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鲁迅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2.一对等位基因不可能位于A.DNA分子的两条链上B.联会后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C.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个四分体上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适用于真核生物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B.乳酸菌遗传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C.T2噬菌体遗传信息传递只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进行D.致癌的RNA病毒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4.下图为某真核生物DNA片段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可以是G和C或者A和T B.③和④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C.②、③、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分子 D.⑤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催化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相关强度或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强度的变化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强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6.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中,不正确的做法是()A.调查群体足够大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形成的。(4)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________与______配对。(5)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________结构。(6)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________对。8.(10分)玉米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一所示,基因N和P及基因均分布在5号染色体上.基因N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二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N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二中的______链。判断依据是_______,若基因N中箭头处的碱基对G/C缺失,则发生了_______。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变化情况为_________(填“増加”、“减少”或“不一定”)(2)基因组成为的玉米自花传粉,由于P(P)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后代中新出现的杆粒颜色性状为______(与不发生交叉互换相比),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期____之间。(3)決定玉米的高杆(D)与矮杆(d)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株纯合高杆红色籽粒玉米和一株不携带P基因的纯合矮秆白色籽粒玉米,欲使用其培育能稳定传的矮杆红色籽粒玉米品种,可使用杂交有种(I)、诱变育种(Ⅱ)等方法。请回答:①上述育种方法中,方法Ⅱ很难获得目标品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②用方法I进行育种时需将两亲本进行杂交,并使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择的母本植林都要进行______处理。9.(10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1)丙的基因型是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
(2)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____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____。
(4)写出F2中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10.(10分)马鹿生活在草原上,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鹿种群中有许多不同的相对性状,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____。经研究发现,马鹿等植食性动物有较为发达的盲肠,这是_______的结果,该过程_____(填“是”或“不是”)定向的。(2)马鹿的尾有钝圆和细长两种表现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已知钝圆尾马鹿和细长尾马鹿交配,其后代全为钝圆尾个体。某马鹿种群中的雌雄比例为1∶1,纯合钝圆尾、细长尾马鹿分别占50%、10%,则该马鹿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杂合钝圆尾雄马鹿出现的概率是______。若在一定时期内,细长尾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则说明该种群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3)狼是马鹿的天敌,二者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生存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11.(15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3)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试题分析:A.图1甲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4条染色体,说明其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A正确;B.甲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是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图2的ab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为2个,表示DNA复制,是细胞分裂间期;bc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由2个变为1个,表示着丝点分裂,C正确;D.图1的细胞乙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对应图2的de段,D错误。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名师点睛】图形解读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是因DNA分子复制。(2)g→h、n→o、r→s是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3)d→e、r→s的变化很相似,都是DNA含量减半,但发生的时期不同。(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2、A【解析】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但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据此答题。【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分子的两条链上不可能是等位基因,A正确;若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能存在等位基因,B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故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含有等位基因,C错误;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错误。【点睛】关键: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同源染色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过交叉互换,则可能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3、B【解析】中心法则适用于所有生物,A项错误;遗传信息传递涉及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只有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B项正确,C项错误;致癌的RNA病毒可能是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传递中,存在A—T的配对,D项错误。4、B【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之间有两个氢键,为A-T碱基对,③为脱氧核糖,④是磷酸,⑤是氢键。【详解】A、A-T碱基对之间有两个氢键,C-G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图中①和②之间是两个氢键,故只能是A和T,不可能是C和G,A错误;B、图中③为脱氧核糖,④是磷酸。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C、图中虽然②、③、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但②、③、④不能表示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②、③和下一个磷酸才能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C错误;D、图中⑤表示氢键,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错误。故选B。5、D【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详解】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变化,A错误;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变化,B错误;CD.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通过繁殖,数量增多,故其数量会先增加后稳定,而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曲线在开始时段有所下降,而后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所以曲线上升。故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D【解析】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详解】A、研究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保证调查群体要足够大,A正确;
