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
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实践是不断
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
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
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
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
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列宁说:“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
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
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就是任何思想、
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也就是真理发展的
观点。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
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毛泽东主席指出:“人类认
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
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又指出:“客观现实
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
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
践论》)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
没有完结,就是承认我们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或最终完成,就是承认由于历史的和
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就应当改变,不应再坚持。事实上这种改变是常有的。毛泽东
主席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
须得善于改正,……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
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
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实践
论》)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胡谄什么“一句顶一万句”
“句句是真理”。
实践证明,他们所说的绝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而是他们冒充毛泽东思想的谬论。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
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泽东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批评过的
“圣
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
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
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科学无禁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
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
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确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
发展时期的总任务。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我们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
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
,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才能够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
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节选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光是无形无质无限快地传播的。17世纪初意大利物
理学家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由于当时没有精确计时器和望远镜等设
备,并没有得到满意结果。17世纪中后期,法国天文学家罗默发现木星卫星掩星发生
时间与地球与木星距离有关,推断这是因为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从木星卫星传播到地
球上观察者眼中所致,并据此估算出了光速约为每秒21万公里。18世纪中期,法国
物理学家傅科和福伊分利用旋转的齿轮和镜子来打断和反射一束光,并根据光在不同
位置出现的时间差来计算光速,测得的结果约为每秒29.8万公里。19世纪末期,美
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利用透镜把光路延长,获得光速值为每秒299853±30公里。1973
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将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秒的
距离定义为1米,把米与真空中光速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一米成为一个精确的常数,
不再需要实验测量。
(根据北京科技中心资料整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思想和理论正确与否,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虽然实践有局限性,不能验证所有的理论,但无论什么理论终究都需用实践验证。
C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不能成为"禁区",也都需用实践来检验。
D.世界上一切事物,不管是认识、理论,还是实践,永远都不可能是确定的和正确
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打破"四人帮"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挣脱他们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冲破"禁区”
,对于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意义重大。
B.认识到所有的真理都在不断发展,承认我们的思想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可能
犯错误,这都是我们肯接受实践检验的重要前提。
c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任务要求我们,应减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依赖,
勇敢地投身于革命实践,向着自由王国前进。
D.国际计量大会将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792458秒的距离定义为1米,有了一米
这个精确的常数,意味着光速也无需实验测量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B.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朱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D.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材料一运用"引用论证”来说理,在引文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阅读材料二所讲述的光速测量史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
析。(6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正见薛姨妈打点针凿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
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
罢!”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宝钗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
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
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
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
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填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
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
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
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
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
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塞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
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嘤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
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
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塞在金器上一一”宝钗不待说完,
便嗔她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
便笑道:“暧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
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
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
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宝玉因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
了这半日雪珠儿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
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
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
酒才好。”李嬷嬷便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薛姨妈笑道:“老货,我也不
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
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隧儿。”宝钗笑道:“宝兄
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
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
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她:“谁
叫你送来的?难为她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
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
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
笑两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她。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
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
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
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
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
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
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啰唆什么,过
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
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
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他二人道了扰,一径回
至贾母房中。
(节选自《红楼梦》,有删改)
文本二:
《红楼梦》行文底手段是写生。我们看,凡《红楼梦》中底人物都是极平凡的。作者
底态度只是一面镜子,到了面前便须眉毕露无可逃避了。妍姨【注】虽必从镜子里看
出,但所以妍所以姨的原故,镜子却不能负责。细细看去,凡写书中人没有一个不适
如其分际,没有一个过火的。我第一句《红楼梦》赞:“好一面公平的镜子啊!”
(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底风格》)
【注】妍嫡:美丑。妍,指美丽;娣,指丑陋。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宝钗生病,宝玉和黛玉前来探望,三人谈笑的情节,看似平淡,却充满张力。
B.宝钗和宝玉各自的佩饰上有铭文隐约相应,似是一对,暗合"金玉良缘”之说。
C.宝钗的侍女莺儿,两次插话,说出了宝钗不便说的话,把宝钗的心理给挑明了。
D.宝玉被奚落后就不再听宝钗的话,变为对黛玉言听计从,让黛玉替他整理斗笠。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姨妈在文中起前后贯穿的线索作用,她招待宝玉饮酒,好言宽慰黛玉,使情节
平顺地推进,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B.宝钗"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一句中的"也"字,透露出她自己刚才的状
态,暗示了宝钗此刻的心思。
C.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黛玉,而不多的动作、神态描写却也生动而传神,
如"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等。
D.宝玉被黛玉奚落,并不回复,只嘻嘻的笑两阵,表现了宝玉的宽厚以及对黛玉的
包容,与黛玉的小性儿形成对照。
8.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4分)
(1)暧哟,我来的不巧了!
