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_第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

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由给

大家带来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篇1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须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推断一个数是

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与看法: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视察、归纳

与概括的实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生活实例引入,视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探讨数的学问现在我

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老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

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须要而

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半小时、四元八角七分.....我们需用到分数1/2和

小数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

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探讨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回,最低温度是零下50o要表示

这两个温度,假如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回,就不能把它们区

分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许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吨,今日运出货物吨,“运进''和"运

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怎样区分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现在,数学中接受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团记作+5国(读作正5国)

或5场把零下5回记作一5国(读作负5国)。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

的数前面加上"+"或"一"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筒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

-155米;

运进纲物吨,记作+;运出货物吨,记作一。

老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

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

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

指出,正数,负数的"+〃"一"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

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全部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全部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

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2,7,,,-8,12,-;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此例由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留意加上省略号,说明这是因为正

(负)数集合中包含全部正(负)数,而我们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

然后,指出不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课堂练习

随意写出6个正数与6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

里: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四、课堂小结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

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号的数0既不

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

数量,如0回

五、作业布置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囿用负数表示这个温

2、在小学地理图册的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亚洲西部地中海

旁有一个死海湖,图中标着一392,这表明死海的湖面与海平面相比

的高度是怎样的?

3、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69Of004?+,一,,25,8,—3,6,—4,9651,—0,10

4、假如一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

5、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记作一0.2米,那么比正

常水位温0」米记作什?

6、假如自行车车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毫米记作+2毫米,那

么比标准长度短3毫米记作么?

7、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问:

(1)向左移动12米应记作什么?

(2)“记作8米〃表明什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篇2

教学目的: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ax-b=c

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驾驭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

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实力,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3、在乐观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对策:

在乐观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解方程(练习一第6题的第1、3小题)

4x+12=502.3x-1.02=0.36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评,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

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

吗?试试看。

出示:30x^-2=360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沟通。

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须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

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7题。

⑴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S=ah+2。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生独立思

索后在小组内沟通)指名口答。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

量关系适合列方程?依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板书:1.3x^-2=0.39o

第回题生独立思索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索过程后

全班沟通。板书:3x+18=19.8o

(2)学生独立计算,并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全班核对。

小结: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

应当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2、练习一第8题。

学生读题后可用自己宠爱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

别列表整理(如列表,作标记等)

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依据什么

样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最终核对解方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从

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思索,指名分析数量关系,老师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

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10题。

老师简洁介绍相关天文学问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刚好沟通,

老师刚好讲评。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读题后老师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

设句时要留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诞生时的

身高和体重)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结合学生板演状况进行讲评,进一步

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练习一第12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发票上所供应的信息吗?数量间有怎样的等

量关系呢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相互检查,再集体订正。

7、练习一第13题。

学生阅读第13题,理解后独立解决问题,再沟通。

老师再补充几题,如:98.6、212华氏度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等。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及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习题。

教后反思:

本课时是一节练习课,练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让学生驾

驭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

际问题;二是借助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

课前,我学习了高教化的"课前思索”,在今日的练习课中补充了两组

题目,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题目是这样的:

(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比梨树的3倍少6棵,梨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60棵,比桃树的3倍少6棵,桃树有多少棵?

课堂上,我先请学生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来

解答。学生们经过分析、比较,发觉类似第1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

方程解,类似第2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另一组补充的

题目是:

(1)王老师买了3个足球,付了200元,找回8元。每个足球

多少元?

(2)水果店运进5箱苹果,卖出56千克,还剩34千克。每箱

苹果多少千克?对于这两题,我请学生细致分析数量关系后用自己宠

爱的方法来解答,而且假如是列方程的话,试着列出不同的方程;假

如是用算术方法解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出了不同的方程或算式。

通过本节练习课,我想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指导学生关注怎样

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关注怎样依据

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在阅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对用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

深学生对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依据实际问题,娴熟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留意学生参加,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相识,培育学

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依据实际问题,娴熟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

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

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随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觉,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对于1,可让学生依据表

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视察

表格中数据的变更状况,提出问题:

⑴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觉什么?

