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历史试题(解析版)(一)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历史试题(解析版)(一)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历史试题(解析版)(一)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历史试题(解析版)(一)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历史试题(解析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3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贾湖遗址历经8次发掘,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其中,出土的40余支骨笛,是迄今世界上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且能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最早的管乐器实物,这一发现有力推翻了先秦才有五声音阶的传统认识。下列关于贾湖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代表②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已较为明显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达到一定水平④手工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可知,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①时间不符合史实;贾湖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以及40余支骨笛,但未体现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②说法不符合材料;贾湖遗址出土的40余支骨笛,是迄今世界上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且能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最早的管乐器实物,反映了该地区史前音乐达到一定水平,③说法正确;贾湖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以及40余支骨笛,反映了手工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④说法正确。故③④表述正确,D项正确;①②不符合材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这在本质上说明原有的统治秩序出现问题,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故选B;ACD项都是表现,没有反映出本质问题,排除。3.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北宋时由北朝民歌整理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木兰诗》中,载有“策勋十二转”这一唐代奖赏军功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项正确;《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发展而来,其中虽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表述,但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错误。4.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只有空道后才取得实权,负责具体事务。这一制度设计()A.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B.防止了官吏擅长之权C.适应文人治国的需要 D.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代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但这也增强了宋朝的官僚队伍,进而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分化事权的方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这一制度设计有利于防范官吏擅权,但没有“防止了”官吏擅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化事权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没有涉及对文官、武官的态度,与文人治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反映了清朝康熙初年至道光初年人口、耕地及人均耕地的变化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人口(百万)耕地人均耕地(亩)康熙元年(1661年)42.53485.226.34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81.65555.956.76乾隆十八年(1753年)183.68677.583.69道光二年(1822年)372.46696.921.82A.粮食亩产呈现增长趋势 B.封建盛世里潜伏着危机C.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D.广大民众生活富足安逸〖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朝(中国)。据图表可知,康熙元年至道光二年,人口激增及人均耕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急剧增长导致资源危机日益显露,B项正确;图表中只涉及人均耕地,未提及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排除A项;该时期,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社会转型条件不成熟,排除C项;“富足安逸”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D项。故选B项。6.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A.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根据材料“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成为“国中之国”,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7.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A.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付赔款 B.允许私人兴办企业C.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 D.应兴办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晚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从材料中的“惟赖于商”及这一时期中国状况,可知是张振勋建议清政府允许私人兴办企业,即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以此来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政府的政策8.“这次改革使中国结束了沿用多年银本位制度,建立了以纸币为主的新型货币体系,促进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是中国金融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开启了中国货币发行制度化的道路,同时也是中国与英、美、日等国际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1912年中华民国以银元为法定货币B.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C.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D.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发行人民币〖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35年(中国)。结合所学,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中国国民政府在1935年的币制改革实为反危机的一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并非1912年中华民国以银元为法定货币的事件,排除A项;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匆匆上阵迅速失败,不符合材料“标志性事件”“开启制度化道路”的评价,排除C项;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发行人民币不存在与西方国家的博弈,排除D项。故选B项。9.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答案〗A〖解析〗“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共商建国大计”可知,这是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场景,体现了民主精神,选项A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时间是1954年,第一届政协时间是1949年,排除B;人大制度确立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选项C、D排除。