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经济》课程辅导教案本课程选用日本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桥本寿朗等著《现代日本经济》(戴晓芙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为教材,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结合战后日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现代日本经济进行讲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解体,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其经济现状、形成的原因、解决的方策等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和研究,成果斐然。其中多数学者习惯于从经济学这一角度研究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而忽略了在日本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脚色的企业以及企业行为的整体状况,本课程将注意弥补这一缺陷,本着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方针吸纳多方研究成果对现代日本经济体系的形成、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达到使学生能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对日本经济有较全面了解的目的。课程主要包括除“序章”、“补论”共五篇二十六个章节的内容。在“序章”中主要介绍日本经济当前所面临的几大新课题,如“二十世纪体系转换和放宽管制”问题;“数字革命的作用及日本在数字化革命中的落伍”问题;“日本经济体系中的若干主要子系统的崩溃”问题等等。在“第一篇、战后改革与复兴”中,主要介绍从1945年到1954年期间战后日本经济三大改革(经济改革、劳动改革、土地改革)的内容、作用及后果,同时对该期间日本经济的复兴、重建以及日本式雇佣体系的形成进行着重分析。第二篇、高增长机制。这一般是指从1955年至1972年战后高度增长时期的日本经济。在该篇里一方面从宏观上介绍日本的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政府机制以及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介绍日本主银行体系的形成、作用以及支撑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造船、钢铁、家电、能源等部门的发展状况。第三篇、石油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介绍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至1980年期间日本向新一轮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契机、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日本迎来的“真正的汽车工业时代”。第四篇、通往债权国和经济大国之路。对进入80年代后稳定增长下的日本宏观经济状况和成为世界最大的纯债权国的实态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在这期间日本企业的对策、日本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以及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诸企业、部门的生产、流通体系的形成进行系统介绍。第五篇、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展望。主要针对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不景气的现状、成因以及改革政策,包括对未来日本经济的预测进行有重点地介绍。最后在“补论”中就“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将作专题性论述。(说明:以下章节中的难点,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用☆符号的多少表示。)序章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几大新课题本章重点:关于“二十世纪体系的转换和放宽管制”问题基本概念:放宽管制数字革命主银行体系本章要点:二十世纪体系的转换和放宽管制1、二十世纪体系的转换:主要是指90年代以来以美苏对抗为轴心的冷战体系解体之后所发生的有目共睹的变化这一事实。因此它成为众人探讨世界体系及国内外经济问题的依据。2、二十世纪体系转换所带来的后果:①国际交通体系的变化②政府干预力度的变化③技术革新3、放宽管制:广义上讲就是为促进竞争摆脱萧条采取的取消或放宽政府管制的政策措施;狭义上讲它是以国际交通领域为主战场全面展开,其内容包括反对航空行政和海运卡特尔,促进通信领域的竞争以及金融改革等等。数字革命的作用及日本在数字革命中的落伍1、数字革命的作用:它改变了企业间竞争的规程,创造了新的、恰到好处的企业体系和企业间关系,并正在创建由主要交易伙伴结成的战略性长期交易关系和标准化材料、零部件的“世界最佳采购的组成的产业体系”。2、日本在数字革命中落伍的事实:尽管日本从二十世纪60~80年代实现了新生产体系的革新,开发出丰田生产体系,并以机械工业为核心确立了在制造领域的优势,但在数字革命这一新产业领域中日本企业却落伍于美国,认识到这一事实的日本企业经营者对当今世界体系产生了种种危机感。日本经济体系中若干主要子系统的崩溃(☆☆☆)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分析“现代日本经济”时,不能忽略它的历史延续性,即用历史的观点去探明构成现代日本经济体系的若干主要子系统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形成后扩展和变化的实态。其次提出在日本,在与大企业的关系中像主银行体系这种战后企业体系中的重要子体系正在走向崩溃的事实。关于这一问题在以后的章节中将结合个别具体企业再作详细介绍。△复习题:为什么说“放宽管制”对今后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日本在“作为新产业革命的数字革命”中为什么落后于美国?如何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日本经济体系中重要子体系崩溃的事实?战后改革与复兴(1945~54年)第一章战后改革: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本章重点:战后日本的经济改革、劳动改革、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基本概念:企业金融企业体系财阀《道奇计划》“劳动三法”“日经联”本章要点:一、战时的变化与战前相比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倾向日趋明显。企业金融从以内部资金为主,外部资金主要依赖资本市场的融资模式开始向间接金融倾斜(如:指定对口银行等)。战争末期,政府的补偿政策支持了企业金融的发展。劳动分配方面,劳动者在企业内部的地位有所提高,同时劳动者权利的限制也随之升级。日本式企业体系尽管在战前、战时已初步形成,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后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这期间美式制度的日本化构成了在1955年前后形成的现代日本式企业体系的雏形。二、战后经济改革解散财阀内容:①确定实施强制转让的控股公司②排除财阀家族的财阀统治力量。持股公司整理委员会指定了56个财阀家族,将其所有的有价证券强行转让。自1947年年中开始处理这些被转让股票(参照课本第17~19页)。③为了完善上述解散财阀的措施,对持股公司的子公司等指定公司中的468家的股份进行处置,切断了资本支配关系。清理财界目的:为追究战争责任,解除旧经营者的职务,全面整顿企业的内部经营结构。内容:1947年1月开始解除了各大旧企业经营者的职务,从领导岗位共清除经营者约两千人。作为其补充形式还颁布了排除财阀家族统治力的法规(1948年3月)。新的企业经营班子由企业第一线的内部晋升者组成。后果:a.荡涤了所有型经营者b.促成企业内部晋升制的形成c.提高了劳动工会的地位。金融改革(☆☆☆)目标:要切断日本战争经济的金融与产业的密切关系,使企业融资从依靠银行的间接金融转向以证券为核心的直接金融。步骤与内容:关闭战时的金融机构实行民营化。关闭了担当战时金融金库、金融统制会、朝鲜银行以及台湾银行等。除此之外,横滨正金银行与日本兴业银行实行了民营化。并规定包括日本兴业银行在内,转型为受理存款业务的普通银行不得以集资为目的发行债券。1946~1947年实施了解除财阀对金融机构控制的措施。通过这项措施金融机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推出《证券交易法》。在信息公开、保护股东权利、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方面进行了改革。禁止垄断、排除集中①目的:“确保市场自由竞争”;纠正战时单方面追求巨型企业的发展倾向。②内容:a.根据GHQ的命令分割了战前已经形成的大型企业b.实施《排除经济实力过度集中法》③影响:a.分割了战前就已经形成的具有垄断倾向的许多大企业。如,日本制铁、王子造纸。b.带动了其它企业自发地进行审理与分割。c.对发挥市场竞争机制起了积极作用。《道奇计划》(☆)①计划设想:为了增加实质性出口,继续限制国内消费,重点应由国内消费转向出口,即“优先出口”。靠骨干企业的合理经营和工人的“拼命工作”,用扩大出口来覆盖战后国内需求的缩小。②主要内容:a.确立均衡财政。根据道奇直接制定的1949年度预算,不仅指一般帐目,而是综合性均衡,而且是偿还了过去债务后的均衡。道奇预算包括一般帐目、特别帐目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综合预算。根据道奇预算,将出现大幅度的黑字。由此可以偿还复金债等旧债及贸易借款等。b.停止与此相关的复兴金融金库的新融资项目;大幅度削减并废除了政府补贴;废除了非公开贸易补贴;新设对日援助回头资金特别帐目(即对美国认为重要的国营企业、民间企业实施融资)等等。c.设置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外汇汇率,振兴出口。③结果:a.引起了深刻的资金不足和国内需求缩小。b.导致了缺乏竞争力的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加,产生了深刻的萧条。