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设计质保体系文件_第1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保体系文件_第2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保体系文件_第3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保体系文件_第4页
压力管道设计质保体系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化集团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保证

体系文件

SLECC

2003年08月10发布2003年08月20日实施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ShengliEngineering&ConsultingCo.,Ltd.

压力管道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编写人:李敬

审核人:王占元

批准人:赵帅

压力管道设计管理制度编写人员:安定康王栋顾克宇

张邕生王占元李敬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编写人员:张邕生高晋徐松林

苗春华戴庆鹏欧莉

1质量方针

SLECC的质量方针是“精心设计,质量第一,持续改进,顾客满意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把质量放在头等重要地位,出手

过硬,确保每项产品的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

有效性,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我们提供的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同时提供周到

的服务。

2质量目标

2.1设计文件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要求。

2.2设计文件符合合同要求,采用国内、外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

材料•,保证工程设计质量。

2.3满足项目的功能性、可信性、安全性、可实施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

的要求。

2.4按时提交设计文件并提供优质的设计后期服务。

2.5设计文件成品合格率100%。

3质量体系

3.1设计组织机构

公司设计组织机构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组成,其中决策层由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担任压力管道技术负责人,设计技术质量由管理层的技术发展部负责,

执行层由油气工艺设计所、水处理工艺设计所、建筑设计所、滩海设计所承担压

力管道的设计工作。其组织机构图见图3.1。

3.2各级设计人员的岗位质量职责

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包括: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技术负责

人。其职责和权限规定如下:

3.2.1设计人

3.2.1.1认真贯彻《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

范和规定,遵守压力管道设计的各项工程规定和质量管理制度。

3.2.1.2根据设计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设计资料,进行技术经济

分析,提出压力管道设计方案,经与校审人员讨论后,按工程设计的有关规定开

展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

3.2.1.3正确应用压力管道设计基础资料、数据、计算公式和计算机软件,进行

压力管道设计。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校核人、审核人研究讨论。

3.2.1.4按规定进行设计文件编制和自校,图样表达正确,文字说明通顺、简练,

设计文件未经自校不得送校核人。

/央

图3.1压力管道设计组织机构图

3.2.1.5负责校审后设计文件的修改和打印文件的复校。

3.2.1.6通过专业负责人向有关专业提出或接受设计条件。

3.2.1.7按规定签署设计文件,并参加设计文件的会签工作。

3.2.1.8做好设计文件的整理,经专业负责人检查后统一归档。

3.2.1.9认真处理制造、安装、生产中的有关设计问题,并将处理问题的技术文

件及时完整地归档。

3.2.1.10负责归档后设计文件的修改工作。

3.2.1.11承担分配的设计任务,对设计质量及设计进度负责。

3.2.2校核人

3.2.2.1认真贯彻《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

范和规定;遵守压力管道设计的各项工程规定和质量管理制度。

3.2.2.2会同设计人商讨压力管道设计原则、管道布置、材料和应力设计方案,

协助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3.2.2.3全面校核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校核设计是否符合最新版设计标准;是否

满足安装、操作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是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2.2.4校核设计是否符合本专业关于图样绘制和技术文件编制规定;是否符合

项目的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3.2.2.5校核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是否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要求。

3.2.2.6校核管道应力分析计算书,采用的软件是否经过批准,输入数据和支承

模拟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支承点上的推力和力矩是否在许可范围

内。

3.2.2.7校核设计成品的完整性,标准图、复用图选用是否正确。

3.2.2.8校核各种工程设计文件、规格书、综合材料表是否正确完整。

3.2.2.9校核图样是否正确,图面布置是否整齐紧凑,座标、标高、尺寸、数字、

符号等是否齐全、正确无误,文字说明是否通顺简练。

3.2.2.10校核向有关专业提出或返回的设计条件。

3.2.2.11认真填写《设计文件校审卡》(QT/SLECC007.06-2003),按规定签署

设计文件。

3.2.2.12负责对归档后设计文件修改的校核。

3.2.2.13对校核的设计文件质量和完整性负责。

3.2.3审核人

3.2.3.1认真贯彻《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

范和规定,遵守压力管道设计的各项工程规定和质量管理制度。

3.2.3.2审核压力管道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条件,技术经济是否合

理,设计是否安全可靠,对主要技术问题和设计方案的正确合理负责。

3.2.3.3参加压力管道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讨论并作出决定,协助设

计人、校核人解决疑难技术问题。

3.2.3.4审核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各种综合材料表及规格书。

3.2.3.5审核本专业有关设计规定。

3.2.3.6审核管道应力计算书。

3.2.3.7认真填写《设计文件校审卡》(QT/SLECC007.06-2003),按规定签署设

计文件。

3.2.3.8对审核的压力管道设计质量负责。

3.2.4审定人

3.2.4.1负责审定设计原则,对设计所采用的技术的合理性、安全可靠性、技术

经济合理性等重大原则问题负主要责任。

3.2.4.2参加压力管道设计中的重大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评审。

3.2.4.3对GAI、GCl-kGC1—4管道的管道布置图等需四级签署的设计文件进

行审定。

3.2.4.4对设计、校核、审核人之间技术分歧作出最后的决定。

3.2.4.5主持压力管道设计的设计评审。

3.2.4.6按规定签署设计文件,对设计文件进行质量评定。

3.2.4.7对所审定的压力管道设计质量负责。

3.2.5技术负责人

3.2.5.1负责指导压力管道的技术工作和长远规划,主持制定压力管道设计技术

开发和基础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2.5.2负责组织压力管道设计管理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年度综合报告和设计