10.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他的这段话旨在A.强调国企改革应加快推进政企分开 B.主张改革要发挥政府监管职能C.推动改革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促进国有资产稳定健康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可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发生变化,政府不应该再对企业进行计划和干预,由此可知这段话旨在强调国企改革应该加快推进政企改革,故选A,排除B;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政企分开,不是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排除C;D项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11.当自然常常被古老的民族看作是混沌、神秘、变化无常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表明古希腊哲学A.蕴含着理性思维 B.特别强调以人为本C.否定了上帝权威 D.转向自然科学研究〖答案〗A〖解析〗根据“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可知,古希腊哲学注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存在一定规律,并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体现出一定的理想思维,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强调以人为本”“否定了上帝权威”,排除BC;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古希腊哲学存在理性思维,没有体现此前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内容,无法体现“转向自然科学研究”,排除D。12.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昔日强大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羸弱不堪,荷兰与瑞典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的国家,法国则强于西欧,瑞典傲视欧洲东北部,新教德意志逐渐崛起。由此可知,这场战争()A.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B.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C.结束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D.改变了欧洲格局奠定维也纳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48年(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出现了众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这说明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得到发展,A项正确;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排除B项;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不能一概而论,中世纪教权与王权有过重要的斗争与变迁,宗教改革后天主教的影响力也有明显削弱,排除C项;维也纳体系是在拿破仑战败后的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基础上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1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在贵族制之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材料反映了()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材料的核心,即主张“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要小”,即实现民主政治。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没有依据;C项属于无关项;D项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主张14.如图为19世纪中期德国现实主义画家门采尔创作的《轧钢厂》。画面描绘了轧钢厂中工人繁忙生产的景象。巨大的机器组成的“钢铁森林”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让人感到“仿佛随时都会被轧钢机器吞进去",工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专心致志、有的疲惫、有的眼神中充满愤恨。据此可知,作者意在()A.彰显德国钢铁制造行业的先进 B.歌颂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C.批判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 D.表达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同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德国)。根据材料“工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专心致志、有的疲惫、有的眼神中充满愤恨”可知,该画作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时代工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同情,D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无法得出德国钢铁制造行业的先进,排除A项;该画作的重点在工人,轧钢厂是背景,主题并非歌颂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工人阶级的同情,没涉及到环境污染,排除C项。故选D项。15.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A.是美苏冷战格局下的产物 B.是大国谋求国际协调的产物C.是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D.是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世界)。根据材料“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且结合所学可知,关贸总协定是在大国间协调下,产生的有关关税及贸易方面问题的一个国际协定,B项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要涉及的是世界贸易的发展,与美苏冷战格局没有关系,排除A项;关贸易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1995年的世贸组织建立起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排除C项;关贸总协定不是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宋代的笔记文)(成书于1095年)有一则笑话: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亨利·玉尔的辑译记载:“在这座城市归属大汗之前当地人不懂得如何制作精糖,他们只是习惯于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材料三元代官修《农桑辑要》甘蔗一节有云:“其下截肥好者,留熬沙糖。”并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是将甘蔗“压挤取汁”之后,“即用铜锅,内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其锅隔墙安置,墙外烧火,无令烟火近锅。专令一人看视,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用瓦盆一个,底上钻箸头大窍眼一个;盆下,用瓮承接。将熬成汁用瓢豁于盆内。极好者澄于盆;流于瓮内者,止可调渴水饮用。”——以上均摘自《读书》2019.9(1)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什么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得出什么重要信息?(2)你认为上述关于沙糖的叙述是否真实?请以三则史料的价值为依据说明理由。〖答案〗(1)用来研究中国沙糖的历史。第一则史料,北宋时期,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糖,是糖浆状态;第二则史料《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证明了直到元代,一些重要制糖产地所生产的糖,仍然是黑稠浆,即沙糖;第三则史料《农桑辑要》中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稠浆是沙糖的最终形态。(2)真实。第一则源于笔记文笑话集,反映了一个时代日常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史料意义。宋代以史料笔记一类为最发达。其主要特点在于多就“亲历”、“亲见”和“亲闻”来记叙本朝的轶事与掌故,内容较为切实,不乏第一手资料。第二则《马可·波罗行纪》是元代马可·波罗的长篇游记,世界学术名著之一,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典籍。记载沙糖是黑稠浆,印证了沙糖是液态糖。第三则《农桑辑要》属于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认为沙糖是流质的,正与前两则信息吻合。