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高考一模)生物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生物

2024.4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支原体是一类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微小生物,会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

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C.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D.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

2.研究人员在适宜光强和黑暗条件下分别测定发菜放氧和耗氧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发菜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

B.30C时净光合速率是150Mmol/(mgh)

C.35℃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在放氧和耗氧的过程中都有ATP的产生

3.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2n=16)根尖细胞分裂的部分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ed

A.实验中制片的流程为:解离一染色T漂洗一制片

B.a时期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c.b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c时期相同

D.d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

4.新型抗虫棉T与传统抗虫棉R19、sGK均将抗虫基因整合在染色体上,但具有不同的抗虫机制。对三者进行遗

传分析,杂交组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FiF2

全部为抗虫

①TxR19全部抗虫株

全部为抗虫抗虫株:感虫株

②TxsGK

株二15:1

A.T与R19的抗虫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T与sGK的抗虫基因插入位点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C.杂交组合②的F2抗虫株中抗虫基因数量不一定相同

D.R19与sGK杂交得到的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5.16SrRNA是原核生物核糖体RNA的一种,在物种间有较大差异。以下关于16Sr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A、G、U、C四种碱基

B.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通过转运氨基酸参与翻译

D,可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6.西北牡丹在白色花瓣基部呈现色斑,极具观赏价值。研究发现,紫色色斑内会积累花色素甘。PrF3H基因控制

花色素昔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合成。如图,分别提取花瓣紫色和白色部位的DNA,经不同处理后PCR扩增PrF3H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紫色部位白色部位

McrBC+-+注:McrBC只能切害UDNA的甲基化区域,

对未甲基化区域不起作用

A.花瓣紫色与白色部位PrF3H基因的碱基序列存在差异

B.白色部位PrF3H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紫色部位

CPrF3H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有利于花色素昔合成

D.启动子甲基化可调控基因表达说明性状并非由基因控制

7.我国科学家利用红鲫鱼(2n=100,RR,字母代表染色体组)与团头鲂(2n=48,BB)进行育种,首次实现在脊

椎动物中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亲本杂交形成多倍体(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红鲫鱼早团头鲂8

(2n=100,RR)(2n=48,BB)

杂交种1杂交种2团头鲂

(3n=124,RRB)(4n=148,RRBB):(2n=48,BB)

杂交种3

(5n=172,RRBBB)

A.形成杂交多倍体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杂交种1不育,因此对自然环境中的鱼类资源干扰较小

C.推测杂交种2可能产生了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的配子

D.杂交种3的获得说明杂交种2与团头鲂不存在生殖隔离

8.人体心脏和肾上腺所受神经支配的方式如图所示。当动脉血压降低时,神经中枢接受压力感受器的信息,通过

通路A和通路B使心跳加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心肌和血管

B.该调节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

C.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均需与受体结合

D.图中所示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9.免疫应答特异性与记忆性包括三个事件:①淋巴细胞对“非已”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分裂产

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事件①中,B细胞激活需要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结合和抗原直接刺激

B.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

C.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均可杀灭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D.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不仅参与事件①,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

10.一些植物能通过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长日照)生

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短日照能抑制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

C.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均受基因表达的调控

D.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激素调节,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11.以下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是()

A.年龄结构B.生物富集

C.协同进化D.垂直结构

12.研究人员在长白山苔原带的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和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一定区域内放置开顶式增温箱,3

年后检测各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

zj\o

群落处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对照0.79±0.001a

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

增温0.78±0.002a

对照0.73±0.001a

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

增温0.66±0.006b

注:表中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了气候变暖对长白山苔原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

B.增温处理对两种植物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

C,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种群密度的影响

D.增温显著提高了长白山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丰富度

13.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进行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

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流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体系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B.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将目标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导入悬浮细胞,有望提高产量

D.由于不受土壤、气候条件限制,利用该技术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14.生物安全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下列叙

述与我国政府相关法规或主张不符的是()

A.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B,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C.销售转基因农产品应有明确标注

D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生物武器

15.下列实验中不需要植物细胞保持活性的是()

A.观察洋葱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B.观察低温处理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C.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D.以菊花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16.细胞内各种氧化反应以及辐射、有害物质等因素均会导致活性氧(ROS)的产生。为探究ROS对细胞的影响

