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之碱性磷酸酶染色(NAP)_第1页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之碱性磷酸酶染色(NAP)_第2页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之碱性磷酸酶染色(NAP)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抓紧了!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之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医学检验学的部分知识做了汇总,今天我们来学习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之碱性磷酸酶染色(NAP),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原理(偶氮偶联法):血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在pH9.4~9.6的条件下将基质液中的-磷酸萘酚钠水解,产生-萘酚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灰黑色沉淀,定位于酶活性所在之处。

(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灰褐色至深黑色颗粒状或片状沉淀。

①(-)灰褐色沉淀,0分。

②(+)胞质出现灰褐色沉淀,1分。

③(++)胞质深褐色沉淀,2分。

④(+++)胞质中已基本充满棕黑色颗粒状沉淀,3分。

⑤(++++)胞质中完全充满棕黑色颗粒状沉淀,4分。

(3)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①除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外,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②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值的计算:在油镜下,计数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别记录其分级情况,全部阳性反应的细胞之和即为阳性率,将所有阳性反应细胞均以+级表示后计算其总积分值。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正常参考值是:7-51分。

(4)临床意义

①生理变化:新生儿、在应激状态下紧张、恐惧、激烈运动等NAP活性可增高。月经周期中经前期增高,经后降低,经后期恢复。妊娠2~3个月的NAP积分值轻度增高,以后逐月增高,分娩时达高峰。

②病理性变化:见于可用来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鉴别急粒和急淋、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例题: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更好的选择()。

A.酸性磷酸酶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