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2011-12-30发布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4通用要求 35环境条件 36抽样 37试验准备与装置 48大尺寸CRT的试验 49小尺寸CRT的试验 710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试验 811标志 912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的使用说明 13符合表1和表2的规范性要求(预应力防爆带型CRT) 14符合表3和表4的规范性要求(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 15符合表3和表4的备用热处理(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 16符合表6和表7的规范性要求(粘合外框型CRT) 17符合表8和表9的规范性要求(多层复合型CRT)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加说明 附录B(资料性附录)接受小球冲击的CRT飞出的玻璃碎片的速度和潜在力量——弹道学与统计学计算 图1试验箱示意图 图2小球冲击试验示意图 图32.3kg冲击物示意图 图4典型CRT上的冲击物的冲击区域 图5发射冲击物的试验示意图 图6用温度冲击方法进行爆炸试验的可选划痕图案 图7膜划痕工具 图8高能冲击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9高能冲击试验用钢钉 图10高能冲击试验用重物 图111.4kg钢制冲击物示意图 图B.1挡板高度和到CRT屏面的距离 ⅡGB27701—2011/IEC61965:2003图B.2玻璃碎片的抛物线运动轨迹和距离规定示意图 图B.3发射角、初速度和玻璃碎片受力的定义 图B.4玻璃碎片飞过x=l₁(实线)或x=l₂(虚线)处挡板所需的初速度与发射角β的函数 图B.5初速度为4m/s时不同发射角的玻璃碎片轨迹 图B.6玻璃碎片受力的定义 图B.7典型玻璃碎片的尺寸 图B.8初速度为2m/s、发射角为45°时不计摩擦(虚线)和考虑摩擦(实线)的玻璃碎片轨迹 图B.9初速度为2m/s、发射角为45°时不同横截面积的玻璃碎片轨迹 表1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2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3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4对角线尺寸为70mm~160mm的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5带防爆膜的CRT的膜剥离强度抽样和试验方案(依据表3和表4试验) 表6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粘合外框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7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粘合外框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8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多层复合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9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多层复合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 表10CRT尺寸与偏转角区间 表B.1距离参数值 表B.2发射角β的上下限值 Ⅲ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965:2003《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英文版)。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IEC61965的前言,增加本国前言;——删除了IEC61965第1章中注的内容;——将图11注3的“洛氏硬度HRC>60”改为“洛氏硬度HRC≥60”,以便与8.2.3.1的规定一致;——删除了IEC61965附录A中第1至第4自然段的内容,因其是关于IEC61965标准修订工作的说明内容;——附录B增加了公式编号;——将IEC61965中的公式(B.1)改为“may=—mg”。原因是IEC61965中的公式(B.1)错误,并且在公式说明中列出了自由加速度“g”的说明,同时在B.3中运用了正确的公式,所以本标准对该公式进行了修改,并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公式(B.1)的页边空白处。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真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彩虹集团公司。IV本标准阐述了阴极射线管(CRT)的试验方法和规格界限。本标准可以替代GB8898第18章中所规定的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要求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发布独立的元器件标准以便整机能够直接引用。本标准包含了对面板附着有作为安全防爆系统组成部分的防爆膜型CRT的要求。在IEC61965制定过程中的试验和相关计算确认了:a)使用一个标准的小球进行机械强度试验的可接受性;b)当采用小球撞击试验不可能总是导致快速吸气时进行爆炸试验的需要。因为本标准中的撞击试验是过应力试验,因此仅对快速吸气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不是其后来自防爆系统的CRT机械应力释放的结果。1阴极射线管机械安全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作为电器装置的部件并且采用整体防爆方式的阴极射线管和阴极射线管组件(以下简称“CRT”)。这些要求适用于在电气或电子测量与试验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医疗设备、电话设备、电视设备和其他类似的电器装置中使用的CRT。本标准仅用于CRT面板构成电器装置外壳组成部分的CRT。所述的试验方法不适用于采用独立的安全屏保护的CRT。本标准所覆盖的CRT是指安装于机壳内的CRT,以防止在正常使用条件下CRT的后部受到机械或其他方式的破坏,同时防止在发生爆炸时使用者受到向CRT后侧飞出的碎片的伤害。本标准所包含的要求用于对角线尺寸大于或等于76mm、且采用整体防爆结构、针对向面板前方飞出的碎片造成的危险提供防护的CRT。本标准不用于在其他方向上飞出碎片的防护。