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八)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A)历史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有学者研究《逸周书》得出以下结论。据此推断,敦国和服国的划分()

在被周武王征服的各国之中,有敦国和服国两种国家。敦国指原来与殷有亲密关系又被

周所灭之国,其君主或被杀害,或被流放,可能其部族国家也完全解体。服国则是在周

讨伐之前已与殷断绝关系的国家……很可能上自最高统治阶层开始,部族传统的统治机

构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A.体现了一种政治服从关系B.与血缘关系亲疏紧密相关

C.继承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D.蕴含着华夏民族认同观念

2.北魏孝文帝一方面积极仿效南朝,定姓族门第,另一方面指出“(寒人)必有高明卓

然、出类拔萃者,朕亦不拘此制”,“若有其人,可起家为三公”,“苟有才能,何必拘族

也”。据此可知,孝文帝意在()

A.强化中央集权B.推进各族上层融合C.巩固统治基础D.大量重用寒人

为官

3.唐初对赋役进行调整,主要为:租,每丁纳粟二石,岭南诸州纳米(上户1.2石,

次户8斗,下户6斗);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每户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产布

之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庸,每丁每年为官府服役20天,遇闰加2天。据此可知

()

A.赋役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B.赋役征收对象以人丁为主

C.实物税比重与经济发展相关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4.宋朝自太宗以后,官方修史逐渐形成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实录、会要、国史等。

欧阳修所撰的《新五代史》遵循春秋笔法,地位突出,是唐宋以后唯一一部私修正史。

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则尊重史实,微言大义,影响至深。由此可知,宋代()

A.史学发展日趋完善成熟B.修史观念深受理学影响

C.正史书写形成严密程序D.民族交融改变史书体例

5.明代晚期出生于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文学成就卓著,史称“公

安三袁”。他们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性灵说”,力挽复古颓靡之习气,开一

代文学之新风,为嗣后三四百年间绵延不断的文学革新思潮揭开了宏大序幕。明清性灵

文学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播B.明清社会的进步与转型

C.“文以载道”思想的传播D.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6.戊戌政变后,以保守著称的载漪、刚毅等人试图废黜光绪,废弃新法,排斥外国;

而张之洞、刘坤一等稳健派则担心守旧派的“轻举妄动”会导致外国干涉,提出“自我皇

太后训政,于变法各事,应办者仍办,停者即停。”两派的分歧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趋于分化B.守旧派的民族意识更为强烈

C.维新派的力量过于薄弱D.外国对清廷政治运作的干涉

7.如表是辛亥革命前后有关历史文献的内容摘录。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遂因缘祸乱,盗我神器,奴我种人者,二百六十有八年……由鄂而湘

《辛亥革命军

而粤而川,扶摇大风,卷地俱起……此真逆胡授命之秋,汉族复兴之

奉天讨满檄文》

会也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

《清帝逊位诏

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

书》

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时约法》

A.体现主权在民原则B.国家认同意识得到强化

C.民族平等得以实现D.民族自决原则正式确立

8.如表是1929年中共中央与红四军前委之间的书信往来内容。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中共“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小部分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进行和深入土地

中央革命”;要求朱德、毛泽东“离开部队来中央”。

红四采取“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方针;“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

军前只有农民斗争不得工人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

委革命本身的

A.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B.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

C.积极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D.确立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下面是1957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的相关内容。当时进行文字改革

旨在()

试卷第2页,共6页

当前的文字改革工作包含三项主要的任务:

(1)简化汉字,就是简化汉字的笔画和字数,以便利教学汉字和应用汉字。

(2)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以逐渐统一汉民族的共同语言。

(3)制定和推行一套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和帮助教学普通话,即汉语拼音方案。

A.短时间内提高民众文化水平B.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C.便于国际上的科学文化交流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0.1949—1978年,除了通过招工、参军、上学等国家认可的户口迁移途径实现“农转

