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沁园春+长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导入诗歌分界线古体诗近体诗歌行吟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绝句律诗白话写诗;不受格律束缚;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五四古典诗歌现代新诗唐代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元曲现代新诗宋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目标引领了解文体知识、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抓意象,体会意境。品味这首词“炼字”的精妙之处,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毛泽东同志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题解沁园春沙长词牌名题目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有人咏其事,词牌“沁园春”,由此得名。

“长沙”是题目。7文体知识(一)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别称:“长短句”或“诗余”等。

8文体知识(三)词的组成:1.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2.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和音律。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四)分类: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词的主要流派豪放派:辛弃疾、苏轼

主要内容: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

主要特点:大气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李清照、秦观、李清照、温庭筠、柳永

主要内容: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

主要特点:孤独,哀愁、悲伤知人论世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25年的毛泽东11写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12沁园春(

) 百舸(

)峥嵘

(

) 寥廓(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qìngězhēngróngliáokuòqiúè字音辨析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听范读,明确读法14研读上阙朗读,思考:(1)词的上阙,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主要写景(2)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明确:秋天橘子洲(3)哪几句话点明了时间地点?整体感知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开篇这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但为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词人采用了倒装和省略的形式,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北去湘江(的)橘子洲头。作者独立寒秋,面对了滚滚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种先声夺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为全诗的抒情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调。“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者其他的词语呢?说出你的理由。

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立”挺立,屹立,“独立”顶天立地,突出卓尔不群的个性以及勇于承担革命重任的气度与豪情。思考1万山红遍词人独立寒秋看到了哪些景色?思考2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七句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秋景的?从遣词用字方面分析写景的特点和效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静景动景山上水面天空远眺近观仰视俯视思考3水底远近相间、动静结合25

“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

补充:领字又叫领句,它是指用一个字或两三个字用在一句词的开头,以领起下文,贯通词意。

它可以领起本身这一句,也可以领起下面两三句甚至更多的句子。一般在诵读时,应在领字后稍作停顿,由此形成顿挫与流利相结合的乐感。上片由一个字统领,这个字是哪个字?思考4如何从景物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抓意象品意境悟感情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人、物、事)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一般可以呈现为一定的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得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1.在“湘江秋景图”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选取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2)描绘的画面: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壮阔高远而又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3)抒发的情感: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作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分析意境类答题模板(意境=意象+情感)(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2.这些描写秋景的句子中哪些字用得传神?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分析】①传神的字:遍、染、漫、争、击、翔。遍:写出红之广,让人联想到星火燎原的革命形势。染:用拟人手法,把树木那仿佛人工染成的浓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激流勇渡的热闹场面。击:把雄鹰展翅奋飞的矫健雄姿凸显出来。翔:蓝天倒映在水中,鱼儿好像在天空飞翔,写出了鱼儿畅游时轻松自如的神态。②词人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炼字题答题模式(最传神的是什么字?)①.解释该字的含义以及在句中的含义。(释字义)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画面)③.结合文意明确表达技巧(修辞、活用等)。

(明手法)④.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析作用)3.语言炼字题训练(最传神的是什么字?)【分析】传神的字:遍、染、漫、争、击、翔。遍:写出红之广,让人联想到星火燎原的革命形势。染:用拟人手法,把树木那仿佛人工染成的浓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激流勇渡的热闹场面。击:把雄鹰展翅奋飞的矫健雄姿凸显出来。翔:蓝天倒映在水中,鱼儿好像在天空飞翔,写出了鱼儿畅游时轻松自如的神态。

面对眼前的秋景,突然“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突兀吗?最后三句在起什么作用?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

作用:内容上,借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思考上阙总结上阙立:时间、地点、人物看山林江舸鹰鱼万类湘江秋景图问:谁主沉浮?独立寒秋图当堂诊学背诵上阙强化补清1.按照上阙的学习方法学习下阙2.思考上阙惊天一问的答案引导探究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哪句是直接描写游览橘子洲的句子?领字4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领字点明革命者的年龄气质及相互关系青年们的精神状态:意气奔放,奋发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同学们的战斗行动: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同学少年”的形象4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话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设问结尾,巧妙含蓄地回答了上片“谁主沉浮”的问题。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下阙小结携忆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风华正茂壮志凌云过渡奋发有为斗志昂扬43课文总结: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44写作特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阙一改过去写秋的诗词中那种感伤、肃杀的“悲秋”情调,抓住典型景物来描写,选取了红叶、碧水、蓝天、百舸、雄鹰、游鱼等活泼、美好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表现了词人宽广的革命主义胸怀。2、多角度描写景物

作者在写景时采取远眺近观、动静结合的方法。例如,远眺群山,写山红林美如画;近观江中,写水碧船急;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