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黄鹤楼》《渡荆门送别》整合阅读【课文分析】
《黄鹤楼》《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均选自统编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这两首诗在诗歌的形式上,都属于唐朝时期格律诗,体现了格律诗的典型特点。《黄鹤楼》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之后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初次出蜀登临荆门时所作,既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不舍。将两首古诗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前提下,进行对比整合,通过赏析诗中的景物意象,带领学生探索感受思乡文化的独特意蕴。【教学目标】1.赏读景物描写,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2.感受中国独特的思乡文化。【重难点】1.赏读景物描写,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重点)2.感受中国独特的思乡文化。(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讲到唐诗,你会想到谁呢?
大多数同学都讲到了李白。余光中评价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是唐诗的传奇。可李白也曾在一个人面前甘拜下风。他曾在黄鹤楼上留下“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他是谁呢?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崔颢的《黄鹤楼》,我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一起大声的齐背一遍这两首诗。(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唐朝的诗人进入话题,进而引出李白和崔颢之间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为下文进行比较鉴赏做铺垫。)二、赏诗景(一)《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是律诗,你们认为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来赏析呢?预设:两首诗都有关于景物的描写,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二)我们先来找找这里的景物(板书),谁能来说说《黄鹤楼》中出现了哪些景物?预设:白云,晴川,树,芳草,鹦鹉洲,日暮,烟波。(三)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谁来找一找《渡荆门送别》写了哪些景物?预设:山,平野,江,大荒,月,云。(四)你能用具体的词语来修饰这些景物吗?
预设:《黄鹤楼》这首诗中,诗人站在空荡荡的黄鹤楼,抬头仰望天边的白云(千百年来一层不变的在空中飘飘荡荡的白云),与一去不复返的黄鹤形成对比,更加凸显出“空”字,作者内心的那种空荡荡的感觉。诗人举目眺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洒满了阳光的原野,远处那隔江相望的绿的逼人眼的汉阳树,在阳光的普照下清晰可见,树影倒映在湖水中,将水点染成了绿色。
鹦鹉洲:武昌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洲,祢衡曾作《鹦鹉赋》于此。祢衡不被曹操重用,在一次宴会中写下《鹦鹉赋》表面娱乐,实际上借题发挥表达生不逢时的遭遇,也有传说祢衡被杀埋在此地。长江中,长满了荒草的凄凉的鹦鹉洲,眼前之景顿生哀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知家乡何在?天色逐渐的暗淡下来,江面上雾霭笼罩,心里空荡荡的让人心生淡淡的忧愁。
预设:在《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中,船快速地顺流而下,眼前的景色顿时豁然开朗,一座座青山随着平旷的原野在一点点逐渐消失在作者的眼帘,滔滔的江水随后流向辽远无际的原野。夜晚一轮圆圆的明月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江上五彩斑斓的云彩变幻莫测,形成了美丽的海市蜃楼。(五)同学们都想到了自己的词语修饰,在你们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出丰富多彩的景。接下来进入合作探究环节:1.活动一:展开联想与想象,假如你是诗人,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例:假如我是崔颢,登上黄鹤楼,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李白,乘舟东下,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景都是为了更好地抒情,接下来我们一起赏析乡情。活动二:2.想象如果你身临其境,在诗人描绘的景中抓关键词句,说说你体会到两位诗人怎样的乡情?明确:
崔颢的乡愁是丰富的,从快乐浪漫的幻想中折回现实的一种怅惘和孤寂,明艳之景与日暮之景形成对比。
李白通过视角的转换,宏大而丰富的想象力,奇幻的,令人心旷神怡,豪迈的情感基调,对于家乡本能的不舍与依恋。
师生配乐示范性朗读。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将眼前之景与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板书)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设计意图:通过寻找两首诗歌中的景物,让学生学会发挥想象,化身为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作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探诗情问:两首诗歌同样是思乡,什么原因造成诗人的“乡情”千差万别?了解这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与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崔颢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二十岁左右中进士,他的名气很大,与王维齐名。后来因干谒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二十年左右时间,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写作背景:李白当时年仅26岁,他初出蜀地,豪情万丈,准备施展才华和抱负。李白生性放荡不羁,骄傲放纵。李白既想求仕为用,又不屑于循规蹈矩的科举仕进。他以文会友,以诗求名,曾有两度机会,一次入为翰林待招,发现理想遭破灭后,而被“赐金还山”;一次依附永王麟,导致他误入迷途而被放逐夜郎。晚年他学道求仙,既失望于世,又不能弃世,在他临终前还曾想请缨从军。
明确:
李白意气风发,年轻气盛,充满了奋斗豪情。《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诗歌基调奋发向上,情怀开阔。
崔颢诗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怀才不遇的惆怅。《黄鹤楼》因吊古而触发情感,难免心中有些落寞和孤寂,再加之远离家乡数年,经历世事磨难,更添一份思乡愁怨。
总结:诗歌学习的方法需要知人论世,才能更加深入走进文本和诗人内心。赏析诗歌的方法就:找景物描写,展开想象与联想丰富画面,分析诗歌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深挖两首诗歌情感表达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诗歌,辨析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的不同。)四、拓展延伸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歌展现了戍守边关的士兵在寂静的夜晚听到令人心碎的芦笛声后,望向故乡,陷入了集体的失眠,表现了戍守边疆征人的思乡之情。而且极具代表性,表达出大多数“戍边征战思乡诗”的共同情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中华民族有着难以割舍的家园情结,叶落归根,回家!回家!尤其当身处乱世、国家破碎时,更会忧国伤时、念家悲己。这些诗歌的作者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的情感是一致的,饱经战乱离别之苦,心系故园、国家,感慨时局。问:两首诗歌分别表达诗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
边疆战士想念家乡,但又不得不留在边塞为国效力的复杂心情。乱世之中,更加忧国伤时,念家悲己,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思小家过渡为家国情怀,戍边战士的保家卫国的决心。乡愁是中华儿女的一种美好的情愫,他让我们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总结:
同学们,细品乡愁诗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节课我们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品味思乡主题的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去厘清离“别”带来的愁绪,可谓是“别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标准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暖系统安装与环保监测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范本合同模板3篇
-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自由力量训练课程设计
- 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篇)
- 超重失重物理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拍卖公证合同3篇
- 通信bpsk课程设计
- 船政课程设计
- 汽车常识课件教学课件
- GB/T 5267.5-2024紧固件表面处理第5部分:热扩散渗锌层
- 装配式叠合板安装施工方案
- 【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真模拟提高卷(三)(A4版)(北师大版)
- 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船舶建造安全监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