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伴随出现通货紧缩。d.促进了企业合理化经营的进程小结:《道奇计划》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招致股票市场陷入低迷、金融改革不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招致企业大量倒闭等以致造成经济衰退等,因此修订战后改革措施、制定符合“日本国情”的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加之东西方冷战的白热化,GHQ对日占领政策自1948、1949年开始出现明显转变,从“解除潜在战争能力”转向“快速实现经济复兴”,之后又到引导日本市场经济迅速复归。这些改革主要有:面临独立经营风险较大的局面,为稳定股东工作,GHQ一改初衷,开始鼓励机构持有股票;同时一改以往对建立长期金融机构的消极态度,开始着手设计长期资金供给体制;为了克服经济萧条和产业合理化为目的组成的卡特尔被合法化等等。因此战后日本改革时期形成的经济体系经过一系列的修正之后,在适应了日本国情的土壤中开始成长。因此可以说,以《道奇计划》为分界线,日本的宏观经济也开始发生变化。三、战后劳动改革1、“劳动三法”的制定目的:为鼓励“以民主为基础建立产业和农业劳动者团体”内容:《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劳动基准法》2、工会组织的出现①工会组织的比率:随着战后劳动改革的深化,工会组织率1946年为40%,1949年为55.8%,这一数字表明,它比战前(无工会组织)和当今(不足30%)的比率都高。②工会组织的特点:与欧美工会中白领与蓝领各自为政的方式不同,日本的新建工会是以企业为单位将工人与职工融为一体的职工工会;在企业工会实现组织化的同时,行业工会组织和全国性工会组织不断涌现。3、民主化斗争①为消除职员与工人差别、实现“最低生活工资”的普及的斗争②工会要求参与经营的斗争4、经营权的恢复及与工会的协调1948年5月,经营方以恢复“经营权”为目标,成立了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会(简称“日经联”),而且在恢复经营权的过程中与工会组织方面达成了诸多协调。主要内容包括:①作为制度性框架,修改了《工会法》。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禁止经营方的利益代表者加入工会;禁止经营方向工会提供财政援助;禁止自动延长劳动协议。②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与大致分类的职务等级相对应的部分职务工资外加工龄的工资形式。在工资评定制度中,工作评定与职务区别关系不大,即注重被评定者的积极性与协调性,形成了“情义考核”的特点。③使“行业、企业双重工会”向单一企业工会转化。④由劳使纠纷的严峻性,导致经营者在解雇工人方面谨小慎微,为日后长期雇佣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总之,以企业工会、长期雇用、连续工龄以及职务等级制为基础的工资体系构成了战后企业劳使关系的特征及其企业制度的原型。四、土地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与解散财阀相同,在于初期占领政策的基本课题——破坏军事侵略基础,实现非军事化和与此相关的“民主化”。美国认为“大地主”是日本的统治者,在土地地主所有的基础上的大量雇农的极度贫困是导致国内市场狭隘、促使日本侵略海外的基础。因此只有对地主手中的土地进行收买和管制,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才能达到目的。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国家对下列土地直接地、不管所有者的意愿如何强制收买。a.不在村地主所有的出租地、在村地主所有的出租地超过平均一町步(1町=10反,1反=992平方米)的部分。b.“自耕地”中,“耕作有不恰当”,土地平均超过3町步部分、别人承保耕作部分。对不耕作地在创建自耕农时由政府收购。国家将收购的土地卖给“对该土地进行耕作的佃农”和“作为自耕农有可能专心于农业者”。支付期限30年,年利3分2厘,可分期支付。为了确保土地改革的成果,强化了对土地移动的管制。对残存的佃地,彻底实行拥护耕作权和地租现金化、低廉化制度。改革的意义及问题土地改革使得构成战前日本资本主义基础的地主从根本上崩溃,使日本的土地所有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战前,是大土地所有者将零星划分的土地租给处于隶属关系的佃农,将生产出来的全部剩余东西作为实物地租收回。战后由占领军积极推行并强制实行的土地改革,大规模的强制收购地主的土地,卖给耕作农民,一下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和庞大的自耕地。构成农业生产基础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这种彻底的变革,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体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与财阀解体相同,不能不说只有在战败、占领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有强有力的占领政策才得以实现的。土地改革使得战前在地主拥有土地的情况下因负担过高的地租、耕作权不稳定而受压迫的许多雇农一下子变成了自耕农,使得战后未曾有的高涨的农民运动迅速衰退,形成了具有小农意识且保守性的农民阶层。土地改革开始后,农民运动调整方向,以确保土地改革的实施为中心内容,不久农民获得自己的土地以后,农民运动很快走向低潮,小生产所有者特有的那种视私有高于一切的保守农民层的形成,使日本农村长期为保守势力的基地即可获得更多选票的选区。另一方面,大量的自耕农,在改革后的一段时期内,虽只限于零星耕作,但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地施肥及改善耕作方法。农机具等的改善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使大米的产量迅速提高。可以说,GHQ想通过土地改革来提高粮食生产、形成反共基础的意图迅速且确实实现了。随着占领政策的变更,与排除垄断、劳动改革大幅度变更相反,土地改革原封不动地进行了。即使是短时间的,土地改革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形成了坚固的保守性基础,从这点来看,土地改革实现了美国的部分意愿。但是,土地改革毕竟只是在私有制范围内变更的土地所有权,由于将大地主的土地解放给了许多耕作者,产生了大量私有土地的零碎规模耕作。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大米产量,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多数自耕农只靠农业收入已难维持生活,导致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出现农业人口减少的倾向。土地改革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为以后建立起来的日本新型重化学工业提供了新的大市场。战前的地主土地所有,使得农民生活极度贫困,肥料、燃料、食物、衣料等,自给自足,无力购买,因此生产手段(肥料、农器具)及消费手段市场很萎缩。土地改革虽然是零碎的但还是产生了大量的自耕农,他们从高额地租下解放出来,迅速推动了农村生产手段、消费手段的商品经济化,促进了生产手段和消费手段市场的发展。不仅肥料和农药的需求量增加了,农业机械、业务用汽车的需求量,虽然受到零碎耕作的限制,但也迅速增加。其次,在土地改革后,农村成为新的劳动力来源地,这对新型重化学工业的发展及支撑这些发展的建筑业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50年代前期,大米大量靠进口,这对急需引进外国技术和重要机械,而急需外汇的新重化学工业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由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其结果是:50年代中叶开始大米自给自足,这对贸易收支作出了贡献。对1955年以后新型重化学工业的创建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大米自给自足的50年代中叶,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了高峰,前面所说的零碎耕作问题开始暴露。也是农民开始除农业以外寻求别的就业渠道的开始。另外,土地改革也带来了问题。因为土地改革只限于耕作地,山林原野的全部及未耕地的相当部分未成为改革对象。“城市计划”所需的土地也在收购外,并严禁转用。后来,城市相对集中,政府放宽专用限制,这些土地由土地开发商、不动产业者购进,开发了无计划住宅地等,使得地价不断高涨。△复习题:论述战后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论述战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转变的契机及原因。论述战后日本劳动改革及土地改革的意义。综述在战后改革中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第二章经济复兴:迟到的复兴和发展潜力本章重点:政府实行的以“倾斜生产方式”为主的重整战后经济体系的各项措施基本概念:国家储备产业结构通货膨胀倾斜生产方式技术转移本章要点:一、生产恢复的拖延与通货膨胀:经济体系的瘫痪与重建战争的打击经济规模缩小(参见教材第30页、表2.1)国家储备受损严重(参见教材第31~32页、表2.2)战争“遗产”保存完好的生产设备与基础设施(参见教材第33页、表2.3)。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生产恢复的拖延原因:a.由于未实行自由贸易,在封闭型经济条件下,导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现生产停滞。b.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a.颁布《金融紧急措施令》b.制定《物价统制令》启用“倾斜生产方式”目的:旨在通过将有限的进口柴油投入钢铁生产,将其增产的钢铁投入采煤业,然后再将由此增产的煤炭投入钢铁业,以此实现煤炭以及钢铁产量的增长目标。这是一个资源分配向采煤业、钢铁业倾斜,以振兴经济为目的的政策背景:倾斜生产方式的首倡者是经济学家有泽广巳,其基础则是政府制定的物资供求计划。资金来源:复兴金融金库的资金供给;政府的财政补贴。