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10屈原列传苏武传_第1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10屈原列传苏武传_第2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10屈原列传苏武传_第3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10屈原列传苏武传_第4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教材梳理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学案10屈原列传苏武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0屈原列传苏武传基础梳理诵读课文,将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通假字序号例句本字及意义(1)“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受(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意旨(3)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4)屈平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5)齐与楚从亲同“纵”,合纵,联合抗秦(6)乃令张仪详去秦同“佯”,假装(7)厚币委质事楚同“贽”,见面礼(8)又安能以晧晧之白同“皓”,皎洁的样子(9)与旃毛并咽之同“毡”,毛织的毡毯(10)不顾恩义,畔主背亲同“叛”,背叛(11)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同“弆”,收藏(12)空自苦亡人之地同“无”,没有(13)信义安所见乎同“现”,显示(14)与武决去同“诀”,辞别、告别(15)前以降及物故同“已”,已经2.词类活用序号例句活用类型意义(1)上称帝喾,下道齐桓名词作状语往远处/往近处(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作名词品行不正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3)蝉蜕于浊秽名词作状语像蝉脱壳那样(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名词作动词送厚礼(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作动词诋毁(6)同死生,轻去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将……同等看待/把……看得很轻(7)宜皆降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8)慧等哭,舆归营名词作动词用车载送(9)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作动词效法,继承(10)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11)斗两主,观祸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12)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3.一词多义序号词语例句用法和意义(1)幸①幸蒙其赏赐动词,希望②庶刘侥幸(《陈情表》)形容词,幸运③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动词,指君主宠爱女子④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副词,幸亏、幸而(2)发①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派遣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发动、动手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暴露、泄露④雄姿英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动词,勃发⑤今王发政施仁(《齐桓晋文之事》)动词,发布⑥窃发盆(《促织》)动词,打开⑦至于誓天断发(《五代史伶官传序》)名词,头发⑧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动词,开放⑨怀怒未发(《唐雎不辱使命》)动词,发作⑩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动词,征发⑪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动词,出发⑫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词,兴起,指被任用⑬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词,显露、流露(3)微①其文约,其辞微形容词,含蓄隐晦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五代史伶官传序》)数量词,一寸的百万分之一,这里指极小的事③动刀甚微(《庖丁解牛》)形容词,轻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动词,没有⑤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形容词,低贱、卑下⑥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并序)》]形容词,微弱(4)委①厚币委质事楚动词,呈献②委命下吏(《过秦论》)动词,托付,交给③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卸落④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并序)》]动词,顺从⑤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动词,舍弃(5)乃①见犯乃死,重负国副词,才②乃令张仪详去秦副词,就③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副词,又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副词,竟⑤夫我乃行之(《齐桓晋文之事》)指示代词,这样、如此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人称代词,你的、你们的4.古今异义序号例句古义今义(1)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祸害,坏处;使受损害(2)人穷而反本困窘,没有出路生活贫困,缺少钱财(3)故劳苦倦极疲困顶点;尽头(4)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第二年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5)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假话无理狡辩(6)顷襄王怒而迁之放逐迁移;转变(7)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外貌,模样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委婉得体不慌不忙;镇静;沉着(9)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渐渐增加,好处(10)事如此,此必及我牵连达到;赶上;比得上(11)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成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情分5.特殊句式序号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1)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不容”意为“不为所容”(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标志词“见”“被”(3)不获世之滋垢被动句,“获”意为“被辱”(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被动句,标志词“见”(5)不凝滞于物被动句,标志词“于”(6)虞常生得被动句,“生得”意为“被活捉”(7)见犯乃死被动句,“见犯”意为“受到侮辱”(8)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9)若知我不降明状语后置句,应为“若明知我不降”6.