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导学案 酸碱中和反应_第1页
高中化学导学案 酸碱中和反应_第2页
高中化学导学案 酸碱中和反应_第3页
高中化学导学案 酸碱中和反应_第4页
高中化学导学案 酸碱中和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酸碱中和反应

色I思维导图

酸+碱二盐+水

HCI+NaOH=NaCI♦%0氢虱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

实验

[0>11«化炳溶布

H*+OK=H20

酚酸试液田红色变为无色来判断\酸碱反应的本段

酸碱反应解

土填取样农业上用同魔石灰方法来降低土填的酸性

取1克左右土样放入试用避处理酸性的工1k废水

管中,加入5毫升蒸惶

土烧酸碱

水,振荡30W后静待测液的准备精制石油时,用氢氧化纳米中和过量的酸

性测定

置c待土堰微粒下沉用氢氧化也来中和胃中过量的酸

后,清液作为待测液

肥电水等弱琳性物陵的药水来中和蚊酸

pH试纸测试

GI知识糠建

1、中彳口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

①中和反应实质:H+OH=H20(放热)

②中和反应的证明:

2、指示剂的选择及其原因

(1)由于酸和碱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需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

生。

(2)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一般选择无色酚献溶液,不选用紫色石蕊溶液的原因是紫色石蕊溶

液在碱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与紫色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难以准确判断中

和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3、操作要求及pH的变化(以NaOH与HC1反应为例)

I.酸入碱(图1)

A点: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献溶液,溶液变红色,pH>7;

A~B段「慢慢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若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的颜色逐渐

变浅,pH逐渐减小;

B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变成无色,pH=7(实验结束);

B-C段:若继续滴加稀盐酸,pH继续减小,溶液仍为无色,但酸的pH>0,故C点0<pH<7。

总结:酸入碱的pH曲线规律:开始时,pH>7;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

酸,0<pH<7。

实验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醐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稀盐酸的过程

中,溶液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注意:在滴加酸的过程中,若溶液红色尚未完全褪去,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

钠溶液部分变质。

A

L"

图1图2

H.碱入酸(图2)

A点:取稀盐酸,滴加酚酸溶液,溶液为无色,0<pH<7;

A~B段「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若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的颜

色不变化,pH逐渐增大;

B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pH=7(实验结束);

B-C段:若继续滴加氢氧化钠,pH继续增大,溶液变为红色,但碱的pH<14,故C点

7<pH<14»

总结:碱入酸的pH曲线规律:开始时,pH<7;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碱,

7<pH<14»

4、注意事项

(1)由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酚献的作用是通过检测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证明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2)有些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都需利用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其是否

发生,如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等。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更快、更充分;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盐酸的

目的是防止加入的盐酸过量。

5、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

(1)如果是酸滴定碱,酚配溶液作指示剂,则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酸

时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7时即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6、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及检验(以NaOH和HC1的反应为例,且己加入酚献溶液)

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NaOHNaCl

NaCI和NaOHNaCl和HCI

ABC盐酸体积

检验酸是否过量的方法:I.滴加石蕊溶液;ii.用PH试纸;in.加入比较活泼的金

属;w.加入碳酸盐。

7、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①用于医药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T.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

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

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

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

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

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气

体,同时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普通选用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T

胃溃疡或胃穿孔选用胃舒平:A1(OH)3+3HCI=AIC13+3H2。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

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

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

蚊子叮咬、蜜蜂叮咬涂碱性物质(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肥皂、牙膏、洗发水)

马蜂、黄蜂叮咬涂酸性物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护发素、柠檬、米醋)

②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

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

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

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Ca(OH)2+2HCl==CaC12+2H2O

不可用NaOH来改良酸性土壤,原因NaOH有腐蚀性,不利于植物生长,另外NaOH的成

本高。

③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

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

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

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用熟石灰中

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Ca(OH)2+H2SO4=CaSO4+2H2O

❽I典例精讲

1、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

反应的是()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酥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答案】D

【解析】解:A、加硝酸银溶液,则生成的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

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说法错误;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剩余的盐酸,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

说法错误;

C、加酚酷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二者没有恰好完全反应,说法

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证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说法正确;故选:

2、在研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小金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①:在烧杯中

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

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8。实验②: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

酚醐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则下列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的现象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B.用氧化铜粉末可以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C.用氢氧化铜可以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D.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H+和0田结合成水分子

【答案】A

【解析】实验①: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

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8。除了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

应外,还可能是加入的稀盐酸稀释氢氧化钠溶液导致碱性减弱,所以此实验不能证明稀盐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②: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醐试液,溶液

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实验②的现象说明稀盐酸和氢

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且可能恰好反应或稀盐酸有剩余,加入氧化铜粉末或氢氧化铜都可以通

过固体溶解或溶液颜色变化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确定反应程度。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

应的实质是H+和OFT结合成水分子。

3、将体积为V”质量分数为3.65%的HC1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V2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

(实验中始终保持V|+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乙中V|=0时,图甲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_________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乙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1溶液的体积Vi=mLo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0c

B.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红(2)HCI+NaOH=NaCl+H2。(3)30(4)B(5)6.0%

【解析】(1)Vl+V2=5().0mL,图乙中V|=0时,氢氧化钠溶液未反应,溶液呈碱性,

图甲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红色:

(2)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由丙图可知,图乙中的pH=7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滴入的HC1溶液的体积V|=

30mL;

(4)由丙图像的起点可知,加入5毫升盐酸时溶液温度为22℃,说明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

度低于22℃,A错误;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B正确;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放

热反应,如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有水生成,属于吸热反应,C错误;该实验中溶液由碱性转

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增强,D错误;

(5)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30gx3.65%=1.095g

设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HCI+NaOH=NaCl+H2O

36.540

1.095g20gx

36.5_1.095g

4020gX

x=6.0%o

於及时演势

1、稀HC1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

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醐,溶液呈无色的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答案】C

【解析】解: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已完全反应,能证明反应

发生,故选项错误。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酥,溶液呈无色的,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能证明反应发生,

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证明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酸碱性发生了改变,能证明反应发生,故

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1-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D

【解析】恰好完全反应意味着PH=7,故A不正确,反应后存在氮离子和钠离子,故也可

以导电,C错,反应后溶液还有水分子,故C也不正确,选D

3、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

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答案】C

【解析】纯碱是盐类,与酸反应不是酸碱中和,故A错,纯碱与酸反应也能有盐和水生

成,故B错,中和反应不全部需要借助指示剂判断,故D错,选C

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

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阳^4—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猷;,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r

0滴加液体的体砂!/ml.

【答案】B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图像中pH变化情况确定该实验

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中,再由图像中各点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情况确定溶质成分分

析。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为部分盐酸发生反应,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I,不符合题意;

B、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中,二者会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

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C、图中c点所示溶液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滴加无色酚酿,溶液会变红,不符合题意;

D、由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知,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盐酸的烧杯中,不符合题

意。

5、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

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1(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答案】C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关键是: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判断即

可。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此为碱,酸性土壤有酸性物质,与中和反应有关,故A不合题意;

B.AKOHh为碱,而胃酸为HC1,与中和反应有关,故B不合题意;

C.熟石灰为碱,而硫酸铜为盐,不符合中和反应的条件,故C符合题意;

D.NaOH为碱,而残余硫酸为酸,与中和反应有关,故D不合题意。

6、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温度t

g

16体积/mLV体积,’mL

图3

(1)图1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为;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B.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C.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

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肯定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酬试液B.氯化钾溶液C.氯化馍溶液D.氢氧化镁固体

(5)实验后该同学反思,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证明中和反应放热,原因

是。

【答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H2s0412BBC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解析】(1)图1烧杯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

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前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烧

杯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硫酸。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

合生成水分子;H2so4。

(2)图3中V时放热最多,恰好完全反应,pH=7,数值最接近12。故填:12。

(3)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未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钠,该

选项说法正确;

B、图2中c时恰好完全反应,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图3中e-f变化趋势是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

Bo

(4)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酶试液,再滴加稀硫酸,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

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选项可行;

B、氯化钾不能和氢氧化钠、硫酸反应,也不能和硫酸钠反应,该选项不可行;