非”以外,农民试图“跳出农门”十分困难。1984年,国家要求各地政府支持符合特定条

件的农民进城镇从事工商业,给予他们常住户口。这反映出()

A.国家取消了户籍管理制度B.城市化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C.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D.劳动力供需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11.在苏美尔地区的某宫殿(或神庙)遗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000年的大量原始楔

文泥版,墓中用来记录和传承知识的辞书(相当于课本)文献占15%,包括“树木表”“容

器表”等十几种分门别类的辞书,而“百工表”更是罗列了120多种不同职业或不同社会

地位的人。由此可知,苏美尔人()

A.有完善的历史记载B.社会分工细致C.有较完整的成

文法典D.社会等级森严

12.中世纪西欧的大学都是由作为基础的文科和一个以上的高级学科组成的,法学院、

医学院、神学院都设立在文学院之上。在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民法通常是最受

欢迎的领域,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这说明中世纪大学()

A.具有浓厚宗教色彩B.重视学科的应用性

C.深受人文主义的熏陶D.促进罗马法律的复兴

13.1501年,英国印刷书籍中英文书籍已占59%,拉丁文书籍仅占33%。16世纪40

年代,英国国内英文书籍达到84%,拉丁文书籍下降到10%。这说明当时英国()

A.民族国家的发展B.印刷技术的进步C.近代科学的兴

起D.启蒙运动影响大

14.1830年,从宾夕法尼亚州中部到纽约,或从柏林到波恩、从里昂到巴黎运输1吨

货物得花费30多美元,用船把货物运过大西洋得再花费10美元。到1900年,同样距

离运输1吨货物只需花费5美元,横越大西洋只需花费3美元。这一变化()

A.提升信息交流的及时性B.推动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C.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D,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

15.一战后,威尔逊试图依托国际联盟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计划来改革欧洲殖民体系。

在英法等国强烈反对下,以民族自决为原则的委任统治未适用于所有殖民地,只局限于

德国和奥匈帝国殖民地。由于国内普遍反对,美国未参加国际联盟及对殖民地的委任统

治。由此可知()

A.殖民地真正获得独立自主权B.列强间矛盾引发新国际冲突

C.殖民地实现有限国际化管理D.美国社会矛盾影响国际地位

16.196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新经济体制,下面所列是其部分内容。这表

明新经济体制()

撤销按地区原则建立的国民经济委员会,重新按部门原则建立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专业

部。

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从1965年前下达给企业的30多个计划指标减少为9个,

后来又增加到12个。

改革前的工业品批发价格是在1955年核定的,从1967年起全面调整工业品批发价格。

A.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地位B.力图调动企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C.打破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D.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初统治集团主要由追随刘邦反秦灭楚的军功集团构成,包括丰沛故人、六

国贵族及秦之遗民。承秦又鉴秦,是汉初立国的政治文化基础。汉初君臣意识到秦亡有

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不能妥善处理新占领区的矛盾,二是皇权扩张超过了社会所能承受

的极限。西汉同样面临这两个问题,不过处置更为实际,收效也较为明显。

首先,汉廷将原本战国诸侯及其遗绪之间的对抗,转化为统一政权之内的央地矛盾;

将原来不同地域民众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统治阶级上层的矛盾。其次,在承袭律令体系、

官僚组织系统、文书行政体系和社会身份结构等秦法前提下,汉初君臣深刻意识到民意

不可违,提倡“入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

——摘编自曲柄睿《质朴务实助成西汉盛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统治集团较为成功地化解两个问题的政治实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统治集团承秦又鉴秦的原因和实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各个县的善堂、善会少则有十多个,多则有五六十个