成果:钢铁及煤炭生产急增,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提高生产物资供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二、《道奇计划》和朝鲜战争的影响:向市场经济的软着陆关于《道奇计划》的内容等请参照前面“第一章二5”。在此值得强调的是,《道奇计划》的实施及它带来的后果使日本的宏观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个人消费比率较之战时有所恢复,同时资本形成比率也比战时大幅度提高;国民支出结构的变化明显,即资本形成比率下降,个人消费及进出口比率增加。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帮助了日本摆脱了经济困境,朝鲜战争产生的经济效果表现为,因战争升级产生的特需对地理位置最近的工业国日本以及对世界其它国家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扩大出口,正面刺激了日本经济:主要指通过出口增加美元收入的途径为日本扩大进口增加了底气,并抬高了国际收支的顶线。特需填补了贸易收支赤字,如果没有特需,这种程度的进口扩大和生产扩大是不可能的,也不能保持这样的出口规模。特需一直保持到1954年。这缓和了日本经济活动的衰退,在促进“合理化投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另外,特需对日本经济活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②企业效益大幅度恢复,弥补了由《道奇计划》造成的通货紧缩局面。③特需使日本经济真正踏上战后的复兴之路。变产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为发展动力(☆)资源方面。日本的工业资源奇缺是众所周知的,为解决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客观因素,一方面依靠政府方面制定的产业发展政策及合理化计划引导,一方面靠企业内部的机制改革。以钢铁业为例,日本政府制定的《钢铁业合理化计划》就是旨在通过增设轧钢设备,来提高钢铁业竞争力的具体发展规划。企业方面,如川崎制铁公司,实现了向钢铁联合经营模式的转变就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转移方面。技术转移主要包括:消化进口设备的技术转移;以技术合同为基础的技术和专业技能的转移等。1952年政府出台的《外资法》为日本掀起引进国外技术热潮起了关键作用。国内市场狭小。由于日本人的购买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差距,限制了海外企业进入日本市场,也限制了本国企业的商品销售,使本国企业的经营者不得不把眼光瞄向海外市场,延续了“贸易立国”的思想。能源供给的不稳定性。1948年起,电力供求不足的紧张局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为改革这一局面,首先改革了电力供给体制,即实现了电力企业民营化及多家公司协作经营的方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积极性,阻止了电力不足情况的蔓延。小结:在政府宏观政策的诱导下,经历了内部改革的日本企业其竞争力大大提高,加之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景气”,使原有制约着日本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得到了缓解,为日本经济进入新一阶段的高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市场经济实行软着陆做好了充分准备。△复习题:1、日本为恢复战后经济体系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效果如何?2、战后日本是如何摆脱了制约着本国产业发展诸要素的?高增长机制(1955~72年)第三章概论:国际收支的“顶线”与产业活力本章重点:1、重化学工业产业结构的形成2、劳使关系的稳定化基本概念:高增长经常收支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小政府终身雇用制公共投资技术革新信息交流成本岗位轮换制本章要点:一、出口的发展和国际收支:增高的“顶线”与自由化1、投资带动下的高增长这个时期经济高度增长主要是由于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参照教材第49页表3.1)的活跃带来的,因此又有人称这是属于民间设备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经济白皮书》中用“以投资带动投资”来概括当时的经济发展特征,是恰当的。因为正是旺盛的设备投资刺激了高生产率的增长,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出口竞争力的提高①动因:经济的高速增长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曾出现过几度下滑。而且出现了相同的现象,即先是景气扩张、物价上涨、进口猛增,最终导致经常收支恶化,即贸易收支逆差成为景气衰退的导火线。很明显,贸易收支恶化会导致景气滑坡和经济增长率下降,而经济增长的“顶线”则取决于经常收支,因此为恢复经济的高速增长首先必须提高日本产品出口的竞争力。②措施与政策:放宽金融,增加财政支出;在进出口贸易中改变了原来以减少进口调整贸易收支的做法,转向以积极增加出口来进行贸易收支调整的政策性转变。③后果:导致出口速度增长、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在经济高增长时期日本的出口已高于世界出口增长率二倍的速度迅猛发展。出口产品的结构也由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向以重化学工业、机械、电子器械领域的产品为主过渡。这一变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60年代以后日本的出口目标确立下来,即主要框定在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品范围。如,汽车等等。3、自由化①贸易自由化1962年制定的《贸易、汇兑自由化的计划大纲》使日本在对外方面实现了贸易自由化。通过自由化获取的贸易利润大大超过了特定产业规模缩小带来的负面影响。②资本自由化1964年随着日本政府加入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承诺履行非贸易经常交易和资本转移的自由化协约,采取了与贸易自由化相同的循序渐进的实现资本自由化的方法。③变“自由化”的压力为动力的日本的经验:a.循序渐进放开的方式b.有顺序地提高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c.推行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尽快完成企业内部的机制改革d.在防止外来企业并购方面,国内企业加强稳定股东的工作e.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方面狠下功夫二、小政府:战败的恩惠与增长的业绩1、“小政府”诞生的背景战后50~60年代,日本出现小政府有其特殊背景:第一、军事力量的解体、军费支出大幅度减少(就这点而言,称之为“战败的恩惠”)。第二、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社会保障开支比例少,因此财政规模较小。尽管在60年代进行了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有人提出,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是以牺牲国民的福利换来的。2、社会保障制度①非工资支付法。这是日本许多大企业在社会福利支付方面采取的主要方法。它是由健康保险、政府退休金、雇佣保险和劳动保险的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金组成的,统称为“法定福利费”。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负担维持和运营部分职工宿舍、疗养所等福利设施的开支。很明显,日本的大企业实施的是社会保障内部化的战略。②长期连续雇佣制(现在说的终身雇佣制)等。使日本战后长期保持了低失业率。3、税制与减税形式:以直接税为主,特别以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为主。减税:包括提高基础、抚养、配偶的扣除额度,工资收入的扣除额度,减轻税率等,其重点主要是提升纳税的最低限额。4、公共投资①加大公共投资的原因: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物流、能源需求增加,而这正是公共投资不足的部门,因此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解除积压、加大能源供应势在必行,而这些部门都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公共投资。②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援。财政投融资方面的低利率政策以及长期资金向特定产业倾斜的政策等等增加了公共投资。③投融资的运用状况及阶段性特点。第一位是对运输通信业,始终处于投融资的重点部门。从阶段上看,a.复兴期的最后阶段(1953年),面向钢铁、海运等基础产业的投融资规模较大;其次是向国土保护、灾后恢复、农林渔业的投资。b.高增长时期(1955~70年),投资重点转向了中小企业、公路建设、地区开发、贸易、经济协作等部门,另外,对住宅、生活环境建设的投资比例也出现上升趋势。c.高度增长末期(70年代后),对住宅、生活环境建设的投资比例大幅度增加。④公共投资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领域进行有重点的投资,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扩大了国内市场,也为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设立新产业扫清了障碍,对促进产业结构转换起了重要作用。