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皮肤病_第1页
药源性皮肤病_第2页
药源性皮肤病_第3页
药源性皮肤病_第4页
药源性皮肤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源性皮肤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严煜林药源性皮肤病又称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口服、肌注、静注、静滴、灌肠等)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粘膜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严重者出现全身性综合症的并发症,常伴有肝、肾、血液、胃肠功能异常或损害,甚至死亡;也可出现单纯皮肤的局部反应。一、抗原性较强的药物可分八大类1、青霉素类、半合成青霉素类、链霉素类、大环内酯类、酮环类等,占45~64%2、解热止痛药类,占18~32%。3、镇静抗癫痫类,占8~23%。4、磺胺类,占3~15%。5、抗痛风药,占7~18%。6、血清及疫苗,占4~14%。7、心血管系统药和消化系统药,占3~12%。8、中草药及合成中草药类,占1~8%。二、发病机理(一)、变态反应:(主要原因,占60~93%)抗原(半抗原+血浆中载体蛋白)+抗体——→变态反应——→皮肤、粘膜为主炎症。变态反应的特点1、常规量可发病,与药物剂量无关,而与药物的质有关。2、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1~20天,平均为5~8天,重复用药潜伏期则缩短。3、人体免疫状态不同,皮损的表现也不同,过敏的药物也不一定相同。4、药物的化学结构相似,可发生交叉过敏。5、皮肤试验可呈阳性。6、抗过敏及激素治疗有效。(二)、非变态反应:1、药物的毒性作用:(占3.6~15%)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用药种类过多或药物内杂质过多,而发生体内药物累积的毒性作用。如汞、铋剂,白血宁,青霉素,胰岛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等。2、光敏感性反应:(占1.8~10.2%)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经紫外线、短波、可见光线作用下,药物本身的抗原性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皮肤、粘膜为主炎症。如四氯水杨酰苯胺、补骨脂素、喹诺酮类、冬眠灵、吩噻嗪类、磺胺、四环素类及避孕药等。3、酶缺陷或抑制:(约占3%)由于遗传因素使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存在缺陷,或抑制体内酶系统,影响了药物的正常代谢途径和速度而诱发药疹。三、临床表现

①好发于全身暴露部位:面颊、四肢、手足部或全身。②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对称性的红斑、丘疹、小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密集分布融合成片,周围有卫星状损害;边界不清,剧痒。1、湿疹样药疹:③常见的药物有砷剂、汞剂、青霉素、链霉素、氨苯磺胺、磺胺噻唑、氯丙嗪、DHCT、异烟肼、利血平、喹诺酮类等。2、荨麻疹型药疹:①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口唇、眼眶周围、外生殖器,手足部和全身。②皮损为大小不等的,边界不清,对称性分布,泛发的鲜红色风团、环状风团,剧痒,消退慢。③严重者可出现过敏休克反应。④常见的药物有各种抗毒血清和疫苗、透明质酸酶、甲糜蛋白酶、ATP、细胞色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青霉素、链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疫苗、碘制剂、氨基比林、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巴比妥盐等。3、猩红热或麻疹型药疹:

①好发于躯干、四肢。②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对称性的泛发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边界不清,剧痒。病程为2~4周。③常见的药物有巴比妥盐、砷剂、汞剂、锑剂、喹诺酮类、青霉素、链霉素类、磺胺类、血清和疫苗类、氨基比林、异烟肼、别嘌呤醇、正清风痛丸、维生素B12等。4、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为重症易死型药疹之一。