本标准的第8章(大尺寸CRT)、第9章(小尺寸CRT)和第10章(带防爆膜的CRT)给出了CRT符合性试验的程序和判定准则,第3章给出了大尺寸和小尺寸CRT的定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ISO527-1:1993,IDT)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GB/T242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IEC60068-1:1988,IDT)GB/T11026.1—2003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IEC60065:2001音频、视频和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Audio,videoandsimilarelectronicap-paratus—Safetyrequirements)ISO8510-1:1990粘接材料柔性材料粘附于刚性材料的试验品的剥离试验第1部分:90度剥离(Adhesives—Peeltestforaflexible-bonded-to-rigidtestspecimenassembly—Part1:90degreepeel)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粘合外框型bondedframe采用预成型的金属外框包围在CRT外缘四周的防爆结构。CRT外缘与金属框之间的间隙填充树脂或合适的材料。2CRT对角线CRTdiagonal玻壳最大对角线尺寸(例如模具配合线)(不包括任何外部金属部件)。吸气devacuation使CRT内部压力与环境压力相等的过程。屏面或锥体上一条或多条裂痕导致CRT外壳快速或缓慢吸气。玻璃碎片glassparticle质量超过0.025g的玻璃片。爆炸implosion爆缩因CRT外壳快速和突然地向内坍陷而吸气导致爆裂,通常伴随巨响。多层复合型CRTlaminatedCRT在CRT面板上粘合独立的外部防护屏的结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prestressedbandedCRT采用金属张紧带(位于CRT外缘)通过热收缩或其他方法拉紧至一定张力的结构。该结构也可能包括一个位于张紧带与CRT外缘之间的金属轮缘带。张紧带或轮缘带或这两者均可能在相接触的部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prestressedbandedCRTwithprotectivefilm采用预应力防爆带结构(见3.9),同时在CRT面板上粘附一层膜作为防爆结构的整体组成部分。分层shaling玻璃制品分裂为薄层的状况。试验箱testcabinet试验时用于容纳CRT的箱体。有效荧光面usefulphosphorscreena)彩色CRT:正面观看时的可视荧光粉区域。b)单色CRT:规定的CRT最大有效荧光粉区域。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CRT。3对于矩形CRT,面板短边最小尺寸不小于50mm,对角线尺寸最小为76mm,最大为160mm;对于圆形CRT,直径最小为76mm,最大为160mm。共同质量管理体系commonqualitymanagementsystem两个或更多制造方所建立的文件体系和内容描述完全相同的质量管理体系,且处于同一个集权控制与管理之下。4通用要求4.1防腐蚀如果某金属部件因受腐蚀而导致不满足本标准要求,则对该部件应进行有效的防腐蚀保护。4.2机械损伤为保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应确认提供的试验样品屏面无可见的划伤。4.3搬运试验前及试验后搬运试验样品时,应有安全警示。当CRT带有不作为防爆系统整体组成部分的膜时,应依照表1、表2和表6~表9对不带膜的产品进行试验。5环境条件5.1检测用标准大气条件除非另有规定,所有的测量和试验应在以下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在进行热处理前或试验前,将CRT在标准大气条件(见5.1)下稳定至少16h。5.3热处理热处理条件见表1~表9。热处理完成后,将CRT在标准大气条件(见5.1)下稳定至少24h。6抽样6.1抽样方案抽样方案见表1~表9。46.2抽样数量预应力防爆带型CRT的数量及试验方案见表1、表2、表3和表4;粘合外框型CRT见表6和表7;多层复合型CRT见表8和表9。注1:膜粘接强度试验的抽样数量见表5。注2:除上述表中规定的数量外,应准备额外的试验样品。同一试验组中所有CRT均应满足该组的试验要求。否则,如果所有试验组中仅有一只CRT不符合要求,那么可以针对出现不合格结果的试验项目,对第二试验样品组进行试验以确定是否合格。如果第二试验组中所有CRT均满足要求,则该管型合格。7试验准备与装置7.1划痕图案由于划痕形状与深度可能对导致CRT爆炸或吸气所需的力产生影响,因此建议使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刻刀、带淬硬的钢制小轮的玻璃刀或其他类似的工具制造划痕。7.2挡板试验程序中规定的每块挡板,均由厚度为10mm~20mm的材料制成,高度247mm~250mm,长度2.00m±0.01m。挡板应放置在试验箱前方地面上规定的位置,该位置由CRT正面中心垂直平面到挡板朝向CRT屏侧水平方向的投影距离。除非另有规定,挡板位置的允差应为士10mm。在挡板可触及试验间墙壁(如图2和图5所示)的情况下,其长度可以小于2m。地面上可以铺上诸如毛毯或地毯之类的防滑表面。注:当某个碎片越过挡板前表面所在平面时,应认为越过了该挡板。CRT应安装在结构坚固且尺寸适当的试验箱中,该试验箱环绕CRT周围的缝隙或开口的宽度不允许大于6mm(见图1)。应依据CRT制造厂的规范或CRT预期用途将CRT安装于试验箱前面板的前面或后面。当没有安装规范时,较好的安装方法应当是安装在试验箱前面板的后方,除非设计特性不允许如此安装。试验箱顶部应开一个面积适当的孔,以便接近锥部。进行冲击试验时该孔应封闭。在试验箱的底部或后部应有一个开口,其面积不小于CRT屏面面积的1/4或0.02m²,取两者中较小的一个值,以便发生爆炸时空气吸入。试验箱应固定牢靠,防止在试验中移动。7.4安装位置CRT中心应距离地面1.00m±0.05m。8大尺寸CRT的试验8.1机械强度试验(小球冲击)8.1.1试验程序将一个直径40mm±1mm、包括挂钩在内质量为260g±15g、洛氏硬度HRC不小于60的实心光5滑钢球,以适当的方式悬挂起来,例如用一条质量不超过小球与挂钩质量10%的细金属线或链。应使小球从计算好的高度,象钟摆一样自由落下,以5.5J±0.1J的能量冲击CRT表面。CRT屏面应垂直放置,且与钟摆支点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撞击点应在CRT屏面上在距有效荧光面边界不小于40mm的任意点,每只CRT只进行一次冲击。注:试验室应对全部的试验装置不确定度加以考虑,确保该不小于40mm的冲击点位置。挡板应放置在距离CRT屏面中心所在平面1.5m处(见图2)。8.1.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首次冲击5s内飞出的玻璃满足以下要求,则判定CRT合格:a)在1.5m处的挡板外,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0.025g的玻璃碎片;b)在1.5m处的挡板外,玻璃碎片的总质量不应超过0.1g。8.2爆炸试验(发射冲击物)8.2.1试验程序在CRT屏面的上部和下部,在可视区域距屏面或荧光面边界3mm±1mm处刻上划痕,划痕应为100mm±5mm长的水平线条。冲击物为一个钢制冲击物(见图3示例),其质量为2.3kg±0.1kg,洛氏硬度不小于60HRC,一端为半径25mm±5mm的圆头。CRT应只承受单次冲击,在规定范围内以最小的冲击能量使其快速吸气。冲击物应沿弧线作钟摆运动,以获得不小于7.0J且不大于14.0J的冲击能量,使该试验组中的样品快速吸气。冲击区域应为由两个同心圆边界所围成的区域,一个圆的半径为有效荧光面高度的1/6,第二个圆的半径为有效荧光面高度的1/2减去50mm(见图4)。图4中,如果R₂小于R₁,则冲击点应在由R₁确定的圆周上。注:在选择规定范围内的冲击能量水平和冲击位置时,应考虑在特定CRT设计方面以往的试验经验(由CRT制造厂或实验室得到)。