这三则史料相互印证,符合历史孤证不立的一般原则。所以关于沙糖的叙述是真实的。〖解析〗(1)由材料“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可知,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沙糖的主题。由材料“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可见北宋时期,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糖是糖浆状态;由材料“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可见直到元代,一些重要制糖产地所生产的糖,仍然是黑稠浆,即沙糖;由材料“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可见《农桑辑要》中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稠浆是沙糖的最终形态。(2)第一则源于宋代笔记文笑话集,以“亲历”、“亲见”和“亲闻”来反映了宋代日常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史料意义。第二则《马可·波罗行纪》是元代马可·波罗的长篇游记,记载沙糖是黑稠浆,印证了沙糖是液态糖。第三则《农桑辑要》属于官修农书,认为沙糖是流质的,正与前两则信息吻合。这三则史料相互印证,符合历史孤证不立的一般原则。所以关于沙糖的叙述是真实的。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大力开办和经营实业,中国女性也积极开办缫丝、纺织、茶叶等工艺厂、缝纫社等实业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推动下,“职教救国”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推动了国民教育的发展。觉醒的国人将女性的经济独立与国家的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大力提倡开展女子教育,打破女子向来不事生产的观念,改变向来女子依赖男子的生活,实现男女平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女子职业教育发轫和发展。——摘编自邹海英、陆春晖《江苏省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解析〗》材料二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内容,以促使江苏女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摘编自王金进《晚清和民国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职教救国思潮的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近代女权运动的影响(2)特点:教育理念先进;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作用:推动男女在受教育权.上的平等;提高了妇女谋生能力,促进了妇女解放;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后世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大力开办和经营实业”即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一“职教救国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推动、觉醒的国人”可以得出,职教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根据材料一“开展女子教育,打破女子向来不事生产的观念,改变向来女子依赖男子的生活,实现男女平权”则反映出女权运动的开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兴起,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的思想解放密不可分。【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可知,教育理念先进;根据材料二“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可以得出,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根据材料二“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可以得出,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材料二“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男女在受教育权上的平等;根据材料二“《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了妇女谋生能力,促进了妇女解放;根据材料二“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后世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译本,连同自己的文化成果输往欧洲,从而奠定了西欧新文化的基础。与此同时,阿拉伯人还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及其帝国无愧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之美誉。——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材料二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提出的先夺取政权,然后在苏维埃先进制度的基础上赶上西欧文明,讲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还直接推动了东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线,使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摘编自黄宗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促进欧洲文化进步的角度,阐释“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举例阿拉伯帝国与唐代中国之间的人员往来情况。(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列宁对“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所进行的重大探索,结合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十月革命“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答案〗(1)意义: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并将其输往欧洲,奠定了欧洲新文化的基础;中国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或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举例:杜环被阿拉伯军队俘虏后,随军西行,最远到达北非。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2)探索: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桥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诞生;促成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兴起;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农武装起义;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西方)。第一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材料“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再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并将其输往欧洲,奠定了欧洲新文化的基础;中国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或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第二小问人员往来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环被阿拉伯军队俘虏后,随军西行,最远到达北非。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7年(俄国)。第一小问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为挽救俄国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第二小问桥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的诞生;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农武装起义;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其它方面回答。19.【历史记忆中的西北地区】材料“到边疆去”“到西北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相当流行的口号。《良友画报》开辟专栏反映西北地区风土民情。1932年9月,良友全国摄影团从上海出发,在七个半月走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共16省,行程共五万余里,采摄照片万余幅。由此形成的系列报道“全国猎影记"中的“西北印象”报道了对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考察印象。