(2)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9.俞平伯认为《红楼梦》像一面公平的镜子真实地反映生活,客观地写出了人物的
优缺点,妍娣毕露。请结合文本一所节选的内容,以林黛玉为例,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爰。若使天下兼相爰,爰人若爰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
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
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
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
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
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渔。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爰贝小台,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
不可以不劝爰人者,此也。
(选自《墨子校注•兼爱》)
材料二: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
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
其牲口,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拄乎斗,曰:“死命为上,多杀
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楼乎哉?罪死无赦!”以博其众。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
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
攘杀其牲口,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
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
人也悖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
矣。
(节选自《墨子•非攻》)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无A兼国B覆军C贼虐D万民E以乱F圣人之绪G意将以为H利天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和"国"在先秦时期分别指卿大夫和诸侯的封地,与现在常说的家、国不同。
B.治,指社会安定,词义与《谏逐客书》中"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的"治"相同。
C.爪牙,指武臣、勇士,词义与《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不同。
D.惮,意思是"使……害怕”,文中的用法与成语"肆无忌惮"中的"惮"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墨子指出,天下混乱的根源是人们之间不相爰,他认为只要人人相爰,
亲人之间、君臣之间,乃至国家之间都会和谐相处。
B.材料一中,墨子描绘了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就是人与人相爰,国与国和平,家与
家不相扰,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孝慈,天下太平。
C.材料二中,墨子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斥责王公大人、诸侯,未能人人相爰,却
都在选拔士兵,纷纷修造兵器,攻打那些无罪的国家。
D.材料二中,墨子认为士兵们没有兼爰之心,他们在战场上奋勇前进,并高呼着要
拼命赢得上等的荣誉,希望处死那些掉队逃跑的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2)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表达了墨子反对攻伐的思想,但内容的侧重有所不同,请简要
概括。(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节选)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涧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先写"峨眉""罗浮"的高峻雄伟,后面才交代这是画中描绘的景象。
B."驱山走海"用语生动,笔力雄健,富有想象力,写出了画家挥笔作画的气魄。
C."惊涛"两句,形成了设问,自问自答,引发人们追随波涛和孤舟而去的遐思。
D.诗人通过对画面中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的赞赏。
16.在李白的笔下,赵炎的山水画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的两句话是“
(2)孔子教导学生要学习《诗经》,他认为《诗经》可以兴、观、群、怨,可以多识
草木之名,还有“,”的功用。
(3)《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其中,“在明明
德”一句和“”两句,明确了“三纲”的内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47%的上班族反映睡眠质量不佳,仅有30.6%的上班族深度睡眠时间达标;25%
的人每天夜间打呼噜,有潜在睡眠呼吸暂停风险;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
睡眠最晚的省份是广东省,平均上床时间是23时55分。(1),哪种排第一呢?数据
显示,“玩手机”和社会压力分别占第一位和第二位。“玩手机”占到了59.7%,其
中除了娱乐,处理工作也占有一定比重。
①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过程。②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
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与否的标准。③我们必须对健康和睡眠之间的关系有
充分的认识,了解睡眠的重要性。④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记忆就是在睡眠当中完成的,