冲击物的运动应当受到限制,以保证其球形顶端进入CRT屏面小于或等于25mm(见图5).挡板应分别放置在距离CRT屏面中心所在垂直平面1.0m和1.5m处。如果本试验的结果未导致CRT吸气,则应进行8.2.3规定的备用爆炸试验。8.2.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首次冲击5s内飞出的玻璃满足以下要求,则判定CRT合格:a)在1.0m和1.5m挡板之间,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玻璃碎片;b)在1.0m和1.5m挡板之间,玻璃碎片的总质量不应超过45g;c)在1.5m挡板之外,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8.2.3备用爆炸试验(发射冲击物)当8.2.1的试验未能造成CRT吸气时,本试验应作为追加试验;或者,当能表明8.2.1的试验不可能使样品组中至少一只CRT吸气时,本试验可用以代替8.2.1的试验。8.2.3.1试验程序除了冲击物为一个质量1.4kg±0.1kg、洛氏硬度HRC不低于60、且一端为半径15mm±0.5mm的圆头的钢制导弹(见图11示例)外,均与8.2.1相同。68.2.3.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与8.2.2相同。如果8.2.3.1的试验结果未导致有CRT吸气,则认为8.2.2的玻璃飞溅要求已得到满足。8.3爆炸试验(温度冲击)8.3.1试验程序CRT应按7.3和7.4所述安装在试验箱内。挡板应放置于距CRT面板中心垂直平面150mm±2mm处。应按图6所示图形之一在屏面或屏侧壁上刻以划痕。温度冲击应使用以下方法之一:a)液氮用液氮冷却划痕区域,直至产生裂纹。可使用橡皮泥或类似物品的小坝盛接液氮。b)热玻璃棒将一支直径适当(如10mm)的普通含铅玻璃棒的一端加热,直至红热接近熔化流淌。将玻璃棒加热端紧紧压在CRT划痕区域。如果在10s内CRT未产生吸气,则移开玻璃棒,用冷水缓缓浇在划痕区域。如果重复使用热玻璃棒仍不能导致CRT产生吸气,则应使用液氮进行试验(见a))。8.3.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最初出现裂纹起5s内,没有玻璃碎片越过150mm处挡板正面所在平面,则CRT合格。8.4高能冲击试验具有多层复合型防爆结构的CRT应进行下述高能撞击试验。8.4.1试验程序将一个直径25mm±1mm的钢钉(见图9)插入试验箱上部的孔内,置于屏与锥封接位置后方3mm±1mm处的CRT外壳上。如果CRT的外部金属部件向封接位置后方延伸超过3mm,以致于妨碍了钢钉的定位,那么钢钉的定位应尽可能靠近金属部件但不应接触。将一个质量为4.5kg±0.1kg的重物(见图10)由某一高度落下,在其下落的最后阶段冲击钢钉。试验重物的高度应进行调节,将能量限制为导致玻壳裂纹所需最小值,但不得小于7J。如果玻璃未发生裂纹,则应将冲击能量以7J的增幅逐渐加大到最大值63J,每次使用一个新的试验样品,直至该试验组中所有CRT都产生快速吸气。撞击能量不应过大以至于钢钉在玻壳上冲出一个孔而未产生破裂或分层。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则应选用一个较低的撞击能量以产生裂纹(不必按每步7J进行调整)。注:在规定范围内选择冲击能量水平和冲击位置时,应考虑在特定CRT设计方面以往的试验经验(由CRT制造商或实验室得到)。应限制钢钉的运动,使其撞击距离不大于6mm。钢钉运动限制装置的位置应使撞击能量不会转移到试验箱上。图8、图9和图10提供了可供采用的装置示例。挡板应分别放置于距离CRT面板中心所在平面1.0m和1.5m处。8.4.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首次冲击5s内飞出的玻璃满足以下要求,则判定CRT合格:a)在1.0m和1.5m挡板之间,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7b)在1.0m和1.5m挡板之间,玻璃碎片的总质量不应超过45g;c)在1.5m挡板之外,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9小尺寸CRT的试验9.1机械强度试验(小球冲击)9.1.1试验程序将一个直径40mm±1mm、包括挂钩在内质量为260g±15g、洛氏硬度HRC不小于60的实心光滑钢球,以适当的方式悬挂起来,例如用一条质量不超过小球与挂钩质量10%的细金属线或链。应使小球由计算的高度,象钟摆一样自由落下,以2.0J±0.1J的能量冲击CRT屏面。CRT屏面应垂直放置,且与钟摆支点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在CRT屏面距有效荧光面边界25mm或更大距离的任意点应只进行一次冲击。注:试验室应对全部的试验装置不确定度加以考虑,确保该不小于25mm的撞击点位置。挡板应放置在距离CRT屏面中心所在平面0.6m处(见图2)。9.1.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首次冲击5s内飞出的玻璃满足以下要求,则判定CRT合格:a)在0.6m处的挡板外,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0.025g的玻璃碎片;b)在0.6m处的挡板外,玻璃碎片的总质量不应超过0.1g。9.2爆炸试验(高位小球冲击)如果CRT按9.1规定进行试验时未发生爆炸或快速吸气,那么应将未采用多层复合防爆方式的CRT进行以下试验。9.2.1试验程序在CRT屏面的上部和下部,在可视区域距荧光面边界3mm±1mm处刻上划痕,划痕长度为CRT屏面最长尺寸或宽度的45%~55%。使用一个直径40mm±1mm、质量为260g±15g、洛氏硬度HRC不小于60的钢球,对未采用多层复合防爆方式的CRT进行追加冲击试验,试验中冲击能量以0.7J的增量逐渐增加,直至产生裂纹。每次试验均应使用新的试验样品,直到该试验组中所有CRT均进行了试验并产生了爆炸或快速吸气。挡板应分别放置在距离CRT屏面中心所在平面0.6m和1.2m处(见图2)。9.2.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首次冲击5s内飞出的玻璃满足以下要求,则判定CRT合格:a)在0.6m和1.2m挡板之间,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b)在0.6m和1.2m挡板之间,玻璃碎片的总质量不应超过45g;c)在1.2m挡板之外,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9.3爆炸试验(温度冲击)9.3.1试验程序同8.3.1。89.3.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同8.3.2。9.4高能冲击试验具有多层复合型防爆结构的CRT应进行下述高能冲击试验。9.4.1试验程序将一个直径9.5mm±0.5mm的钢钉插入试验箱上部的孔内,直接置于玻壳封接线上。将一个质量为0.45kg±0.02kg的重物(见图10)由某一高度落下,在其下落的最后阶段冲击钢钉。试验重物的高度应进行调节,将能量限制为导致玻壳出现裂纹所需最小值,但不得小于2.7J。如果玻璃未产生裂纹,则应将冲击能量以0.7J的增幅逐渐加大,每次使用一个新的试验样品,直至试验组中所有CRT都进行了试验并产生了快速吸气。冲击能量不应过大,以至于钢钉在玻壳上冲出一个孔而未产生破裂或分层。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则应选用一个较低的冲击能量以产生裂纹(不必按每步0.7J进行调整)。注:在规定范围内选择冲击能量水平和冲击位置时,应考虑在特定CRT设计方面以往的试验经验(由CRT制造商或实验室得到)。