单位资格认证换证工作。

3.2.5.3负责组织设计方案评审及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压力管

道各级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业务考核及技术交流;负责提高各级压力管道设计

人员的技术素质。

3.2.5.4负责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政策。

3.3各级设计人员任命书

根据上级技术主管部门考试和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的业务考核结果,以及公

司压力管道工作需要,每年对压力管道的审定人、审核人、校核人、设计人考核

聘任。

4设计控制

4.1总则

4.1.1为规范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将设计过程中影响质

量的因素加以控制,按照程序对设计工作实行科学管理,提高设计过程管理水平,

促进设计成品质量全面提高,特制定本规定。

4.1.2本规定按照压力管道设计阶段和工作程序进行编制。

4.1.3本规定列出了各设计阶段工作程序(见图4.1)的主要内容,在执行过程

中应根据合同条件和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4.1.4在设计中尚应严格执行压力管道设计各项管理制度及技术规定(见附件1、

附件2)。

4.1.5在保证履行合同规定的同时-,满足现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

程、规范的要求。

4.1.6做好从设计策划、技术接口管理、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

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后期服务等全过

程的控制。

4.2工作程序

4.2.1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

4.2.1.1设计准备包括以下内容:

a)研究合同文件,上级批文及业主要求,明确本阶段项目的设计内容与范围。

调研、踏勘现场及收集资料。

B)根据工程特点确定主要设计原则,主要技术要求,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

C)编制项目运行计划,确定专业负责人、专业设计与校审人员。

D)编制工程设计统一技术规定和设计文件目录。

4.2.1.2工艺专业绘制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主要管道走向图。

4.2.1.3向相关专业提供设计条件和设计接口资料单。

图4.1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图

设计文件存档、

出版、发送

图4.1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图(续)

4.2.1.4编制设计文件,列出主要工程量,做出投资估算、经济分析。设计文件

校审、签署、会签。

4.2.1.5参加设计评审,并根据审查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

4.2.1.6参加设计确认汇报设计文件内容,并根据确认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

改。

4.2.1.7设计文件存档、出版、发送。

4.2.2基础设计(初设)阶段

4.2.2.1设计准备包括以下内容

a)研究合同文件,上级或建设单位对上一阶段设计的批文及业主要求,明确本

阶段项目的设计内容与范围。调研、初勘现场及收集资料,并列出需要业主

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以及合同中未明确的事项。

b)根据工程特点确定主要设计原则,主要技术要求,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

c)编制项目运行计划,提出设计深度的要求,确定专业负责人、专业设计与校

审人员。

d)编制工程设计统一技术规定、根据工艺流程和流体介质特性编制管道材料等

级表以及编制设计文件目录。

4.2.2.2委托勘察测量,提出勘察依据和要求。

4.2.2.3工艺专业根据输送介质、运行参数进行水力、热力、应力计算,管道强

度与稳定性计算;确定管材、管径与壁厚、主要设备型号、布管方式、线路主要

工程量;向相关专业提供设计条件与设计接口资料;绘制工艺自控流程图、主要

管道平面走向图、总平面布置图,编制总说明书,主要设备与材料汇总表。

4.2.2.4管道应力人员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应力分析输入条件表

(Q/SSJ0017-2003附录E)进行应力计算;管道材料人员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设

计条件,编制“管道材料等级统一规定”和“管道材料数据库”(包括管道壁厚表、

阀门、管件等)。

4.2.2.5相关专业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做相应的辅助工程设计,编制本

专业设计文件和主要设备与材料汇总表。

4.2.2.6各专业进行校审、签署、会签后,由工艺专业汇总相关专业设计文件,

形成完整的基础设计文件。

8

4.2.2.7进行设计评审,并根据审查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

4.2.2.8根据合同要求,由顾客组织对基础设计文件的确认,并根据审查意见对

设计文件进行修改。

4.2.2.9设计文件存档、出版、发送。

4.2.3详细设计阶段

4.2.3.1设计准备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校审人员,进行专业设计策划;

b)按照详细设计的要求,对基础设计阶段编制的有关规定、管道等级表进行修

改、补充;确定主要设计原则,主要技术要求,采用的设计与施工及验收标

准、规范、规定;编制详细设计阶段统一技术规定和设计文件目录;