西北在“全国猎影记”中留下了“尚未开垦之富源”的印象,说明“中国并非真的穷,不过偶然拿着钥匙挨饿罢了”。1935年,开辟了“良友读者旅行列车”,除摄影记者自行前往采访外,还可以由读者投稿。其中有大量篇幅介绍西北的河套、蒙古、青海,以及西南的康藏地区,展示了西部边疆地区土地广大、物产丰富、风俗特异、民风淳朴以及周边列强对西北、西南的觊觎。同时还记录上述地区大量的特色风景和文物古迹。1936年至1937年,推出了“西游记”十篇。专栏作者庄学本,此行是护送班禅大师返回西藏,并且沿途考察西北与黔藏等省的社会、语言、物种等,行程路线为由首都南京出发,经西安、潼关、陕西、甘肃、青海入藏,行程万里。专栏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的描绘和保卫国族的暗示。——摘编自王若梅《(良友画报)关于西北地区的论述初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楚,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北部考察热潮,反映了维护民族团结、共同抵御外侮的时代主题。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术知识界在西北地区进行的考察,展示了西北地区的风土民情、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等。《良友画报》开辟相关专栏,反映了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维护民族团结、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华夏民族情感、塑造家国情怀、促进内地与边疆共同发展的观念。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逼近,对西北边疆的重视,不仅能够推动政府加速对该地区的建设和开发,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还能够呼吁国民重视边疆,抵抗列强的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各民族应该团结携手,共同抵御日本侵略。结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西北边疆重视,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西北在‘全国猎影记’中留下了‘尚未开垦之富源’的印象,说明‘中国并非真的穷,不过偶然拿着钥匙挨饿罢了’”“展示了西部边疆地区土地广大、物产丰富、风俗特异、民风淳朴以及周边列强对西北、西南的觊觎”“专栏充满了少数民族风情的描绘和保卫国族的暗示”可拟定论题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北部考察热潮,反映了维护民族团结、共同抵御外侮的时代主题。论述可结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术知识界在西北地区进行的考察所取得的成果,所反映出的当时中国有识之士维护民族团结、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华夏民族情感、塑造家国情怀、促进内地与边疆共同发展的观念。及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逼近,呼吁国民重视边疆,抵抗列强的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各民族应该团结携手,共同抵御日本侵略等史实进行说明即可。最后进行总结升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西北边疆的重视,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贾湖遗址历经8次发掘,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其中,出土的40余支骨笛,是迄今世界上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且能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最早的管乐器实物,这一发现有力推翻了先秦才有五声音阶的传统认识。下列关于贾湖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代表②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已较为明显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达到一定水平④手工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可知,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①时间不符合史实;贾湖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以及40余支骨笛,但未体现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②说法不符合材料;贾湖遗址出土的40余支骨笛,是迄今世界上出土个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且能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最早的管乐器实物,反映了该地区史前音乐达到一定水平,③说法正确;贾湖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以及40余支骨笛,反映了手工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④说法正确。故③④表述正确,D项正确;①②不符合材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主张,这在本质上说明原有的统治秩序出现问题,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故选B;ACD项都是表现,没有反映出本质问题,排除。3.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北宋时由北朝民歌整理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木兰诗》中,载有“策勋十二转”这一唐代奖赏军功的说法,体现出其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新的历史内容,C项正确;《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发展而来,其中虽有唐代奖赏军功的表述,但记载的并非“政治制度的变迁”,A项错误;《木兰诗》由北朝民歌加工发展而成,不是宋代文人的创作,B项错误;《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经唐代传诵,宋代加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错误。4.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只有空道后才取得实权,负责具体事务。这一制度设计()A.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B.防止了官吏擅长之权C.适应文人治国的需要 D.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有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代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但这也增强了宋朝的官僚队伍,进而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分化事权的方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这一制度设计有利于防范官吏擅权,但没有“防止了”官吏擅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化事权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没有涉及对文官、武官的态度,与文人治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5.下表反映了清朝康熙初年至道光初年人口、耕地及人均耕地的变化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人口(百万)耕地人均耕地(亩)康熙元年(1661年)42.53485.226.34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81.65555.956.76乾隆十八年(1753年)183.68677.583.69道光二年(1822年)372.46696.921.82A.粮食亩产呈现增长趋势 B.封建盛世里潜伏着危机C.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D.广大民众生活富足安逸〖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朝(中国)。据图表可知,康熙元年至道光二年,人口激增及人均耕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人口急剧增长导致资源危机日益显露,B项正确;图表中只涉及人均耕地,未提及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排除A项;该时期,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社会转型条件不成熟,排除C项;“富足安逸”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D项。故选B项。6.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A.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根据材料“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成为“国中之国”,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7.