①潜伏期长,多在20天以上。②好发于躯干、四肢至全身。③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对称性的红斑,大部分融合成片,泛发皮损中有少数“正常皮岛”,边界不清,瘙痒,消退慢。粘膜常受损。头发、指甲也可脱落。病程为2~6周。④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⑤、常见的药物有别嘌呤醇、巴比妥盐、卡马西平、维A酸制剂、砷剂、汞剂、锑剂、青霉素、链霉素类、磺胺类、血清和疫苗类、氨基比林、异烟肼、正清风痛丸、维生素B12等。5、固定性红斑型药疹:①、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口唇、眼眶周围、外生殖器,手足部和躯干。②、皮损为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类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多为1~多个。消退后可留色素沉着斑。重复用药又可发生皮损,而且数目、部位增多,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或血疱。③、常见的药物有链霉素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安眠药、四环素类、解热止痛药类、土霉素、喹诺酮类、奎尼丁、胍乙定等。6、多形红斑型药疹①好发于手足部和躯干。②皮损为大小不等,边界不清楚,多形性红斑、水疱、大疱和虹膜状损害,对称性分布,有糜烂、渗出和结痂。粘膜常受损。瘙痒。病程为2~4周。③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④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类、磺胺类、阿斯匹林和其它水杨酸盐类、卡马西平、别嘌呤醇、四环素类、氯磺丙脲、保泰松、氟罗沙星、心得安、血清和疫苗类、正清风痛丸等。7、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为重症易死型药疹之一。①发病较急。②好发于腋窝、股部至全身。③皮损为大小不等的、边界不清的、松驰性的、壁薄的、易破的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破溃后糜烂面不易愈合,渗出明显。粘膜受损明显。自觉瘙痒和疼痛。病程为3~5周。④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畏寒、乏力等。⑤、常见的药物有磺胺类、卡马西平、氨基比林、保泰松、巴比妥盐、苯妥英钠、酚肽、消炎痛、别嘌呤醇、四环素类、青霉素类、血清和疫苗类、三蛇胆川贝液、安络解痛片等。8、痤疮样皮炎型药疹①潜伏期长,多在1~2月以上。②好发于颜面部、背部、小腿.③皮损为大小不等的、边界不清的红斑、丘疹、丘疱疹、脓疱、结节,对称分布,周围浸润潮红,破溃后可有糜烂、溃疡、疤痕。病程为慢性。④、常见的药物有碘剂、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雄激素、异烟肼、巴比妥类、四环素、维生素D、雷公藤等。9、肿瘤样反应型药疹:①潜伏期长,多在多年以上。②好发于掌跖部、躯干部、小腿。③皮损为大小不等的、边界不清的浸润性斑块、结节、疣状损害,可有溃疡、结痂。④、常见的药物有砷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反应停、MTX、乙双吗啉、维A酸制剂、CTX、火杷花根等。10、皮肤色素变化:①潜伏期长,多在数月以上。②好发于颜面部、躯干部。③皮损为大小不等的、边界不清的黄色、棕褐色、青灰色或带红色的色素沉着斑,局部或全身泛发。④、常见的药物有氯丙嗪、氯喹、CTX、马利兰、避孕药、砷剂、汞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喹诺酮类、金属制剂等。11、脱发:①、好发于头部、眉部等。②、皮损为毛发部分或全部脱落。③、常见的药物有各种免疫抑制剂、抗凝剂、硫脲嘧啶、睾丸酮、苯妥英钠、安妥明、阿斯匹林、消炎痛、火杷花根、金属制剂、雷公藤等12、多毛症:①、好发于颜面部、颈部、胸部、四肢。②、皮损为局部毳毛增多、增粗。③、常见的药物有雄激素和同化激素、酚噻嗪类药、皮质激素、种痘、雷公藤、CSA等。13、毛发变白①好发于颜面部、头部、胸部、四肢②皮损为局部毛发、毳毛变白。③常见的药物有氯喹、羟基氯喹等14、指(趾)甲色素改变:①常伴皮疹、脱发和其它药物反应同时发生。②皮损为局部或全部甲出现色素沉着、色素过多、色素消失。③、常见的药物有阿的平、CTX、阿霉素、正定霉素、MTX、AZA、CSA、皮质激素、四环素、二甲基金霉素、先锋霉素、邻氯苯甲异噁唑、青霉素、卡马西平、氟罗沙星、火杷花根等。15、其它型药疹1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型药疹2角化症型药疹3雷诺征样反应型药疹4扁平苔藓型药疹5玫瑰糠疹型药疹6结节红斑型药疹7增殖型药疹四、诊断:1、多有服药史。2、潜伏期为1~20天,平均5~8天;重复用药则较短。3、皮损为多形性、对称性、突发性、泛发性、边界不清,除固定型药疹外。4、自觉症状为瘙痒、和/或疼痛。严重时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5、病程短,一般为2~4周;停药后多有好转或消退。五、寻找可疑过敏药物的方法1、皮肤试验:①斑贴试验。②划痕试验。③皮内试验。2、再暴露试验。3、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嗜碱性细胞脱粒试验。5、皮肤窗口试验。6、其它实验室检查:尿、毛发、血常规、肝和/或肾功能等。

六、治疗:1、尽量寻找病因,停止一切可疑致敏药物。2、多饮开水或利尿或输液,加速体内药物排泄。3、禁用或慎用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防止交叉过敏。4、抗组织胺药物。5、抗过敏辅助治疗。6、皮质激素治疗:大、中、小剂量疗法。7、加强皮肤粘膜的护理和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