与机制开展研究。

ZAK活性抑制剂+

ROS诱导剂

ZAK

ROS空导剂‘"J」”'也魏三对照组

磷酸化p38

凋亡细胞染色剂]ROS

〜’清除剂组p38

图2

(1)ROS会破坏细胞内执行功能的生物分子,如tRNA等。tRNA受损会抑制核糖体上进行的以—为原料合成蛋

白质的过程,导致核糖体出现停滞或碰撞现象。

(2)研究人员以斑马鱼幼鱼为材料,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幼鱼尾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说明

ROS能—细胞凋亡。

(3)已有研究表明p38磷酸化可导致细胞凋亡。p38磷酸化与ZAK、ASK1等多种蛋白有关。为研究ROS与它们

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ZAK蛋白能与核糖体结合,并可被核糖体停滞或碰撞激活。给予细胞不同处理后检测相关

蛋白水平,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说明ROS通过—oASK1可引起p38磷酸化。为进一步探究ASK1与上述信号

通路的关系,分别用ROS诱导剂对不同细胞进行处理,结果如图3。据图判断ASK1与ZAK处于—(填“同一

条”或“不同的”)信号通路,理由是一。

17.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对认识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野生型

15□F1缺失突变体

根0T1缺失突变体

T

nT

T?A

±TT

率.OHXUTTT

^1T0

NA§

.O5TlTTT?1

TS?

11

20minIn3h6h

时间

图2

(1)生长素作为一种植物产生的信息物质,与一特异性结合后引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影响特定基因

的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2)生长素具有“酸生长”调节机制,即生长素低浓度时引起原生质体外(细胞膜外)pH降低,促进根生长;

高浓度时引起原生质体外pH升高,抑制根生长。如图1所示,细胞膜上的P1结合生长素后激活H+-ATP酶,产生

一根生长的效应。

(3)位于细胞质中的F1和细胞核中的T1均能与生长素结合(如图1)。分别对野生型拟南芥、F1缺失突变体、

T1缺失突变体施加高浓度生长素,统计根生长增长率(施加生长素组根长增长量/未施加生长素组根长增长量),

结果如图2。据图判断F1和T1均参与生长素抑制根生长的过程,依据是—。实验结果还显示F1和T1参与的生

长素响应过程有快慢差异,根据图1推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一=

(4)综上所述,完善生长素的“酸生长”调控机制的流程图―o

导致H+外流」

生长素细胞生长

导致H+内流也

(5)请分析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有多种受体参与的意义—o

18.EB病毒(EBV)可引发鼻咽癌等癌症。我国科研人员制备有效阻断EB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为治疗和疫苗研

发提供思路。

(1)如图1所示,EBV表面的糖蛋白gHgL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如E2等)结合后,引起gB发生—变化,启

动病毒包膜和上皮细胞膜融合。膜融合过程体现了膜具有—性。gHgL可作为制备有效阻断EBV感染的单克隆抗

体的—o

图1

(2)研究人员从EB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包含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B细

胞。将卜表中不同荧光标记的分子与PBMC培养后筛选出目标细胞,将目标细胞中的抗体mRNA—为cDNA,扩

增出gHgL抗体基因,转入细胞成功表达出单克隆抗体。筛选出的目标细胞应具有荧光—(选填字母)。

不同荧光标记的分

相关分子的特点

荧光A-抗CD4抗体CD4为辅助性T细胞的标记分子

CD8为细胞毒性T细胞的标记分

荧光B-抗CD8抗体

荧光C-抗CD20抗

CD20为B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D-抗CD56抗

CD56为NK细胞的标记分子

gHgL可与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

荧光E-gHgL

(3)经筛选得到单抗D8,与已报道的单抗A1相比,两者都有较强的gHgL结合能力,都能显著抑制EBV病毒

感染上皮细胞。将gHgL与D8或A1混合接触后,检测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E2的结合能力,结果如图2。

N

K0.15-

如0.10-鹏0-

墟gHgLgHgL

玄梃0.05-

戒队4HgHgL+D8^^K^gHgL+Al

要玄

要0.00-

02550751000255075100

时间(s)时间(s)