⑤脑组织的代谢产物、突变的肿瘤细胞……等都是在睡眠中被清除的。⑥有睡眠才有
健康。⑦好的睡眠可以减少糖尿病、高血压之类慢性病的发作。⑧研究发现:高血压、
房颤、肺栓塞都跟睡眠不足直接相关;⑨睡眠障碍会增加痴呆的风险,⑩精神疾病也
与其有密切关系。
⑵,需要到医院监测睡眠,请专业医生给予诊断意见。同时睡前不要看电子产品,可以
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白天要积极参加户外体育运动,特别是中小学生,一定要有充足的户外
活动,这样,――(3)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
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后花园五月里就开花的,六月里就结果子,黄瓜、茄子、玉蜀黍、大芸豆、冬瓜、西
瓜、西红柿,还有爬着蔓子的倭瓜。沿着窗外的一排种的是黄瓜。这黄瓜在磨房的窗
根上开了花,而且巧妙地结了果子。在朝露里,那样嫩弱的须蔓的梢头,好像淡绿色
的玻璃抽成的,不敢去触,一触非断不可的样子。同时一边结着果,一边攀着窗根往高
处伸张,好像它们彼此学着样,一个跟一个都爬上窗子来了。到六月,窗子就被封满了,而且
就在窗根上挂着滴滴嘟嘟的大黄瓜、小黄瓜,胖黄瓜、瘦黄瓜,还有最小的小黄瓜纽儿,
头顶上还正在顶着一朵黄花还没有落呢。
六月里,后花园更热闹起来了,蝴蝶飞,蜻蜓飞,螳螂跳,蚂蚱跳。大红的外国柿子
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秧上结着三四个、四
五个。玉蜀黍的缨子刚刚才出缨,就各色不同,好比女人绣花的丝线夹子打开了,红
的绿的,深的浅的,干净得过分,简直不知它为什么那样干净,不知怎样它才那样干净的,不
知怎样才做到那样的。或者说它是刚刚用水洗过,或者说它是用膏油涂过。但是又都不
像,那简直是干净得连手都没有上过。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1.文中"大黄瓜、小黄瓜,胖黄瓜、瘦黄瓜",写成"大小胖瘦的黄瓜",其意思基本
不变,但意味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反复使用了三个"不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习的最大敌人是自我满足,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有的想起来就学一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拿学习来装门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摘编自《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D【解析】"永远都不可能是确定的和正确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一
段说“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
争二
2.(3分)C
【解析】"应减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依赖"错,材料一主张的是
不能片面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躺在现成条文上,而是要结合实际生活
,发展地看待。
3.(3分)B【解析】B项意思是仅从书本上得到知识、理论是不够的,要在实践中
去加深认识,去验证,含有朴素的"理论或真理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观点。A项,意思
是不用经过实践,天生就有知识,违背思想、理论从实践中来的理论;C项,意思是
认识和思想越是清楚,那么实践行动就会越扎实,讲的是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
项,意思是认识在先,实践在后,违背了真理来自实践的理论。
4.①引文来自革命领袖的经典著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说服力强。②直接引用,
引文标注确切的出处甚至页码,保证了论据的真实性,使人信服。③引文不求连贯,
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精练清晰。④既有正面观点的引用论据,又有反面观点的引
用论据。(每点2分,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且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人们对光速的认识,要得到实践的验证、
检验。②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测量光速的设备、手段越来越精密,
验证光速的实践活动不断变化。③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
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停地用新的实践来验证、纠正、调整,
人们对光速的认识日益精确。(每点3分,共6分。答出任意两点且意思对即可。如
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分)【解析】"就不再听宝钗的话,变为对黛玉言听计从"于文无据,宝玉并
非6是.被3黛玉奚D落之后才转变的。
7.(3分)A【解析】"在文中起前后贯穿的线索作用"分析错误。
8.(1)你们二人私下里亲近,被我无意中撞见了。
(2)宝玉你平时从来不听我的话,可是怎么宝钗说什么你都听!
(每个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9.①既写出了林黛玉的优点:聪明伶俐,善于察颜观色;能言善辩,说话暗含机锋,
又能为自己圆场;关心宝玉,情真意切。②同时也表现了林黛玉的缺点:敏感多疑,
容不得宝玉与宝钗走得亲近,心胸狭窄,言语尖刻,不留情面。③两者结合,妍嫡毕
露,人物形象真实立体。(每点2分,共6分。学生作答时可结合文本适当举例,意
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CEG(每处1分,共3分。多涂不得分。)【解析】"夫无"语意不完整,不能与
下文断开。"兼国""覆军"两个动宾短语并列为一个分句,应连在一起。"贼虐万民”是残
害百姓的意思,是动宾关系,构成一个分句,应连在一起。"以"为连词,表目的,应
与下文"乱圣人之绪”在一起,该句意思是"来破坏圣人的功业二最后"意将以为利天乎"
是一个完整的反问句。参考标点: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
为利天乎?
