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让语文华丽转身 论文_第1页
“非连续”让语文华丽转身 论文_第2页
“非连续”让语文华丽转身 论文_第3页
“非连续”让语文华丽转身 论文_第4页
“非连续”让语文华丽转身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连续”,让语文华丽转身【摘要】“非连续文本”以其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的特点,已经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如下非连续文本的教学策略:一、做“加法”,将“连续”转换为“非连续”;二、巧“镶嵌”,实现“非连续”与读写、生活、学科之间的融合;三、善运用,在教材、生活的基础上创生“非连续”。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文本的“全息耕犁”,构建学生的非连续文本阅读体系,让语文从“应试之学”走向“应用之学”。【关键词】非连续文本;文本阅读;策略研究【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图表的时代。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将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进行同步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连续文本阅读作为“语文与生活”链接的一个重要窗口,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心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能走进教材,也要能走出教材,到生活中去寻找新鲜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欣赏“非连续文本”的无限风光。一、内涵诠释:非连续文本的概念和特征1.非连续文本的内涵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是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具有直观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1]由此可见,非连续文本阅读,指向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形成。中小学阶段的非连续文本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也可以根据信息做一些简单的推论与评价。2.为什么要进行非连续文本的阅读(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2]可以说,阅读非连续文本,并根据文本指示,运用这些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学生必备的一种生活能力。比如,生病吃药,读不懂药品说明书,就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去旅游,看不懂旅游示意图或地图,就会迷路……加强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让学生能迅速地从庞杂的阅读材料中提取、整合、评价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2)丰富语文教学实践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采得百花方成蜜”,而不能只盯住那些优美生动的散文和感人肺腑的记叙文,或耐人寻味的小说,或激情飞扬的演讲稿,也要读一读介绍物品使用方法的说明书,指导行程路线的地图,反映数据规律的图表等具有生活色彩的文章。二、策略定位:非连续文本阅读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将语文的边界从“连续”延伸到“非连续”,给学生搭建一个综合、立体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文本中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呢?一般的教学策略厘定如下:(一)转换——在“连续”和“非连续”之间的跳跃非连续文本多以图表、符号等形式呈现出来,而人对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接收得最为充分,保持得最为长久,并比抽象图形或其他符号记忆得更牢固。所以,我们应适时将非连续文本与连续文本阅读相结合,大力打造互促的平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我们的部编人教版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往往和连续性文本是相互依存出现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做“加法”,如增加图标、增加背景资料和拓展延伸材料,增加不同角度的纯文本信息等等,玩转“连续”和“非连续“之间的相互转换。1.“图”让文并茂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内容不是太多,我们要有挖掘教材的意识,并借助转化为“连续文本”的方式,来更好地完成“非连续文本”的阅读练习。如在教学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开国大典》一文的第2自然段,要求学生用示意图的形式描述天安门广场上的布局。这是由“连续”向“非连续”的转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试着将“连续”与“非连续”巧妙地融合起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理清各个建筑物所在的方位。你能介绍一下这些建筑的位置吗?生:(学生交流)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面是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是天安门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是中华门,一横一竖交点的南面是电动旗杆。师:你能根据方位顺序来画一个天安门广场上的示意图吗?学生画的图如下:北东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将“非连续文本”巧妙地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清方位顺序,提取出关键信息,在图上画一画,很好地了解了天安门广场各个建筑物的位置。2.“表”让文明晰在进行“连续文本”的教学时,可以深入挖掘“连续文本”中的“非连续文本”因素,并以图画,表格等“非连续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进行《夜晚的实验》教学时,可以采用画表格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斯帕拉捷进行实验的过程,如下面的教学片断:师:斯帕拉捷进行了几次实验?生:四次。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4-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实验次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实验结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斯帕拉捷进行“夜晚的实验”的具体过程,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了解斯帕拉捷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具体做法,以及实验的结果,并引导学生推出实验的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连续文本”到“非连续文本”的转换,也让学生逐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3.“文”让文丰满在将连续文本转化为“非连续”文本时,除了在课文中插入图和表,还可以适当增加与主题相关的不同来源的文字材料,互相独立,甚至是矛盾的,形式上可以采用方框、气泡等。如教学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时,除了在课文中以名片的形式插入对萧红的介绍,还可以插入对萧红童年生活的介绍,对她的作品的介绍,对《呼兰河传》的介绍等。如下所示:萧红的童年生活萧红的童年生活萧红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在萧红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因病去世了。父亲对萧红冷漠无情,继母又对萧红感情一般。在这种情况下,疼爱萧红的祖父把她带到了自己的身边,而后花园是她经常玩耍的地方。在加入对萧红童年生活的介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再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了解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之情,感受作者“写的不是美丽的故事,只是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此时,学生就能把握《呼兰河传》的整个情感脉搏,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融合——奏响“连续”和“非连续”的和谐之音1.