图2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D8与A1作用的区别是—o

19.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喜旱莲子草的防治研究

喜旱莲子草是一种原产于南美的水陆两栖多年生杂草。上世纪曾作为家畜饲料引种,后来在某些地区泛滥成灾,

严重危害本土物种。通过引进喜旱莲子草的原产地专一性天敌一莲草直胸跳甲(以下简称跳甲)以治理喜旱莲

子草的危害。调查发现,跳甲对陆生型喜旱莲子草的入侵基本没有控制作用。

为探究跳甲对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我国研究者采用土壤生物-植物-昆虫互作循环框架开展研

究。先用有跳甲成虫取食的喜旱莲子草对土壤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土壤取出,根据需要进行或不进行灭菌处理,

再将新的植物移栽到上述土壤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结果如图1)。继而取来自图1中各

组的莲子草叶片分别置于培养皿中,将若干新孵化的跳甲幼虫接种到叶片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这些植物的抗

虫水平(结果如图2)。研究结果表明,被跳甲成虫取食的喜旱莲子草的根际微生物对两种莲子草的作用存在差

异。

40]植物芽生物量

跳甲幼虫生物量

「土壤灭菌,移栽本土莲子草

的土壤不灰菌,移栽本土莲子草

口土壤灭菌,移栽喜旱莲子草

心土壤不灭菌,移栽喜旱莲子草

10I3J如

1234组别1234组别

图1图2

综合相关发现,研究者首次提出了“昆虫和土壤生物协同影响植物入侵”的新假说,丰富了现有物种入侵理论,

为完善现有生物入侵防治实践提供了依据。

(1)喜旱莲子草与本土莲子草的关系为一o喜旱莲子草会影响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一降低。

(2)请将下列各项的字母排序,以呈现图1所示研究的实验过程—=

A.从不存在这两种莲子草的废弃农田中采集土壤

B,将植物培养至大约50%的叶面积被取食,移走跳甲和笼子,取出土壤

C.将土壤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灭菌处理,另一组不进行灭菌处理

D.在土壤中种植喜旱莲子草,放入带有跳甲成虫的笼子里

E.在土壤中种植本土莲子草或喜旱莲子草,在没有跳甲的环境中培养

F,剪取植物的芽,干燥、称重

(3)图1结果显示—,说明被跳甲成虫取食的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对本土莲子草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喜旱莲

子草没有抑制作用。由图2可知,—。综上可解释跳甲对喜旱莲子草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

(4)在图1基础上增加两个实验组别,证明“跳甲成虫取食能够增强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对本土莲子草生长的

抑制”。请在答题卡上完成实验方案—(选填字母)。

a.种植本土莲子草b.种植喜旱莲子草c.有跳甲成虫d.无跳甲成虫e.土壤灭菌f.土壤不灭菌

20.东方果蝇会对水果造成严重影响,田间雌蝇数量与经济损失直接相关。

(1)研究发现,东方果蝇中dsx基因—出的前体RNA在加工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性别选择性剪接机制。利用这一

特性研发雌性特异性致死基因系统。

(2)富麻毒素A(RTA)可通过破坏核糖体导致细胞死亡。研究者获得如图1所示的融合基因1,进而得到转基

因果蝇。

dsx基因Tdsx内含子

雌性特异性

剪切识别序列

RTA基因[

Stop

融合基因dsx内含子

StopStop

注:Stop表示终止密码子对应的DNA序列

图1

①根据图1,扩增dsx内含子应选择的引物是—(选填字母)。

②由于存在性别选择性剪接机制,雌雄转基因果蝇dsx基因前体RNA保留或剪切内含子和剪切识别序列情况不

同,产生了不同版本的成熟mRNA,导致雌蝇特异性致死。判断转基因雌蝇中的成熟mRNA为一(填字母序

号)。转基因的雄性个体不会致死的原因是—o

StopStopStopStop

(3)研究发现,RTA蛋白第212位甘氨酸替换为精氨酸会出现冷敏感效应(cs),即当温度由29℃变为18℃时,

可抑制RTA蛋白对细胞的致死作用。利用此特性培育纯合转基因果蝇。

引物a引物c

——=融合基因1

PCR引物b引物d

一.

