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吉安市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试题卷共有5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用黑色字迹笔在答题卡上的规定区域内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阅读,让我们①,增长见识。通过阅读,让我们结识了为新中国国防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时锲而不舍的精神;欣赏了《黄河颂》中黄河那万丈狂②的气势;聆听了端木蕻良要为沦陷的故土洗去一切污秽和耻辱的誓言;体味了杨绛在迟暮之年对车夫老王真诚的愧怍之情……人生因阅读而精彩纷呈。1.(2分)文中②处所需要填写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斓suì B.阑huì C.澜huì D.谰suì2.(2分)填入文中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神清气爽B.如沐春风C.情有独钟D.乐此不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的。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无论在身体内外,杂质一定存在,即使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沉淀,但可以让它消失。杂质沉淀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头脑会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我就会静坐,让自己能够得到片刻的孤独,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B.即使我们有办法让杂质沉淀,也不能让它消失。C.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沉淀,但可以让它消失。D.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C.;D.——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过当心里太繁杂时B.虽然当心里太繁杂时C.所以当心里太繁杂时D.何况当心里太繁杂时6.(2分)下面是我校的书法爱好者与江西省书法协会的周先生谈话中的几句话,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鄙人才疏学浅,刚才冒味点评先生的作品已是不敬,又怎敢与先生相提并论呢?B.今日听了先生关于书法的一些见解,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收获颇多!C.我惠赠给先生的物品,希望先生能妥善保管。D.真是对不起,学校还有一些事务要我去处理,恕不远送。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山行杂咏袁枚(清)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7.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中“十里崎岖”与“半里平”对比,隐含诗人对山路多坎坷少平坦的新奇感。B.“十里”与“半里”并非精确的测量数据,只是诗人对山路崎岖的一种感觉而已。C.诗人将“青山”之大意象比喻为“茧”之小意象,甚是奇特,亦是本诗的妙处。D.这首七言绝句写作者在山路行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前途乐观的情感。8.“一峰才送一峰迎”这句诗颇有情趣,请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0分)琢冰之技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潜书·非文》①范金:用金属铸模。②宝:珍藏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被()(2)置()(3)诚()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2)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11.(3分)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三)默写(6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陋室铭》中写陋室幽雅环境的句子,。(2)古之君子,当其处于污浊环境,却能保持庄重质朴的本性,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3)学习需要勇登高峰的精神,正如杜甫《望岳》中所写,。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5题。(8分)

在泥土中长大王国梁①我小时候,总以为人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就像草和树一样。②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广阔的天地之间是我们自由的舞台,可以撒着欢地玩闹,就像一棵自由自在生长的小树一样,没有丝毫束缚。泥土是我们最亲昵的伙伴,幼时的游戏和劳动都与土地密不可分。③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父母下地,不为帮父母的忙,这仅仅是父母带孩子的一种方式。那时村里没有幼儿园,小孩子没有人照看,于是就被父母“随身携带”着,在泥土里慢慢长大。可以说土地是乡村孩子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胜过如今城里最豪华的游乐场。它巨大无比,天然健康,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④父母在田里劳作,小孩子们在一旁捉虫子,逮蚂蚱,或追着一只兔子在田野上狂奔。大人们热火朝天地劳作,小孩子们帮不上忙,于是就三五成群凑到一起玩游戏。