禁止开口路段及配套设施等。2、指导性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及体量风格要求、其它环境要求等指标;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用地—建筑相容性规定用地性质的确定按照用地布局所确定的用地性质在图则中进行落实,并按照各类用地规模需求,划定清晰的用地边界。按照图则中确定的用地性质和用地边界控制各地块的用途,用地性质和用地边界不得随意调整。用地性质的兼容性为了增加可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对用地性质适当增加用地兼容性的规定。用地兼容性的设置仅限于用地类型相近、有利于功能互补或用地价值提升的地块,主要根据地块的具体区位条件和发展可行性确定。规划确定的可兼容的用地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R2)、商业金融业用地(C2)二类。商业金融业用地中的小类用地可互相兼容。子夏大街与古温大街两侧的商业金融业用地(C2)可以兼容二类居住用地(R2)。对于道路广场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按照所确定的用地性质,不得随意兼容其它用地。对于居住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R22)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中的行政办公用地(C1)、医疗卫生用地(C5)、教育科研用地(C6)的用地性质,也不得随意兼容其它用地。用地兼容性作为用地性质规定内容列入地块强制性指标,在图则中予以落实。有兼容性规定的地块的用地性质应以原性质为主、以兼容性质为辅,不得以兼容性质改变整个用地的使用用途,并应同时满足自身建设的规范要求和地块整体指标要求。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为保证建设用地价值最大化,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规划允许建设地块配建与建设地块规定性质功能互补的建设项目,不得以相容性质改变整个用地的使用功能,并应同时满足相容性类别用地建设的规范要求和地块整体指标要求。建设用地适建项目的建设项目总量不得突破地块建设总量的20%。各类建设用地的建设类型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要求,参照《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执行。地块出让使用实际建设过程应鼓励相邻地块合并,合并后配套设施规模不应减少,建筑总容量和分类建筑总容量不应增加。一般情况下,地块不应分割出让。特殊情况需分割出让,应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县人民政府同意方可,分割后配套设施项目和规模不应减少,建筑总容量和分类建筑总容量不应减少。地块内建筑今后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其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相符。表6-1各类建设用地适建建设项目表用地性质适建情况建设内容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R2CC11C2C3C5C6C7W1W3T2S1S2S3U1U2U3U4U9G1G21多层居住建筑√○○××○×××××××××○××××2高层居住建筑√○○××○×××××××××○××××3教育设施√○○××√××××××××××××××4商业服务设施√○√○○○○○×××○×○○○××○×5文化设施√○○√×○○××××××○○○××○×6医疗设施√○○○√○×○××××××××××××7市场√×○××××○○×××××××××××8办公建筑√√√√○√○√√×××××○○○○○×9旅馆○○√○×○×××××××××○××××10商住综合楼√√√○×√×○○×××××○×××××11普通储运仓库××○××××√√×××××○×××××12社会停车场○○○○○○○○○○×○√×○×××○×13加油站×××××××○○○××××○×××××14中、小学、幼儿园√○×○×○○××××××××××××× 注:√适建×不适建○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要求或依照有关法规、规定按程序批准后确定开发强度控制根据地块的区位、用地性质、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确定合理的土地的开发强度和良好的环境质量。居住用地可改造用地:指本片区内振兴路附近的质量较差的住宅和温县化肥厂,太行路附近的焦作市卷烟材料有限公司和河南金陵怀药药业有限公司,太极大道附近的河南艺龙塑化有限公司,以及地块内其他可改造的城中村、危棚房区和规划搬迁企业。规划为更好的与将来的开发改造相结合,规定可改造地区的容积率为1.0-2.8。多层区控制在1.0-1.6之间,中高层区控制在1.5-2.2之间,高层区控制在2.0~2.8之间。其中中学用地控制在0.8以下,小学控制在0.7以下,托儿所及幼儿园用地控制在0.5以下。不可改造用地:指本片区内已建的无改造可能的地区,如科研教育单位和已建居住小区。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主要分布黄河路东段两侧,容积率控制在1.2-2.0之间。商业金融用地区内商业金融用地主要集中在北一路、黄河路、振兴路、慈胜大街、子夏大街两侧,规定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为1.5-3.0。文化娱乐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0-2.0之间。医疗卫生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0-1.5之间。教育科研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0-1.2之间。仓储设施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5~1.2之间。市政设施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8以下。建筑容积率的奖励和补偿规定在满足自身的规划设计条件下,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等公共使用空间,又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空域等有关规定的,可在原详细规划或规划设计条件控制指标的基础上酌情增加建筑面积,并按下表的规定换算。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原核定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十五。表6-2容积率奖励补偿表原建设项目容积率每提供1平方米<1.02.01.0-1.53.01.5-2.04.02.0-2.55.0>2.56.0建筑密度控制根据地块的区位、用地性质、建筑高度、容积率,确定合理的建筑密度,保证地块的合理容量和良好的环境质量。居住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内,商住混合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内,中小学校建筑密度控制在25%以内。行政办公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25%以内。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内。商业金融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40%以内。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内。仓储设施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45%以内。市政设施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内。