,申PCR

重矗域

注:■表示突变的位点

图2

①欲得到具有cs效应的RTAcs蛋白,推测对应的基因碱基序列,经定点突变获得融合基因2(如图2所示)。请

在方框中画出可继续延伸的复性结果,要求标明每条链的5,端和3,端—。

②对转入融合基因2的果蝇进行以下操作:

i:在29℃收集雄性果蝇(Go)。

ii:Go与野生型果蝇杂交,筛选出转基因受精卵(Gi)。

iii:将每对亲本的受精卵(Gi)均分为两组,分别在18℃和29℃孵化培养,统计两组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若

—,则说明Gi具有cs效应。

iv:在—℃继续培养具有cs效应的Gi果蝇,使之连续多代自交,得到转基因纯合子。

21.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患者成年期会出现严重视力下降,对其遗传机制进行研究。

甲家系乙家系

1匚?1□患病男性

II66II6□6o患病女性

12123

图1

(1)根据图1所示2个患者家系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遗传。

(2)研究发现该病与多种基因相关。

①为筛查出各种致病基因,选择—(填“有”或“无”)亲缘关系的331位患者进行检测。

②发现该病与8号染色体上的R基因有关。由于人体中常发生由Alu序列插入基因引发的突变,研究者扩增患者

R基因,电泳筛选分子量一的产物进行测序,确认R基因存在插入突变(记为Ri基因)。图1中甲家系的I代均

为Ri杂合子,II代均为Ri纯合子,乙家系的I1与山均为Ri的杂合子,由此可初步确定由Ri引起患病的是图1

中的一家系。

③R基因存在另一突变(记为R2基因)。发现乙家系12和III均为R2的杂合子,推测R2不具有单独致病性但与发

病相关。以下调查结果可作为该推测成立证据的是—(多选)。

a.健康组存在R2纯合子和杂合子

b.老年期R2纯合子未发现潜在病变

c.患者组部分个体的基因型是RR?

d.患者组R?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组

(3)R蛋白功能异常将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R蛋白的氨基末端结合细胞中聚合的微管蛋白,竣基末端与稳

定细胞结构有关。为进一步确定R蛋白中与聚合微管蛋白的结合区域,扩增得到3种不同长度的R基因片段,分

别导入受体细胞,按照图2-a步骤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b所示。

注:Ni表示R蛋白氨基末端1-682位氨基酸,

N?表示R蛋白氨基末端238-682位氨基酸

a.实验步骤b.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一o

(4)R蛋白由2156个氨基酸组成,Ri、R2蛋白分别缺失竣基端的796、224个氨基酸。检测发现乙家系III的感

光细胞中同时存在Ri蛋白和R2蛋白。综合以上信息,从分子与细胞水平推测乙家系Hi患病原因—。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生物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支原体是一类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微小生物,会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

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C.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D.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

【答案】A

【分析】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无细胞壁。

【详解】A、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所以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所以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B正确;

C、支原体与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C正确;

D、动物细胞是真核生物,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D正确。

故选Ao

2.研究人员在适宜光强和黑暗条件下分别测定发菜放氧和耗氧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放班/耗氧速率[川noV(mgh)1

(T)

A.发菜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左右

B.30℃时净光合速率是150^1101/(mg.h)

C.35℃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在放氧和耗氧的过程中都有ATP的产生

【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在适宜光强下发菜放氧速率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黑暗条件下耗氧速率表示在不

同温度下的呼吸速率。

【详解】A、发菜的生长状况取决于净光合速率,根据图示信息,发菜在25℃左右放氧速率最大,即发菜生长的

最适温度是25°C左右,A正确;

B、30℃时发菜的放氧速率是150umol/(mg-h),放氧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所以30℃时净光合速率是150tmol/

(mg-h),B正确;

C、35℃时两曲线相交,由于放氧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耗氧速率表示呼吸速率,所以该温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等

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

D、放氧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耗氧速率表示呼吸速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均有ATP的产生,D正确。

故选C。

3.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2n=16)根尖细胞分裂的部分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ed

A.实验中制片流程为:解离一染色-漂洗―制片

B.a时期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C.b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c时期相同