c)根据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修改设备平、竖面布置图,提供给各有

关专业;当设备平、坚面布置图方案有较大变化时,需进行设计评审;

d)划分仪表调节阀的安装区域,商定地F水管道、电缆、仪表槽架的安装位置。

4.2.3.2委托勘察测量,提出勘察依据和要求。

4.2.3.3根据管道说明表和应力分析规定,确定需进行应力分析和振动分析的管

道,由应力分析人员进行应力和振动分析,并将结果返回给配管专业。基础设计

己做应力分析计算的管道,管道走向无变化时,可不再做应力分析计算。

4.2.3.4对基础设计确定的工艺流程图和总平面布置图进行调整,并确定管道布

置的具体定位尺寸,形成施工图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根据地形测量图绘制主要

管道带状平面走向图、管道敷设纵断面图及穿跨越工程管道安装图;对管道的补

偿与支吊墩、架进行计算,绘制设备与管网安装图;进行管道曲线段敷设强度计

算,确定管径与壁厚、穿跨越方式、线路主要工程量,编制设备与材料表编制总

说明书。工艺专业向相关专业提供设计条件与设计接口资料。

4.2.3.5相关其他专业根据主办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做相应的辅助工程设计,编

制本专业设计文件和设备与材料表。

4.2.3.6设计文件整理、校审、签署、会签,填写详细设计阶段峻工报告及设计

文件存档、出版、发送。

4.2.3.7参加项目设计施工图交底,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技术交

底。

9

4.3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

我公司设计的压力管道为下述类别、级别、品种范围:

类别级别、品种范围

GA1级长输管道: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

GA长输管道

GA2级长输管道:GA1(2)范围以外管道

GB1级燃气管道:城市、工厂区等燃气管道(网)

GB公用管道

GB2级热力管道:城市、工厂区等热力管道(网)

GC1级工业管道:(DGB5044中,毒性为极度介质管道

(2)GB50160及GBJ16中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

GC工业管道类可燃液体,设计压力P24.0Mpa

(3)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N10.OMpa(包括水)

GC2级工业管道:(DGB50160及GBJ16中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

类可燃液体,设计压力P<4.OMpa

(2)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GO.OMpa,设计温度

T<400℃

4.4压力管道材料代用原则

4.4.1总则

4.4.1.1为使压力管道设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

全可靠,特制定本原则。

4.4.1.2本原则适用于石油化工工程、长输管道及站场工程、城镇燃气及热力管

道等工程设计时配管材料的代用。

4.4.2材料代用的场合

材料代用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a)由于材料订货周期较长,工程施工的工期要求紧,甲方或供应部门提出材

料代用要求。

b)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以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甲方或供应部门提出

材料代用要求。

c)现场施工中出现临时的材料短缺,施工单位提出的材料代用要求。

4.4.3材料代用范围

10

压力管道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材料代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材料:管材、管

件(弯管、弯头、三通、大小头等),以及支撑用的型钢材料(钢板、角钢、槽钢)

TT°

阀门、管道连接材料(法兰、螺栓、螺母、垫片)等通常都是配套订货,不

会发生代用的问题。

4.4.4材料代用原则

4.4.4.1材料代用不得违反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4.4.4.2在同等壁厚下,材质强度较高的管材可代用材质强度较低的管材;若采

用材质强度较低的管材代用材质强度较高的管材时,设计人要核算管材的允许强

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输气管道还要核算代用管材的韧性指标是否满足设计

要求。

4.4.4.3代用的管道材质等级要尽可能与原设计管道材质等级接近。

4.4.4.4做弯管应采用直缝管,在特殊情况下采购不到直缝管,而不得不采用螺

旋管代替直缝管时,加工的弯管必须做强度和应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代用。

4.4.4.5强度较高(适用压力等级较高)的管件可代用强度较低(适用压力等级

较低)的管件,但要核算其经济性。

4.4.4.6对于做支撑用的型钢材料(钢板、角钢、槽钢)等,在经过核算代用的

材料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代用。

4.4.4.7任何材料的代用,设计人都要进行严格的强度校核验算,并由专业校核

人仔细校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一律不得代用。

4.4.4.8对于代用材料较多、影响投资较大、压力等级较高的材料代用,设计人

需报项目负责人审批,重要的还要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4.4.9代用的材料应与原设计材料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化学成份、交货状态、检