三、重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技术与经营革新1、技术革新①旺盛的设备投资→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生产率(技术投入)→经济增长②引进现成的先进技术设备③开发本国的潜在技术2、日、美在技术开发、利用方面的差异①市场规模②资源③资本④信息交流成本⑤生产规模3、产业结构(☆☆)该时期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①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整个产业部门,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之快超过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②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工业与机械工业,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变化最突出的是机械工业(参照教材第61~62页表3.4、表3.5a、表3.5b)。四、劳使关系的稳定化1、企业工会的地位巩固、作用增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劳使纠纷的频率也高于战前。在这些大规模纠纷中,日本电力产业工会、日本汽车工会等产业工会均彻底失败,企业工会要成为工会组织的核心形态。产业工会在多数产业中则退缩至少数派工会组织。虽然有理由认为企业工会是战前工会运动持续发展的产物,但在工作中形成的数列,即通过OJT(在职培训)形成的熟练具有决定工会形态的重要意义。由于这种熟练中包含的企业特殊要素越多,有着共同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是同一企业职工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说,企业工会这一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企业工会的主要特点为,第一、只有本企业的正式职工才具有成为工会会员的资格;第二、只要是本企业的正式职工、不论其工种差异都统一组织于一个工会之中;第三、工会干部必须是本企业的正式职员;第四、工会有权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工会章程,并根据需要修改而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第五、把“团体交涉”和“劳资协议”融为一体。与欧美工会组织的区别及作用。日本的工会是独立工会,无上级也无下属,其组织范围就是本企业,各工会之间是独立平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的生存依赖于企业的生存。因此,日本工会不像欧美工会那样单纯地把要求雇主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目标,而是具有强烈的经营参与意识,把改善经营管理作为工会的出发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经营者自身的立场是相吻合的。工会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在日本企业中广泛实行“劳动协商制”,即工会与公司经营者就企业的各种问题进行定期协商,达成共识。此外,工会干部与经营者在晋升系列上也相一致。工会专职干部中有许多人被公司任命为行政干部,因而两者存在利益上的一致性。2、工会的反解雇斗争取胜尽管在有些人眼中的企业工会只不过是经营者的御用工具,然而实际上企业工会在反解雇斗争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特别在以雇佣为焦点的纠纷中,明显显露出由于企业工会的顽强抵抗,纠纷造成开支增加、利润损失、经营者威信降低等高成本付出,因此企业经营者原则上不实行解雇,这不能不说是企业工会的反解雇斗争的胜利。3、长期连续雇佣制(现在说的终身雇佣制)基本形成企业工会的反解雇斗争的取胜为长期连续雇佣制的基本形成奠定了基础。企业经营者原则上不实行解雇,即使因经营恶化不得不实行减员的情况下,也尽量回避指名解雇。由此形成了长期连续雇用体系,并迅速普及,这就是常说的“终身雇佣制”。日本的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终身雇用制,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普遍和正规。但女职工一旦结婚就得退职,因而较难以享受终身雇用制的好处。如果因经济萧条而必须调整就业规模,日本企业一般也不采取解雇的方式,而是首先减少加班和变更临时工的人数,最严重时便采取临时离休制。这一制度的优点是使职工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忠诚心及企业有可能灵活地进行长期人事安排。4、岗位轮换制——多技能工的普及这种企业内部灵活调整劳动配置的“多种岗位轮换制”非常具有日本特色。这主要是指将具有相近技能的现有人员,从原岗位调至新岗位的转换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在企业内和事业所内根据劳动力工序的忙闲不均,通过支援、外派等形式在人员富裕部门与人员不足部门之间进行人员流动的方法。这种“岗位轮换制”的作用在于,它不仅可以积累从事多种作业和不同职业的经验,并为普及多技能工创立了有利条件,使熟练化企业的固有特性更为突出。5、平等的收入分配战后收入分配状况的改观:农村的土地改革实现了收入平等化;城市中由于战争灾害造成资产减少,加之严重的通货膨胀使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及对高收入者实征财产税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收入分配平等化;解散财阀没收了极少数巨额收入者的财产制也为实现收入平等化创造了条件;领导层与劳动层的工资差别缩小。(参照教材第66页表3.6)6、高储蓄率形成高储蓄率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奖金说”,“社会保障不完善说”,“生命周期假说”等等,本教材的作者桥本寿朗先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储蓄利率的快速增长是在所得分配实现平等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另外指出这也与日本人重视财产的安全性有关。△复习题1、高经济增长时期主要进行了哪些政策性调整?2、为什么可以把战后日本政府称为“小政府”?3、分析该时期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4、简析劳使关系稳定化的重要性。第四章产业政策的效果:市场机制的间接作用本章重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有效性基本概念:产业政策产业组织特别折旧制度外币配额制本章要点:一、产业政策手段:政府资金、租税特别措施、《外资法》、外币配额制1、产业政策的定义产业政策是指因“市场运作失败”,资源分配出现问题;或者预计可能发生问题时政府为提高经济整体收入水平,干预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以及个别企业内部产业组织的政策。因此,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两大部分组成。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杠杆,也是日本式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与欧美各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通产省在战后分别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要求制定了不同的产业政策。在50年代,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政策,采用扶持重点产业的对策,把当时有限的资源分配于电力、钢铁、煤炭、化肥等基础产业;到60年代,提出了关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政策,选择了重化工的发展方向;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之下,采取了结构调整对策,使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帮助有关产业改善结构或转产;80年度,国际贸易摩擦导致日本政府采取了以内需替代外需的国际协调性产业政策。2、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①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道路的修建,对夕阳企业(煤炭、农业)的补助等等。其作用在与增强了国内运输机构的能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间接地推动了本国重化学工业部门的发展;另外,政府资金对夕阳企业的补助,减缓了产业结构急速变化带来的冲击。②特别租税。这是政府为达到实现经济政策目的的诱导措施。a.主要内容:免税收入、各种准备金、公积金、特别折旧(参照教材第71页表4.3“特别租税措施的效果”)。其中特别折旧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折旧制度——旨在更新战时、战后陈旧的机器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内容为,1951年凡属政府特别指定的设备均可在三年内实行特别折旧(比普通折旧优惠五成);1952年根据《企业合理化促进法》对合理化机械等也实行了在一年内折旧二分之一的办法;对设备投资而言,特别折旧制度意味着可延期交付折旧后利润的法人税。这项制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般认为,它增强了企业手头流动资金的流动性效果;增强了企业预期收益率的收益性效果加快了投入资本回收的弱化风险效果;特别是对于重化学工业部门的特别折旧举措具有促进投资向这些部门倾斜的功效,加速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③外币配额制、《外资法》。外币配额制是为改变50年代日本国际收支持续赤字的一项具体措施,这项制度取自《外汇法》和《进口贸易管理条例》等进口贸易管理制度。实行这样措施的目的:为有效分配有限的外币资金;进一步引导扩大吸收外币。其效果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前者推进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和振兴的出口;后者导致出现特定产业和部分企业从中赚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即一方面有部分企业获得了超过实际需求的外币配额,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企业却苦于外币资金不足;而且政府通过外币配额制掌握了进口原料的控制权,使通产省有了插手民营企业自主决策企业事务的理由。