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1页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2页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3页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4页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3我们先看到了根

4种子变成了幼苗

5茎越长越高

6开花了,结果了

7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珠从哪里来

6水和水蒸气

7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有磁性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指南针

7做一个指南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本课主要有两项活动:

活动一:记录自己的想法

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

本活动我是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学生主要交流他们的想法:包括:

植物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植物的生长从什么开始?学生通过交流,在加上教师

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回顾三上学习的向日葵的一生生长过程,学生都能认识到绿色

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

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

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

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

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

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

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

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

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

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

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

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

样的错误了。

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的练习,有的不能完成,还应继续端正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

2.学生的观察还不够深入细致,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种植我们的植物

自去年任三年级科学一课程以来,一直最让我头痛的事情是课堂空洞,没有实

际的东西给学生看,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一直以来我也抱怨学生上课纪律不太

好,可能这还是和课堂脱离实际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多想办

法,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

三年级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大纲建议让学生亲自种植凤

仙花,(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

纪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一一幼苗生长一一枝叶生长一

一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纪录和比较来描

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

针对大纲的要求,我总觉得空荡荡的,心里也充满了很多的困惑,每当翻开科

学书,我总会自言自语,这个单元适合我们城市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真正能从这

个单元获得多少知识呢?作为老师,虽然我每次上课都会通过查阅很多的资料,希

望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学生听的有兴趣,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

动手,课后人人观察,人人纪录。但是在这个单元,我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也觉

得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虽然我在理论上告诉了学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以及植

物根、茎、叶各部分的作用。看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感兴趣的又有多少人呢?从课

堂上下来真是有种莫名的失落。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怪学生,课后我也想了很久,

我个人认为:第一,凤仙花的种子学生买不到(课堂上虽然用其他的植物种子代替

了凤仙花的种子,学生只学会了怎么种植。)第二:凤仙花的生长周期(3〜4月播种,

6〜7月种子成熟)贯穿整个学期,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我仅让学生掌握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和步骤,课上我

仅能用一个一次性杯子给学生做示范,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后自己种植。但根据课

后的了解,真正种的人非常少,而且种的质量也不高,因为他们不像农村的孩子,

种植植物的条件不够充分。

总之,这个单元,我总是觉得这个单元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主要是条件有限,

资源有限,很多试验不能到位

我们先看到了根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

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

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学中要有新观念,

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科学课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

授。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

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

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

同的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让学生积累生活

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

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

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

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植物的变化

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

研究。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

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

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学科学、爱

科学、用科学讲求实证的意识。

种子变成了幼苗

反思一: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核心组织整个教学程序。

比如先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悠扬的音乐和活灵活现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同学们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自行探

究种子的特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

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常见的种子,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一看,用手画一画来认识它

的内部结构,然后出示其他种子,让学生很自然地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种子内部

构造规律。

反思二:要注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线索贯穿始末。

在让学生探究种子特征及萌发过程时,要时刻用课件和动画效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有许多困惑:对知识点的落实怎么把握,才不会

对学生造成误导。比如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划分应如何把握会更好一些,

如何有效地把握科学知识科学性的落实,这也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有待继续探究的

问题。

《开花了,结果了》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学起来不容易记牢,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教

学活动形式。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

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图片,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活

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按新课标要求,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

本课教学过程我注意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

生命的态度。具体操作是,上课开始时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美妙的音

乐,欣赏花开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

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最后让小老师轮流上台讲解,让听众们修改补充并作出评价,这不仅让学生得

到了锻炼,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倾听,还增强了自评和互评意

识。

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学生活动多,一节课上完觉得比较紧张,因此要控制好

每个环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否则学

生就容易散了,收不回来,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

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

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

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

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

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

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问题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

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

1.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

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

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蚕的生长变化》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都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层到深层的顺序,层层递进去

研究,挖掘。但,今天我却打破了这种正常的认知顺序,巧妙地调整后,却调出了

一份好心情。

蚕其貌不扬的外表,甚至说看见它那笨拙的的样子会有一种令人生厌的感觉,

可它却有一种默默无闻,一心吐丝造福人类的可贵品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

那其丑无比的笨笨虫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美化的,可爱的小生命。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一幅栩栩如生的蚕的图