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B正确;
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等,C正确;
D、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D错误。
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平面立体(或空间)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磷酸氢键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相反双螺旋4060【解析】
由图可知,1碱基对,2脱氧核苷酸链,3脱氧核糖,4磷酸,5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腺嘌呤,7氢键。【详解】(1)图甲表示DNA的平面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立体结构即双螺旋结构。(2)由图可知,2是脱氧核苷酸链,5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DNA分子的两条链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4)DNA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A-T之间2个氢键,C-G之间三个氢键。(5)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6)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设该DNA种A为X个,则A=T=X,C=G=100-X,该DNA中氢键的数目为:2X+3(100-X)=260个,故X=40个。即腺嘌呤有40个,C-G碱基对由100-40=60个。【点睛】双链DNA中碱基数目的关系为:A=T、C=G,A-T之间以两个氢键相连,C-G之间以三个氢键相连。8、b链只有b链转录出的mRNA上有起始密码子基因突变不一定红色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去雄(去除雄蕊)【解析】
分析图一可知:基因N存在而无P时,玉米表现为红色,基因N、P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色。如果没有基因N时,玉米表现为白色。分析图二: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因此b链为模板链。杂交育种是指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是获取显性纯合子时往往需要连续自交,因此该育种方式所需时间较长。诱变育种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基因发生突变,获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该育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大幅度改良某一性状,但是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该育种方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候不一定获取所需的优良品种。【详解】(1)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因此b链为模板链;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发生了基因突变,那么碱基序列变为CAA,所以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改变为GUU,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可能不变,因此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2)基因组成为的玉米自花传粉,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配子为PN、pn2种,则自花传粉后后代玉米颜色为紫色和白色;如果P(P)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产生的配子有PN、Pn、pN、pn,其中Pn、pN属于交叉互换后新产生的配子,那么玉米自花传粉后后代中有16种组合,玉米的表现型有紫色、白色、红色,则新出现的杆粒颜色性状为红色。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3)①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因此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②用方法I杂交育种进行育种时需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并使得到的F1自交产生F2,选择的母本植株时需要进行去雄处理。【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育种和基因连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应用,即掌握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和特点,理解杂交育种的过程、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结合交叉互换解决基因的连锁问题,这是该题考查的难点。把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理解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9、(1)AaRraaRr(2)AR、Ar、aR、ar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3)1/2(4)RR∶Rr=1∶2【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毛颖、抗锈。因为亲本为纯种,因此亲本甲的基因型是AArr,亲本乙的基因型为aaRR。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丙)的基因型为AaRr。丙与丁杂交,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病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抗锈:感锈=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单独分析毛颖和光颖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毛颖:光颖=1:1,属于测交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由此推断亲本丁的基因型为aaRr。(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Rr,丁的基因型是aaRr。(2)由于丙的基因型为AaRr,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AR、Ar、aR、ar。产生这4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3)根据F1丙(AaRr)×丁(aaRr),在得到的F2中,表现型与甲相同(A_rr)的比例占1/2×1/4=1/8,表现型与乙相同(aaR_)的比例占1/2×3/4=3/8,因此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1-1/8-3/8=1/2。(4)单独分析抗病与感病这对性状,根据F1丙(Rr)×丁(Rr),在得到的F2(为RR、Rr、rr=1:2:1)中,其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2。【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尤其应注意(3)(4)小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10、不定向性自然选择是21%没有共同进化【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租赁合同范本:办公场所租赁合同
- 商场展柜制作合同范本
- 2025财务顾问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03月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公开招聘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商品化色浆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2025年上海市15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一(学生版)
- 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三)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旋流风口RA-N3选型计算表格
- 《VB程序结构基础》课件教程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地理(湖北卷)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慢肾风中医辨证施护
- 危险化学品工伤事故形势及典型事故案例
- 2024年10月自考01685动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