绿地率控制各类用地绿地率指标文化娱乐、体育用地绿地率≥35%中小学、托幼用地绿地率≥40%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用地绿地率≥40%行政办公用地绿地率≥35%二类居住用地绿地率≥35%商业金融用地绿地率≥30%仓储设施用地绿地率≥25%市政设施绿地率≥25%道路绿地率按下表执行。表6-3道路绿地率控制指标各地块在满足《分图图则》所规定的绿地率指标的同时,还应尽可能绿化美化,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增加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以增强绿化效果。居住区内公共绿地总指标的控制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中心绿地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定,(详见表6-4)表6-4各级中心绿地设置规定各级中心绿地设置规定公共绿地名称设置内容要求最小规模(公顷)居住区公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置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1.00小游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置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0.40组团绿地 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 灵活布局0.04建筑高度控制建筑高度控制沿太极大道南侧居住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沿黄河路两侧居住建筑高度控制在30米以下,规划区沿城市主要公园周围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其他区域居住建筑高度控制控制在30米以下。中学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小学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托儿所及幼儿园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行政办公建筑高度控制在40米以下。商业金融建筑高度控制在36米以下,规划区沿司马大街两侧商业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古温大街与黄河路及子夏大街两侧商业建筑高度控制在45米以下,温泉路与人民大街交汇地区高度控制在45米以下。文化娱乐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医疗卫生建筑高度控制在45米以下。教育科研建筑高度控制在36米以下。仓储设施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市政设施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建筑层数控制无电梯的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托儿所及幼儿园教学、生活用房不应超过3层。临街建筑控制要求沿城市道路两侧建筑工程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表所列规定:表6-5沿城市道路两侧建设控制高度一览表道路规划红线宽度(L)
建筑高度(H)城市支路L≤20H≤30米
城市次干路36≥L≥25
H≤45米
城市主干路L≥40
H≤60米
注:1、建筑临两条(含两条以上)道路时,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宽度控制高度。
2、建筑临接或其面前道路临接广场、河、(渠)道、电力线保护区、绿化带的在控制高度时,可将广场、河、(渠)道、电力线保护区、绿化带二分之一宽度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建筑间距控制基本原则建筑间距的规定包括建筑正面间距、侧向间距等。建筑间距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日照、消防、环保、管线敷设、国家安全、建筑保护、卫生以及土地合理利用等因素,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等相关规定。住宅建筑间距住宅建筑正面间距应符合不低于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标准要求。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6-6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表6-6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VII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
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①温县属于Ⅱ建筑气候区。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住宅建筑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米,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层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的间距非住宅建筑位于住宅建筑南、东(西)侧时,其间距要求按住宅间距规定控制;非住宅建筑(医院病房楼、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大中小学教学楼除外)位于住宅北侧时,其间距要求可参照住宅建筑间距要求适当减少。其它非住宅建筑间距托儿所幼儿园教学楼及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中小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医院病房、疗养院住宿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多层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等安全要求。表6-7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换算表方位0°~15°(含)15°~30°(含)30°~45°(含)45°~60°(含)>60°折减值1.00L10.90L10.80L10.90L10.95L1 注:①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②L1为当地正南向建筑的标准日照间距(m)。 ③本表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建筑之间。表6-8非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米)高层多层低层平行布置垂直布置山墙平行布置垂直布置山墙平行布置垂直布置山墙两侧单侧或无两侧单侧或无两侧单侧或无高层201513-13139-999-多层13139-1296-666-低层999-666-666- 注:①裙房高度小于10米(含10米)时,按低层间距控制;高度超过10米、小于24米(含24米)时,按多层间距控制;高度超过24米时,按高层间距控制。 ②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住宅建筑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建筑后退控制一般规定沿建筑用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渠)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文物、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红线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不小于本规划的各地块控制指标要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控制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其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下表标准控制。(1)建筑退让道路规划红线距离按建筑物临道路一侧最突出部位水平投影最外线与道路红线的距离控制。(2)高层建筑裙房退让道路规划红线距离按不小于主体建筑退让道路规划红线距离的2/3进行控制。表6-9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指标表道路宽度建筑高度城市干道L≥40城市次干道40>L≥25城市支路25>L≥12多、低层建筑H<24543高层建筑主体45米>H≥1086高层建筑主体H≥45151512公共建筑后退控制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如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展览馆、大型商业设施等应留出停车或回车的场地,其退红线距离不得小于15米建筑后退相邻地块边界的规定建筑后退相邻地块边界的距离,除了满足安全要求和采光要求以外,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规定执行。相邻地块为绿地的,后退绿线不得小于4米。表6-10建筑物退让建筑基地边界距离居住建筑(含文教卫生建筑)非居住建筑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米)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米)主要朝向低层-3-3多层≥1.43H/28-6中高层1.43H-12120.159高层0.2512112次要朝向低层-3-3多层-4.5-4.5高层0.1256.5-6.5 6.5 注:H指南侧建筑的高度。“五线”控制规划红线控制规划城市道路红线是指规划温县老城内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包括道路交叉口、广场、社会机动车停车场等用地范围的边界线。道路红线控制要求:道路红线控制范围内经批准可以按规划建设绿化、市政公用地上、地下杆(管)线、交通管制设施,道路环卫设施;限制建设雕塑、霓虹灯、广告牌位;不得建设与市政公用设施无关的杆(管)线和非公用的配电设施、通信设施、环卫设施、交通管制设施等。严禁在道路红线控制范围内进行挖沙取土等改变地形地貌活动。临街单位增设或变出入口位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批准同意。温县老城区支路的红线宽度、走向、主要控制点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按相应规划定执行。道路红线控制范围外应当控制适当的建筑红线。建筑红线按城市规划管理技术的有关规定确定。道路红线控制范围内已有建筑由温县人民政府有计划地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例》组织拆迁,暂时未动迁的只能维持现状或进行不改变建筑物结构、不增加面积的简单维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道路红线。因特殊原因确需对个别道路红线进行调整的,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有相应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作出调整方案,报有批准权限机关批准之后实施。绿线为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划定了城市“绿线”,是指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主要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园林绿地等。规划控制要求: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划进行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不得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近期不进行绿化建设的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并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予以严格控制。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调整城市绿线的,应当依法调城市划,并相应调整城市绿线。调整后的城市绿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蓝线规划范围内蓝线的保护主要指温县老城区范围内水面的保护。其控制要求如下:禁止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禁止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禁止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在蓝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当限期迁出。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调整城市蓝线的,应当依法调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蓝线。调整后的城市蓝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黄线为了加强温县老城区基础设施用地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高效运转,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规划确定了城市“黄线”。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共汽车首末站、出租汽车停车场、大型公共停车场;交通综合换乘枢纽;交通场等公共交通设施。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修造厂;环境质量监测站等。温县老城区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供燃气设施。热源、区域性热力站、热力线走廊等供热设施。规划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供电设施。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电信局、电信支局;卫星接收站、微波站;播电台、电视台等通信设施。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灾设施。规划控制要求:城市黄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因城市发展和功能、布局变化等,需要调整市黄线的,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黄线。调整后的城市黄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基础设施;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已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黄线内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紫线“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综合交通规划规划原则1)以温县老城区原干道网骨架为依托,使全区路网与县域路网结构相协调。2)遵从生态性的总体规划构思,路网的规划维护生态走廊的连续性。3)合理利用城区已建道路,升级改造,纳入规划道路网络,建立起功能明确的道路系统。对外交通对外交通组织出城线路:司马大街、古温大街、太极大道过境交通:城市环线客货运站场规划客运站:在黄河路与司马大街交叉口路西规划一客运站,取消老城内的老客运站。货运站场:在太极大道西段结合汽修厂规划一货运站场。城市道路系统路网结构规划结合原有现状道路系统和用地规划,规划采用“方格网”式路网系统,形成“五横五纵加一环”的主干道路系统格局。