片出示在学生面前时,大部分学生都把脸转到一边,并不住地说:“真恶心。”个别

几个学生虽没有做出那么强烈的反应。但也只是为了免遭老师的批评。我当时确实

很气愤,可转念一想,如果换成我,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

的小生命,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需要建立在对它良

好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于是,我马上想到调整教学顺序。先从后面的内容入手,

我向学生生动地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

织成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心理在一点点变化,由厌恶到惊叹到喜爱,我

抓住这个契机,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蚕吗?”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那么

我们就带着喜欢之情再去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下它身体结构的特点。学生都愉

快地投入其中,其乐融融。最初的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不是书本的简单复制者,而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书

本的升华再造者,活人教活书。

蚕变了新模样

反思一:

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蚕的前一段时间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刻

的印象,自然的过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我主要围绕着两个活动进行,第一个活动围绕着“蚕宝宝变成

了什么样”进行。在活动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蚕宝宝把自己裹在蚕茧里到底

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然后通过观察,发现蚕宝宝

变成了蚕蛹,再组织学生对蚕蛹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在学生观察蚕蛹的变化的过程,注意蚕宝宝和蚕蛹的比较,发现蚕蛹的身体特

点。另一个问题是蚕变成蛹以后,还会不会变成其他形状做出猜测。同时鼓励学生

积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对蚕蛹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进行第二个

活动对“蚕茧的观察”。在这一活动中,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蚕茧的形状、颜

色、大小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第二步指导学生拉蚕丝活动。这

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对拉丝方法做了适当的指导。在两个活动完成

以后,再对所学知识做以适当拓展。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蚕丝的如

何制成,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

让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养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学研究活动,它也是一次对“蚕

文化”的深刻体验。

反思二:

1.观察蚕蛹,发现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让学生了解蚕蛹

还有生命,要是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动.

2.观察蚕茧个蚕丝,指导学生进行拉丝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

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在课堂上,学生都不太了解蛾子,我让他们看书本的范

图,再进行详细讲解,让他们了解蚕的这种形态叫做蛾.把它和蝴蝶蜻蜓做比较让他们

找出不同处和相同处来,从而对蛾子有详细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

们进行了拉丝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非常好.最后我告诉他们抽取蚕丝织

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蛹变成了什么

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的组成4人小组。人员定好之后,给自

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组内再选出“总指挥”、“解说员”、“音响

师”、“记录员”等。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都有各自的

任务。“总指挥”的作用就如同平时的小组长一样,去协调组内成员的活

动;“解说员”是代表整个小组成员,向全班进行汇报的;“音响师”组织

好全组的人员发表意见,并管好小组的纪律,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记

录员''要做好实验的记录工作。课上,各小组的成员配合默契,回答问题

时妙语连姝。

为什么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想最重要

的是把合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们可以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由的

发挥。《标准》中指出:我们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

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

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科学课没有绝对的“模式”可套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教材的不

同,去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把新课

程改革落到实处。

蚕的生命周期

反思一:

通过一个多月的养蚕实践,师生共同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了解了蚕一生

所经历的由卵到蚕、再结茧变蛹、再化蛾的全过程。获得了蚕成长蜕皮四次的第一

手资料。体验了采桑养蚕的辛苦,收获了白、黄、水红等色蚕茧和劳动的快乐!学

习了昆虫变态等知识。

下面把蚕蜕皮的观察记录展现给大家,与喜欢养蚕的同行们共同分享:(蚕是四

月一日孵出来的)

蚕蜕皮的观察记录表

蜕皮次数日期外形变化蚕蜕皮的过程

体长(毫米)颜色

14月8日6灰黑第一天仰着头一动

24月14日11灰白也不动,第二天先脱

34月19日17米白嘴巴皮再脱身体的

44月26日36白色

反思二:

本课由于我们北方养的是秋蚕,本学期还没有到养蚕的季节,学生不容易了解

到养蚕的全过程,也了解不到蚕的周期。为此我通过录象片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和

体验蚕的一生会更加形象,而且能亲身感受到蚕的生命周期经历过哪几个阶段。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是看热闹,没有记住多少,现

在想起来,如果训练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就好了。让他们看中学,学中记,记中

想,这种学习方式,我想效果会更好

动物的生命周期

反思一: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我国养蚕己经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

国有“丝绸之国”之称,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

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来?”等问题更是

一无所知。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亲自去观察、

测量、记录、交流。饲养过程不仅是能让学生获得养蚕和蚕变态等知识的过程,更

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研究兴趣和能力的过程。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珍爱小动