验项目、性能指标和检验率、以及尺寸公差和外型质量等,还要考虑材料代用时

的经济性。

4.5设计校审提纲

压力管道的校审内容按《石油化工专业设计文件校审细则》、《油气集输及加

工专业设计文件校审细则》、《注水专业设计文件校审细则》、《热工专业设计文件

校审细则》的规定执行。

11

4.5.1基础(初步)设计校审内容

4.5.1.1校对

a)工程项目统一技术规定;

b)向自控专业提供的工艺流程及项目工程量、设计委托资料;

c)向电气专业提供的电负荷及项目工程量、设计委托资料;

d)向土建专业提供的项目工程量、设计委托资料;

e)向机械设备专业提供的油罐、清管设备、过滤器及其他非标设备等的容量、

规格及技术要求等设计委托资料、

f)向水、暖专业提供的项目工程量、设计委托资料;

g)各专业的目录、计算书、设计说明书、材料表、设备表及有关图纸。

4.5.1.2审核

a)工程项目统一技术规定,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工程建设规范、标准以

及我公司的有关规定;

b)设计原则是否正确、合理;设计深度是否符合规定,采用的设计方案是否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备选型是否选用了高效节能设备;设备布

置是否合理、便于维修与安装;

c)选用的各种计算公式、工艺参数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d)本初步设计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规定的内容要求;

e)主办专业向其他各专业提供的设计委托资料内容是否正确、合理、满足设计

要求;

f)管道设计压力的选取是否经济、合理,满足工程配套要求;

g)初步设计说明书、图纸、设备汇总表、材料汇总表的编制内容能否满足定货

要求。

4.5.1.3审定

a)工艺流程、自控流程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内容要求;

b)站场总图布置是否合理、符合防火规范、留有发展余地;

c)环境保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规范及标准;

d)设计概算是否合理。

4.5.1.4核准

12

a)本初步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

b)工艺及自控流程、站场设置及总平面布置是否有原则性重大问题。

4.5.2详细(施工图)设计校审内容

4.5.2.1说明书

(1)校对

a)说明书的编写格式是否符合SY0009的要求;

b)设计委托书、总体规划批复文件、文号、初步设计审批意见、会议纪要等

文件是否齐全;

c)说明书中是否将设计依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包括对建设规模、工艺流

程和平面布局等处理意见纳入其中阐述清楚;

d)选用的基础数据是否齐全;

1)当地的气象资料及地震裂度是否齐全;

2)设计规模是否与委托书及批复文件一致;

3)进站物流的液量、油量、油气比等是否正确;

4)油物性如密度、粘温性质、凝固点、含蜡量、闪点、含砂量等是否齐全;

5)天然气组份分析报告是否满足气体处理设计的需要;

6)如果采用分储原油稳定工艺,应提供原油恩氏蒸储数据或实沸点蒸储数

据及原油中轻组份分析报告。

e)工艺流程设计是否周全;

1)是否能满足正常生产、站内循环、水泥车外输、停产扫线等各种事故处

理的要求;

2)油稳定工艺及主要工艺参数选择是否合理;

3)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的原则是否正确;

f)污水处理系统、消防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电与电信系统、供热供风系统

等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合;对各个系统控制方式是否陈述清楚、正确;

g)对安全生产、节能、环境保护、防火、防震问题的处理和采取的措施是否

写入有关章、节加以叙述,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否正确、可行;

h)对设备、管线的试压、检验、防腐保温等施工技术要求是否正确;

i)对施工图中难以表达而需要在现场处理的问题,说明书中是否交待清楚;

13

j)对施工图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新材料等说明书中是否加以

说明;

k)说明书编写的内容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深度,结构层次是否清楚,文字叙述

是否简练通顺,简化字、法定计量单位运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审核

审核内容与校对内容相同。

(3)审定

a)说明书是否明确阐述了设计原则、贯彻了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b)工艺设计各参数,选用的主要设备,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否与初步设计、审

批意见相符合;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是否是成熟可靠的;

c)供排水系统、供电电信系统、供热采暖供风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消防系

统等是否相互配套,是否能满足工艺要求。

(4)核准

a)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

b)流程、站场设置及总平面布置是否有原则性重大问题。

4.5.2.2平面布置

(1)校对

a)平面布置是否在测量地形图上按下列内容布置:

1)主要生产区:油气集输脱水区、原油稳定区、油品储存区、油品装卸区、

天然气处理区;

2)辅助生产区:消防供热区、污水处理区、供配电及通信等;

3)生产管理区:办公区、维修化验区、门卫等;

b)平面布置是否与地形、地貌、风向相结合;与初步设计及其审批意见是否

符合,有关意见是否得到处理、落实;

c)配电室是否设计在主要用电负荷设备的附近;

d)各生产单元的相互位置是否与流程相符合,进出线是否方便,流向是否合

理;

e)各生产单元之间的距离、位置和每个生产单元内部设备或装置之间的距离、

位置是否与设计防火规范及爆炸危险场所分区的规定相符合;

14

f)平面布置图的坐标网的坐标,相对标高及测量地形图大地坐标、绝对标高、

基准桩位置和标高是否正确;

g)各建构筑物及各生产单元的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外形、方位、坐标、

标高是否与单体设计相符合;

h)站内道路设计坐标、标高是否符合有关道路设计要求;

i)人行道的设计是否与生产操作区的需要相结合;

j)站内铁路装运专用线轨顶标高、路基标高、鹤管标高、栈桥标高是否符合

有关规定正确无误;

k)铁路专用线曲率半径、警冲标位置、专用线间距、鹤管间距是否符合有关

规定正确无误;