应限制钢钉的运动,使其冲击距离不大于6mm。钢钉运动限制装置的位置应使冲击能量不会转移到试验箱上。图8、图9和图10提供了可供采用的装置示例。挡板应分别放置于距离CRT面板中心所在平面0.6m和1.2m处。9.4.2玻璃飞溅判定标准如果在首次冲击5s内飞出的玻璃满足以下要求,则判定CRT合格:a)在0.6m和1.2m挡板之间,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b)在0.6m和1.2m挡板之间,玻璃碎片的总质量不应超过45g;c)在1.2m挡板之外,不应有单片质量大于1.5g的玻璃碎片。10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试验对于在CRT屏面使用一层膜作为防爆结构整体组成部分的CRT,应按照表3或表4进行第8章和第9章所述的试验。带有防爆膜的所有试验样品上的膜应首先按10.2所述刻以划痕。此外,还应按照表5进行10.3和10.4的试验。注:如果CRT带有不作为防爆结构整体组成部分的膜,则本章不适用,此产品必须在不覆膜的情况下根据表1、表2和表6~表9进行试验。10.2带防爆膜的CRT的膜划痕图案进行表3和表4试验的带有防爆膜的试验样品,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沿屏面两对角线刻以划痕,划痕长度不小于玻壳外部尺寸的80%,方式由制造商选择:a)使用图7所规定的一个专用工具和刻刀并按下列条件刻出划痕:——划痕工具相对于玻璃表面的方向:90°±10°;——力:4N±2N;9b)使用一把短刃的锋利工具刀划透整个膜的厚度,但应避免划伤玻璃。10.3剥离试验10.3.1样品准备准备20件粘附于玻璃片的膜的试验样品。玻璃片宽度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0mm。粘附的样品膜宽度为25mm±0.5mm,长度不小于250mm。试验样品应采用典型制造工艺条件进行制备。10.3.1.1试验样品应按照表5进行热处理。10.3.1.2此外,在即将进行剥离试验之前,所有的试验样品都应在25℃±2℃的环境下放置至少10.3.2试验程序试验应按ISO8510-1:1990进行。将膜试验条以90°的角度和50mm/min±5mm/min的速度由玻璃表面拉起。记录至少100mm剥离长度的平均剥离强度,并计算每厘米宽度的平均剥离强度。对于每个独立的试验样品,其平均剥离强度应不小于每厘米宽度3.5N。膜应能承受规定的3.5N的力而不撕裂。10.4浸渍试验10.4.1试验程序按10.3.1所述准备4件粘附于玻璃片的膜的试验样品,每个样品应分别置于以下水溶液中浸渍a)70%±5%(体积分数)的工业酒精;b)9%±1%(质量分数)的氨水;c)5%±1%(质量分数)的次氯酸钠溶液;d)70%±5%(体积分数)的异丙醇。注:上述四种溶液均应使用,每种溶液中仅浸泡一个试验片。将试验样品由溶液中取出,用吸水纸吸干,并在25℃±2℃的环境下放置24h。然后对试验样品进行10.3.2所述的剥离试验。对于每个独立的试验样品,其平均剥离强度应不小于每厘米宽度3.5N。膜应能承受规定的3.5N的力而不撕裂。除CRT制造商名称、商标名称或识别代码、型号外,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每只CRT还应标志以下声明或类似含义的措辞。该标志应当是永久标志、易于辩认并且使用合适的语种。警告:该阴极射线管采用整体防爆结构。为确保持续的使用安全,更换时必须使用相同或相当型号的阴极射线管。12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的使用说明CRT制造商应以如下声明或类似含义的措辞以及使用适当的语种提供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a)使用CRT的产品的制造者必须确保机壳的前面框完全覆盖CRT表面粘附的防爆膜的所有边缘;b)最终产品的制造者应在用户说明手册中提供警示声明,该声明应表述:警告:本产品中的阴极射线管屏面带有防爆膜。此防爆膜提供安全防护功能,因此不得拆除,否则会导致严重伤害的危险性增加。13符合表1和表2的规范性要求(预应力防爆带型CRT)当应用以下任何新结构特征或结构变更时,应进行抽样和试验:新管型结构(抽样方案I);使用已知胶带或树脂的新管型结构(抽样方案Ⅱ);仅变更张紧带管型结构(抽样方案Ⅲ)和替代管型结构(抽样方案IV)。13.1抽样方案I:新管型结构适用于对CRT制造商的首次检验、或以往曾检验过的CRT采用了以下任何设计变更的结构变化。新的CRT对角线尺寸区间(见表10)。13.1.2偏转角特定CRT尺寸区间内新的偏转角区间(见表10)。13.1.3玻壳形状对于特定CRT尺寸和偏转角区间的玻壳,当有以下形状变化时,则视为新玻壳形状:a)屏面外曲率——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检验过的CRT的Z点至屏面中心的高度的变化超过±10%;b)屏面宽高比——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检验过的CRT的屏面宽高比的任何变化;c)玻壳厚度——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检验过的CRT除管颈外玻壳上任一点的厚度变化超过士20%;d)拐角半径——屏外或屏内拐角半径变化超过±10%。13.1.4玻壳供应商指CRT制造商以前未使用过的新的玻壳供应商。使用相同的化学成分、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式且处于共同质量管理体系之下的当前玻壳供应商的下属公司,不被视为新供应商。指在预应力防爆带结构中使用新的树脂。如果树脂属不同类型,例如环氧树脂、聚酯或其他材料,则视为新树脂。指张紧带结构中使用新的胶带。如果发生以下一个或多个情形,则视为新胶带:a)胶带宽度——张紧带下的胶带宽度减少20%以上;c)粘接强度——粘接强度降低20%以上;d)单面胶带——由双面胶带变更为单面胶带;e)不同于已经过试验的CRT所用胶带的任何组合;f)胶带基材类型的变更,例如聚酯布等;g)胶带基材厚度的变化超过±20%。13.2抽样方案Ⅱ:使用已知树脂或胶带的新管型结构适用于对CRT制造商的首次试验、或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采用了以下任何设计变更的结构变化。13.2.1胶带和树脂指13.1.1~13.1.4所述的新管型结构,其使用的胶带或树脂在CRT制造厂相同或更大尺寸的CRT上已经过测试并且合格。13.3抽样方案Ⅲ:仅变更张紧带管型结构适用于张紧带或外部金属件的以下任何变更:13.3.1仅使用张紧带采用此结构的CRT仅使用张紧带,在张紧带和CRT玻壳之间没有填充材料。本抽样方案用于新管型结构,也用于从防爆结构中去掉胶带或树脂的结构变化。13.3.2防爆带端口连接方式对于仅使用张紧带的管型结构,防爆带端口的连接方式有显著变化,例如由点焊接变为卡箍方式。13.3.3防爆带张力对于特定尺寸区间、偏转角区间和玻壳形状的已经过试验的CRT,其防爆带标称张力或玻壳最小恢复率的变化超出-5%~+15%;13.3.4防爆带张紧系统指防爆带张紧系统的变更,例如由机械张紧变更为热套式防爆带或其他方式。13.3.5外部金属件指外部金属件的变更,例如在张紧带和CRT玻壳之间加入或去除轮缘带、加强板或其他结构材料。13.3.6张紧带宽度张紧带标称宽度减少10%以上。13.3.7张紧带材料指金属组成成分的变更。13.3.8防爆带位置由防爆带前缘至屏面Z点测量的防爆带标称位置,相对于最初位置的变更(向前或向后)超过13.3.9防爆带表面涂层指当防爆带端口连接方式为焊接方式时,增加或变更张紧带表面涂层。若新的焊接式防爆带抗拉强度等于或大于原型时,则CRT不必进行试验。13.4抽样方案N:替代管型结构适用于任何张紧带管型结构,例如仅使用张紧带、与胶带一起使用的张紧带、轮缘带等。