读和写的融合部编人教版小语教材中有的习作,也打上了非连续文本的烙印。在进行这类习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于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3]例如,教学六(下)《家乡的风俗》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资料(含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因为学生虽然知道一些风俗,但要做到科学、准确地介绍某个风俗,必须借助数据等相关资料。课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研读例文,画一画文中风俗的主要特点。普通的习作教学中的研读例文,主要关注的是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内容,而这里的研读例文,除了要关注写作方法、内容的指导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风俗的特点、插图的精美程度等。2.学科之间的融合[4]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表、符号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出现较多,资源较为丰富,如数学教材中的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等。另外,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图表等都是极好的非连续文本的开发资源。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打通学科界限,抓住教学资源的补充点和共通点进行学科间的整合教学,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学科间的促进融合。部编人教版小语教材二(上)课文《田家四季歌》是一首介绍四季气候和农事活动的儿歌,是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至于四季变化的原因,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七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文中有更加深入和详细的介绍。如果在学习《田家四季歌》时,教师适当的延伸,比如,可以告诉学生四季变化并不是全国性的,南北方的四季变化就有区别,南方的四季变化就没有那么明显。再比如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季节和中国是相反的,我们处于冬季时,他们那是夏季。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下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将来学习五年级《科学》这一部分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注重学科融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实现了学科学习的共赢。3.文本与生活的融合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才会根深叶茂。[4]放眼生活,非连续文本资源比比皆是。如地图、药品、产品说明书、商业图标等,但是这些资源常常被我们忽视。“非连续文本其实本来就时刻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所用,等我们应用,待我们解读、关联、诠释与评价。”可以说,非连续文本阅读素材,是一座“金矿”,等待先行者和有心人的挖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选择做一名先行者和有心人,挖掘生活中的非连续文本资源,并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让学生能够阅读到这些生活里随时能接触的文本。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练习4的“处处留心”:奶奶牙龈肿痛,在医院里开了一盒药。奶奶问小芳:“你替我看看,这药治什么病?怎么个吃法?忌口不忌口?过期了没有?”下面是对这一片段的教学: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啊?生:药品说明书。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文字?生:药瓶上,医院里,药盒上……师:仔细读读这份说明书,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药品的生产日期是2008年12月,到现在已经过期了,不能再服用了。生:我知道这种药的主要成分是大黄、黄芩。生:我知道这种药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泻火。用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奶奶牙龈肿痛,正好对症下药。生:我知道这种药一天吃三次,每次两粒。……师:小明感冒流鼻涕,他可以服用这种药吗?生:不可以。师:请你拿出自己从家里搜集来的药品说明书,说说药品的名称是什么?这种药主要治疗什么病?如果有一个病人服了这种药有不良反应,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将生活与文本巧妙地融合起来,进行“非连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将文本延伸到了生活,让学生介绍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药品说明书,挖掘了生活中的非连续文本资源。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指示牌、广告、公告、漫画、地图、清单、规章制度等都是非连续文本资源。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时间阅读并讨论这些资源。(三)创生——从“连续”走向“非连续”的提升之路1.教材中的创生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编者意图,变单纯地“教教材”为“用教材来教”。如,部编人教版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位书屋,不是建筑学意义上的三味书屋,而是文字介绍中的三味书屋,是方位中的三味书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个学生采用绘制“三味书屋平面图”的形式,让学生真正走进三味书屋,进行一次创作“非连续文本”的创生。具体尝试如下:先引导学生弄清拍摄者是在书屋门口脸朝东拍摄的。然后对照书中的插图,再让学生看一下自己教室中的方位,让学生将三味书屋的方位顺序和陈设一一对号入座。在学生细读这段文字,融合看图、“对号入座”、朗读于一体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字和自己的体会画一个简单、完整的书屋平面示意图,再对示意图进行个性化的“再加工”。(见右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间接地感知了非连续文本的形式和语言特点,也激发了学生创生非连续文本的兴趣。2.生活中的创生当课堂与生活相遇,必将闪出迷人的火花。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快速寻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让生活、实用性阅读更有效。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个例子:《2020年江苏省禽流感情况》【资料一】2020年2月9日0-24时,江苏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轻型病例4例,普通型病例20例。新增出院病例21例。截至2月9日24时,江苏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492例。其中,轻型病例27例,普通型病例457例,重型病例5例,危重型病例3例。出院病例72例。(摘自互联网2020.2.9)【资料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摘自互联网2020.1.11)【资料三】预防新冠肺炎首先要减少外出,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者流感样症状的人群,外出前往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就医时注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还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水,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捂,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