D.d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

【答案】D

【分析】有丝分裂特点:

①间期:Gi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

③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A、实验中制片的流程为:解离一漂洗-染色一制片,A错误;

B、a时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B错误;

C、c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b时期为中期,染色体上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所以b时期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与c时期不相同,C错误;

D、d时期为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D正确。

故选D。

4.新型抗虫棉T与传统抗虫棉R19、sGK均将抗虫基因整合在染色体上,但具有不同的抗虫机制。对三者进行遗

传分析,杂交组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FiF2

全部为抗虫

①TXR19全部为抗虫株

全部为抗虫抗虫株:感虫株

②TxsGK

株二15:1

A.T与R19的抗虫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T与sGK的抗虫基因插入位点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C.杂交组合②的F2抗虫株中抗虫基因数量不一定相同

D.R19与sGK杂交得到的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答案】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TXR19杂交,Fi全部为抗虫植株,F?全部为抗虫植株,可推测T与R19的抗虫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所含的配子均含有抗虫基因导致,A正确;

B、根据TxsGK杂交结果分析,Fi全部为抗虫植株,F2中抗虫:不抗虫=15:1,该比值是9:3:3:1的变形,

可知T与sGK的抗虫基因插入位点在非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设相关基因是A/a、B/b,其中A-B-、A-bb和aaB-的类型均表现为抗虫,故杂交组合②的F2抗虫株中抗虫基

因数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

D、设T基因型是AAbb,贝|sGK是aaBB,R19是A1A1AA,R19与sGK杂交后Fi的基因型是&A(连锁)

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Ai区可看做一个基因),F2中性状分离比为15:1,D错误。

故选D。

5.16SrRNA是原核生物核糖体RNA的一种,在物种间有较大差异。以下关于16Sr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A、G、U、C四种碱基

B.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通过转运氨基酸参与翻译

D.可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答案】C

【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

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

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甘酸和核糖核甘酸,每个脱氧核甘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

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甘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甘酸和核糖核甘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甘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甘酸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昔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甘酸中的碱基是A、U、

G、Co

【详解】A、16SrRNA含有A、G、U、C四种碱基,A正确;

B、依据题干信息,16SrRNA是原核生物核糖体RNA的一种,所以16SrRNA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B正确;

C、16SrRNA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参与翻译过程,但是不能转运氨基酸,C错误;

D、16SrRNA在物种间有较大差异,所以可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证据,D正确。

故选C。

6.西北牡丹在白色花瓣基部呈现色斑,极具观赏价值。研究发现,紫色色斑内会积累花色素昔。PrF3H基因控制

花色素音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合成。如图,分别提取花瓣紫色和白色部位的DNA,经不同处理后PCR扩增PrF3H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紫色部位白色部位

McrBC-+-+注:McrBC只能切割IDNA的甲基化区域,

对未甲基化区域不起作用

A.花瓣紫色与白色部位PrF3H基因的碱基序列存在差异

B.白色部位PrF3H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紫色部位

C.PrF3H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有利于花色素音合成

D.启动子甲基化可调控基因表达说明性状并非由基因控制

【答案】B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表现型=基因型

+环境条件。

【详解】A、花瓣紫色与白色部位花色素甘的积累量不同,而PrF3H基因控制花色素昔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合

成,说明花瓣紫色与白色部位PrF3H基因的碱基序列存在差异,A正确;

B、依据图示信息,McrBC只能切割DNA的甲基化区域,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紫色部位的甲基化程度高于白色部

位,B错误;

C、依据电泳条带分析和题干信息“紫色色斑内会积累花色素苗”,可推知,PrF3H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有利于

花色素苗合成,C正确;

D、依据题干信息,启动子甲基化是可以可调控基因表达的,这说明了性状并非由基因控制,D正确。

7.我国科学家利用红鲫鱼(2n=100,RR,字母代表染色体组)与团头鲂(2n=48,BB)进行育种,首次实现在脊

椎动物中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亲本杂交形成多倍体(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红鲫鱼早团头鲂8

(2n=100,RR)(2n=48,BB)

杂交种1杂交种2团头鲂

(3n=124,RRB)(4n=148,RRBB):(2n=48,BB)

