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2_第1页
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2_第2页
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2_第3页
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2_第4页
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纲点击]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材回顾]1.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______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带状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_______。(3)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也可以说成纬度方向或经线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太阳辐射热量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___的影响。(2)分异基础:________。(3)分布规律:在__________地区最明显,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或经度方向或纬线方向),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海陆分布水分中纬度[读图忆知](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自然带类型与分布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自然带更替方向是判断水平分异的基本方法M方向自然带更替是沿________________方向,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N方向自然带更替是沿______________方向,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南北)赤道到两极经度(东西)沿海向内陆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对点演练](2017·湖南师大附中三模)读下面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A—H表示不同的植被带(纵轴标目中,1kcal=4.2kJ,编者注)。完成1~2题。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2.图中E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解析】

第1题,A→B→C→D自然带干燥指数不变,热量收入越来越少,其更替反映了热量条件的差异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F→G→H自然带热量收入不变而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其更替反映了水分条件的差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第2题,E自然带热量较高,干燥指数中等,应该为热带草原带,D正确。【答案】1.C

2.D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4.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的荒漠是热带荒漠,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分布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主要由自然原因形成。第4题,该地域分异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反映了该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在大陆西部。【答案】3.A

4.A(2017·安徽名校联考)“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1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2015年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题。5.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终点是河南郑州,该线路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落叶阔叶林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C.草原、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解析】

郑州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自东向西降水减少,地带性植被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答案】A[教材回顾]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_______的变化。(2)分异基础:________状况的差异。(3)分异规律:自然景观随海拔的变化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海拔水热(4)表现:①山麓与_________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②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_____,垂直带谱越_________。2.非地带性现象

(1)形成因素:__________、地形、洋流等。(2)表现:既可在自然带之间形成,又可在某一自然带内部出现。水平带越多完整海陆分布要点一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海拔,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同类自然带的分布海拔;南半球反之。如图所示: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对点演练](2017·温州模拟)读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回答1~2题。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因素最不可能的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解析】

第1题,博格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但北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在山腰降水较多,因此在山腰形成森林;向高海拔和低海拔降水都逐渐减少,均由森林向草原(甸)再到荒漠演变,因此可以判断甲处自然带为荒漠带。第2题,要形成丰富完整的自然带,需要一定的水热条件。从海陆位置角度看,该地深处内陆,水汽难以到达,最不可能是形成北坡自然带完整的原因。【答案】1.C

2.B(2017·枣庄八中质检)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C.针阔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解析】

第3题,迎风坡水汽较充足,雪线分布比背风坡低一些。从图中可以读出,相对于北坡来说,南坡的气温较高(海拔4800米处7月气温高于3℃),为阳坡;雪线分布较低(海拔5500米处),为迎风坡。第4题,雪线以上为终年冰川。靠近雪线处气温低,降水少,为高寒荒漠,图中①②之间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荒漠。【答案】3.D

4.B(2017·河南郑州一模)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5~6题。5.该山地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6.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西风

D.东南季风【解析】

本题组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第5题,读图,根据雪线分布高度可知,南坡雪线高,说明是阳坡,位于北半球,A、B错。根据山麓的海拔及植被中有落叶阔叶林分布的特征,说明分布在温带地区。所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错,D对。第6题,结合上文分析,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北坡是迎风坡,说明受盛行西风带影响,盛行风是西风,C对。中纬度地区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没有受到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影响,A、B错。受东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山脉南坡是迎风坡,D错。【答案】5.D

6.C[对点演练](2017·天津五校联考)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

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第2题,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答案】1.D

2.C(2017·中山模拟)读图,完成3~4题。3.沿箭头甲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A.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4.沿箭头乙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分布C.地形

D.植被覆盖率【解析】

第3题,箭头甲指示的是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热量条件是产生分异的基础,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箭头乙由沿海向内陆,受沿岸山脉影响,沿海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脉东侧则为温带草原带和荒漠带。【答案】3.A

4.C(2017·郑州一中月考)下面的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在甲图中,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解析】

A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现象。【答案】D6.在乙图中,B处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B处有高山冰雪融化,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解析】

B处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说明其距海洋远,降水少,由于B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B处形成草原。【答案】C[知识构建][关键点拨]1.自然地理环境的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并不完全一致。3.非地带性现象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海陆分布、地形、洋流。考向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第1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解析】

图中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和雷州半岛,那么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依次对应的自然景观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答案】C(2015·安徽高考)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读图完成第2题。2.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解析】

根据题干所给的纬度范围(25°N~32°N),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再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北非和西亚,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其自然带主要为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答案】A(2015·天津高考)读图,回答第3题。3.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解析】

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和矿产等地理要素。地带性规律只有三种,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系不但与降水有关,还与地形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有关,而地形地势不符合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内、外力作用有关,不具备地带性特点;澳大利亚热带荒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带性规律。【答案】C考向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16·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4~5题。4.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解析】

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300米左右;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答案】A5.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

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由于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较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低,因此气温较高,A选项错误;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B选项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则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磷累积,C选项正确;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D选项错误。【答案】C(2016·江苏单科)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6~7题。6.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解析】

本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难度中等。根据题意,森林在其身后,A项错误;眼前“簇簇花草”,说明其位于高山草甸带,B项正确;再往上看,花变得星星点点,上面是苔原带,C项错误;冰川在其远处,D项错误。【答案】B7.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解析】

本题考查阿尔泰山的自然环境,难度中等。阿尔泰山纬度高、海拔高,温度低,森林以山地针叶林为主,A项错误;草场不仅在山麓存在,在针叶林以上也存在高山草甸,B项错误;虽然此时下起了大雪,但是此时“簇簇花草相映”,说明此时是夏天,下雪是因为站立处海拔较高,C项错误;阿尔泰山深居内陆,距太平洋较远,太平洋的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是被强劲的盛行西风带来的,D项正确。【答案】D(2015·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9.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C.海拔

D.热量【解析】

第8题,根据图中自然带的垂直变化以及基带可以看出,该地降水较少,且山地海拔较高,最高海拔将近7000m,而秦岭、南岭的海拔在4000m以下;由图可知,该山地北坡基带为1000~2000m,而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在4000m以上。第9题,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图中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有所不同,其中乙、丙缺失山地森林草原带,甲、乙缺失高山草原带。乙从山地草原带直接到了高山草甸带,中间缺失山地森林草原带和高山草原带,原因是乙地在该高度的水分不能适应森林的生长。因此影响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答案】8.C

9.B(2015·江苏高考)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11.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解析】

第10题,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宜森林生长,林线就高。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甲地受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好,因此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第11题,乙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严寒漫长。地势低洼的地区冻土发育,排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