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

趣。”等目标。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引领式“问题”的出现,这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

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纵观整单元教材,我们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组成:

(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蚁蚕是什么样的(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

(二)可爱的蚕宝宝(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

(三)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教材没有对这三块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空

间完全是开放的。一改以往《养蚕》教材主要以展示蚕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为内

容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

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

探究的乐趣。教材期望:通过课外延伸的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

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懂

得珍爱生命;同时将长时间对蚕的观察结果以写或画、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培养

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和勇气,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材料设计方面

教师需要准备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还有自己拍摄

的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总之,学生需要的材料我们要尽量满足,这才能

真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本单元的课型特点,将讨论、观察、交流、评价贯穿于

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把这单元教学设计成两大块:(1)观察认知性探究活动——

课内,通过讨论、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爱换新衣的蚕宝宝,身肥体壮

的蚕宝宝,自己盖新房的蚕宝宝;(2)实践体验性探究活动——课外,学生养蚕、

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获得养蚕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激起学生对养蚕的兴趣,调动

起学生参与养蚕的欲望。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

氛围,使学生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

理。教师在课后还要经常了解学生养蚕的情况,及时给学生以帮助,一定要想办法

使学生坚持养到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学中,我采

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

让学生们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捉蚕、画蚕,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通过他们的观察、

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感性认识。

并在活动中锻炼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

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

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蚕的行为特征,活动过程中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课后很多学生在饲养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蚕、观察小蚕

的生长是十分有趣的事。

反思二:

在实践活动中,我真实感受到:

一、千万不能小看学生。

整个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

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同学是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有的同学发现可以用牛奶来

喂养蚕,这样蚕生长的速度变快,茧子的产量增加。有的同学为了照料生病的蚕,

晚上11点还起来,母亲叫他好几次后,才睡觉,其关心程度让我吃惊。这不是科学

探究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二、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这也是对“做中学”的一种理解。学生在养蚕

活动中,发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小组养的蚕死了一条,他们一大早,跑到实验室

问我。当时我并没有告诉他们,而是先让他们找原因。最后,他们确定问题出在桑

叶上。经过调查,昨天给蚕吃的桑叶是冰冻过的。为了证明这一切,我建议他们重

新做个实验。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

来他们做了实验,证明蚕的死因确实在桑叶上。

三、教师应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重在:在活动中获得

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

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

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养蚕活动结束后,我的个人体会是:

运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

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这就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师生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我们的生命周期

终于教完了《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难在师生都没有养蚕的具体经历,

难在学生对生命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听大人说过”的表面。特别是教最后的《我

们的生命周期》,学生对人也会经历生、老、病、死大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是小孩,

根本没有经历过人生旅程的挫折。倒是我在备案时查找资料时,深深地感触:每个

人都应该善待生命!

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0〜35岁,为人生的最

活跃期,身体的组织器官从开始发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总的趋势是积极上升的,

所以称健康期。36〜45岁,人的生理功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开始衰退,比

如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症状开始显现等,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疾病的形成

期。46〜55岁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数疾病在此阶段暴发,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

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期高发。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46〜

55岁这个年龄段,故有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56〜65岁为安全过渡

期。65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反倒是相对安全期。

注意:46〜55岁。一般来说,46〜55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处在这个时期

的人大都年富力强,事业有成,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个阶段也

是生命的高危期,许多疾病在这时暴发或显现。46〜55岁是人一生中特殊的年龄段。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是工作担子重,事业上不甘落后,二是家庭负担重,上有

老下有少,子女升学就业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很大。于是,很多人不得不加班

加点地工作,健康处于长期透支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况。这个时期

人际关系交往频繁,社会应酬多,烟薰酒煎,膏粱厚味,体内环境渐被“污染”,高

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等许多“富贵病”也接踵而至。很多人自恃年富力强,忽

视了自我保健,也未能及时做健康检查,所以有些疾病一经查出已到晚期,失去了

治疗的机会。

善待46〜55岁这一生命的高危期,首先要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自我保健,戒除

烟酒等不良嗜好,二是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悦,三是加强体

育锻炼,四是定期做体格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一些器质性疾病。

请老教师们一定要定期体检,给自己减负,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保持乐观豁

达的心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和社会交流活动,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不断“加

油”!