试卷第4页,共6页

(还包括义庄在内)。这些善堂或义庄往往拥有数百亩乃至万亩以上的土地。地方士绅

与广大的工商业者是江南地区民间慈善活动的中坚力量,不仅有富裕阶层(如大地主、

大商人、作坊主等),还包括了“伙友”出身的普通劳动者。江南地区的善堂、善会重视

道德教化,设立恤会、儒寡会、清节堂等专门机构。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

材料二1899年,《申报》载文指出“有公益者为社会,无公益者非社会,故夫一社

会之中通力合作,守望相助“,并认为西方国家开矿、筑路、博览会均为公益之事。张

骞于1904年开始在南通创办了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等慈善机构,还兴建了医院、

贫民工场等公益机构。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所列自治事项大

都与公益相关,如学务、卫生、农工商务等。很快,一些善堂、善会的董事利用所掌握

的自治之权,竭力扩充新的公益活动,以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

——摘编自曾桂林《从“慈善”到“公益”:近代中国公益观念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发生的新变化及其

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

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到1970年代末,四川是接受东北支援最多的地区之一。

东北支援四川的多个重点项目都具备相当高的全国性服务能力和知名度。以德阳为例,

数千名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优秀东北职工迁入后,“德阳人”在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

机厂、第二物探大队等大型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第一次“亲眼看见''什么是工业化大生产、

什么是现代化企业、什么是现代化管理、什么是科学技术力量、什么是发明创造等先进

工业化要素。同时,东北内迁职工在日常生活方面形成较大“示范效应例如,1966

年前后,第二重型机器厂的东北籍职工在冬季喜欢穿一种毛领长棉大衣,这种棉大衣比

当地人常穿的土棉袄更贴身、更保暖且显得更为精神,这让厂区附近的青年男女觉得很

“洋气”,争相“托人”购买。东北大米、东北水饺、东北馒头、东北普通话、时装、发式、

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等内容,也迅速成为厂区附近部分城乡居民羡慕和模仿

的对象。

——摘编自周明长《嵌入式运作:东北对四川三线建设城市的支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输入四川城市的东北现代化要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大力支援四川的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美洲印第安人视烟草为“神草”,其烟斗文化和雪茄

文化被后来的欧洲殖民者继承。烟草最初传入欧洲时,因药用价值而备受欢迎,并被奉

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在欧洲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烟草很快由药品发展为

逸乐消费品,并得到普及。尽管烟草在欧洲传播的过程中曾遭到反对和抨击——欧洲人

初步接触烟草时,对印第安人的烟草非常不屑,认为吸烟是野蛮的习俗,但在中等阶层

形成和消费社会兴起的社会条件下,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烟草消费在欧洲被赋予了

新的意义。烟草文化在欧洲逐渐实现了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以英国烟斗文化、法国鼻

烟文化和西班牙雪茄文化为代表的欧洲烟草文化。

——摘编自荆玲玲《近代早期美洲烟草文化的欧洲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对美洲烟草传播到欧洲及欧洲烟草文化的

形成进行解读。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材料中周对敦国和服国的不同处理方式取决

于它们对周的态度,这体现了一种政治服从关系,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血缘关系的影响,

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周王直接控制的区域以及敦国和服国同商代制度的关系,排除C

项;材料没有强调华夏民族认同观念,且华夏认同观念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D项。

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一方面效

仿南朝,用人参考门第;另一方面不拘于此制,从平民中选拔人才,孝文帝这一做法能够扩

大和巩固统治基础,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选官是由中央掌控或地方荐举,得不出中央集权

强化的结论,排除A项;孝文帝提出选人不应拘泥于门第之见,排除B项;材料中孝文帝

只是提出了用寒人的主张,这一做法并不是为了要大量重用寒人,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由材料:“每丁纳粟”、“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每

丁每年为官府服役”等信息可知唐初的赋役征收对象以人丁为主,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

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A项;根据材料看不出实物税比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

材料中赋役的征收以人丁为主,看不出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宋代官方修史逐渐按史书体