替代管型结构包括以下任何结构变化:13.4.1尺寸对于某一CRT制造商,在以往曾试验过的对角线尺寸区间内的新尺寸。13.4.2偏转角对于某一CRT制造商,在以往曾试验过的偏转角区间内的新偏转角。13.4.3玻壳供应商CRT制造厂曾经使用过其他尺寸区间产品的玻壳供应商。13.4.4玻壳厚度除管颈外,对于最初试验过的玻壳上任何一点的最小厚度的变化大于±10%而小于等于±20%,则视为替代管型结构。13.4.5树脂如果预应力型防爆结构使用的树脂凝固后的抗拉强度小于原树脂的80%,则被视为替代管型结构。在以往曾试验过的仅使用张紧带(无树脂)的CRT上增加已经过试验的树脂时,则判定合格而不需进行试验。13.4.6胶带在以往曾试验过的仅使用张紧带(无胶带)的CRT上增加已经过试验的胶带时,则判定合格而不需进行试验。14符合表3和表4的规范性要求(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当应用以下任何新结构或结构变更时,应进行抽样和试验:新管型结构(抽样方案I)、使用已知树脂、胶带、膜或粘接剂的新管型结构(抽样方案Ⅱ)、仅变更张紧带管型结构(抽样方案Ⅲ)和替代管型结构(抽样方案IV)。14.1抽样方案I:新管型结构适用于对CRT制造商的首次试验、或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采用了以下任何设计变更的结构变化。新的CRT对角线尺寸区间(见表10)。14.1.2偏转角特定CRT尺寸区间内新的偏转角区间(见表10)。14.1.3玻壳形状对于特定CRT尺寸和偏转角区间内的玻壳,当有以下形状变化时,则视为新玻壳形状:a)屏面外曲率——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试验过的CRT的Z点至屏面中心的高度的变化超过±10%;b)屏面宽高比——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试验过的CRT的屏面宽高比的任何变化;c)玻壳厚度——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除管颈外玻壳上任一点的厚度变化超过d)拐角半径——屏外或屏内拐角半径超过±10%的任何变化。14.1.4玻壳供应商指CRT制造商以前未使用过的新的玻壳供应商。使用相同的化学成分、模具设计、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式且处于共同质量管理体系之下的当前玻壳供应商的下属公司,不被视为新供应商。指在预应力防爆带结构中使用新的树脂。如果树脂属不同类型,例如环氧树脂、聚酯或其他材料,则视为新树脂。14.1.6胶带指张紧带结构中使用新的胶带。如果发生以下情形,则视为新胶带:a)胶带宽度——张紧带下的胶带宽度减少20%以上;c)粘接强度——粘接强度降低20%以上;d)单面胶带——由双面胶带变更为单面胶带;e)不同于已经过试验的CRT所用胶带的任何组合;f)胶带基材类型的变更,例如聚酯布等;g)胶带基材厚度的变化超过±20%。14.1.7防爆膜粘接剂指防爆膜使用新的粘接剂。如果发生以下情形,则视为新粘接剂:b)粘接强度——粘接强度降低20%以上。指防爆结构中使用新的防爆膜。如果发生以下情形,则视为新防爆膜:a)防爆膜类型的变更,例如聚酯等;b)防爆膜的厚度变化士15%以上。14.2抽样方案Ⅱ:使用已知树脂或胶带的新管型结构适用于对CRT制造商的首次试验,或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采用了以下任何设计变更的的结构变化。14.2.1胶带和树脂指14.1.1~14.1.4所述的新管型结构,其使用的胶带或树脂在CRT制造商的相同或更大尺寸的CRT上曾经过试验并且合格。14.2.2防爆膜和粘接剂指14.1.1~14.1.4所述的新管型结构,其使用的防爆膜和粘接剂的组合在CRT制造厂相同或更大尺寸的CRT上曾经过试验并且合格。14.3抽样方案Ⅲ:仅变更张紧带管型结构适用于张紧带或外部金属件的以下任何变更。本抽样方案适用于张紧带或外部金属件的结构变更,也用于从防爆结构中去掉胶带或树脂的结构变更。14.3.2防爆带端口连接方式对于仅使用张紧带的管型结构,防爆带端口的连接方式有显著变化,例如由点焊接变为卡箍方式。14.3.3防爆带张力对于特定尺寸区间、偏转角区间和玻壳形状的曾试验过的CRT,其防爆带标称张力或玻壳最小恢复率的变化超出一5%~+15%;14.3.4防爆带张紧系统指防爆带张紧系统的变更,例如由机械张紧变更为热套式防爆带或其他方式。14.3.5外部金属件指外部金属件的变更,例如在张紧带和CRT玻壳之间加入或去除轮缘带、加强板或其他结构材料。14.3.6张紧带宽度张紧带标称宽度减少10%以上。14.3.7张紧带材料指金属组成成分的变更。14.3.8防爆带位置由防爆带前缘至屏面Z点测量的防爆带位置,相对于最初位置的变更(向前或向后)超过3mm。14.3.9防爆带表面涂层当防爆带端口连接方式为焊接方式时,增加或变更张紧带表面涂层。若新的焊接式防爆带抗拉强度等于或大于原型时,则CRT不必进行试验。14.4抽样方案N:替代管型结构适用于任何张紧带管型结构,例如仅使用张紧带、与胶带一起使用的张紧带、轮缘带等。替代管型结构包括以下任何结构变化:14.4.1尺寸对于某一CRT制造商,在以往曾试验过的对角线尺寸区间内的新尺寸。14.4.2玻壳供应商CRT制造商曾经使用过其他尺寸区间产品的玻壳供应商。14.4.3玻壳厚度除管颈外,对于最初试验过的玻壳上任何一点的最小厚度的变化大于±10%而小于等于±20%,则视为替代管型结构。14.4.4树脂如果预应力型防爆结构使用的树脂凝固后的抗拉强度小于原树脂的80%,则被视为替代管型结构。在以往曾试验过的仅使用张紧带(无树脂)的CRT上增加已经过试验的树脂时,则判定合格而不需进行试验。14.4.5胶带在以往曾试验过的仅使用张紧带(无胶带)的CRT上增加已经过试验的胶带时,则判定合格而不需进行试验。15符合表3和表4的备用热处理(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当满足15.1和15.2的要求时,可采用备用热处理条件。将不带防爆膜的CRT试验样品在150℃环境下热处理48h,或按表3和表4脚注中规定的其他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条件进行处理。CRT试验样品由试验箱中取出后,允许在25℃±2℃环境中稳定至少24h。然后,在按照表3和表4规定进行温度冲击和爆炸试验前,使用典型的制造工艺将防爆膜粘附于CRT屏面,并在标准环境条件下稳定至少24h。15.1准备采用备用热处理方式时的附加剥离强度要求按照10.3.1.2进行热处理后的试验片,其平均剥离强度的5个样本均值,应不低于接收状态试验片(10.3.1.1)平均剥离强度的5个样本均值的90%。任一单独的试验样品的平均剥离强度不得低于每厘米宽度3.5N。15.2准备采用备用热处理方式时的抗拉强度试验15.2.1试验样品准备应按照GB/T1040.1—2006和GB/T1040.3—2006的要求准备10个防爆膜试验样品。其中5个接收状态的试验样品保留准备试验,另外5个样品应根据10.3.1.2进行热处理。15.2.2试验程序试验样品应按照GB/T1040.1—2006和GB/T1040.3—200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对于接收状态的试验样品和热处理后的试验样品,试验机夹头的移动速度应当相同。对于接收状态的试验样品和热处理后的试验样品,应分别单独计算防爆膜的平均抗拉强度(σm)。热处理后的试验样品的平均抗拉强度(σm)应不低于接收状态的试验样品的平均抗拉强度(σm)16符合表6和表7的规范性要求(粘合外框型CRT)当应用以下任何新结构或结构变更时,将进行抽样和试验:新管型结构(抽样方案I)和替代管型结构(抽样方案Ⅱ)。16.1抽样方案I:新管型结构适用于对CRT制造商的首次试验或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采用了以下任何设计变更的结构变化。