1)铁路专用线一侧是否有专用消防道路、消防水管网,消防道路是否与站(库)

内的道路相连;

m)站内汽车卸车台标高、坡度、长度是否符合道路设计有关规定;

n)汽车装车台标高、鹤管间距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作业要求;

o)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是否符合制图标准和文件编制规程的要求;是否满足生

产、工艺、便于维修与安装的要求

P)图纸中是否画出风玫瑰、指北针与建北的夹角。

(2)审核

a)平面布置图的各生产区的布置是否合理,各生产区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设

计防火规范及爆炸危险场所分区的规定;

b)平面布置图所注坐标、标高、高程是否正确,室内外标高与绝对标高的关

系是否正确;

c)平面布置图中的建构筑物、设备方位与流程图是否相符合,流向是否合理,

进出管线是否方便;

d)平面布置图中所注坐标与单体设计所注坐标是否相符合;

e)平面布置设计的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率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3)审定

a)平面布置图的设计位置是否与总体规划相符合;

b)本平面布置所在的设计位置,与外部关系、交通、电力、电信、水源等是

15

否合理;

c)平面布置图设计是否与流程设计互相协调一致;

d)平面布置同审批的初步设计的平面布置是否相符合。

4.5.2.3工艺流程

(1)校对

a)施工图是否与初步设计及其审批意见相符;

b)流程选用的各种设备、储油罐、输油泵、电脱水器、稳定塔、加热炉、压

缩机等,其性能、技术条件是否满足工艺过程的全部要求;

c)工艺流程功能是否齐全、正确,工艺流程除能满足正常生产操作要求外,

是否还有站内循环流程、倒罐流程、设备抽空流程、事故流程等,以满足

停电、停产、火警等事故处理要求;

d)对气体处理装置的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应详细校对以F内容;

1)管道仪表流程图上的自控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控制方案是否切实可行;

2)是否考虑了开工、停工、吹扫、置换取样、放空事故处理等要求,是否

考虑了必要的安全措施,是否考虑了三废排放及处理措施;

3)对腐蚀性及有毒介质管道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4)对定型设备及非定型设备的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5)对高温高压介质、低温介质及节流降压后引起温度降低的介质等是否考

虑了与之相适应的材料和措施;

6)水、汽、燃料.、空气等辅助系统是否交代清楚,是否与全厂相应的系统

相吻合;

7)管道编号是否齐全、正确,所用材料是否得当;

8)管径的选用是否合理,是否经过必要的计算;对一些特殊管线,如含固

体颗粒的管子是否做了专门处理;

9)阀门、管件的选用是否得当;

10)管线的保温、伴热等是否画出;

11)设备位号及名称是否与设备布置图相一致;

12)安全阀的设置是否正确无误,安全阀泄放量及口径选择计算是否正确,

安全泄放系统是否经过计算,是否考虑了因泄压引起温度降低而导致

16

的其它问题(如特殊材质要求、水合物冻堵等)。

e)流程中主要管径(如泵进出口汇管、外输油、气管及放空管等)是否与计

算相符合;

f)流程中温度、压力检测点、流量等控制调节位置是否正确;

g)流程中管线的排列顺序、流向是否正确,是否与单体设计相符合,是否有

“死油”管段;

h)管线的管径、输送介质、流向标注是否正确;

i)流程图中设备、阀门、自控仪表、管线等表示是否与制图标准规定一致。

(2)审核

a)流程是否与初步设计相符合;

b)流程图与配管图是否相吻合,有无遗漏和错误;

c)工艺流程是否满足试运投产、正常生产及事故处理、分期投产等要求;

d)流程所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是否成熟可靠,并满足高效、节能、密闭要

求;

e)选用的计量仪表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计量与检修的要求;控制点位置、

控制内容、参数是否齐全、无误,操作控制是否合理、完全可靠、切合实

际;

f)设备选型计算(包括处理能力、规格尺寸、数量)是否正确,主要构筑物

的关键设计参数是否正确,是否与计算书一致;

g)对腐蚀性或者有毒介质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h)药品选择是否恰当,投加量是否正确,各构筑物中的液面标高是否正确;

i)安全阀的设置是否正确无误。

(3)审定

a)工艺流程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流程是否先进合理,采

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是否切实可行。流程中对停产、停电、火警

等事故处理是否完善、正确;

b)所选用设备的性能及处理能力、数量是否满足规模要求。

c)工程项目及单位名称是否符合工程项目统一技术规定的要求。

4.5.2.4输油泵房(或输油泵机组或泵房)工艺安装

17

(1)校对

a)本单体方位是否和总平面图一致;

b)核对本单体设计与流程图设计是否相符合,管内液体流速、流向、管线的

安装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核对与管网结合部的管线坐标、排列

顺序、管径和标高是否一致;