裁形成体系,这体现了官方史学日趋完善;私家修史不是在官方修史机构中进行的,但以欧

阳修《新五代史》为代表的史书风格突出,地位重要;宋代修史的巅峰之作是司马光的《资

治通鉴》。综上,材料从官修、私修及重要巨著等角度说明了宋代史学的日趋成熟,A项正

确;材料中“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可以体现儒学对修史的影响,但没有体现理学对修史观念

的影响,排除B项;正史书写形成严密程序,不能解释私修史书部分的内容,排除C项;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材料并未体现这一趋势对史书体例的影响,排

答案第1页,共7页

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依据材料概括:“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学

革新思潮”可知,“性灵说”强调的是抒发内心的感受,不拘泥于格式套路。明清时期商品经

济的发展与繁荣,使得个性解放成为一股思潮,主张革新的性灵文学即是在此背景下形成并

发展的,D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由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

其强调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明清社会转型的根源是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文以载道”

认为作文的目的是“载道”,强调的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戊戌政变后,保守派主张“废黜光

绪,废弃新法,排斥外国”,而张之洞等人则主张“于变法各事,应办者仍办,停者即停”,

这说明晚清统治集团的内部趋于分化,A项正确;守旧派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朝封建统治,

无法得出其民族意识更强,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维新派力量的大小,排除C项;材

料未提及外国对清政府的具体干涉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辛亥革命前后,从“讨

满”到五族共和,人们逐渐认识到各民族和地区均是中国的一部分,体现了对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维护,体现了国家认同意识的强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文件对各民族的看法,

体现不出主权在民原则,排除A项;民族平等在当时并未得以实现,该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C项;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

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

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中国)。根据材料,红四军前委认识到,采取“争取江西,

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方针;“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不得工人领导而失

答案第2页,共7页

败,没有农民斗争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

据道路,这是对中国的革命道路的积极探索,c项正确;材料是对于中国革命路线的描述,

没有涉及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排除A项;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

项;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57年《人民日报》发表的有关文

字改革的社论可知,文字改革有三项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拼音字母,这有

利于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进行对外交流,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建

设,D项正确;短时间内提高民众文化水平,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是汉字的简化,而

非以前没有汉字、语言等,不能得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

及对外推行汉语,不能得出便于国际上的科学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84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的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导致城镇用工需求增

大,即劳动力供需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国家支持部分农民进入城镇从事工商业,D项正

确;“给予他们常住户口”说明还是存在户籍管理制度的,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城乡之

间差距缩小,正是因为当时城乡差距较大,所以农民想进入城镇,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

社会保障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由材料可知:宫殿遗址中有十几种“记录和传承知

识的辞书”“‘百工表’更是罗列了120多种不同职业或不同社会地位的人”,这说明当时社会分

工细致,B项正确;辞书不等于历史记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成文法典,排除C项;

材料只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没有强调等级森严,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

纪的欧洲I。根据材料“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都设立在文学院之上”“民法通常是最受欢迎

的领域,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

答案第3页,共7页

民法通常是最受欢迎的领域,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神学受到冷落,再结合所学可

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注重应用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世纪大学具有

浓厚的宗教色彩,排除A项;中世纪末人文主义刚刚兴起,其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不会很深,

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法学院传授的内容与罗马法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根据材料“1501年,英国印刷书籍中英文书籍已占

59%,拉丁文书籍仅占33%。16世纪40年代,英国国内英文书籍达到84%,拉丁文书籍下

降到10%。”可知,16世纪40年代英国印刷书籍中英文书籍的占比不断提高,再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此时期西欧各国民族国家观念的不断强化,而民族语言的印刷品的增多是突出的

表现,A项正确;“印刷技术的进步”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原因,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民

族国家”,而“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启蒙运动是时间是17—18世纪,

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

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0-1900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900年欧洲与美国陆路和海

路运输的费用较1830年大幅度降低,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得人类进入铁路时代和轮

船时代,故材料中的变化体现出工业革命的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中运费降低与交通运输