16.1.1尺寸新的CRT对角线尺寸区间(见表10)。16.1.2偏转角特定CRT尺寸区间内新的偏转角区间(见表10)。16.1.3玻壳形状对于特定CRT尺寸和偏转角区间内的玻壳,当有以下形状变化时,则视为新玻壳形状:a)屏面曲率和拐角半径——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试验过的CRT的Z点至屏面中心的高度的变化超过士10%;b)屏面宽高比——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试验过的CRT的屏面标称宽高比的任何变化;c)玻壳厚度——对于某一制造商,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除管颈外玻壳上任一点的厚度变化超过16.1.4玻壳供应商指CRT制造厂以前未使用过的新的玻壳供应商。使用相同的化学成分、模具设计、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式且处于共同质量管理体系之下的当前玻壳供应商的下属公司,不被视为新供应商。16.1.5树脂指在特定尺寸区间、偏转角区间和玻壳形状的CRT上使用新的树脂。16.1.6树脂厚度树脂厚度的变化超过±25%。16.1.7外框厚度构成外框的材料的厚度变化超过±10%。16.2抽样方案Ⅱ:替代管型结构包括任何由以下设计变更导致的结构变化。对于某一CRT制造商,在以往曾试验过的对角线尺寸区间内的新尺寸。16.2.2偏转角对于某一CRT制造商,在以往曾试验过的偏转角区间内的新偏转角。16.2.3玻壳供应商CRT制造商曾经使用过其他尺寸区间产品的玻壳供应商。16.2.4玻壳厚度除管颈外,对于最初试验过的玻壳上任何一点的最小厚度的变化大于±10%而小于等于±20%,则视为替代管型结构。16.2.5树脂指在以往曾试验过的特定尺寸区间内的CRT上使用新的树脂。16.2.6树脂厚度树脂厚度的变化超过士10%,但小于或等于士25%。17符合表8和表9的规范性要求(多层复合型CRT)当应用以下任何新结构或结构变更时,将进行抽样和试验:新管型结构(抽样方案I)和替代管型结构(抽样方案Ⅱ)。17.1抽样方案I:新管型结构适用于对CRT制造商的首次试验或以往曾试验过的CRT采用了以下任何设计变更的结构变化。17.1.1粘接材料指使用新的粘接材料,或树脂与硬化剂的比例变更超过士20%。17.1.2粘接材料厚度粘接材料厚度变化超过±25%。17.1.3玻屏厚度屏面玻璃的厚度减少25%以上。17.2抽样方案Ⅱ:替代管型结构适用于任何由以下设计变更导致的结构变化。17.2.1粘接材料对于某一CRT制造商,粘接材料以往曾试验过,但应用于不同的对角线尺寸区间。17.2.2粘接材料厚度粘接材料厚度变化超过±10%,但小于或等于±25%。17.2.3玻屏厚度屏面玻璃厚度减少在10%~25%的范围内。表1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温度%时间h(温度冲击)(发射冲击物)B组I新管型结构5 ————2124——211490~952114—211Ⅱ管型结构——624Ⅲ型结构9423替代管型结构6—312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3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8.2和8.3所述的试验。如果在进行这两种试验之一时,一只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130℃保持168h、120℃保持336h或110℃保持672h)。CRT应当在一40℃~70℃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表2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A组B组C组I新管型结构5——2124——48d211490~952114e211Ⅱ管型结构一—624Ⅲ型结构9————423替代管型结构6 ————312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3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9.2和9.3所述的试验。如果在进行这两种试验之一时,一只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130℃保持168h、120℃保持336h或110℃保持672h)。CRT应当在一40℃~70℃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9.2的试验仅用于在9.1的小球冲击试验中未出现爆炸或快速吸气的情况。表3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发射冲击物)A组C组I新管型结构————2—2l24 一e2———Ⅱ使用已经过试验的胶带或树脂、膜与粘接剂组合的新管型结构———6—表3(续)抽样方案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发射冲击物)A组C组Ⅲ仅变更张紧带管型结构4———替代管型结构 一 一——3 一—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4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8.2和8.3所述的试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CRT应当在一40℃~70℃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所有试验样品上的膜应按10.2所述刻以划痕。8.3.1所述的划痕图案应位于屏的侧壁。应按8.2.1规定的划痕图案在膜上刻以划痕,之后透过膜上相同的刀口位置在玻璃上刻以划痕。由制造商提供不带膜的样品。m8.1.2中的玻璃飞溅判定标准改为“不应有质量大于10g的玻璃碎片越过1.5m处的挡板”。8.3.2中的玻璃飞溅判定标准改为“不应有质量大于2g的玻璃碎片越过0.5m处的挡板,且不应有玻璃碎片越过2.0m处的挡板”。参见第15章的备用热处理。表4对角线尺寸为70mm~160mm的带防爆膜的预应力防爆带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CRT设计: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温度冲击)(高位小球冲击)iA组B组C组I新管型结构5 24f·p—4842490~952e2 —— 4'" 一表4(续)抽样方案CRT设计“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高位小球冲击)iA组B组C组Ⅱ使用已经过试验的胶带或树脂、膜与粘接剂组合的新管型结构6Ⅲ仅变更张紧带管型结构———4———替代管型结构———3——— 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4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9.2和9.3所述的试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CRT应当在一40℃~70℃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所有试验样品上的膜应按10.2所述刻以划痕。9.3.1(8.3.1)所述的划痕图案应位于屏的侧壁,或直接位于屏面上刻出的一个不小于20mm×20mm的窗口内。应按9.2.1规定的划痕图案在膜上刻以划痕,之后透过膜上相同的刀口位置在玻璃上刻以划痕。