c)泵机组的安装标高是否满足操作要求;泵房地坪标高、净高、泵基础标高、

螺栓留洞的尺寸及数量是否正确;

d)泵的安装尺寸是否和所订购泵的安装尺寸统一;

e)泵与泵之间的距离、泵与墙的距离、电机与墙的距离是否便于操作、维修

等要求。大电机与墙的距离,是否能满足电机抽芯要求;

f)泵的进口管线直径能否满足选用泵汽蚀余量的要求;

g)泵的型号、排量、扬程、转数、功率、电机型号、电压等级、数量等是否

正确;

h)泵的附件(如进、出日的直管段长度、泵的进口过滤器、泵出口止回阀,

泵的密封泄露管路等)安装是否符合泵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i)向下序提供的设计委托资料是否正确;

j)油泵房的耐火等级、电机防爆等级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规范;

k)油泵房与配电室(包括仪表控制室)处于同一栋建筑物内时一,门和窗的位

置是否符合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爆炸危险场所分区的规定;

g)油泵房内装设的照明、电气开关是否采用防爆型;

h)油泵房装有通风帽时,位置是否正确;

i)泵房门的位置及大小尺寸,是否便于泵与电机的搬运及维修;

j)油泵的污油回收系统是否可靠实用;

k)油泵的冷却系统是否完善正确;

1)油泵房是否设有上水管、洗手盆及下水管;

m)本单体安装设计,平、立面视图的投影关系、尺寸、图例符号、阀门以及

文字说明、图中的设备(材料)表等,按照制图标准和文件编制规程进行

全面检查是否正确无误;

n)管线穿墙留洞的位置、尺寸大小是否同土建图标注的相吻合;

18

0)仪表的监测项目及设计要求是否齐全、合适,测点位置是否恰当;

p)管沟、电缆沟,地下式、半地下式建筑物是否考虑排水设施;

k)泵房(或泵机组区)外管线的衔接尺寸。

(2)审核

a)选用的机泵是否是高效节能产品。油泵的型号、排量、扬程、转数、功率、

台数的选用是否与站(库)生产工艺配套;

b)选用的泵机组是否满足初步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输量要求;

c)泵房(或泵机组)的设置是否与初步设计审批意见相符;

d)泵机组的布置是否便于操作及检修;

e)泵的动力设备为非防爆型时,泵与动力之间是否设隔爆墙;

f)泵与泵之间、泵与墙之间、电机与墙之间的距离、管线安装是否便于操作

与维修;

g)向下序提供的通风、采暖、用电、保温伴热、给水排水、消防、环保、非

标准设备等设计委托资料是否正确;

h)泵房尺寸、门窗位置、门窗数量与大小是否满足设备进出、事故处理、泄

爆、操作维修等要求;

i)泵或泵机组附件(包括放空管、旁接管、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止回

阀、切断阀、过滤器、吹扫接头、密封泄放管路、保温伴热等)的设置是

否合理;

j)泵的安装方位、管径、介质流向是否与流程设计相符合;泵进、出口管线

的安装、阀门布置是否整齐、美观、便于操作,管线在穿过泵房时是否避

开了壁柱;

k)选用的复用图是否恰当,技术条件是否正确;

1)聚合物系统是否选择低阻力的机泵、仪表、管件及阀件等。系统机械降粘

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4.5.2.5加热炉区或换热器区安装

(1)校对

a)加热炉或换热器的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工艺安装流程设计所选用

的加热炉或换热器一致;

19

b)向下序委托的基础、阀墩、操作平台及其它设备的标高,平面尺寸、重量

(保温、充水后的总重)等资料数据是否正确;

C)换热器、阀门的安装尺寸是否和订货厂家的尺寸、规格、压力等级相一致;

d)加热炉和换热器区的进、出油管线,热水或蒸汽管线的压力等级、流向、

管径、材质是否与工艺安装流程设计相一致;

e)本单体的进、出油管线、蒸汽或热水管线、燃料油管线及其它辅助管线的

进、出口标高、坐标是否和其它单体的有关坐标及标高相衔接;

f)本单体方位是否与总平面图相一致;

g)加热炉、阀门、换热器及其它辅助设备的基础标高、坐标是否和土建专业

标注的数据相一致;

h)加热炉是否设有紧急放空;

i)材料表、设备表的开列内容是否和图纸上的标注一致;

j)加热炉区或换热器区工艺安装设计(包括图纸、文字、说明、材料表、设

备表、资料图纸目录等)按设计资料编制规程要求,对尺寸、数据、文字、

图例符号、标注方法等全面进行校对。

(2)审核

a)换热器及加热炉综合操作间内设备的订货厂家是否落实,设计人是否按定

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及安装尺寸进行施工图设计;

b)向下序委托的设备基础标高、尺寸、设备总重、进出口方位等资料是否正

确;

c)加热炉区或换热器区的总体布置是否合理、美观、满足放空要求,并符合

规范要求;