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

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课前我看教科书、教学

用书感觉挺简单得,只要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会认读温度计以及零下温度就行。

可是一堂课下来,时间感觉还很紧,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读还是有些困难,也就是说我

上了一节失败的课。失败的原因在哪,我反复深思。从两个方面查找原因。

一、在教学结构方面:

1.在比较水的冷热活动,设计意图是学生分两次感知四杯不同温度的水,但由于顺序

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让他们感觉到用手不能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

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体会的不透,教师也没深挖,没有激起学生前概念与现实现

象的矛盾冲突,这是一大败笔。

2.在观察温度计时,没有给足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3.在摄氏度的读和写时,教学难点解决的过于生硬,尤其是在零度一下读的时候应是

从零度开始往下读,当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但由于我没有追问,“你是怎

么读的”,错过的教学时机,最后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准确的读出来。

二、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教师语言啰嗦,不精练,逻辑性不强。

2.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激情,没有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

3.对教学时机的把握不够。

以后我在教学时一定要吸取这方面教训I。

《测量水的温度》

为了让孩子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我在《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教学时将教

学调整为两课时。今天在306班上了第一课时。主要包括以下教学环节:

(一)认识各种温度计

在认识各种温度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根据合理选择温度计。

(二)学习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

此部分教学十分重要,能为学生在后续测量的规范操作提供帮助。本环节,我先让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测量水温的方法。学生自学后,让他们边讲解要点,教师边通

过示范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泡

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为什么读数时不能让温度计离开?……让学生认识到不规范

的操作会引起的测量结果的误差。

(三)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

教材设计的是测量冷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考

虑到安全,我只安排测量前三种水温。在测量前,我先让学生用触觉判断冷水、温

水和烫手的热水,再猜测这三种水的温度,其目的是期望让学生通过后续的实际测

量和此时的猜测比较,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凉、温、热”等词。学生的猜测为:冷

水:5——6摄氏度;温水:30摄氏度左右;烫手的热水50——60摄氏度左右。猜

测后,让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分别测量三种水的温度(每组六人,每两人一小组),实

验前提醒学生注意分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实验时,我看到孩子们的态度是认

真的,操作比较规范,巡查了几组,认读很准确。从孩子的实际操作中,我看到了

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认真与严谨。在汇报测量数据是,我发现:尽管孩子的操作比较

规范,但还是存在误差。例如:冷水的温度(共八组,四组为17摄氏度,四组为16

摄氏度,测试16摄氏度的小组均靠窗)温水的温度:(四组测量为33摄氏度,两组

为34摄氏度,一组为31摄氏度)烫手的热水(四组为48摄氏度,两组为47摄氏

度,一组为51摄氏度)。误差产生,就要分析原因,对于冷水,一般不应该出现差

异,因为冷水的温度接近室温,比较好测试,一位学生在分析时,认识到,临近靠

窗的四组测量的数据都低一度,是因为靠窗的温度低些,所以测量的水温也低些。

确实,孩子很善于观察和思考,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孩子。对于温水和热水的测量有

差异在预想之中,一来,实验室的温度计本身就存在误差,大约在1度左右;二来

测量温水和热水,孩子们读数的时间不一致(有的还未等液面停止就读了,有的温

读开始下降了才读)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居然也能把这些可能造成误差产生的原

因也分析了出来,确实思维很严谨。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的表现让我觉得课前我花

那么多时间准备材料很值得!分析原因后,通过实际测量的数据,对比前面的猜测,

孩子们会发现事实与猜测的差距,通过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冷水的温度接近常温,

温水一般在25-30摄氏度(我今天的温水温度调高了),热水的温度超过48摄氏度。

水结冰了

结冰了,我正如水一样,上完这一课自己也快结冰了。这一课的难度可想而知,

上完四个班总结如下:

第一:冰的观察。

通过学生的观察冰的特点:很滑、白色、透明、有固定的形状、无味、不会流

动等。其中白色是错误的观察结论,可是学生手上拿的冰中间的确是白色的,只有

周围一圈是无色的,这又怎么解释呢?因为备课时没有备到这个小问题。我只能这

么说:“小朋友们看到中间是白色的原因是它这个地方的温度最低,周围的一圈是无

色透明的,其实这一圈的温度稍高一点,已经开始融化了。如果过一段时间来看这

块冰,中间的白色还会有吗?同学们可以下课后再继续观察。“我无法用填鸭式的方

法教学生冰就是无色的,可我又担心学生学完这一课后知识得不到巩固,也不能掌

握扎实的知识,(期末可是要统考的啊!)

