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奥尔夫心得体会8篇_第1页
2024年奥尔夫心得体会8篇_第2页
2024年奥尔夫心得体会8篇_第3页
2024年奥尔夫心得体会8篇_第4页
2024年奥尔夫心得体会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奥尔夫心得体会8篇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1

卡尔·奥尔夫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20世纪流传最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以“整体的艺术”为核心,集节奏、语言、音乐、舞蹈为一体。通过即兴创作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主性为目的。

我国引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前后不过三十年的时间,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本土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和早教园得到推广,受到教师、家长和儿童的喜爱。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2

上周有幸参加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专项培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训中,尚永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课例,新颖的形式、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自己第一次接触奥尔夫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就非常喜欢奥尔夫,喜欢上奥尔夫课。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的游戏、舞蹈、情境表演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下牢固的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是孩子、大人、甚至是老人都乐意接受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中学习。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加入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对比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3

[奥尔夫]奥尔夫音乐课程在蒙特梭利日常教学实验中的应用音乐教育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世界早期教育领域风行的一种音乐教育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它也是爱尔贝的一项核心的教学内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可以说不知道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即不知何为二十世纪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是一种被称为“原本性的音乐教育”理念,也有人称为“从钢琴凳上、座位上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这一种理念历经七十余年历史发展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大洲、各种肤色的国家中被人们传播着、实践着、乐此不疲。

一、奥尔夫的生平简介

卡尔·奥尔夫(KarlOrff1895-1982),是当代具有世界声誉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剧作《卡尔米娜·布拉纳》在目前世界舞台上是演出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他作为一位大师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远郊——地森城的一个巴伐利亚军人家庭,祖父是位将军,也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奥尔夫的父亲是位尽职的军官,他的母亲爱好大自然及艺术。他的父母对于奥尔夫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他的家庭生活环境,总是充溢着浓郁的知识与艺术的文化气氛。这是奥尔夫早期教育很重要的生活、文化环境。这不仅对他的青少年教育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二、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

“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奥尔夫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l综合性。奥尔夫是想通过原本的音乐即语言(诗歌、朗诵)、音乐(唱、奏)、舞蹈、戏剧紧密结合的形式去找回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感觉。将人类最宝贵的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伴孩子的一生永葆青春活力。

l即兴性。

“所有的音乐教学应当从„游戏‟入手,而通过即兴达到它的目的和成功。”

奥尔夫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人类生而有之地具有即兴的本能。奥尔夫正是从这一点开始他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可以说对任何年龄段的人,这种即兴都是有益的,可以帮助找回人自身的平衡。

即兴创作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也正是这个体系经历七十余年生命力仍长盛不衰的原因,同时在二十一世纪又为人们架起一座桥梁。l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我追求的都是通过要学生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奥尔夫

“音乐是我达到散发心灵力量的手段罢了。”奥尔夫

他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直接指向心灵深处。他要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音乐活动,从亲身的体验中找出那些“知识”(概念),在音乐中去感觉,去体验,并且一定要结合动作。这就是奥尔夫音乐的重要原则和内容。也正是它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体现。

l适于开端的。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奥尔夫

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把“适合儿童”、适于开端作为原本性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与内容来对待。这方面我们通过大量的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

比如节奏入手,在没有教儿童正式歌唱,没有学习乐谱之前,通过语言的字词、呼唤名字、成语、童谣、儿歌的节奏朗诵;通过身体有节奏的走、跑、身体动作的拍掌、跺脚、拍腿等起步,再加上全身的大肌肉动作作节奏训练,这些都是适于开端的。

l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化的教育

“寻找古老的童谣、歌谣,用它们来进行我们的工作。让孩子们接触这些东西,让孩子们用这些东西来娱乐游戏。”奥尔夫

原本性音乐教育从儿童出发,从儿童所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出发,开始基础的教育。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培养的是一种对待音乐的态度--热爱本土、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各种形态文化的态度。而这些是渗入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

l为全体学生的。

“原本的音乐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的。”

“我的经验告诉我: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的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可以去促进的。教育的无能出于无知,经常在这一方面堵塞源泉、压制才能并造成其他的不良恶果。”奥尔夫

比如:上课时,孩子随着老师很有节奏、表情丰富地念叨诸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的同时,把捻指、跺脚、拍手等动作融进童谣里,形成音乐的节拍,体现了音乐的元素。这些本土化的、原始的儿歌、童谣将孩子带到了音乐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以打击乐为主的奥尔夫乐器,让孩子们得到即兴的表演、创作,透过这种艺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了孩子健全的人格。