二、计算机企业与产业政策:迅速制定战略目标1、对计算机产业的扶植政策日本政府对计算机产业的扶植、干预政策主要包括:①引进技术。②保护本国产品。③提供援助资金。2、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日本政府在保护新生产业方面实施了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对计算机产业的干预、保护是其典型的例子。其有效性显而易见,具体表现为:a.在计算机发展初期,通产省成功地迫使IBM公司改变基本方针,作出开放基本专利使用权的让步。其政策目标的选定,与欧洲相比不失为快速而准确。b.政府借助《外汇法》《外资法》保护国内计算机企业,使其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这不仅奠定了本国计算机产业化的基础,也为抗衡国外计算机行业的竞争作出贡献。c.对合作研究实行补贴,以此激发加盟企业展开竞争,从而推动技术开发。三、产业政策的变化: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1、贸易自由化弱化了政府干预①1955年9月日本加盟GATT;1964年4月成为IMF第8条款国及GATT第11条款国,结束了外汇与进口管制;根据《外资法》对技术引进的审批和逐渐放宽,由此技术引进项目猛增。总之,是贸易自由化弱化了政府干预。②产业政策的及时转化:由于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产业的行为手段逐渐丧失效力,所以从经济高增长中期开始,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另一点比较明显的转变是,产业政策向尽可能推迟微电子类战略性部门的自由化进程的方向倾斜,为国内新生产业的发展争取了时间。产业政策的有效调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2、资本自由化(☆)资本自由化的全面实现是在1973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比贸易自由化进展得缓慢。主要原因是政府、财界方面对其后果过分担忧,在其放开政策上也过分谨小慎微。3、政企协调的重要性及产业政策对市场机制调节的间接作用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符合业界的发展,因此两者的协调使贸易自由化得以快速实现;而在资本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在“危机感”的促使下虽提出了以保护中小企业及重点企业为主的“同业重组”构想,并具体提出了《振兴特别产业临时措施法案》,但都由于受到企业及融资方银行的反对而遭失败。这说明得不到企业积极支持的法案、政策措施,无论政府如何极力推进也无济于事,同时也说明了政企协调的重要性,反映出产业政策对市场机制调节的间接作用。总之,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帮助本国的经济部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了本国经济竞争力。严格说来,产业政策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或特殊的经济政策,而是指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为中心目标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总和。这种与产业调整为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导向的政府职能,与美国政府那种着重于短期总需求管理的宏观政策取向相比可谓独树一帜,对促进日本赶超先进工业国功不可没。4、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一是采取了以产业结构为目标并运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该目标的方式。二是采取了通过市场机制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尊重民间自主性的立场作为产业政策的基本宗旨。具体来说,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为充分吸收民间的意见而是由官民双方有识人士组成的各种审议会制度化;在执行政策阶段,政府只以产业结构设想等形式提出大致政策目标,具体由民间自主采纳,把政府干预控制在必要的最低限度。△复习题:1、以计算机产业为例,简述高增长时期日本的产业政策。2、为什么说产业政策仅起了间接地推进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五章主银行体系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本章重点:1、主银行体系的特征及作用2、主银行体系在战时及战后不同时期的演变基本概念:主银行体系联合融资信息的非对称性本章要点:一、主银行体系的特征及作用1、主银行体系及特征①主银行体系是指银行与企业之间长期维持交易关系的固定循环体系。②主银行的特征表现为:a.主导借款企业的集资活动。b.是客户企业的结算中心。c.是客户企业的主要股东。d.向客户企业派驻领导。e.在企业业绩滑坡时,拥有实施救济的主导权等。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在主银行关系中,银行与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无任何协定约束,因此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银行之间是一种“关系的凝聚体”。在这种“关系的凝聚体”中,相互之间的默认契约起着主要作用,它包括:a.在银行承诺向借款企业提供所需资金的同时,客户企业也通过将结算帐户集中到银行等方式协助银行提高其竞争力。b.银行协助稳定企业经营权,但企业一旦陷入困境,主银行不仅具有决定是否实施救济的主导权,而且还有将企业经营权移至银行的权力。c.其他金融机构在向主银行传递信息、委托实施监控的同时,允许主银行将长期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利润收入归为己有。2、作用:主要表现于企业金融以及法人治理方面。二、战时、战后改革期:始于稳健银行的转换(☆)1、战时形成的银企特殊关系——“往来关系”①背景:a.战前企业融资是以内部资金为主、普通银行对产业资金供给的参与程度较低。而战时军工企业资金短缺明显,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形势下,不得不增强了对金融机构的依赖。b.银行方面,对于向高风险的军工厂放贷信心不足,采取“联合融资”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来一种“往来关系”。②内容:指定军工企业的对口金融机构的制度(1944年1月),即指定金融机构向指定军工企业集中提供资金的制度,如三和银行与日立造船公司建立的关系。③局限性:由于军需累计融资最终要以政府出面担保,因此银行方面缺乏实施监控的动力,加之行使影响力的手段不利,因此战时的银企关系是由外部力量强制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2、战后改革时期的银企关系——“责任关系”①战后主银行关系形成的新起点。第一、旧指定金融机构发挥了特殊作用:作为最大债权者及特殊管理人参与了重建计划的制定工作,积累了比战时更为可观的企业内部经营信息;第二、作为国家银行的日本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开始由日本银行进行的斡旋融资,对战后复兴时期与扩大“联合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②战后银企“责任关系”的建立。以《道奇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银企之间彼此加强了承担义务的责任,并由原先指定金融机构的银行向陷入有流动性危机的企业提供资金。③长期金融机构诞生的意义。它解决了复兴时期城市银行普遍面临的扩大长期资金需求与以活期存款为核心的存款结构之间存在着的存贷时间错位的难题。④战后改革时期银企关系的特点。第一、没有覆盖整个经济面;第二、银企双方在承担义务方面仍有很大缺口,与后来确立的主银行关系相比,只能说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三、高增长期:主银行体系的普及(☆☆)1、主银行体系得以普及的原因①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②企业期待拥有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等2、主银行间的竞争加剧的原因①城市银行已经认识到争取大宗客户对银行经营的必要性。因为要确保银行手续费收入就必须抓住成长性强、有实力的客户,这不仅可以确保低成本的吸收存款,而且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还可以降低放贷的审查成本。②旧财阀银行与非财阀银行组成的垄断性产业组织形式,加剧了银行之间增多大宗客户的竞争。3、强化银企之间的义务具体表现在:①城市银行与企业的稳定关系扩大②出银行对投资项目的审查能力得到改善③在城市银行与企业的长期关系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强化中间、事后监管的基础结构稳步扩大。首先,银行持股比例上升,尤其是股市低迷之后,金融机构的股票持有量增加;另外,银行向企业派出领导的人数增加的;而且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在高增长前半期仍处于高位,只是进入后半期后逐渐出现下降的趋势(参见教材第86页表5.1)。主银行的作用: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基础(☆☆)主银行体系在高增长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缓和了信息的非对称性,推进了设备投资。因为一般来说,投资者与借款者之间,借款方比投资方掌握着更为丰富的有关投资项目未来收益情况的信息,形成了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主银行体系下银行对企业的义务克服了这一缺陷。2、发挥了约束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主银行在客户企业财务状况正常的情况请一般不干预企业经营。但一旦企业经营发生恶化、不履行债务的风险增大时,主银行就会立即增派领导,并安插在直接参与企业决策的常务董事以上的领导岗位,以加强监督的力度。