查找资料显示:冰中间有白色出现的原因是正常温度下水中溶解有空气,当水到零

度以下时,空气便不再溶解在水分子中,看起来是白色,实际上是很微小的空气泡。

因为备课时,自己没有拿出一块冰来仔细观察,想当然的认为学生会正确观察出冰

是无色的,结果课堂上出现这样的一幕。如果我自己预先观察一下,就不会出现这

样的突发问题了。所以,在做实验之前,不论是观察也好,实验也好,可能会出现

的结果,教师一定要做一遍,并对不同的情况做不同合理的解释。

第二:冰和水的混合物是多少摄氏度?

这一个问题是在配套的作业本里有,所以也只能让学生来完成这一个小实验,

冰和水的混合物,学生测出来是-4C,也有-5C,也有是-2℃。而我自己非常的清楚

冰和水的混合物应该是零摄氏度,后来分析原因,原来学生在测量的时候玻璃泡很

容易碰到冰块的地方,而冰和水的混合物一般情况是要将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的地

方,而不能碰到冰块的地方,这一个微小的变化,学生真的难以做到,当然让学生

有这样的误差还是可以的,但是我想,这样的误差是不是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科学

概念呢。矛盾中……

第三:对书本上49页的一句话有疑问:“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

计的示数。”

这句话的本意是让学生得出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0℃,如果按照书本上这样示

范的来操作,试管里的水何时结冰,你用眼睛能判断吗?如果用眼睛看到试管里水

结冰了,温度计上的温度也就到了零下3或者是零下4摄氏度了,这样的观察能反

映正确的科学概念吗?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不断地

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管里的水,既可让水均匀受冷,还可以及时感知到水在什么时

候开始结冰。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

这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根据我在家中做冰融化的实验显示,如果这课让学生

在课堂上完成冰融化的实验前后一共有两个实验,都是不可行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会造成什么都学不到。

首先我仔细测量了冰融化的实验,从实验开始一直过了40分钟,还没有完成冰

融化的一个过程,本想让水和冰混合融化会更快,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还是选择

了冰融化的过程,只是时间太长,我在家中做好实验后,得到的数据让学生来分析。

加上我做实验过程中的两个短片,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第一个活动让学生

分析上面这张表格知道学生在认读零下温度的高低有一些困难。判别零下15摄氏度

和零下5摄氏度哪个温度高,学生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下回上课对于零下温度

大小也要做一个比较,不然不通过训练,三年级的学生是一下子难以认识。

第二个活动是冰融化比赛,这个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得到更准确的比赛,是安排

给学生回家做。四个班级学生回家作业情况是这样,有一个班只有4位学生没有完

成,一个班级12位学生没有完成,一个班级是只有12位学生完成,一个班级有10

个学生未完成。之所以要布置这样的回家作业是想了解一下学生回家作业究竟会不

会做。同时这节课用到的冰融化实验,如果在学校完成一下子难以完成,同样大小

的冰很难找到,再者,几种课堂上想到的方法:用火烧、用电吹风吹等难以完成,

而在家中只要有家长的适当指导学生会很快完成这样的实验。只要学生能回家做一

做肯定能完成的,这个实验其实并不是很难。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水珠从哪里来

今天刚结束了一节《水珠从哪里来》一课。给我体会是演示实验比分组实验更

好。应该这么说,今天教学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是比较好动,聪明、活跃的一个班级,

如果纪律组织不好将是前功尽弃,想学的同学学不到知识,老师会利用一部分时间

组织纪律。

课的引入是先复习前几节课的水变成冰、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的概念,然

后一个提问:“水蒸气能变成水吗?”学生根据他们的课外知识知道水蒸发到天空中

会变成云,然后下雨落下了就变成了雨水,的确是这么一回事,那究竟是什么原因

会使水蒸气到了天空后变成了云呢?这一点学生还不是非常明确,这时其中有一个

小朋友站起来说是因为水蒸气到了天空中遇到了冷空气变成了云。而云是水的形态

里的哪一种呢?学生不知道,这时通过我的讲解学生知道了云、雾都属于液态的水。

接着我问:“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天空遇冷变成了云、变成雨水落下。那么你能

让我们教室里的水蒸气变成水吗?”这个问题的出现引起学生的思考。

生:“可以把教室冰起来。”

生:“可以开冷空调。”

生:“可以拿一块冰来降温。”