d)加热炉紧急放空池的坐标及标高设计是否合理、美观、满足放空要求,并

符合防火规范;

e)加热炉区或换热器区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是否操作方便、旦便于检修;

f)本单体与其它有关单体的管线衔接是否合理,与其它专业的管线,电缆、

道路的交叉是否相碰撞;

g)选用的复用图纸是否合理,技术条件是否正确;

h)蒸汽灭火、蒸汽扫线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20

4.5.2.6油罐区安装

(1)校对

a)油罐区内的油罐布置、油罐之间的距离、油罐外壁与防火堤内侧基脚线的

距离、防火堤容积等是否符合GB50183-93的规定;

b)防火堤与隔堤的材料、高度、上下宽度、坡度、踏步的设置数量及位置是

否符合有关规范;

c)油罐区的地坪标高、基础标高是否正确。基础中心是否有坡向四周的坡率;

d)油罐区周围的消防道路、油罐组之间的消防通道与罐壁的距离,与消火栓

的距离是否符合GB50183-93的规定;

e)油罐安装管线的方位、管径是否与流程设计相符合;是否装有进油立管及

扫线立管。阀墩、管墩、支座、金属软管等设置是否正确;

f)油罐的各种附件(液压阀、呼吸阀、透光孔、人孔、量油孔、消防设施、

梯子平台等)规格、数量、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g)油罐是否装有高、低液位指示并报警;

h)油罐内装有加热盘管时,其加热面积、开口方位是否正确;

i)油罐是否装有避雷针及接地和区域防雷电措施;

j)油罐外壁刷漆及内防腐衬里是否符合防腐刷漆有关规定;

k)油罐外壁需要保温时;保温材料、厚度、保温结构是否符合保温结构定型

图;

1)具有沉降结构的油罐、其溢油高度是否正确;

m)核对本单体设计与流程图设计、平面布置是否相符合。核对与管网结合部

的管线坐标、排列顺序、管径和标高是否一致;

n)对本单体设计按制图标准和文件编制规程的要求进行全面校对;

o)对于改扩建项目,核算已建相关罐与新罐的标高。

(2)审核

a)油罐区的设计容量、油罐个数是否符合SY/T0004-98的规定;

b)油罐之间、油罐组之间、油罐外壁与防火堤内基脚线的距离是否符合GB

50183-93的规定;

c)油罐区周围的消防道路、罐组之间消防通道与罐壁的距离,与消火栓的距

21

离是否符合GB50183-93的规定;

d)油罐各配件的规格、性能、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e)油罐的管线安装,其管径、阀门、介质流向是否与流程设计相符合;

f)油罐是否装有避雷针及接地和区域防雷电措施;

g)油罐是否装有高、低液位指示并报警;

h)油罐区的地坪标高、罐底标高、管线安装标高是否正确;

i)金属软管选型和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管墩、平台、梯子等设置是否合理;

j)对于改扩建项目,核算已建相关罐与新罐的标高。

4.5.2.7装卸设施工艺安装

(1)校对

a)本单体的设备型式、规格、数量是否与工艺安装流程设计中选用的装卸设

备一致;装卸管线管径、油品流速是否正确、合理;

b)向下序委托的设备基础、阀墩、操作平台、装卸栈桥的标高、平面尺寸、

总重等资料数据是否正确;

c)本单体的进、出油管线,蒸汽或热水管线及其它辅助管线的标高、坐标是

否和其它单体的有关坐标及标高相衔接;

d)本单体方位是否与总平面图相一致;

e)本单体中设备的基础、阀墩、操作平台标高、坐标是否和土建专业标注的

相一致;

f)装卸设备安装尺寸是否和订货厂家的规格、尺寸相一致;

g)设备表、材料表的开列内容是否和图纸中的相一致:

h)本单体设计(包括图纸、文字说明、材料表、设备表、资料图纸目录等)

按设计文件编制规程的要求,对尺寸、数据、文字、图例符号、标注方法

等全面进行校对。

(2)审核

a)鹤位数及装卸规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及审批意见;

b)装卸台的坐标、方位、标高是否合适,有无发展余地;

c)装油鹤管的选型是否先进、可靠、操作方便;装车油品的汇管的管径、装

车鹤管油品流速是否正确、合理;

22

d)对防止油气罐装损耗及大气污染有无措施;

e)装卸台的结构形式、长度、宽度、吊梯尺寸、吊装设备高度是否合适,尽

端梯子及安全梯的布置是否满足生产操作及安全要求,操作人员休息室是

否合适;

f)站场地面结构是否符合生产操作要求;

g)栈桥上的管线、阀门、鹤管、自控仪表等安装是否合适,选型是否合理;

h)防静电及接地措施、电气、通信、仪表、消防、照明灯设计资料是否委托

齐全;

i)本单体安装设计,是否符合本专业的统一技术规定;

j)选用的复用图纸是否合理,技术条件是否正确。

4.5.2.8其它单体(计量间、阀组间、收发球等)安装

(1)校对

a)单体安装平面布置方位是否与平面布置图一致;

b)单体安装管线排列顺序、流向、管线规格是否与流程图一致;

c)与管网及有关单体相衔接的坐标、标高、管径等是否一致;

d)仪表选型、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方便操作与检修;

e)收发球筒选用是否正确合理,收发球指示器是否配套,便于观察检测;

f)对单体设计文件(包括图纸、文字说明、设备表、材料表、资料图纸目录

等)按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和工程制图标准的要求,对尺寸、文字、平

(立)面视图、符号、管线标注等应全面进行校对;