3、对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救济救济包括减免利息、建议重建经营、助人求职以及与其他债权者进行协调等。主银行在主动承担陷入困境企业的债务的同时,掌握了救济往来关系企业的主导权4、维持了垄断性产业组织从产业组织角度看,主银行体系在维持垄断性产业组织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复习题:1、论述主银行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及作用。第六章稳定股东的发展和自主经营的增强本章重点:1、稳定股东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基本概念:股东稳定化互相持股经理会六大企业集团发展志向型本章要点:一、1955年的经营者与股东:经营者治理和股东主权的并存1、股东稳定化含义①稳定股东“稳定股东”是指作为非资产运营者,支持现任经营班子的友好的“内部人员”,且持有股票的股东。具体地说,对于股票发行企业而言,“稳定股东”的含义包括:在企业未陷入经营危机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持不干涉态度;不向反对现经营班子的第三者出让股票;欲出让股票,须预先通知发行企业。②相互持股“相互持股”是指复数企业以上述稳定股东的身份,长期相互持有对方原始股票的企业惯例。③日本持股结构的特点在相互持股的企业惯例中,法人股东的持股比率超过二分之一,这种法人化的持股结构与日本战前的控股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高、金融机构持股比例偏低的持股结构以及以高度关注资产运用的个人、机构投资家为核心的美国、英国的股票所有结构不同,表现出日本持股结构的特点。2、战后(50年代)改革的影响①1950年对《商法》的修正,强化了少数股东的权利,使股东权利在制度方面广受保护。②在50年代,股票所有结构中个人所有比例仍占多数的情况下,影响了企业资本结构,使企业资本结构中资本规模较小。③50年代前半期,企业经营受到股市走势的极大制约。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受到很大影响。二、高增长前半期:旧三大财阀率先扩张(☆)1、经理会的成立与相互持股的展开①经理会的成立a.目的:商标管理、信息交换b.作用:开展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会员相互持股工作②相互持股的展开a.三大旧财阀企业。三井、三菱、住友这些在解散财阀运动中受冲击的企业,在原有持股结构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首先开展了向“相互持股”的持股结构转变的工作。b.非旧财阀企业。他们不仅把原彼此承担义务的主银行作为公关对象,而且有融资关系的信托银行、签有团体保险合同的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在交易业务方面关系密切的灾害保险公司等也都作为股票认购的公关目标。c.相互持股的目的性。这是明显的以金融机构为核心追求企业稳定化的措施。2、稳定化的局限性a.50年代前期,股东法人化倾向的进展仍然缓慢;b.这一时期由大企业领衔试行的以金融机构为轴心的股东稳定化工作仍然带有浓郁的利用股市约束企业经营的色彩。三、高增长后半期:股东稳定化的确立和六大企业集团的形成1、股市低迷与资本自由化股东持股结构的法人化以及股东稳定化工作大发展时代是从1965年股市见底回升后开始的。而在这之前,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958~1961年的“岩户景气”之后,股市出现了连续四年的持续下跌,处于低迷状况。1964年日本加入OECD之后,资本自由化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欧美资本自由化体制下的企业兼并使日本企业经营者感到危机。正因为此日本国内的稳定股东工作有了新的发展。2、股东稳定化的发展股东稳定化发展的因素:①排除了以往严重阻碍股东稳定化进程的制度性障碍。②股市低迷期成立的股价维持机构——日本证券持有共同组合以及日本共同证券在出让所持股票时,强行推销给上市公司关联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做法促进了股东的法人化和稳定化。③在上市企业中,有实力出任稳定股东的企业数量增加,大量吸引稳定股东的条件已经成熟。3、银行系统企业集团的形成①经理会的成立。60年代中后期,股东本地化得以发展的原因是,对上市企业来说,有实力出任稳定股东的企业数量增加,大量吸收稳定股东的条件已经成熟,股东法人化的时机已到。于是,股市一出现低迷,富士、三和、第一银行便率先与各自的交易企业成立了经理会,扩大了非开发企业的稳定股东队伍。1966年富士系统、1967年三和系统分别成立了芙蓉会与三金会。同年,第一银行、日本劝业银行系统企业组织成立的共同经理会。换言之,以往以银行为中心结成的放射状裙带关系,使企业之间缺少横向联系,因此这一时期银行系列企业成立经理会,加强横向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对资本自由化。以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经理会的成立,加强了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在纵向关系的企业集团中,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合作,扩大了企业集团的势力,对企业集团中的股东稳定化也起了重要作用。②六大企业集团。指三菱、住友、三井、三和、富士、第一劝业六大银行系统的企业集团。旧三大财阀的属下企业形成了包括金融机关在内的企业集团,并形成了集团参加企业的社长会。三菱系统集团(星期五会)、三井系统(星期一会)、住友系统(白水会)。在该社长会的指导下,因财阀解体分解出来的三菱商事于1954年成立、三井物产于1959年成立并参加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战前在集团内部没有银行的“新兴财阀”、(浅野、古河、川崎、日产、中岛等)与没有强有力的事业企业的银行(富士银行属安田系统、第一银行属涩泽系统,三和为了银行合并)结合,形成了新的富士银行系统(社长会、芙蓉会)、第一银行系统、三和银行系统企业集团。但这些与旧财阀系统相比,结合得迟,作为有畸形的企业集团,凝聚力和综合利也较松散。六大企业集团的特点及作用:第一、集团的企业间在产业活动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协作,是相互扩大利益的利益集团。这时旧财阀统一、支配属下企业的统治中枢机构已不存在,集团内的联合关系相当松弛,集团内巨大企业的自主性很高。在融资关系上,集团内的金融机关对集团的企业融资及相互持有集团内企业的股份,且起了中心作用,但不像旧财阀那样是封闭性的。也有超越企业集团框架的关系。金融机关不是单方面支配非金融企业,金融机关与非金融企业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金融机关以掌握各产业、各企业集团、各企业的情报为基础,在集团团结方面可以说起到了协调作用。第二、企业集团内不管是金融机关还是非金融机关,相当数量的巨大企业都是相互持股关系,即巨大企业对各巨大企业持有股份累计比率非常高,这是连接企业集团内各企业的重要纽带。旧财阀是财阀家族支配持股公司即以财阀本部为顶点的金字塔式股份所有的支配与基准,顺着属下企业的大股东往前走,一定能找到财阀本部,然后出现财阀本部的大股东和属下主要企业的大股东。与此相反,如果探寻新企业集团内的大股东,一定会出现复数的巨大企业,巨大企业的股东中,同一企业集团中企业的名字连在一起。第三、新的企业集团加深与政府、官僚的结合,在国际国内很多领域收集、分析信息,将推进政府的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作为重要课题。美国的对日政策及国际形势对日本经济的动向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政府的政策又能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重要产业的巨大企业收集交换国内外各种信息,拥有驱动政府各种政策的力量。企业集团成为起这种作用的核心。4、产业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没有参加六大企业集团的超大型企业(八幡制铁、富士制铁、日立制作所、松下电器产业等)形成了拥有许多子公司和关系公司的企业集团。这些是内部没有银行等金融机关的产业型企业集团,顶点是稳定的超大型企业,可以从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关得到庞大的融资。这些与上述的企业集团完全不同,顶点的超大型企业及母公司拥有直接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很大股份,以此为基础,支配、统管下属企业,这是一种母公司专一支配下的各个企业的集团。母公司提供原料,委托加工,订购零部件,援助与此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这些关系是对上述支配和管理的补充。也通过相互持股而拥有经营权。这里是处于顶点的超大型企业与相当数量的金融机关相互持股的关系。集团内企业相互间虽有程度之差,但也形成了相互持股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产业型企业集团与六大企业集团的关系。在六大企业集团内的由于一些相当巨大事业公司(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业、住友金属工业等)的形成,更加强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六大企业集团是由多数巨大企业结集成的一大企业集团,它能统治支配上述产业型企业集团。5、公开市场发行与相互持股1970~72年,金融机构持股规模扩大是由于企业增资形式由表面发行、股东转配转向公开市场发行所致。增资中公开市场发行所占比重在1971~72年突破60%。进入70年代,个人持股比率明显降低,实现了以股东法人化为目标的股东稳定化。其中汽车业是该时期企业股东稳定化中改革最明显的部门。四、稳定股东的作用:发展志向型企业运作的制度性基础(☆☆)1、经营权的稳定股东稳定化的作用:a.阻止了威胁稳定经营的恶意收购,为保持经营稳定做出了贡献。b.股东的稳定化降低了股市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力。具体地说,即在高增长前期出现的股价感应型投资,自进入后半期后其关联逐渐消失。股市对企业利益与分配的间接影响下降。交易关系的强化与事后性保险机能建有交易关系企业的相互持股节约了事后销成本等各项交易成本,使企业间长期往来关系趋于稳定。另外相互持股的重要作用还在于事后分散风险的机能。