工具直接相关,提升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与电报和电话的发展有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

及对人口迁移的推动,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时间观念的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委任统治

设想以及最终结果,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所推行的委任统治制度只在有限范围内实行,

说明殖民地实现了有限国际化管理,C项正确;殖民地真正获得独立自主权,不符合史实,

排除A项;委任统治既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也在战胜国之间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当时并没有立即引发国际冲突,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美国社会矛盾对其国际地位的影响,

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65

答案第4页,共7页

年的苏联。根据材料“1965年9月”“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从1967年起全面调整工业

品批发价格”及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的这些改革举措意在扩大企业自主权,B项正确;材

料缺乏相关对比信息,看不出轻重工业的比例,故无法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项;

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仅仅调整了国家与

企业之间的行政和经济关系,体现不出对民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7.(1)由郡县制到郡国并行制;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2)原因:作为曾经的秦朝百姓,他们目睹过秦朝的强大(或认识到秦的国家制度严密高效);

作为反秦战争的参与者,他们也为秦灭亡之速而震惊(或深切体会秦的苛政和暴政)。实质:

汉初统治者将秦所开启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为有效地付诸实践(或继续发展并巩固大

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汉(中国)。依据材料中秦亡的两个主要原因“一

是不能妥善处理新占领区的矛盾,二是皇权扩张超过了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并结合所学

西汉初年的相关施政举措,可得出由郡县制到郡国并行制,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推行休

养生息政策。

(2)本题是背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汉(中国)。原因:依据材料中汉初统治集团的

基本构成,以及“律令体系、官僚组织系统、文书行政体系和社会身份结构”等,进行分析概

括,可得出作为曾经的秦朝百姓,他们目睹过秦朝的强大(或认识到秦的国家制度严密高效),

作为反秦战争的参与者,他们也为秦灭亡之速而震惊(或深切体会秦的苛政和暴政)。实质:

结合所学秦汉奠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的史实,可得出汉初统治者将秦所开启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为有效地付诸实践(或继续发展并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

本模式)。

18.(1)特点:慈善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参与慈善活动的社会成员具有广泛性;重视

道德教化。

(2)新变化:受西方公益事业及观念的影响;扩大了救助对象与范围,如兴办实业;与救亡

图存的政治运动紧密相连(或深受清末“新政”影响,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影响:推动政治、经济和教育的近代化转型;激发民族精神;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生;改良

社会风俗。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特点:依据材料“江南地区

答案第5页,共7页

各个县的善堂、善会少则有十多个,多则有五六十个(还包括义庄在内)。这些善堂或义庄

往往拥有数百亩乃至万亩以上的土地”,可得出慈善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依据材料“地

方士绅与广大的工商业者是江南地区民间慈善活动的中坚力量,不仅有富裕阶层(如大地主、

大商人、作坊主等),还包括了‘伙友’出身的普通劳动者”,可得出参与慈善活动的社会成员

具有广泛性;依据材料“江南地区的善堂、善会重视道德教化,设立恤会、儒寡会、清节堂

等专门机构”,可得出重视道德教化。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新变化:依据材料“并认为西

方国家开矿、筑路、博览会均为公益之事”,可得出受西方公益事业及观念的影响;依据材

料“张骞于1904年开始在南通创办了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等慈善机构,还兴建了医院、

贫民工场等公益机构”,可得出扩大了救助对象与范围,如兴办实业;依据材料“1909年,

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所列自治事项大都与公益相关,如学务、卫生、农工

商务等。很快,一些善堂、善会的董事利用所掌握的自治之权,竭力扩充新的公益活动,以

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可得出与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紧密相连(或深受清末“新政”影响,

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影响:依据材料“张骞于1904年开始在南通创办了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等慈善机构,

还兴建了医院、贫民工场等公益机构”,可得出推动政治、经济和教育的近代化转型;依据

材料“并认为西方国家开矿、筑路、博览会均为公益之事”,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