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A.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付赔款 B.允许私人兴办企业C.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 D.应兴办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晚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从材料中的“惟赖于商”及这一时期中国状况,可知是张振勋建议清政府允许私人兴办企业,即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以此来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政府的政策8.“这次改革使中国结束了沿用多年银本位制度,建立了以纸币为主的新型货币体系,促进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是中国金融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开启了中国货币发行制度化的道路,同时也是中国与英、美、日等国际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1912年中华民国以银元为法定货币B.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C.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D.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发行人民币〖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35年(中国)。结合所学,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中国国民政府在1935年的币制改革实为反危机的一部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并非1912年中华民国以银元为法定货币的事件,排除A项;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匆匆上阵迅速失败,不符合材料“标志性事件”“开启制度化道路”的评价,排除C项;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发行人民币不存在与西方国家的博弈,排除D项。故选B项。9.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答案〗A〖解析〗“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共商建国大计”可知,这是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场景,体现了民主精神,选项A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时间是1954年,第一届政协时间是1949年,排除B;人大制度确立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选项C、D排除。10.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他的这段话旨在A.强调国企改革应加快推进政企分开 B.主张改革要发挥政府监管职能C.推动改革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促进国有资产稳定健康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可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发生变化,政府不应该再对企业进行计划和干预,由此可知这段话旨在强调国企改革应该加快推进政企改革,故选A,排除B;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政企分开,不是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排除C;D项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11.当自然常常被古老的民族看作是混沌、神秘、变化无常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表明古希腊哲学A.蕴含着理性思维 B.特别强调以人为本C.否定了上帝权威 D.转向自然科学研究〖答案〗A〖解析〗根据“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可知,古希腊哲学注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存在一定规律,并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体现出一定的理想思维,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强调以人为本”“否定了上帝权威”,排除BC;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古希腊哲学存在理性思维,没有体现此前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内容,无法体现“转向自然科学研究”,排除D。12.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昔日强大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羸弱不堪,荷兰与瑞典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的国家,法国则强于西欧,瑞典傲视欧洲东北部,新教德意志逐渐崛起。由此可知,这场战争()A.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B.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C.结束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D.改变了欧洲格局奠定维也纳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48年(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出现了众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这说明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得到发展,A项正确;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排除B项;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不能一概而论,中世纪教权与王权有过重要的斗争与变迁,宗教改革后天主教的影响力也有明显削弱,排除C项;维也纳体系是在拿破仑战败后的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基础上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1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在贵族制之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材料反映了()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材料的核心,即主张“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要小”,即实现民主政治。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没有依据;C项属于无关项;D项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主张14.如图为19世纪中期德国现实主义画家门采尔创作的《轧钢厂》。画面描绘了轧钢厂中工人繁忙生产的景象。巨大的机器组成的“钢铁森林”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让人感到“仿佛随时都会被轧钢机器吞进去",工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专心致志、有的疲惫、有的眼神中充满愤恨。据此可知,作者意在()A.彰显德国钢铁制造行业的先进 B.歌颂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C.批判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 D.表达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同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德国)。根据材料“工人们表情各异,有的专心致志、有的疲惫、有的眼神中充满愤恨”可知,该画作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时代工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工人阶级的敬意和同情,D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无法得出德国钢铁制造行业的先进,排除A项;该画作的重点在工人,轧钢厂是背景,主题并非歌颂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工人阶级的同情,没涉及到环境污染,排除C项。故选D项。15.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A.是美苏冷战格局下的产物 B.是大国谋求国际协调的产物C.是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D.是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世界)。