总之,从高增长后半期开始至70年代前半期,以稳定股东为核心的股票所有结构形成后,以此结构为基础,从股市压力中相对解放出来的企业展开了全面的运营,形成具有发展志向型企业。△复习题1、简述高增长时期稳定股东的发展状况、特点及作用。2、论述高增长后半期银行系统六大企业集团的形成、特点及作用。第七章建造量世界第一的造船业:坚持技术革新本章重点:日本造船业的成长基本概念:比较优势(劣势)产业本章要点:一、高成长时期的日本造船业(☆)1、建造量长期稳居世界之首的原因①战前的造船业已经属于比较优势产业,战后大部分生产设备得以保留,一大批造船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成为战后生产发展的珍贵遗产。②有效地利用战前的造船设备和技术③政府有重点地扶植优良企业(提供贷款、发放订单)④1949年外汇汇率设定在1美元兑换360日元。这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增加了在国际同行业中的竞争力。⑤与造船业配套的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成果不断涌现。⑥准确把握了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变化。2、日本造船业的迅猛发展从1955年订单超过战前最高纪录、到60年代实现造船量世界第一,之后长时期里日本造船业在世界船舶制造业中所占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参见教材第102页表7.1、103页表7.2)。二、遗产的有效利用主要表现在:对战前、战时遗留下来的机械设备的完好保存;对技术人才的有效利用;政府对有效利用遗产的重视;对旧设备、技术的积极改造。造船业中技术革新的成果主要指“分段建造方式”的新兴造船工艺的诞生。另外还包括开发可焊接钢材、推广焊接技术等。另外,在产业技术大发展的形式向,因造船公司、实力雄厚的轮船公司与货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使之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危机之后,客户的需求新动向明确,对节油型轮船的需求明显增加,日本造船业及时进行技术革新,适应了市场需求,虽期间曾面临了韩国造船业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但日本造船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有率仍保持了超过40%的较高份额。△复习题1、简述战后日本造船业成长的主要原因。2、以造船业为例,阐述坚持技术革新的意义。第八章出口世界第一的钢铁业:工厂小型化模式本章重点:战后日本钢铁业的发展简况基本概念:“产业之米”工厂小型化模式钢铁联合经营临海建厂本章要点:一、创新——产业之米1、“产业之米”的含义:借喻大米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表示钢铁业在产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钢铁业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命脉。2、日本钢铁企业的经营特点:由于日本钢铁业的发展受制于煤炭、铁矿石资源的限制,因此在经营方式上与欧美等国家不同,采取了钢铁联合经营(钢铁生产一体化)的方式。二、克服高成本原料的制约(☆)在克服高成本原料制约方面,日本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1、日本的企业经营者、技术人员认真虚心地向美国学习,收集了大量的技术情报并引进了美国最新的钢铁生产技术。2、美方钢铁技术人员热心的指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日本企业家活动的作用。不仅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而且创造性地将欧美先进的钢铁技术与日本具体条件相结合,实现了工厂小型化模式。4、进口原产价格低廉的澳大利亚铁矿石。5、为降低进口铁矿石的成本,改造、利用大型专用运输船。6,积极进行临海建厂。△复习题1、战后日本钢铁业在克服高成本原料制约方面做了哪些努力?2、简析战后日本钢铁业与造船业发展的共同点。第九章农工之间的人口流动:从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不足本章重点:人口流动与劳动力短缺基本概念:城市化圈型密集化兼营化本章要点:一、丰富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1、人口流动①原因: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即工业部门对年轻劳动力的大量吸收。②结果: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城市周边地区人口急剧膨胀,形成圈型密集化分布;改变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刺激了城市消费;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2、农业机械化与兼营化经历了战后土地改革的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农业劳动力人口下降而受影响,相反实行了农业的增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积极改变了农产品的生产结构;第二、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第三、对农业切实地实行了保护政策;第四、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实现了兼营化二、劳动力的短缺:工资上升与节省劳力1、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日本经济从1960年开始转向劳动力短缺时代。劳动力的短缺必然加快了工资上升的速度,而且工资上升缩小了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工资差别。2、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①技术选择发生变化。以此千方百计减少工时,消减组装工序操作人员的工资成本。②技术的进步,以节省劳动力、技术改造为目的的设备投资增大。高增长后半期,劳动集约型投资比率上升。③企业向地方疏散工厂计划的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为缓解城市周边地区日趋紧张的劳动力“瓶颈”对企业发展的制约。这一措施出台的直接原因:城市周边地区与地方之间的工资差别,使人们开始由临海工业地带和沿海大城市向内陆地区转移;另外允许地方工厂实行独立经营的分社制的出现,给企业经营带来某些灵活性。△复习题1、简析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2、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对企业经营产生了哪些影响?第十章小家庭与大量社会消费:走向“富裕”、“平等”本章重点:1、大量消费时代的经济特征2、高增长时期与日本人生活的变化基本概念:GNP公团住宅卫星城市“三种神器”本章要点:一、从贫困中奋起:1955年的国民生活1、低收入与非低收入的差距①在国际上,日本人与美国人的收入差距加大。②日本国内,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2、劣质的居住环境原因:战争的破坏;政府的住宅复兴计划启动慢、推广无力;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二、城市化和小家庭化:住宅小区族与市郊住宅区1、公团住宅与住宅小区族60年代中期为解决住宅环境恶劣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制定了“住宅建设10年规划”并成立了专门的住宅公团负责城市住宅小区的开发与建设。出现了公团住宅与住宅小区族。2、卫星城市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城市近郊形成的若干住宅、商业密集区、市。这也是种圈型密集现象。这种现象冲击了日本的建筑行业,并带动了与此相关的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住宅用部件、设备等以组装、施工为中心的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步伐。3、东京——公司总部的聚集地东京圈除了人口大幅度增长之外,也成为公司总部的聚集地。三、大量消费时代的到来:“三种神器”与3C1、“三种神器”指高增长时期的三件主要家庭耐用消费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它带动了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热潮。2、汽车时代从1966年开始,日本再次掀起耐用消费品热潮,这次主要是:轿车、空调、彩电,又被称为“三种新神器”。取其字头又叫“3C”。这个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轿车以其惊人的速度走入百姓家庭。汽车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大变革,首先,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其次,把日本带入高消费时代,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3、消费扩大的起因①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消费。②小家庭化的发展刺激了消费。③高消费与规模经济的相乘作用。高增长期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特征是,人们大量消费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商品,因耐用消费品需求收入弹性高,故收入提高,需求会迅速增加;而批量生产可以发挥保障供给、降低产品价格、资金需求的作用。四、高速增长的结束:1972年的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及消费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变化: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趋向高级化、多样化;人们的生活式样发生变化,包括饮食结构、住宅选择等等;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平等化。