生:“可以开电风扇来把教室变冷。”

以上学生的回答能让我知道学生的思维已经比较严密了,他们知道水蒸气要遇冷

之后才能变成水。这个其实就是本课的目标,利用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

提升,同时也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目标和难点。

第二个环节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他们的想法是不是可行,就是把冰放在玻璃

杯里,看杯的外壁上会有什么出现。首先让学生知道杯的周围有没有水蒸气,凡是

空气在哪里,水蒸气就在哪里。然后开始实验,这个实验是分组实验,而这个班的

学生非常好动,还没等我分发材料,学生已经热开了锅,我发了几个组的材料,学

生就开始除了观察外壁之外,还去玩弄冰块……等等!哦,一发不可收拾了。稍等

片刻学生有了新发现后,我赶忙把学生的材料收回来,这会儿才又重新回了学生认

真思考听课的状态中来了。当时我想,如果换成是演示实验,老师操作,并且把我

操作的实验分别传给学生看,对于这个顽皮班级来说或许会更好。当然,如果是纪

律比较好的班级这个实验进行分组实验还是比较不错的了。

第三环节是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像水蒸气遇到冷之后会变成水的例子。

生:“打开冰箱冷冻柜时看到的白雾。”

生:“从冷冻柜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会有水珠出现。”

生:“夏天棒冰拿出时看到冰棍外面有水珠。”

生:“早晨起床看到窗户玻璃上有水珠。”

生:“下雨后有露珠。”

对于生:“下雨后有露珠。”这一点,我马上展开疑问,让学生来思考是不是这

样的现象,然后再次追问:“秋天的早晨会看到有露水。”是不是水蒸气变成水的情

况,没有学生能回答出,只有几个学生这样说:“那是因为早晨太冷的缘故。''但他

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解释给学生听,原来那也属于水蒸气变成水的现象,

特别是白天和夜晚温差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这样的一节课,我看着它从静静的状态到喧闹的状态,再到静静的状态。由于学

生的聪明才智这节课的目标是完成了,完成得比较出色。最后我感觉自己的心态是,

这节课让我吓了一跳,差点要上砸了。

水的三态变化

一、水的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物质由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

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有六种形式: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解(或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

做凝固,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从固态变成气态叫

做升华,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水在自然条件下有三种状态:平时我们说的水是液态的水,而水蒸气则是气态

的水,冰是固态的水。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水的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这就

是水的三态变化。

二、用酒精灯加热物体的方法

(1)酒精打的火焰可分焰心、中焰、外焰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

低。加热时,应把受热物体放在外焰部分。

(2)用烧瓶、烧杯做容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使容器受热均匀,不致破裂。用

酒精灯直接加热度管、蒸发皿时,应先加微热,使容器受热均匀,然后再把火焰放

在固定的位置上加热。

(3)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上,外壁有水的容器,要擦

干后加热,防止容器破裂。

(4)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同时要使试管

倾斜45℃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以免试管里的液体喷出伤人。

普冷、低温与人们的生活

人们司空见惯的电冰箱、空调器和超市中的速冻食品与生活密切相关。依靠人

工制冰技术,人们在炎热的盛夏可以享受溜冰运动的乐趣。在医院里可以用零下几

十度的冷刀切除人皮肤上的疣子,由于血液冻结,可以避免大量流血;低温麻醉术

可以避免一般药物麻醉对人体的伤害。在现代化大医院中,检查人体软组织病变的

核磁共振成像仪对于诊断早期癌症十分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开刀切片检查的痛苦。

这种核磁成像仪需要有效孔径比人体大的大体积5,000-15,000高斯高稳定度的均匀

磁场,用超导磁体产生,其运行温度是4.2K,用液氮冷却。缺氧病人用的氧气源是

液态氧,由空气液化后进行氧氮分离而制备获得的。在大城市的夜晚,人们看到的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中所充的稀有气体(窟、氨、氯、氨等)都是在空气液化后分离制备

的。汽油或柴油作为汽车燃料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采

用液化天然气比压缩天然气使汽车携带更多燃料,天然气的液化温度是零下162度。

也有人认为使用液氢作为汽车燃料是最清洁的,在德国已经开始试用。在城市地下

交通建设中,为避免在建筑物下挖掘地铁隧道而引起塌方,可将隧道周围的土层进

行冻结。

第四单元磁铁

我们知道的磁铁

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

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

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

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

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

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

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

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