一个土坡,一片材荫,一块荒地,都可以成为我们释放过剩能量的舞台。⑤我们在泥土里疯玩,打滚,可劲折腾。有些孩子,还会就地取材,把泥土当成玩具。有时,大家用泥土捏东西,捏成锅碗瓢盆的形状,捏成桌椅板凳的形状,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捏。孩子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创造力惊人。⑥孩子们玩累了,会顺势躺倒在泥土中。松软的泥土,跟家里的土炕一样舒服,可以美美地睡一觉。我嘴里嚼着一根甜津津的青草,耳朵边有野花摇曳着,蝴蝶和鸟儿还会从我的眼前飞掠而过,有时躺着躺着就睡着了。睡在蓝天白云下,做一个轻飘飘的梦,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轻松、舒杨。清凉凉的土地贴着我的肌肤,土地里厚重的气息慢慢传递着,传递到我的肌肉、骨骼,让它扪长得结实、健壮。⑦孩子们虽然小,但大人不担心我们跑丢了。大地就在脚下,能跑到哪里呢?有时大人看不到孩子的人影,就拉开嗓子喊几声孩子的乳名。空旷的土地上,呼唤声被风吹送得很远。我们听到喊声,立即扔下满手的泥巴,奔到父母身边。⑧父母看到我一身的泥土,不仅不责怪,反而笑眯眯地说:“又成了泥猴儿了!”在他们的意识里,泥土是好东西:孩子在泥土里滚几遭,就结实、健壮了。祖祖辈辈生于土地,我们与泥土最亲,觉得泥土最养人了。⑨周国平在文章中写道:“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生命,包括动植物、人,归根到底都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农村孩子有许多同伴,他们与树、草、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们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⑩真的是这样呢!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孩子的童年离土地越来越远。我真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回到乡野,感受一下万物是如何从泥土里长大的。(有删改)13.(3分)下列对文题“在泥土中长大”的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泥土是当年孩子们最亲昵的伙伴,幼时的游戏和劳动都与土地密不可分。B.土地是乡村孩子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巨大,天然健康,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C.那时没有幼儿园,小孩子没有人照顾,所有父母都带着孩子,在泥土里慢慢长大。D.大人不担心孩子跑丢了,因为在空旷的土地上,只要父母喊一声,孩子就会回到父母身边。14.(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作者一直与土地生活在一起,所以他认为人也像草和树一样,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B.“土地是乡村孩子的游乐场”“胜过如今建立的最豪华的游乐场”,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C.乡亲们认为,土地除了可以玩耍,还可以休息,并且土地最养人,可以让孩子身体结实。D.作者认为与土地在一起久了,会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3分)本文作者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和课文《土地的誓言》中对土地的情感一致吗?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6-17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材料一:①福字,甲骨文是双手捧酒樽献于祭台,金文大致相同,左旁“示”是一个三根棍支撑的平台上放一个祭品,右边上部是个酒樽状物,下边为左右两只手,会求神保佑赐福之意。篆书省去双手,成为左旁为祭台(示),右边为酒樽形物“畐”(fú)并兼声。楷书写作“福”。②“福”本义为神祖保佑,如:“赐福”、“降福”。“全福贵谓之福”(古人认为富贵了才有幸福可言),后来泛指感到心满意足的生活或环境,如:“造福一方”、“幸福”、“享福”、“福利”等等。又引申指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如:“福气”、“福大命大”,“大饱眼福”、“托福”、“福分”。表示祭祀时用的酒肉,如“福礼”、“福酒”。(选自2024年2月3日《北京晚报》,有删改)材料二: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福临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吉祥语。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五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尚书·洪范》篇。在这篇经典的文献中,五福的具体内容被概括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五福构成了古代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全面理解。②寿指长寿,即生命的长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被视为第一福。人们通过养生、锻炼等方式来追求长寿,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富指财富,即物质的丰富。在古代社会,财富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因此,富裕的生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幸福。康宁指身体健康、心灵安宁。康宁不仅要求身体上没有疾病,还要求精神上保持愉悦和平静。这种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智慧。