△复习题:1、以日本为例,试论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圈型密集现象的利弊。2、简析“三种神器”“3C”效应。3、简述高速增长给日本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第十一章能源革命:1美元原油与临海建厂本章重点:日本在能源革命中的政策导向基本概念:能源革命内外价格差本章要点:一、从国内开发转向进口1、能源革命的含义能源革命是指在第一能源利用方面,石油(液体能源)比重急剧扩大和对进口能源依赖加深的过程。2、从国内开发转向进口根据日本政府战后复兴计划中的“倾斜生产方式”这一政策措施,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在第一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以国内为主,二十世纪50年代前半期的国产能源供给比率高达四分之三。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能源生产率低、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的诞生,国产能源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出现了令各大企业棘手的“高煤价问题”,这与澳大利亚煤炭产业的高生产效率相比,日本国内能源开发逐渐丧失了其竞争力,不得不转向进口。二、煤炭政策1、战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产业来自国家的大量补贴和低息贷款掩盖了煤炭高成本问题。2、煤炭业内外价格差的出现国内煤炭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由于海上运费的下降、国外低价煤炭的进口出现了与国内煤炭价格之间差距扩大的现象。3、产业政策角度的分析(☆☆☆)产业政策分为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表现为:50年代中期开始,煤矿行业实行了有计划减产和采掘机械化等合理化措施,这些合理化措施的重心是将煤炭生产向优良煤矿集中,借此推进产业垄断化。产业结构政策的行为:向特定产业提供补贴实行非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而当时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中投入补贴最多的产业就是煤矿。若以投入补贴的多寡为标准加以界定的话,显然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最大实施对象是煤炭业,其次是纤维业。两者都是比较劣势产业。从这点来看,产业政策的政策手段很大程度上是以防止短期内大批失业的就业政策为出发点的。三、廉价石油进口机制(☆)1、能源革命的具体内容——廉价石油取代煤炭,液体燃料取代固体燃料的过程。2、廉价石油供应的原因:①中东多处优质油田的陆续开发②国际石油组织(国际七大石油公司)采用基点价格制控制了石油价格的上涨③以欧洲发达国家为首取消了对航行运河油轮的型号、吨位的限制,拉开了油轮大型化的序幕。对降低石油运输成本起了重要作用。3、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开发①造船业在大型油轮开发上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②钢铁业对平炉实施了喷油式改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复习题:1、以高增长时期能源部门的机制转换为例,分析当时日本产业政策的效果。第三篇石油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1973~1980年)第十二章概论:经济的稳定增长本章重点:1、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早期摆脱萧条通胀的途径2、7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3、劳使一体的合理化4、日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基本概念:石油危机菲力浦斯曲线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春斗”日美贸易摩擦本章要点:一、黄金时代的结束与相对高增长:萧条通胀的早期克服1、增长条件的变化①劳动力供给的制约②总需求增长的减速③70年代初爆发的“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加速了经济向低增长结构的转换2、萧条通胀的形成1973年10月爆发的石油危机结束了战后长达25年之久的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之后世界各国普遍陷入经济增长率下降、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的严重经济萧条中。日本是受石油危机打击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待1974年石油危机结束时,日本物价上涨率已高居世界之首,工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萧条通胀的迹象已非常明显。这时人们普遍认识到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菲利浦斯曲线。于是,以此为前提,在通胀率容许的范围内降低失业率、摆脱萧条成为各国政府决策者们的共识。3、迅速摆脱萧条日本在摆脱萧条方面与英法美截然不同,具体表现在:①摆脱萧条所用时间短、速度快。1975年日本经济增长恢复至2.3%,并在整个70年代后半期,始终保持了5%增长水平,这虽只相当于高增长时期的二分之一,但却大大超过了徘徊在1%~2%的美国和英国。②日本国内的失业率一直较英法美等国低。③有比英法美等国稳妥的货币供应政策。二、持续稳定增长:增长模式的转化1、投资低迷石油危机之后,即7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的增长模式与高增长时期以民间设备投资为主的增长模式表现出明显不同。第一、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增大,投资的作用大幅度减退;第二、民间投资设备的重心从制造业转向非制造业。制造业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石油危机后,生产设备调整期拉长。虽然投资包含以满足需求、配备保障必要生产所需的设备为目的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调整的过程,但是石油危机后,一方面需求止步不前,另一方面,因受1972年至1973年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期间投资热潮的影响,资本存量不减反增。另外从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看,设备投资决策取决于企业利润率。但应注意到,石油危机后企业收益率长期低迷,销售额经常利润率急剧下降。企业利润率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和工资等迅速攀升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利润下降的不平衡性。就利润率下降的程度而言,制造业大于非制造业,制造业内部的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偏高,组装产业下降幅度小。与高增长时期相比,70年代后半期设备投资不仅规模缩小,且重心已转向非制造业和制造业内部的组装产业。2、出口主导型增长日本经济的增长模式从高增长时期的民间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向出口主导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石油危机之后国内消费出现的滞胀;第二、政府的增加出口、削减贸易顺差的经济政策。3、生产率增长的减速①与生产率增长的相关要素: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1965~72年相比,1975~80年间的资本存量、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下降。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两大分类来看,非制造业资本存量贡献大,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大。资本存量贡献度下降是由于1975年后投资增长率下降所致。②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第一、这一时期技术进步已达到顶峰;第二、直接关系到提高生产率的实力扩张投资告一段落;第三、投资重心转向设备更新投资、防治公害投资,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三、减量经营:劳使一体的合理化与有息负债的削减1、1975年的“春斗”①特色:政府与劳工之间的协调色彩明显;企业工会的积极配合作用加大。②结果:所达成的13.1%的提薪协议,令政府、财界实现了控制工资上浮的目标;改变了以往人们在晋升工资中普遍强调的“平均标准”的重要性,而转向强调“企业业绩的重要性”;工资的核心组织由原来的产业工会转为企业工会;劳使关系一体化进入新阶段。2、减量经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厅地暖系统安装工程合同
- 工业烟囱安装合同模板
- 河道游艇码头施工合同
- 体育场馆倒板施工合同
- 古玩店电梯供应协议
- 钢结构观景台施工合同
- 员工节假日工作安排
- 森林度假村土方平整协议
- 文创产品店员工聘用协议
- 建筑工程人员聘用合同书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附答案
- 2025北京语言大学新编长聘人员招聘2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T29-297-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篮球裁判员手册(三人执裁)
- 有限元习习题
- 变电所内二次调试工作流程
- 矿山资源动态储量管理要求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中国美食英文介绍ppt课件
- 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