(2)审核

a)单体布置与安装是否与平面布置及流程相一致;

b)与管网及有关单体相衔接的坐标、标高、管径等是否一致;

c)仪表选型、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方便操作与检修;

d)收发球筒选用是否正确合理,收发球指示器是否配套,便于检测。

4.5.2.9平面管网安装

(1)校对

a)平面管网的各类生产设备、建(构)筑物的坐标、方位、标高是否与平面

布置图相符合;

23

b)管网中管线排列顺序、管径、介质流向是否与流程相符合;

c)平面管网的各类设备安装的管线出线方位、排列顺序、管径、标高、坐标、

输送介质是否与单体相符合;

d)管网中选用的管材、管径、刷漆颜色、保温材料及厚度、防腐绝缘等级与

各单体设计是否相符合;

e)管网中管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穿道路时,管线的管顶距路面的距离

是否符合要求;

f)管网中固定支座、滑动支座、导向支座的位置、数量、规格是否正确;

g)管网的热油管线、蒸汽管线、回水管线所设热力补偿器的位置、数量是否

正确;

h)各相关专业,如热网、供排水、消防、电力网是否协调。

(2)审核

a)建(构)筑物、设备标高确定是否合理;

b)本专业管网的管带纵横交叉有无矛盾。与其它专业管线交叉,标高有无相

碰撞,管带与电缆敷设是否重叠;

c)各种管线规格和材质选择是否正确,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要求;

d)管线敷设中采用补偿器的形式、设置位置是否正确;

e)管墩、管架设置位置、选型是否合理;

f)管线是否考虑了防冻、防震、防静电等措施;

g)管网与各单体衔接是否正确。

(3)审定

a)平面管网各类设备、建(构)筑物的坐标、标高、方位是否与平面布置图

一致;

b)管网中管线排列顺序、管线规格、输送介质的流向是否与流程图相符合;

c)平面管网的各类生产设备安装的管线出线方位、排列顺序、管径、标高、

坐标、输送介质是否与单体设计一致;

d)各相关专业,如热网、供排水、消防、电力网是否协调。

5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

5.1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方式

24

为使压力管道设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保证设计产品质量,一般采用下列

培训方式:

(1)送对口机构、高校培训;

(2)参加国内外相关的考察及学术交流活动;

(3)参加具有认证资格单位举办的压力管道审批人员学习;

(4)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标准规范的培训;

(5)请国内压力管道设计专家来公司培训;

(6)公司内部培训。

5.2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评价

5.2.I技术发展部、压力管道设计专业所每年年初制定本单位年度人员培训计

划,报人力资源部并按程序审批后实施。

5.2.2公司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分公司、所两级组织实施。

列入公司《年度人员培训计划》(QT/SLECC0008.02-2003)的培训,由人力

资源部和技术发展部组织实施,由人力资源部填写并保存《培训班教学大纲、教

学计划》和《培训班学员登记表》等相关记录。

所级培训按《年度人员培训申报计划》(未编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项目),

由各所组织实施,并保存有关培训记录。

5.2.3外出培训

外出培训人员应填写《外出培训申请报告》(QT/SLECC0008.03-2003),需

有关职能部门审查同意,主管领导批准。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应将《外出培训

进修总结》(QT/SLECC0008.08-2003)或结业证书送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将

有关内容记入《职工培训活页卡片》。

5.2.4培训有效性评价

人力资源部和技术发展部组织对人员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资格培训I、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通过考试或取证进行评价;

(2)外出培训,要求培训人员取得培训合格证或资格证明,短期培训应取得

培训合格证书或资格证明或完成个人培训小结;

(3)内部培训,应通过考试、考核、个人总结等方式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

25

价。

5.3各级设计工作人员的考核

5.3.1压力管道各级设计工作人员的考核执行本公司文件《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

员的业务考核》;

5.3.2经考核符合相关条件的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在网上公布。

5.4各级设计人员资格的评定

5.4.1根据工作业绩和业务考核成绩,按照各级设计人员的条件和工作需要,评

定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资格。

5.4.2设计、校核人员的评定:由专业所技术负责人提出考评和设计资格审查意

见,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5.4.3审核人员的评定:由专业所推荐,具有5年以上压力管道校核经历和8年

以上的设计经历,参加具有资质的单位举办的压力管道审批人员学习班培训并通

过考试,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