奥尔夫]中国十大经典古曲

一、《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二、《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称: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广陵散》的题材源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该作品讲的是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他的儿子聂政为了报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成绝技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而壮烈牺牲。“广陵”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三、《平沙落雁》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四、《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现存谱最初刊见于《神奇秘谱》(1425年版)。

五、《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六、《夕阳萧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七、《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八、《胡笳十八拍》

本曲为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词后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

“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诗人李欣曾作诗如下:“蔡女者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诗人戎昱在《听杜山人弹胡笳》中,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最尖锐的场面:“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九、《汉宫秋月》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十、《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问》上写道:当歌手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人。后又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几个人跟着唱和。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现在,音乐舞台上流传的琵琶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一首有标题的多段体乐曲。它经过历代名人的删改,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更富有层次,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音乐教案

奥尔夫中班音乐游戏:《鞋匠之舞》rn活动目的:

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活动准备:

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A-B-B‟。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顾客在A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B‟结束要付钱。第二次A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教案:《秋思》rn教学目的:

围绕一首古诗词使用乐舞画等综合艺术手段进行创编活动。

1、探讨《秋思》所表现的情感,并尝试运用其他艺术手段来表现,如绘画、舞蹈、为词配曲、配乐伴奏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它们是如何去表现相同的一种感情。

2、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泛化,从一种表现形式如何开发、迁移。3.学习合作。如如何去组织创编、排练,所有活动均需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4、学习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如绘画、舞蹈、奏乐、歌唱等等。

教学过程:——背《秋思》。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讨论词的寓意和感情,有感情地吟诵(模仿古诗词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讨论《秋思》每一句中的声响(如鸟鸦叫声、流水、西风、马蹄声以及表现人的哀叹、思愁的声音),画面(有表现的)。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四组,每一组画一句(最后两句一个组画)。建议小组共同构思,是共同画一幅还是每人画后集体评出小组代表画,用什么方法画,由学生自己定。

——各组展示,介绍本组的构思,自我评价(比较满意和不足地方),其他组分析评价和建议(如何修改)。根据时间决定是课上还是课下再修改。

——分两组,每组用人声、打击乐器(包括音条乐器,也可选用其它艺术类乐器)、各种自制声响为这首词编一个配乐朗诵,并排练成一个小作品,朗诵形式由小组决定。

——各组表演,并围绕表现词的意境和感情方面耒讨论、评价。

——讨论:用身体动作怎样表现这首《秋思/》?在配乐朗诵的基础上,用舞蹈耒表现,分组设计并排练,教师到各组观察,主要看是否围绕表现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各组表演,并讨论、评价和修改建议。

——为这首词配曲,先将词的节奏定下耒,再给.6五声音阶几个音,根据字的四声高低配曲调。学唱自已编配的歌曲。

——教师出示由作曲家编配的歌曲《秋思》(己有谷建芬、舒泽池两个作品)。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对词己非常熟悉,且尝试过自已编配,一般学唱会较快)。

——讨论作曲家歌曲的创作特点。(可通过比较这两首风格各异的作品耒分析,如节奏上、曲调上音阶、音程、旋律走向,以及唱法等等)。

——全班分成舞蹈组、器乐伴奏组、唱和朗诵等几个小组,用作曲家写的歌曲共同创编一个诗乐舞《秋思》作品。先共同讨论一个总体构思,如选择那一首歌曲,准备唱几遍?有无前奏、间奏、尾声(器乐)?…然后分组创编、排练,再总排合成。如果有可能,建议在校内、外争取有正式表演机会。到时还可发展到服装设计、制作,组织演出等相关活动的内容。

——讨论和总结:1.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与所学过或知道的古诗词比较。也可与现代国内外诗词比较。2.这个单元都使用了那些艺术手段,它们在表现这首词时有什么是共通的?(情感)又有哪些是不同的?(表现手段、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教案:声势——拍腿rn教学目的:

1、节奏训练

2、学乐器的准备练习

3、读谱入门:节奏谱视奏

4、听力训练

5、即兴演奏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

教学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放一段蒙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

——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音,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个教案提供了一种可能。

教案:鼓的故事

rn腰鼓、小军鼓、大鼓等,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域最好选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鼓,人手一个。

有关鼓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耒记录这些不同的声响:

——由学生指挥带领大家看图击鼓(自由节奏),先是一个声部,并用手势指挥音量、速度的变化,(可多几人试试不同的处理)还可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演奏。

——四人一组,(1—4报数)每人四拍,即兴演奏,用不同的音色、节奏、奏法,(注意保持拍率,不要断)。用迥旋曲式,每组由教师临时叫一个号,该号即为主部,其他三人依号序做三个插部,如2为主部,即2123242。(班级人数多,可采用分小组进行。)

——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鼓乐,讨论:两段音乐比较,(从总体到要素),那些一样?那些不一样?进行探索。

——选一种鼓,如腰鼓、太平鼓,鼓不够其码每人一副槌,(以腰鼓为例),设计一个动作,大家模仿到大部份掌握,再继续设计新的动作。

——看两段鼓午、鼓乐(如山西安塞锣鼓)录像。讨论:是乐、还是舞?音乐舞蹈各自特点及互相融合的地方。除敲鼓外,还涉及那些艺术种类?

