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_第1页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_第2页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_第3页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_第4页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二、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主要参考书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1、中国城市起源的假说:1、防御说“筑城为君”—《吴越春秋》2、集市说“争利者于市”3、宗教中心说原始信仰与血缘4、地利说“因天材,就地利”经济文化资源安全城市2、城市起源的一般条件:(1)定居生活的确立

最基本表现在于集中和稳定(2)劳动分工的出现

专业分工使人与人间互相依赖的关系发生变革(3)社会阶层的分化出现首领,权利的集中趋向(4)社会财富的集中

财富分化和私有制的出现3、中国城市起源前的原始聚落:(1)时间:新石器时代(2)演化形式:原始群—原始村落—原始市集—原始集市(3)典型:陕西半坡人浙江河姆渡人半坡人遗址河姆渡遗址城市的萌芽——有城墙包围的居民点我国最早的古城湖南城头山遗址4、中国城市初期的发展:(1)时间:奴隶社会时期(2)国家文明标志:城市、文字、青铜器、礼器中国城市初期发展特征:①城市分布范围不广,数量不多到商代末期,共有城市26座;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上游(晋南、豫北、豫东)②城市规模较小,职能比较单一以政治职能为主③城市之间联系不多,城址迁移频繁夏都十迁、商都五迁二、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一)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二)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三)宋朝城市的发展(四)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一)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1、郡县制与行政中心城市发展中央集权和郡县制构成自上而下的行政中心体系网络2、交通发展与商贸城市兴起秦时,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开灵渠汉代,丝绸之路临淄、洛阳、邯郸、成都、宛3、以小城市为主的等级规模结构秦:“首都—郡城—县城”3级城市等级汉:“首都—司隶校尉部、刺史部住所—郡、国—县、道、公国”4等级体系(二)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1、商品性农业与手工业城市兴起由于人口南迁,使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得到发展昌南、扬州、宣州、徽州、湖州2、水运、商品流通与城市发展轴线初现隋大运河开凿,沿岸四州发展,中国第一条南北向轴线长江及其支流的通路,“南京、扬州、镇江、汉口、江陵、成都”为长江流域六大都市3、百万特大城市开始初现唐朝首都长安“世界首都”(三)宋朝城市的发展1、城市商业空前发展,市坊制被打破古代型商业现代型商业封闭的城市开放的城市2、草市向商业集镇演变草市由城郭附近的集散点和城乡连接点,渐变为市镇3、政治中心随经济中心迁至南方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始终位于南方“苏湖熟,天下足”随着战争影响,宋朝政治中心由开封杭州(四)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1、江南市镇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原始雇佣关系2、沿江、沿运河城市进一步发展以淮安为例3、边陲城镇的扩展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4、行政中心城市网更趋完善,城镇等级规模较均衡“首都—省城—府城—县城—镇”5级行政中心网等级规模城镇数城市(镇)名称特大城市(人口大于100万)3南京、北京、苏州大城市(人口50~100万)约9扬州、杭州、广州、汉口、福州、佛山、天津、上海、厦门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约100略小城市及镇(包括县城)约2000多略农村集市4000~6000略表.明清时期全国城镇等级规模统计表引自: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小结1、我国古代城市从总体而言呈不断发展的趋势。2、自然地理因素在古代城市发展中占首要地位。3、城市的发展由中原腹地,不断向四周扩展。(沿江、沿海地区扩展最为迅速)4、城市的功能由单一、封闭逐渐走向多元、开放。5、经济发展在城市后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手作用。谢谢欣赏淮安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之交,是古时连通南北的重要航运“中转站”。元代以后,因大运河转向南北,漕运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兴起为全国著名的都市。淮安漕运总督府由于漕运的不断发展,带动沿运河小城镇的发展。河下古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