文化知识(1)〔左徒〕官名。战国楚置。入则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屈原、黄歇曾任此职。(2)〔三闾大夫〕官名。战国楚置。掌管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3)〔圣人〕可指道德智能极高的人,也可用作对帝王的尊称,还可指聪明通达的人。《屈原列传》中“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圣人”为第三种意思。(4)〔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西汉依职责不同,有郎中、中郎、外郎、侍郎、议郎等。(5)〔匈奴〕亦称“胡”。古族名。其最高首领称“单于”,首领正妻称“阏氏”。(6)〔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多由皇帝亲信充任。西汉时,皇帝的侍从还有宦骑、黄门驸马等。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7)〔太史公曰〕“太史公”是司马迁的自称。司马迁,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事有所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太史公曰”后面的文字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总结。(8)〔节〕即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9)〔弋射〕用绳系在箭上射猎,用以射飞鸟。箭尾的丝绳叫作缴。模拟检测(共27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2)《屈原列传》中,用比喻的手法赞美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3)《屈原列传》中,作者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4分)译文:屈原坚持正道,遵照道义行事,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而喜好进谗言的小人离间他,可以说处于困境中了。诚实不欺却被怀疑,忠贞不贰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解析]“间”、“穷”、“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各1分,句意1分。(2)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4分)译文: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了屈原却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解析]“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兼状语后置、“疏”各1分,句意1分。(3)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4分)译文:况且陛下现在年纪老,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诛灭的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安危无法预知,您还为谁(守节)呢?[解析]“春秋”、“亡”、“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9分)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曰:“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子必毋入。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子胥介胄彀弓,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子胥闻之,于是乃南奔吴。至江上,船到即载,入船而伏。半江,而仰谓渔者曰:“子之姓为谁?还,得报子之厚德。”渔者曰:“纵荆邦之贼者,我也;报荆邦之仇者,子也。两而不仁,何相问姓名为?”子胥即解其剑,以与渔者。渔者曰:“今吾不欲得荆平王之千金,何以百金之剑为?”渔者渡于于斧[注]之津,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子胥食已而去,顾谓渔者曰:“掩尔壶浆,无令之露。”渔者曰:“诺。”子胥行即覆船挟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无泄也。(节选自《越绝书·荆平王内传》)【注】〔于斧〕地名。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案标号涂黑。(3分)子胥行A即B覆船C挟匕首D自刎E而死F江水之中G明H无泄也。[答案]ACG[解析]“子胥行”为主谓短语,“子胥”为主语,“行”为谓语,结构完整。“即覆船”中,主语“渔父”省略,“即”为状语,“覆”为谓语,“船”为宾语,结构紧密。“挟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中,主语“渔父”省略,“挟匕首自刎”为状语,“死”为谓语,“江水之中”为补语,结构紧密、语意完整。“明无泄也”中,“明”为谓语,“无泄”为宾语,结构紧密。综上,应在A、C、G三处断开。原文加上标点为:子胥行,即覆船,挟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无泄也。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来,意为“使……来”,其用法与《苏武传》中“檠弓弩”的“檠”字不同。B.介胄之士,指佩戴盔甲的武士,伍子胥介胄“出见使者”,是暗示自己的态度。C.适,到某地去,与《屈原列传》中“适长沙”的“适”含义相同。D.为,句末语气词,其含义及用法与《鸿门宴》中“何辞为”的“为”字不同。[解析]A.“檠弓弩”中“檠”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用檠矫正(弓弩)”,与文中的“来”用法不同,解说正确。B.解说正确。C.解说正确。D.“何辞为”的“为”,与文中的“为”均为句末语气词,二者含义及用法相同,解说错误。故选D。5.伍子胥抛弃了哪些“小义”?请简要概括。(3分)答:①臣子必须服从君主的旨意;②儿子应当为救父亲而牺牲;③臣子不得报复君主。(每点1分)[解析]根据“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可知,伍子尚明知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法救出父亲,仍然决定回去,伍子胥却没有顺从楚平王的旨意,为救父亲牺牲自己。根据“纵荆邦之贼者,我也;报荆邦之仇者,子也。两而不仁”可知,伍子胥逃走是为了给父亲报仇,而向君主复仇是传统意义上的“不仁”。[参考译文]过去,楚平王有位大臣叫伍子奢。伍子奢(因直言规劝)得罪了楚平王,平王打算杀了他,他的两个儿子逃离楚国。楚平王召见伍子奢,问他:“如果召他们回来,(二人之中)谁会回来?”伍子奢回答道:“子尚的为人,仁厚而聪明,叫他回来,他一定会回来;子胥的为人,英勇而机智,叫他回来,他一定不会回来。”于是楚平王就派使者召回伍子尚。伍子胥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到吴国)告诉子尚:“你一定不要回去。回国白白送死,这是不聪明;宁可送死而不设法替父亲报仇,这是不英勇。”伍子尚回答说:“(如果)回去就可以免去父亲的死罪,(那么)不回去就是不仁。爱惜自己的生命,而让父亲绝望,贤士是不会这样做的。”楚平王又派使者召回伍子胥,伍子胥身穿铠甲、张弓搭箭出来会见使者,谢罪说:“身穿铠甲的武士,(按礼仪)就不向你行拜礼了。请您带话给大王:大王如果认为伍子奢是无罪的,就赦免并任用他,(这样)他的儿子又能跑到哪里去呢?”使者回去(把伍子胥的话)报告给楚平王。楚平王知道伍子胥不会返回楚国,就杀了伍子奢和伍子尚。伍子胥听说父兄被杀的消息,于是向南逃往吴国。他来到长江边上,船一靠岸就立即登船,到了船上就立即伏下身子。船到江心,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