攸好德指爱好美德,即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被视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因此,爱好美德也被视为一种幸福。考终命指善终,即能够安详地离开人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终被视为人生圆满的标志。人们通过积善行、修德行等方式来追求善终,体现了对生命终极归宿的关注和追求。③“五福临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幸福生活的全面理解和追求。它涵盖了生命的长度、物质的丰富、身心的健康、道德的完善以及生命的终极归宿等多个方面。(选自2024年1月30日《永恒的经典智慧》,有删改)材料三:①福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形塑了中国人历史悠久的许多美好期待与愿望,但也固化了中国人许多蔚为风俗的观念和思想,此情此景之下,仅仅承载古典梦想的福文化阐释远远不能够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福文化不仅要继续中国化和大众化,更要现代化,要有世界人类共同体意义上的普遍性。②何谓福文化的现代化?福文化的现代化,就是要有对幸福生活的现代内涵的追求。福文化不再仅仅是对中华文明中“福”元素、风俗、典籍、要素的阐发,也包括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福文化”进行现代丰富与当代弘扬。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福文化是一种文化积淀,是民族无意识的认同与共情。站在当下和现代的角度,福文化就是一种个体独立与自由的身心感觉,是一种现代人的身心状态。基于此,高国民收入、人人平等、制度保障、身心自由愉悦,如此种种,才是实现现代中国人的幸福感的必要条件。(选自2024年2月11日《福建日报》,有删改)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述材料围绕福字或福文化的相关话题展开,每则材料角度有所不同。B.材料一重点介绍的是福字的形体演变以及福字意义的不断演变。C.材料二主要介绍什么是“五福”以及“五福”具体包括哪些内容。D.材料三重点说明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福”字“示”字旁,表祈福,是两只手捧着类似于酒罐的东西供奉神灵或祖先。B.“五福临门”是一个吉祥语,构成了古代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全面理解。C.“五福”在《尚书·洪范》篇中依次从生命的长度、物质的丰富、身体的健康、道德的完善以及生命的终极归宿等角度进行阐述和概括。D.对于福文化的理解,既要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也要站在当下和现代的角度,这才是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1题。(16分)

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崔修建①那是一棵十分特别的苹果树,栽种在菜园子里五年多了,它还从来没有开过一朵花,我多么希望即将来临的这个春天,它能开出一些粉红的花朵。②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的,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看到形单影只的它,父亲便立刻动了恻隐之心,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③被施了农家肥,浇足了水,喷撒了杀虫药,再加上父亲不时地修剪,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④“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明年一定会结出香甜的苹果。”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开始憧憬起来。⑤它却始终没有开花,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粗壮着枝干,一年又一年地茂密着叶子,在四季轮回里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仿佛从未听到过有关开花的召唤。⑥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根须却一直在泥土里与豆角、茄子争抢养分,浓密的树荫还遮挡了不少辣椒该享受的阳光,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⑦父亲却执意留下它,理由是:再等等,或许它现在还不想开花,还想无拘无束地疯长两年。等某一天它突然想开花了,没准儿会开出令人惊讶的花呢。⑧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苹果树不肯开花的确切原因。也许真的像父亲所言,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至于是否开花,或者何时开花,它并不关心。再说了,谁规定了一棵苹果树就一定要开花结果?难道它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愿活一回吗?别的苹果树喜欢开花就尽管开花好了,它只想尽情舒展自己的绿叶,为何要被责怪呢?⑨突然间,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敬佩起来:不管是命运注定了它无法开花,还是它自主选择了不开花,它都始终从容地赶着自己的路,倾听春风,笑对秋风,安然若素地迎接着四季的风霜雪雨,除了没有开出人们熟悉的花朵,没能结出人们想象的苹果,别的什么也不缺少啊,即便是有些遗憾,也无妨啊。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又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⑩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的一个秋天,我和朋友一起去锦州游玩,到路边的一个果园买刚上市的苹果。