⑵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

让学生思索、沟通、发表看法,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

BC的长为10m时一,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对于

2,可让学生分组探讨、沟通,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形成共识,

x的值不行以随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Vx<10o对于3,

老师可提出问题,⑴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

多少?并指出y=x(20—2x)(0<x<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

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方法来提高利润,

经过市场调查,发觉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

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一,能使销售利润最大?在这个问题

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索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一进价)x销售量]

2.假如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

多少元?

[10—8=2(元),(10—8)x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

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1

4.x的值是否可以随意取?假如不能随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随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x<10=化为:

y=-2x2+20x(0<x<10)...............................(1)将函数关系式

y=(10-8-x)(100+100x)(0WxS2)化为:y=-100x2+lOOx+20D

(0<x<2).......................(2)

三、视察;概括

1.老师引导学生视察函数关系式⑴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

索回答;

⑴函数关系式⑴和⑵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⑵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

生探讨、沟通,发表看法,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

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wO)

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

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习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l)y=5x+l(2)y=4x2-l

⑶y=2x3—3x2(4)y=5x4-3x+l

2.P3练习第1,2题。

五、小结

L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

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六、作业: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篇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驾驭一元一次方程解简洁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

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洁的应用题;

2.培育学生视察实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洁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学问,

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

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

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解法1:(4+2)4-(3-1)=3o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老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索,而应用设

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

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

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供应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

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找寻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

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一元一次方程解简洁应用题的方法和

步骤

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

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L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

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

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所以x=50000o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探讨: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

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乘J余重量=运

出重量)

老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

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随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

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留意仿照。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索列一元一次方程

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实行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终,

依据学生总结的状况,老师总结如下:

(1)细致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

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依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这是关键一步);

(3)依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

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

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

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

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

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按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老师

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巡察,刚好订正学生

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o

其苹果数为3x5+9=24o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

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802亿元,比1978

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

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留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状况,老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驾驭题意;恰当选择变数;

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

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

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

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

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

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

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

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

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育学生视察和抽象思维的

实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

想方法。

教学建议

1.学问结构:本小节先回顾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

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

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

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

体现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

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

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现在,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

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相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代

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干脆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白代数式的概

念。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⑴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起先,体现了特殊

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⑵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单独的一个数

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

表达代数式的意义,确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依次。

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

误会为动身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原委是7a-3呢?

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代数式7(a-3)的最终运算是积,应把

a-3作为一个整体。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留意事项:

⑴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一,通常把乘号简写

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xa,应写作3.a或写作3a,axb应写作3.a或写作ab.带

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

“x〃号。

⑵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依据分数的写法来写。

(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确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

来。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较简洁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

比较困难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支配在下一节中特地介

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较简洁的代数式的意义.因为代数式中用字母

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

较熟悉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

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6.教法建议

⑴因为这一章学问大部分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复习

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出新的问题。这样

即复习了旧学问,又引出了新学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

中,确定要留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

的连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⑵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首先要给

学生多举例子(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从感性

上相识什么是代数式,理清代数式中的运算和运算依次,才能正确说

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从而相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一一普

遍性、简明性,也为列代数式做准备。

⑶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老师可选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

学习爱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⑷老师在讲解第一节之前,确定要对全章内容和课时支配有一个

了解,留意前后学问的连接,只有这样,我们老师才能教给学生系统

的而不是一些零散的学问,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完

整的学问体系。

(5)因为是新学期代数的第一节课,老师确定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呢?首

先,你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比,英语口语好的老师,

可以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为学生说一段祝福语。其次,上课

时尽量运用多种语言与学生沟通,其中包括情感语言(眉目语言、手

势语言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

系。

教学设计示例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终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⑴加法交换律a+b=b+a;

⑵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a+b)+c=a+(b+c);

⑷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支配律a(b+c)=ab+ac

指出:⑴仪〃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

一般仍用“x〃;

⑵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

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

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

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

V吗?

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l=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2

平方厘米)

此时,老师应指出:⑴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

的表示出来乂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便利乂3)像

上面出现的a,5,15+3,4a,a+b,s/t以及a2等等都叫代数式.那么

原委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

将要学习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

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

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

例1填空:

⑴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册;

⑵温度由的下降到2回后是团;

⑶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千克

(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

解:(l)12n;(2)(t-2);(3)a3;(4)(l+10%)m

例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解:(l)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⑵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