“五横”:北环路、太极大道、太行路、振兴路、南环路。
“五纵”:司马大街、慈胜大街、古温大街、子夏大街、东环路。
“一环”:老城区外围绕城公路环线。城市道路分级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城市主干路联结各分区,解决城区内部主要交通集散,采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方式,要求线路通畅、联系便捷。道路间距800—1200米,分为交通性干路和生活性干路,道路宽度规划控制在40—东西向道路为:北环路、太极大道、太行路、振兴路、南环路。
南北向道路为:司马大街、慈胜大街、古温大街、子夏大街、东环路。——次干路次干路连接主干路和支路,起聚散交通的作用,又兼具生活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相比较,除了交通便捷外,则更倾向交通的可达性,可在两侧布置集散交通较大公共设施,以便充分发挥城市的各项主要功能。规划间距400—600米,道路宽度规划控制在30—36米,道路横断面东西向主要道路为:北一路、黄河路等。
南北向主要道路为:西一路、人民大街、东一路等。——支路系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市内短距离交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支路系统的完善,居住区建设时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建设好居住区内部道路。规划道路间距150—250米,道路宽度控制在10—25米,道路横断面为单幅路(一块板)。东西向道路主要为:工业路、温泉路、南一路等。
南北向道路主要为:育才街等。道路横断面规划在规划横断面形式时充分考虑各种交通的功能与性质,对道路横断面特别是在慢车道和步行道路的设置上,生活性道路与交通性道路有所不同,力求各种交通能运行于适合各自特点的道路系统中,减少交通冲突,形成完整、有序、高效的交通网络。表7-1规划区道路一览表横向道路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断面形式长度(米)红线宽度(米)道路等级备注1北环路5.0+6.0+2.0+24.0+2.0+6.0+5.098850主干道2北四路3.0+9.0+3.077815支路县一中分校北侧3北三路6.0+18.0+6.0151930次干道4沿河北路3.0+14.0+3.0180720支路5太极大道5.0+8.0+5.0+24.0+5.0+8.0+5.0431760主干道6北二路3.0+9.0+3.0420715支路7北一路6.0+18.0+6.0429230次干道8工业路3.0+14.0+3.0428020支路9太行路5.5+14.0+5.54.5+9.0+5.5+2.5+16.0+2.5+5.5+4.5225408025/50主干道司马大街以西红线宽度25米司马大街以东红线宽度50米10建设西路3.0+9.0+3.0301915支路11建设东路3.0+9.0+3.089415支路12黄河西路6.0+5.0+14.0+5.0+6.0357436次干道子夏大街以西红线宽度36米13黄河东路5.0+6.0+4.0+24.0+4.0+6.0+5.088354次干道子夏大街以东红线宽度50米14中州西路3.0+9.0+3.0151015支路15中州东路2.5+7.0+2.564912支路16振兴路7.5+5.0+5.0+15.0+5.0+5.0+7.55.5+14.0+5.55.0+5.0+2.0+16.0+2.0+5.0+5.01300230986550/25/40主干道慈胜大街以西红线宽度50米慈胜大街——子夏大街段红线宽度25米子夏大街以东红线宽度40米17温泉北路(暂名)48112支路18温泉路3.0+14.0+3.0267520支路19常阳路3.0+14.0+3.05.0+5.0+4.0+16.0+4.0+5.0+5.033683620/44次干道宏武路(暂名)——子夏大街段红线宽度20米子夏大街以东红线宽度44米20马道街(暂名)6.0+18.0+6.03.0+14.0+3.0941175630/20次干道司马大街——慈胜大街段红线宽度30米慈胜大街——育才街段红线宽度20米21南一路5.5+14.0+5.5433325支路22南环路6.0+18.0+6.0330630次干道老莽河北侧23南环路5.0+5.0+2.0+16.0+2.0+5.0+5.0111740主干道老莽河南侧纵向道路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断面形式长度(米)红线宽度(米)道路等级备注1司马大街5.0+8.0+5.0+24.0+5.0+8.0+5.0440560主干道2西一街6.0+18.0+6.0363830次干道3祥云路3.0+14.0+3.0322220支路4慈胜大街5.0+5.0+2.0+16+2.0+5.0+5.07.0+5.0+16.0+5.0+7.01901192440主干道黄河路以南段黄河路以南段5新建街/永兴街5.5+14.0+5.52157135225支路振兴路以北为新建街振兴路以南为永兴街6人民大街3.0+5.0+5.0+14.0+5.0+5.0+3.08.0+14.0+8.01600180140/30次干道黄河路以北段红线宽度40米黄河路以南段红线宽度30米7财税路3.0+9.0+3.0157415支路8古温大街4.5+8.0+4.5+16.0+4.5+8.0+4.58.0+5.0+24.0+5.0+8.02635167350主干道黄河路以北段黄河路以南段9育才街3.0+14.0+3.0264820支路10北王路(暂名)3.0+9.0+3.040115支路11南王路(暂名)5.5+14.0+5.5101725次干道12宏武路(暂名)3.0+9.0+3.05.5+14.0+5.5485153615/25支路黄河路以北段红线宽度15米黄河路以南段红线宽度25米13金陵路(暂名)3.0+9.0+3.09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的投放要求与效果评估2篇
- 04版健身中心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2篇
- 2024年度七源知识产权商业秘密许可合同
- 2024年度企业销售激励机制劳动合同
- 2024年度汽车销售退货政策合同3篇
- 2024年度智能医疗系统开发及部署合同
- 2024年度艺人经纪合同-影视行业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咨询合作协议
- 2024年度白酒生产原料采购合同
- 2024年度甲乙双方关于纺织工厂建设的借款合同
- 泸州老窖“浓香文酿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中(判断题)
- 经营异常授权委托书范本
- 工程投入的劳动力、主要物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 2024年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机关事业单位选调46人历年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班劳动教育课教案反思总结(3篇模板)
- 机械原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理工大学
-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记录
-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走进故宫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6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线下业务分期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