那一树树红通通的苹果,令人口舌生津。蓦然,我想起那棵一直不开花的苹果树,便请教那位热情的果农,是否他也遇见过不开花的苹果树,他说当然碰到过,碰到了,就砍掉,倒出位置给开花的苹果树.....⑫我能够理解果农如此干脆利索的选择。在我家菜园子里的那棵苹果树,是幸运的,虽然我曾期待过它开花,但我很少抱怨它的不开花,还渐渐地理解了它,一点点地欣赏它了。⑬与一位教哲学的老教授聊天时,我又提到了那棵不曾开花的苹果树,老教授感慨: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就那么不疾不徐地活一回,自由自在,根本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只是坦然地活自己,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⑭时光流转,见过种类繁多的开花的树,唯有那一株没有开花的苹果树,在我的心陌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季季枝繁叶茂,在我出神的凝望与遐思中,那棵神奇的苹果树,竟开出一朵朵绚丽无比的意念之花,引我朝着生命的深处,一步步地执著走去。(选自《美文》2020年4月,有删改)18.(4分)阅读全文,体会“我”对苹果树的感情变化。孤零零的苹果树,让人可怜→①→不开花的苹果树,让人失望→②19.(4分)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20.(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苹果树,暗线是“我”的情感变化。第8段划线句子连用了三个疑问句,写出我对这棵不开花的苹果树的质疑,引人深思,为下文做铺垫。文中的父亲虽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他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并且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人。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给“我”深刻的感悟。21.(5分)结合本文内容和下列材料,谈谈这棵“不开花的苹果树”和紫藤萝分别给作者哪些关干“生命”的思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四、名著阅读(10分)

22.(3分)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坐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身临其境。D.《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坐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并且利用核能发电。23.(4分)阅读名著《骆驼祥子》时,某同学采用圈点批注法。下面是他在原著中摘抄的句子,请你根据提示对句子进行批注。(3分)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被称为“圆形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既有机智神勇的一面,又有急躁草率的一面。请你从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对人物的多面性进行简要评析。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五、写作(50分)

25.英国著名诗人塞缪尔说:“世界如⼀⾯镜⼦: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说:“心态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请你以“小小改变,收获满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语言知识及其运用C2.B3.D4.A5.C6.C古诗文阅读与积累D表达了诗人对前途乐观的情感”有误,应该是“表达诗人于山行时的憋气不舒的感受”。(2分)8.这句将山峰拟人化,写出山峰恰似热情的朋友,一“迎”“送”衔接很紧,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穿行于层峦叠嶂之中那应接不暇的感受。(2分)诗歌内容:山路崎岖不平,山峰延绵不绝。周围的青山就像蝉茧一样把人包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前面还有路可行。被:通“披”,穿置:放(置)诚:确实、的确①去参观的人一天有数百人,都为它的巧妙和生动惊叹不绝。②谁能给我三斗粮食,我就把这琢冰的本领传授给他。11.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浪费人力和物力。译文:

从前北京有用冰块雕琢成人物形状的,然后给它穿上衣裳,佩挂上红红绿绿的饰件,那神态就像活人一样,身体也像真人一样高大。北京天冷,把它放在客堂后面,一天以后也不会变样,即使小有变样,修饰一下也就好了。去参观的人一天有数百人,都为它的巧妙和生动惊叹不绝。一天,琢冰师对大家说:“谁能给我三斗粮食,我就把这琢冰的本领传授给他。”可是却没人响应。于是有人就批评他说:“你的技术确实高明。可是你为什么不采用金属和宝玉,浇铸和雕刻成夏、殷、周、汉诸朝代的古器物,这样可以珍藏而不会变质。现在你用冰块雕琢成玩物,虽然能有个形状,可是不久就会融化!我深为你有这样高明的技术却不切用实际而惋惜。心虽劳苦而没有实用,可以娱乐一时而不能保持久远。”12.(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现代文阅读13.C(3分)14.A(2分)15.不一致,选文通过回忆童年在乡下的生活,表达对土地的亲切怀念和挚爱;通过对城镇化的推进的思考,表达对现在孩子与土地渐行渐远的遗憾。《土地的誓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成长的足迹,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牺牲的誓言。(3分)16.D材料三强调福文化的现代化17.C“五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