9.2的试验仅用于在9.1的小球冲击试验中未出现爆炸或快速吸气的情况。由制造厂提供不带膜的样品。”9.1.2中的玻璃飞溅判定标准改为“不应有质量大于10g的玻璃碎片越过1.5m处的挡板”。9.3.2(8.3.2)中的玻璃飞溅判定标准改为“不应有质量大于2g的玻璃碎片越过0.5m处的挡板,且不应有玻璃碎片越过2.0m处的挡板”。参见第15章的备用热处理。表5带防爆膜的CRT的膜剥离强度抽样和试验方案(依据表3和表4试验)抽样方案热处理条件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剥离试验)(浸渍试验)I新管型结构—— ——5580~905 5—4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4章。6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按10.3.1准备试验样品。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时间/温度组合方案,例如,90℃保持336h、87℃保持504h或82℃保持1440h。CRT应当在一40℃±2℃~70℃±2℃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按10.4.1准备试验样品。表6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粘合外框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CRT设计“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发射冲击物)A组B组C组I新管型结构5 224211490~952114—e211Ⅱ替代管型结构6—————312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6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8.2和8.3所述的试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CRT应当在一40℃~70℃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表7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粘合外框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CRT设计“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高位小球冲击)A组C组I新管型结构5————2124——211490~952114ee211Ⅱ替代管型结构6 — 312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6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9.2和9.3所述的试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CRT应当在一40℃~70℃之间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循环速率为每天两个周期,共进行5个周期,在每个极限温度上应保持4h。9.2的试验仅用于在9.1的小球冲击试验中未出现爆炸或快速吸气的情况。表8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多层复合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CRT设计“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各组别CRT试验数量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高能冲击)B组C组I新管型结构5——225212Ⅱ替代管型结构5———22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7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8.3和8.4所述的试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130℃保持168h、120℃保持336h或110℃保持67表9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多层复合型CRT抽样和试验方案抽样方案热处理条件冲击与爆炸试验组循环试验箱温度时间h(小球冲击)°(温度冲击)(高能冲击)B组I新管型结构4 2114211Ⅱ替代管型结构3——111关于设计特性变更的细节要求见第17章。’循环试验箱的温度公差为士2℃。该试验中未出现可见损伤的CRT也可进行9.3和9.4所述的试验。如果在进行这两种试验之一时,一只CRT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则应认为该结果不能得出结论且不予考虑。此处应选取一只新CRT进行试验,因为此前的试验可能已使CRT强度下降。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阿雷纽斯时间/温度组合方案(按GB/T11026.1—2003的规定)(例如,140℃保持96h、130℃保持168h、120℃保持336h或110℃保持672h)。表10CRT尺寸与偏转角区间mm40~69说明:1.试验箱典型厚度为20mm,由多层胶合板或类似强度的金属制成。前面板应当使用多层胶合板制作,典型厚度2.在试验箱的底部或后部应有一个开口,其面积不小于CRT屏面面积的1/4或0.02m²,取两者中较小的一个值,以便发生爆缩时空气吸入。图1试验箱示意图GB27701—2011/IEC61965:2003说明:H——有效荧光面的高度;R₁——H/6;R₂——(H/2-50)mm。图4典型CRT上的冲击物的冲击区域图5发射冲击物的试验示意图单位为毫米图6用温度冲击方法进行爆炸试验的可选划痕图案说明:钢质钻柄,硬化至洛氏硬度HRC60~HRC62,尖端为60°圆锥,尖端半径为0.03(1±30%)mm。图7膜划痕工具说明:调整可调立柱的高度,使重物打击钢钉时,钢钉进入CRT的距离不超过6mm。a)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CRT高能冲击试验用钢钉示意图单位为毫米b)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CRT高能冲击试验用钢钉示意图图9高能冲击试验用钢钉单位为毫米a)对角线尺寸大于160mm的CRT高能冲击试验用4.5kg重物示意图单位为毫米b)对角线尺寸为76mm~160mm的CRT高能冲击试验用0.45kg重物示意图图10高能冲击试验用重物单位为毫米B—B1.质量约1.4kg。2.洛氏硬度≥60HRC。3.表面镀铬。(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加说明本附录包括以下主要章节:——试验前的环境处理规程;——试验方法和要求,以证实CRT机械强度足以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受到的冲击破坏,以便保护观看者免受伤害;——试验方法和要求,以证实如果CRT发生爆炸或快速吸气时爆炸处于受控状态;——规定了CRT试验的抽样明细表,以验证新设计和设计变更;——分别用于小尺寸CRT(对角线尺寸76mm~160mm)和大尺寸CRT(对角线尺寸160mm以上)的专用试验方法和要求。