11.(3分)D【解析】用法不相同。"肆无忌惮"中的"惮"不是使动用法。
12.(3分)D【解析】"墨子认为士兵们没有兼爰之心”错,于文无据。另,"他们……
并高呼着……"错,原文中"曰"的主语并不是士兵,这其实是统治者吓唬士卒的话。
13.(1)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鼓
励相爰呢?("恶""恶""劝"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耗尽天下百姓的资财费用,多得数不完,那么这就是对下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了。
(“竭”“胜”“中”各1分,句意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4.材料一主要分析了产生攻伐的原因,人们之间缺少爰心;材料二主要揭露了攻伐
的罪恶、危害。(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下的纷乱之事,全都在这里了。
考察这是因何而起的呢?都是起于不相爰。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爰,爰别人就像爰
自己,还会有不孝的人吗?看待父亲、兄长与君主就像看待自身,怎么会做出不孝(的
事)?还会有不慈爰的人吗?看待子女、弟弟、臣下就像看待自身,怎么会做出不慈
爰(的事)?所以不孝不慈爰的现象都没有了。还会有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吗?看待
别人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偷窃?看待别人如同自己一样,谁还会劫夺财物?
所以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没有了。还会有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的吗?
看待别人的封地如同自己的封地一样,谁还会发动祸乱?看待别人的封国如同自己的
封国一样,谁还会发动攻伐?因此大夫互相侵扰封地,诸侯互相攻伐封国的现象就没
有了。假使天下之人相亲相爰,封国与封国之间不互相攻伐,封地与封地之间不互相
侵扰,偷盗抢劫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孝敬慈爰,像这样天下就安定了。
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鼓励相爰呢?
所以天下之人互相亲爰天下就会安定,互相仇恨就会发生祸乱。所以子墨子说不可以
不鼓励爰别人,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二:
当今的王公大人、天下的诸侯却不是这样。他们一定都是挑选武臣勇士,都排列其兵
船战车的队伍,在这个时候制造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而前去攻打无罪的国家。
侵入别的国家的边境,割掉他们的庄稼,砍伐他们的树木,摧毁他们的城郭,并且填
塞他们的沟池,夺杀他们的牲畜,烧毁他们的祖庙,屠杀那里的百姓,灭杀那些老弱
之人,搬走他们的宝器,士卒上前搏杀,说:“为执
行君命而死是最上等的荣誉,杀死很多的敌人是次等的荣誉,身体受伤只是下等的荣
誉;更何况那些行军掉队逃跑扰乱军心的人?应被判处死罪,不能赦免!”用这些话
使他的士卒畏惧。兼并他国覆灭敌军,残杀虐待百姓,来破坏圣人的功业。认为这样
做有利于上天吗?带领上天造出来的人,去攻打天下的城邑,这就是杀死上天的人民,
毁坏神位,倾覆江山社稷,掠夺人家的六畜,那么这就是对上不符合上天的利益了。
认为这样有利于鬼神吗?屠杀人民,灭掉鬼神的祭主,废灭先王,残害虐待万民,使
百姓离散,那么这其中就不符合鬼神的利益了。认为这样有利于人民吗?屠杀人民是
对人民有好处,这是自相矛盾的!又计算那些费用,这些都是百姓维持生命的根本,
耗尽天下百姓的资财费用,多得数不完,那么这就是对下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了。
15.(3分)C【解析】"形成了设问,自问自答"错。这只是一般疑问,两句不形成自
问自答。
16.①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画面中山高海阔,展现了洞庭潇湘、三江七泽的辽阔景
象。②画面丰富,气韵生动。画面中有山有水,还有云烟霞气、惊涛骇浪、孤舟归帆,
色彩绚丽,有动有静。③融情于画,意蕴深厚。画面让人产生"渺绵"之意,深情"涧沿",
惊涛、孤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每点3分,共6分。答出任意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3)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每
空1分,共6分。错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