根据材料“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且结合所学可知,关贸总协定是在大国间协调下,产生的有关关税及贸易方面问题的一个国际协定,B项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要涉及的是世界贸易的发展,与美苏冷战格局没有关系,排除A项;关贸易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1995年的世贸组织建立起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排除C项;关贸总协定不是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宋代的笔记文)(成书于1095年)有一则笑话: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亨利·玉尔的辑译记载:“在这座城市归属大汗之前当地人不懂得如何制作精糖,他们只是习惯于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材料三元代官修《农桑辑要》甘蔗一节有云:“其下截肥好者,留熬沙糖。”并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是将甘蔗“压挤取汁”之后,“即用铜锅,内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其锅隔墙安置,墙外烧火,无令烟火近锅。专令一人看视,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用瓦盆一个,底上钻箸头大窍眼一个;盆下,用瓮承接。将熬成汁用瓢豁于盆内。极好者澄于盆;流于瓮内者,止可调渴水饮用。”——以上均摘自《读书》2019.9(1)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什么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得出什么重要信息?(2)你认为上述关于沙糖的叙述是否真实?请以三则史料的价值为依据说明理由。〖答案〗(1)用来研究中国沙糖的历史。第一则史料,北宋时期,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糖,是糖浆状态;第二则史料《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证明了直到元代,一些重要制糖产地所生产的糖,仍然是黑稠浆,即沙糖;第三则史料《农桑辑要》中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稠浆是沙糖的最终形态。(2)真实。第一则源于笔记文笑话集,反映了一个时代日常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史料意义。宋代以史料笔记一类为最发达。其主要特点在于多就“亲历”、“亲见”和“亲闻”来记叙本朝的轶事与掌故,内容较为切实,不乏第一手资料。第二则《马可·波罗行纪》是元代马可·波罗的长篇游记,世界学术名著之一,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典籍。记载沙糖是黑稠浆,印证了沙糖是液态糖。第三则《农桑辑要》属于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认为沙糖是流质的,正与前两则信息吻合。这三则史料相互印证,符合历史孤证不立的一般原则。所以关于沙糖的叙述是真实的。〖解析〗(1)由材料“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可知,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沙糖的主题。由材料“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可见北宋时期,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糖是糖浆状态;由材料“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可见直到元代,一些重要制糖产地所生产的糖,仍然是黑稠浆,即沙糖;由材料“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可见《农桑辑要》中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稠浆是沙糖的最终形态。(2)第一则源于宋代笔记文笑话集,以“亲历”、“亲见”和“亲闻”来反映了宋代日常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史料意义。第二则《马可·波罗行纪》是元代马可·波罗的长篇游记,记载沙糖是黑稠浆,印证了沙糖是液态糖。第三则《农桑辑要》属于官修农书,认为沙糖是流质的,正与前两则信息吻合。这三则史料相互印证,符合历史孤证不立的一般原则。所以关于沙糖的叙述是真实的。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大力开办和经营实业,中国女性也积极开办缫丝、纺织、茶叶等工艺厂、缝纫社等实业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推动下,“职教救国”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推动了国民教育的发展。觉醒的国人将女性的经济独立与国家的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大力提倡开展女子教育,打破女子向来不事生产的观念,改变向来女子依赖男子的生活,实现男女平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女子职业教育发轫和发展。——摘编自邹海英、陆春晖《江苏省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解析〗》材料二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断地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内容,以促使江苏女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摘编自王金进《晚清和民国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职教救国思潮的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近代女权运动的影响(2)特点:教育理念先进;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作用:推动男女在受教育权.上的平等;提高了妇女谋生能力,促进了妇女解放;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后世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大力开办和经营实业”即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一“职教救国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推动、觉醒的国人”可以得出,职教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根据材料一“开展女子教育,打破女子向来不事生产的观念,改变向来女子依赖男子的生活,实现男女平权”则反映出女权运动的开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兴起,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的思想解放密不可分。【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可知,教育理念先进;根据材料二“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可以得出,重视女子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根据材料二“上海女子中西医学院旁边开办了一所附属女病医院,作为实习医院”可以得出,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材料二“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晚清民国时期江苏一些女子职业教育机构,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男女在受教育权上的平等;根据材料二“《壬戌学制》整个地渗透着要求女子职业教育要具备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人们生计和生活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了妇女谋生能力,促进了妇女解放;根据材料二“南通女工传习所不仅学习日常文化理论课,还将日常实习的优秀产品投入生产,并设立织绣局主要负责出售工作,分公司遍及海内外,如芝加哥、纽约等地均设有分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后世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译本,连同自己的文化成果输往欧洲,从而奠定了西欧新文化的基础。与此同时,阿拉伯人还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及其帝国无愧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之美誉。——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材料二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提出的先夺取政权,然后在苏维埃先进制度的基础上赶上西欧文明,讲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还直接推动了东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线,使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摘编自黄宗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1)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