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溶化,草木
(ménɡ)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
(yùn)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草木
(ménɡ)发
(yùn)育
簌()簌 风雪载(
)途(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答案1.(1)萌孕sùzài(2)溶融••••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齐齐哈尔中考]我就不信,才这么点工夫,他竟能销声匿迹了。B.[2021眉山中考]新冠疫苗接种期间,接种疫苗的居民周而复始,接种剂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C.春天的太白山,山清水秀,花香鸟语,充满着诗情画意,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去处。D.[2021江西中考改编]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答案2.BA项,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使用正确。B项,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不合语境。C项,花香鸟语:花儿飘香,鸟儿叫,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使用正确。D项,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时的美丽景色。使用正确。••••
••••
••••
••••
3.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②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③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④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⑤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⑤④②答案3.B排列这几个句子的顺序,首先要阅读这些句子,明确其是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展开的,所以①是中心句,做首句。③句中“归咎于全球变暖”表明观点,②④⑤句是联系紧密的几句话,④中“这些人”指代②中的“不少科学家”,⑤是对科学家看法的解释,所以在②④后。正确排序为①③②④⑤。故选B。4.[2021江苏南京优质初中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广州已是花团锦簇,而北京的柳枝才刚刚抽芽。B.上海的春天要比武汉的来得早,榆叶梅开花也比武汉的要早。C.南京紫金山脚下的玄武湖边的海棠盛开的时候,紫金山顶上的海棠才刚刚打朵儿。D.四月青藏高原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上白雪皑皑,而武汉大学樱花绚烂。答案4.B课文中说“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上海和武汉的纬度差不多,但是上海临海,所以上海的春天要比武汉来得迟,榆叶梅开花比武汉的要晚。[2021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月考]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问题。(12分)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文中加波浪线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3分) ()A.劳动人民心中的话B.布谷鸟唱歌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2.第③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3分) ()A.下定义、列数字B.下定义、举例子C.作比较、举例子 D.列数字、作比较答案1.D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现象”,首先排除A、C两项。B项没有概括性,所以答案是D。2.B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第③段文字承接上段内容说明“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这是对“物候”的下定义说明。文段中“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是举例说明。3.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B.“传语”“暗示”“唱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D.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4.结合第①段内容,说说加点词“次第”的作用。(3分)答案3.C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举例具体说明哪类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没有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答案示例】“次第”是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修饰限制“开放”一词,突出强调了各种花是有序的、一个接一个开放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解题思路】先回答词语的本义,再解释语境义,最后回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202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月考]班级最近开展了“游遍河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7分)(1)在中国,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五千年前,中国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第四次东巡,在这里设下国门;六百多年前,一代名将徐达在这里筑长城、建关隘,山海关从此名扬天下。山的险峻、海的宽广和关的雄伟在这里浑然一体,形成了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合二为一的壮丽景观。班级要出一期以“山海关”为主题的板报,要求同学们各自捜集材料以丰富板报内容。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四个关键词,以起到突出作用。(2分)(2)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内。白洋淀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自古就以物产丰富、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鱼米之乡”,被誉为“华北明珠”。淀上波光荡漾,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图。请你为白洋淀景点拟一则宣传语。(2分)答案5.【答案示例】(1)天下第一关、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人文历史(每个0.5分)(2)华北明珠荷花婀娜,北国江南鱼米飘香。(2分)(3)野三坡在保定市涞水县内,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这里是中国北方极为罕见的融雄山碧水、奇峡怪泉、文物古迹、名树古禅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假使你在树林间欣赏美景时,发现一名游客正往一棵千年古树上刻自己的名字。你打算怎样劝说他?(3分)答案(3)您好!大自然的美就美在“自然”上,在树上刻上名字既不“自然”,又不美观。如果您想在这里留下美好的记忆,多拍几张照片岂不更好?(3分)【解题思路】(1)阅读材料,找出描述山海关特征的语句,如“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合二为一的壮丽景观”,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拟写宣传语,要围绕活动主题,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3)劝说时要注意: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谁染枫林醉苏更林①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练的语言,勾勒出层林尽染、枫叶流丹的画面,并吟诵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②为什么晚秋的枫叶会变得满山锦绣、遍地彩霞呢?宋人杨万里有诗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说是枫叶在一夜间偷饮了“天酒”而“醉”成了红色。这虽然为枫林红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③到底“谁染枫林醉”呢?现代科学认为,植物叶片的颜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这些色素物质往往会随着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各自具有鲜明特征的颜色。叶片中含有较多叶绿素时就会呈现绿色,含有较多叶黄素时就会呈现黄色,而含有较多的花青素时则会呈现紫、蓝、红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颜色多变。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价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碱的性质,即能够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羟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质,即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花青素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随介质pH值改变而改变结构并从而改变颜色的可能性。实验证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呈现其表征的红色。而枫树的叶片细胞液呈现酸性,春夏季节由于枫叶中一般只含有叶绿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时的枫林还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可到了深秋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光照减少,使得叶片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适合叶片,这样就造成叶细胞内糖分的积累,从而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枫叶细胞液的酸性环境,花青素呈现红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④“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枫林红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如果你置身于枫林之中,一定会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为“霜叶”抗严寒傲霜雪的生机和力量而感动。(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第②段中,杨万里的诗“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这两句诗?从文中可以看出枫叶变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1.【答案示例】第一问: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第二问:花青素的形成是枫叶变红的主要原因。(1分)【解题思路】解答第一问,一般情况下要抓住两点来回答。第一,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第二,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问,在第③段中能总结出枫叶变红的原因,即花青素的形成。2.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结构特点是什么?(2分)3.枫叶中的花青素是如何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答案2.【答案示例】花青素既具有碱的性质,能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1分)又具有酸的性质,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1分)【解题思路】第③段“花青素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可能性”一句中“这种结构特点”即上文所说的内容,花青素既具有碱的性质,能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又具有酸的性质,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3.【答案示例】由于深秋气温骤降,光照减少,叶片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项目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张中央77课件
- 双语列车长空调故障的应急处置课件
- 铁路货物运输保险YourSiteHere课件
-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李笑娜课件
- 丙烯花卉儿童课件
- 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翻译学院《中医药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驾校管理系统答辩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爱我你就抱抱我课件PPT
- 鄂科版心理健康七年级 14.话说偶像 教案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4-04-05-05 人工智能训练师
-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子实验设计
- 《永遇乐(李清照)》(课堂PPT)
- 四川省200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 长输管线焊材用量计算表
- 日立风冷热泵H系列螺杆机组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