——讨论:鼓的名称及属地、构造及材料。

——全班分两组,设计并排炼一个鼓的音乐,要求一组用外国鼓,一组用中国鼓,编曲要有两个乐段以上,音乐、动作风格须和乐器一致。

——讨论:鼓的用途,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中作用的比较。圆

rn教学目的:

1认识艺术的一个表现形式“圆”,探讨艺术各门类表现方式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不同文化应用的特征。

2创造性能力培养:探索发现、即兴、迁移、创编。赏析:艺术作品(绘画、音乐、戏曲、舞蹈)

教学过程:

——教师黑板画一个大圆圈,问这是什么?还可表示什么?

问: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圆的?——请学生画出各种“圆”(平面、,立体、球形、椭圆等),讨论画“圆”的要领。

——出示几幅以“圆”为主题或主要表现形式的不同风格和内容的作品,并讨论。

——站成圆圈,问:用身体的动作可以做“圆”吗?(如头、手、臂、腿、脚、腰等部位)探索与模仿。

——加上移动位置(如转圆圈、旋转)和动作组合探索更多地“圆”的形式。——讨论:从绘画和动作的“圆”探讨其表现的意味和特点。相同与不同。——引导到用声音表现“圆”的特点(如圆滑、循环不断),用嗓音或其他声响表现与模仿。听几段音乐(如“小狗圆舞曲”肖邦曲、“金鸡”李姆斯基——科萨柯夫曲等片段),请学生边听边用手在空中或用笔画出旋律线走向,探索其中与“圆”相关的音乐特点。

——看几段戏曲和舞蹈录像,找出其中“圆”的表现形式(如中国的跑圆场、手、头、眼动作中的圆,外国的旋转等),并带领学生做几组动作来体验。

——联系“圆”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如太极拳、阴阳八卦符号、语言声腔,以及文化观念、风俗人情,探讨中国各种艺术在表现形式、风格、文化内涵上的关系,并比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

——“圆”在艺术中的象征意义:表现那类的情感?

——分小组活动,用绘画、舞蹈及音乐来创作一个小品,要求以“圆”为主要表现形式末表现一种情绪。

教案分析:

该教案是一个综合教学的课例,不但将各艺术门类:绘画、雕塑、舞蹈、戏曲、音乐等综合进行教学,还将艺术表现的要素、形式、风格、情感融为一体,一步步引导学生升华到文化的视角。主题集中,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可分若干学时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将其中的某些环节缩减或扩张,触类旁通。整个教学中,教师是个引导者,主要是设置环境,让学生去探索。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可以以侧重体验(操作),或增加艺术作品深度、评析内容来调整教学内容程度。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4

今天是周六,我们去威海教育实验幼儿园,参加奥尔夫培训学习。

讲课的是上次给我们培训的张老师,很喜欢这个老师,因为她讲课很有感染力,条理很清楚。

上午,我们观摩了三节示范课。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各有特点,但是都很用心,能够运用老师培训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因为没有幼儿参与,听课的老师配合上课,活动没有孩子的那种活泼,但是也很有趣,讲课的老师活动进行的更顺利,更容易。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老师的课,这个老师一看就是那种本身素质很好的老师虽然是给大人上课,但是仍然很投入。整个活动很有感染力。

张老师在对每节课进行的点评的时候,都是神笔马良的感觉,点到的地方让人心里豁然开朗。真不亏是指导老师,每次奥尔夫老师来培训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感觉,老师对音乐的的分析和讲解,以及大家一起做的律动游戏,都是一种享受。不管是张老师还是潘老师,她们总是轻轻的把听课老师带进音乐的世界,然后激发起大家的表现欲望,整个培训活动总是那么激情。

每次学习都会有点感悟,会在内心深处跟自己有一个对话,然后会去模仿老师的授课方式,带给孩子美妙的音乐学习。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5

奥尔夫教案

活动名称:蓝精灵王国活动目标:

1、感受乐谱并尝试创编动作。

2、了解音乐乐段,尝试画出曲式图谱。3.培养幼儿记忆力。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十六宫格纸、笔。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蓝精灵王国跳舞,国王有一个要求,必须会跳舞才能参加。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现在请小朋友手拉手,举起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哼唱向右转圈,向左转圈,向前问好(两次)、拍手跺脚两次。