A.1机械强度试验a)小球冲击试验意在模拟CRT可能受到的任何类似的家用物品撞击的情形。这些物品的形状和能量可能差异巨大,而该试验中选用特定的物品尺寸和能量,目的在于保证试验的标准化,即具有最小变差的易于再现和重复的试验。b)选用了直径40mm能量5.5J的小球试验,因为这已经在IEC60065中采用,并且也是多国标准中的可选试验。试验表明当该方案与1.5m距离的挡板结合使用时,与使用直径51mm能量7J的小球试验大体相当。c)通过弹道学和统计学计算,一块0.025g的玻璃碎片(本标准所允许的最大尺寸)的动能约为1×10-4J,玻璃碎片的最大速度约为4m/s。由于人类皮肤所表现出的黏弹性特性,与能够导致身体伤害的能量比较,该能量水平可以忽略(人们在正常的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比此质量更大且速度更高的飞行微粒)。A.2爆炸试验由于玻屏较厚的更大尺寸CRT的开发和多层复合屏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有些情况下,采用小球冲击试验不可能导致快速吸气。为了评价防爆系统的有效性,故而采用了使用更大冲击物(发射冲击物或高能冲击)的试验方式以产生快速吸气的结果。A.3小尺寸CRT(对角线尺寸76mm~160mm)研究表明小尺寸CRT可能需要防爆系统,因此为这些尺寸开发了按比例缩小的试验方式。A.4评价时间因为本标准中的冲击试验是过应力试验,因此仅对快速吸气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不是其后来自防爆系统的CRT机械应力释放的结果。5s时间被认为适于评价快速吸气的结果而排除了应力释放的结果。(资料性附录)接受小球冲击的CRT飞出的玻璃碎片的速度和潜在力量——弹道学与统计学计算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是确定玻璃碎片由经受小球冲击的被测CRT飞出后越过试验设置的挡板的潜在力量。试验设置的挡板在UL/CSA标准中的距离为0.9m,而在本标准中为1.5m。需确定在给定距离处规定质量为25mg的玻璃碎片的相当的瞬间力量。这也能与IEC60065第18章进行比较,而这一标准中允许10g的玻璃碎片到达1.5m处的挡板。玻璃碎片由垂直高度1.0m处飞出,并以最小的速度越过高度0.25m的挡板,在一种方案中挡板位于0.9m处,而另一种方案中位于1.5m处(见图B.1)。如果可能,应将空气阻力作为因子在方程中加以考虑。此外,也需得到有关确定割伤人类皮肤所需力量的任何可用信息。图B.1挡板高度和到CRT屏面的距离本附录的目的在于研究由爆炸CRT飞出的玻璃碎片的速度和潜在力量。在本附录中,分别描述了在考虑和不计摩擦影响的情况下对玻璃碎片的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B.2不计摩擦的分析B.2.1引言当玻璃碎片由CRT屏面飞出后,作用在其上的主要的力为重力和空气摩擦力。在本章中确定了当玻璃碎片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由CRT屏面飞出时的运动轨迹。首先描述了不计空气摩擦影响的分析,因为这样可以使用推导方式来解运动方程。此外,由于玻璃碎片的形状,空气的阻力可能非常小。于是玻璃碎片的运动轨迹就成为一条抛物线,如图B.2所示。在UL/CSA试验装置中,高度为h的挡板的放置在与屏面距离为l₂的位置,而在IEC试验装置中,挡板放置的距离为l₁。表B.1中给出了这些装置参数值。CRT防爆系统应保证质量为25mg的玻璃碎片不会越过各个挡板。GB27701—2011/IEC61965:2003图B.2玻璃碎片的抛物线运动轨迹和距离规定示意图表B.1距离参数值参数值mh0.250.75B.2.2运动方程图B.3表明了以初速度v₀和发射角β由CRT飞出的玻璃碎片的定义,作用于玻璃碎片的唯一的受力为重力,因此可以使用牛顿定律确定x和y方向的受力平衡。ma=0may=—mg式中:m——玻璃碎片的质量,单位为kg;ax——玻璃碎片在x方向的加速度,单位为m/s²;ay——玻璃碎片在y方向的加速度,单位为m/s²;g——重力加速度9.81m/s²。……………这些关系式可以按图B.3所示的初始条件进行二次积分,于是导出如下的位移方程:x=votcosβ式中:x——x方向位移;vo——初速度;β——玻璃碎片飞出时的发射角;GB27701—2011/IEC61965:2003t——时间。注:位移的时间倒数为速度,速度的时间倒数为加速度。B.2.3到达指定距离所需的最小速度…挡板—26.7°—39.8°当发射角大到为达到距离l₁所需初速度值为无穷大时,得到发射角的上边界值βm。发射角/(')图B.5给出了4m/s初速度、-25°~50°的范围内不同发射角的玻璃碎片轨迹的实例。y方向一0.75m的位移即挡板顶部。可以看出,发射角为一25°的玻璃碎片落在第一块挡板内,而发射角大于说明:β=-25°,直到t=0.25s(实线);β=0°,直到t=0.39s(虚线);β=25°,直到t=0.6s(点画线);β=50°,直到t=0.82s(点线)。图B.5初速度为4m/s时不同发射角的玻璃碎片轨迹B.2.4动能的比较以下内容对由满足不同标准的CRT上飞出的玻璃碎片的动能进行了对比。击中观看者的玻璃碎片的动能定义如下:式中:v——当前速度。以下对假定β=0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在小球冲击试验中,玻璃碎片可能由CRT飞入房间。以质量(m)、初速度(vn)和发射角(β)表示的玻璃碎片的特征参数,取决于被评价的CRT的机械强度(裂纹形状)、小球直径(40mm或50mm)和试验施加的冲击能量(5.5J或7.0J)。关于参数v。和β的统计分布,可以考虑以下因素(源于冲击试验方法):1)v₀独立于β(没有某个特定的β值对应最高的速度值);2)β的分布关于β=0对称,且其概率随β值的增大而减小。关于这些特征参数的直接结论为,拥有最高初速度v₀(相对于所有其他值)玻璃碎片,其可能性最大的发射角β接近于零(β=0)。在其他情况下,如果玻璃碎片因为发射角很大且初速度很高而越过挡板,那么同一次冲击所产生的其他玻璃碎片,因为有相同的初速度(v₀)和稍小的发射角(β),将更可能飞得更远。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后,对于假定β=0时不同的玻璃碎片飞溅判定标准的分析便得到结果,该结果应能非常接近地代表了小球冲击试验中真实的最大动能水平。由B.2.3和图B.4得知,玻璃碎片越过位于0.9m和1.5m处的挡板的初速度大约分别为由管子飞出的玻璃碎片的动能可使用上述的方程进行计算,它由质量、速度和高度决定。如果玻璃碎片的质量为0.025g,那么越过0.9m处挡板所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兴方式购销合同
- 民间房产抵押贷款协议样式
- 认证服务合同加快
- 会议服务团队与服务合同
- 投标代理合同注意事项及范本
- 服务器选购合同示例
- 外业勘察分包合同样本格式模板
- 建筑智能化分包合同
- 购销合同空白格式版式模板
- 招标文件汽车选购指南
- 校园招聘策划方案
- 护理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 行政人员的培训
- 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 创意与创新:大脑永动机(2023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
- 中医基础理论之八纲辨证课件
- 《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教案四篇
-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
-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