杂交种3

(5n=172,RRBBB)

A.形成杂交多倍体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杂交种1不育,因此对自然环境中的鱼类资源干扰较小

C.推测杂交种2可能产生了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的配子

D.杂交种3的获得说明杂交种2与团头鲂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D

【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3、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指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

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

象。

【详解】A、形成多倍体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成倍的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杂交种1是三倍体含有红鲫鱼的2个染色体组和团头鲂的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

而不育,因此对自然环境中的鱼类资源干扰较小,B正确。

C、题图中杂种3(5n=172,RRBBB)是由杂种2(4n=148,RRBB)和团头鲂(2n=48,BB)杂交产生的,由此

推测杂交种2可能产生了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的配子(4n=148,RRBB),并与团头鲂产生正常的配子(n=24,

B)相结合而产生杂种3(5n=172,RRBBB),C正确;

D、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而杂种3

(5n=172,RRBBB)含有红鲫鱼的2个染色体组和团头鲂的3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而不育,所

以杂交种3的获得说明杂交种2与团头鲂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D

8.人体心脏和肾上腺所受神经支配的方式如图所示。当动脉血压降低时,神经中枢接受压力感受器的信息,通过

通路A和通路B使心跳加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心肌和血管

B.该调节过程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

C.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均需与受体结合

D.图中所示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A

【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如下: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窄;作用时间短;体液

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作用时间比较长。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由图可知,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

肾上腺或心脏构成,A错误;

B、在通路A中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B正确;

C、据图信息可知,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属于激素,其发挥作用,均需要与受体结合,C正确;

D、通路B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过程中,既有神经中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神经调节过程,也有肾上

腺素参与的激素(体液)调节过程,经过通路B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A„

9.免疫应答的特异性与记忆性包括三个事件:①淋巴细胞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分裂产

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事件①中,B细胞激活需要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结合和抗原直接刺激

B.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

C.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均可杀灭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D.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不仅参与事件①,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

【答案】C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

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

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

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

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

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A、事件①中,B细胞激活需要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结合和抗原直接刺激,这是B细胞活化的两

个条件,A正确;

B、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体液免疫中)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免疫中)

的增殖,B正确;

C、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并不都可以杀灭和清除入侵机体病原体,如浆细胞,C错误;

D、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①淋巴细胞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也参与非

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Co

10.一些植物能通过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长日照)生

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作为一种信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短日照能抑制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

C.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均受基因表达的调控

D.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激素调节,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B

【分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脱落酸

的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等。

【详解】A、光作为一种能源,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结合题干,光也能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参与植物生命活动

的调节,A正确;

B、依据题干信息,植物能通过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保证冬天(短日照)休眠、夏天

(长日照)生长,并不能得出短日照能抑制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合成的结论,B错误;

C、植物激素的合成均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C正确;

D、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所以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

激素调节,还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

故选B。

11.以下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是()

A.年龄结构B.生物富集

C.协同进化D.垂直结构

【答案】A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

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

根据年龄结构)。

【详解】A、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年龄结构属于

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A正确;

B、生物富集是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问题,B错误;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是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

究层面,C错误;

D、垂直结构是群落内研究水平,D错误。

故选A„

12.研究人员在长白山苔原带的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和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一定区域内放置开顶式增温箱,3

年后检测各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

Zj\O

群落处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对照0.79±0.001a

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

增温0.78±0.002a

对照0.73±0.001a

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

增温0.66±0.006b

注:表中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了气候变暖对长白山苔原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

B.增温处理对两种植物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

C,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种群密度的影响

D.增温显著提高了长白山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丰富度

【答案】D

【分析】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详解】A、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变化,即气候变暖对长白山苔原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A

正确;

B、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增温对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影响大于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B正确;

C、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指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所以可推知,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受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种群密度的影响,C正确;

D、依据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概念,该指数越大,说明该群落的丰富度越大,表中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字母相

同表示差异不显著,增温没有显著提高长白山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D。

13.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进行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

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流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植物的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体系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B.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经历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C.将目标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导入悬浮细胞,有望提高产量

D.由于不受土壤、气候条件限制,利用该技术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B

【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

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

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