二、展开

提问:刚才一起做了什么动作?(走路、拍手、跺脚)放音乐继续重复两遍到三遍。

提问:还能怎么走?(根据幼儿创编走三到四遍)请幼儿原地坐,提问: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发出声音。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跟着音乐做。

提前准备乐器,介绍乐器。

三、结束

一起帮蓝精灵国王记录下来,教师示范(跟音乐),给幼儿发纸和笔(放音乐)做记录。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6

20xx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省教厅组织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认真听取来自台冰岛南娜老师的授课。通过5天的学习和训练,使我从不懂、不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到开始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并逐步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法,并使用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所学知识达到从理性到感性的过度。此次学习自己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以下谈谈自己的体会。

此次培训主要内容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云南民族音乐赏析、云南民族音乐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奥尔夫教学基础理念。

许明勇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当代世界著名的3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奥尔夫教学法在欧洲应用现状和其教学法的基础理念。通过学习我认识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为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以及为何能在50多个国家广泛流传的原因。黄凌飞老师上的“云南民族音乐赏析”,让我知道我们生活中存在许多音乐素材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劳动中。

而我们的主讲教师是来自冰岛的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尔夫学院南娜教授,培训内容包括:

(一)音乐与律动

(二)音乐与舞蹈

(三)音乐与歌唱

(四)音乐与乐器的配合及运用,培训的形式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渗透,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如何激发帮助孩子练习建立信任感、与人交流和对音乐的兴趣;2、如何激发孩子肢体伴随音乐积极表达和表现的能力,增强孩子的韵律感和在团队中演奏或演唱时对集体韵律感的把握;

3、如何让孩子们保持住稳定的气息感受乐曲中的节奏,从而提高对节奏的把握能力;4、通过4—8岁孩子对音乐内容或活动主题结合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欣赏音乐中多元素整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理解音乐无处不在、就在身边。只要动起来(肢体、五官、乐器)、就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不同的“乐队”等等。

南娜老师和示范团队做了一些“游戏”,比如:名字游戏、吹气球律动、方言儿歌等,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律动、唱歌、即兴创作,乐器合奏和音乐剧表演。虽然听不懂南娜老师的语言,但在做游戏期间南娜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和一些很夸张表情,整个过程我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音乐课还可以这样上。

在听南娜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儿童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音乐是审美和育人的教育。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情景小剧、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但对于教师而言,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具有更高的音乐教育素质和扎实的音乐功底。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把奥尔夫教学法逐步运用到课堂中去。带领孩子结合本土文化和自身情况,在音乐课上去探索和实践奥尔夫教学。

奥尔夫心得体会篇7

20xx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省教厅组织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认真听取来自台冰岛南娜老师的授课。通过5天的学习和训练,使我从不懂、不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到开始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并逐步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法,并使用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所学知识达到从理性到感性的过度。此次学习自己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以下谈谈自己的体会。

此次培训主要内容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云南民族音乐赏析、云南民族音乐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奥尔夫教学基础理念。

许明勇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当代世界著名的3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奥尔夫教学法在欧洲应用现状和其教学法的基础理念。通过学习我认识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为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以及为何能在50多个国家广泛流传的原因。黄凌飞老师上的“云南民族音乐赏析”,让我知道我们生活中存在许多音乐素材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劳动中。

而我们的主讲教师是来自冰岛的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尔夫学院南娜教授,培训内容包括:

(一)音乐与律动

(二)音乐与舞蹈

(三)音乐与歌唱

(四)音乐与乐器的配合及运用,培训的形式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渗透,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如何激发帮助孩子练习建立信任感、与人交流和对音乐的兴趣;2、如何激发孩子肢体伴随音乐积极表达和表现的能力,增强孩子的韵律感和在团队中演奏或演唱时对集体韵律感的把握;

3、如何让孩子们保持住稳定的气息感受乐曲中的节奏,从而提高对节奏的把握能力;4、通过4—8岁孩子对音乐内容或活动主题结合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欣赏音乐中多元素整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理解音乐无处不在、就在身边。只要动起来(肢体、五官、乐器)、就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不同的“乐队”等等。

南娜老师和示范团队做了一些“游戏”,比如:名字游戏、吹气球律动、方言儿歌等,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律动、唱歌、即兴创作,乐器合奏和音乐剧表演。虽然听不懂南娜老师的语言,但在做游戏期间南娜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和一些很夸张表情,整个过程我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音乐课还可以这样上。

在听南娜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