C、氯化钢能和稀硫酸、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钢,该选项不可行;

D、向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如果氢氧化镁固体不能溶

解,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已经完全反应,该选项可行。故填:BC。

(5)实验后该同学反思,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证明中和反应放热,原因是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故填: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该同学从烧杯

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醐试液,振荡,观察到酚

醐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

(2)写出在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4)另一同学认为不用指示剂也能证明酸与碱能反应,只要用难溶或微溶的碱,如Ca(OH)

2,在两只装有Ca(OH)2固体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水和稀盐酸,只要观察到现

象,即可证明Ca(OH)2能与稀盐酸反应.做Ca(OH)2固体中加水的实验的作用

是。

氢氧化钠

溶液

【答案】(1)不正确酚儆在酸性溶液中也为无色;(2)NaOH+HCl=NaCl+H2O;(3)

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碳酸钠试液若无气泡冒出,

则恰好完全反应若有气泡冒出,则酸过量(4)加水的试管中有固体剩余,加盐酸的试

管中无固体剩余J故对比试验

【解析】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酚的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为无色,要

设计实验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只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含酸即可,氢氧化

钙微溶于水,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

(1)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St试液,振

荡,观察到酚酿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所以不能得出“两种物质

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3)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呈中性,若是不完全反应,则呈酸性,所以要设计实验证明

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只需要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含酸即可;

(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在相同量的氢氧化钙固

体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和盐酸,加水的有固体剩余,加酸的溶解。

1|点练巩固

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悒海

B.反应前的两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影

।f||•密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5@备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LisJ庭④

【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后粒子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的溶液中有氯离子、钠离子、水分子,

则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所以pH等于7,故A错误:溶液是靠溶液

中带电的离子导电的,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

的溶液能导电,故B错误;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故C错

误;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1,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1,氧元素反

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2,故D正确。

2、向盛有酚肤和K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

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镁条B.稀盐酸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B

【解析】因为无色酚酸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是无色的,故加稀硫酸至无色时,存在两种情

况: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或酸过量。反应后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钾,若酸过量还会有硫酸,若有

硫酸,放人镁条或碳酸钠溶液后会有气泡产生,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溶液会变红。

3、向盛有20gl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

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大于7,盐酸显酸性,溶液pH小于7,氢氧化钠和

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解:A、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20gxl0%xx7.3%

4036.5

20gx)0%=xx7.3%'X-25g,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为:20g+25g=45g,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由A中计算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溶液质量是45g,该选项对应

关系正确;

C、由A中计算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此时pH=7,该选项对应关系

不正确;

D、向盛有20gl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时,溶液pH应该是由大

于7逐渐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适量FeCb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酿试液,酚甑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的个数比为1:I

D.滴入适量AgNCh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盐酸过量的话,加入FeCb溶液,溶液也会变黄,且无沉淀生成,故不正确;酸

遇酚儆不变色,也为无色,故B不正确;不管是否恰好中和,银离子的加入,因为存在氯

离子,故一定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D不正确,选C。

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

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溶液变色程度

NaOH溶液的质量/g稀盐酸的质量/g稀硫酸的质量/g稀破酸的质量/g

BD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Ch)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答案】D

【解析】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Ch)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因为碱需要结合酸

的氢离子,而钏离子需要结合硫酸根离子,两者需求并不冲突,故加入沉淀出现,中和反

应也会进行,但是从沉淀图像体现不出中和反应,故先D。

6、在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献溶液三种试剂,按图所示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

(1)试剂H是,试剂II是。

(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醐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

(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

是O

A.石蕊溶液B.铜片C.碳酸氢钠粉末

【答案】(1)酚儆溶液稀盐酸(2)颜色变化不明显(3)B

【解析】(1)已经给出1个装得是氢氧化钠,故需要滴入指示剂,1为酚酷溶液,2为稀

盐酸了(2)石蕊颜色变化不好区分,故不选石蕊;

(3)Cu不和盐酸反应,故不能用Cu做为试剂,选B

7、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5ml氢

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麟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然后加

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为。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1

你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三成立

【答案】实验一:溶液变红色NaOH+HCI==NaCl+H20

实验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